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6章 智擒一剪梅 上(1/3)

话说这小小港口位于湖南布政司永州府治下,原来不过是一个靠着潇水的古港,自古都是汉僚杂处之地。

虽说不十分的繁华,却也宁静古朴,没出过什么大事。

就连隔壁广西闹兵灾那么多年了,也没把战火烧到他们这里来。

只是这几天,这小港一反往日的安宁,变得鸡飞狗跳起来。

原来只是进出城门和住店才需要出示的路引,现在却连吃个饭,买个东西,都不得不取出勘察。

各个店铺只做熟人买卖,若是来了个面生的外乡人,那就非要证明自己的身份——是某州某府某县某地之人,在什么籍,做的什么营生,保人是谁,皆要一一出示。

若是没有随身携带路引,轻则空手而归,做不了买卖。

重责立即有店内伙计唤来街上巡逻的县衙差役,当堂认证。

因绝大部分的水手、伙计,路引都在自家东家身上,自己是不带的。

如果东家又一时找寻不到,无法当场验明正身。

衙役们就二话不说,先缉拿回县衙,找个地方或拷或蹲,总之先圈起来,再行勘验。

若是不常出门的本地人,身上自然没有路引,进了店来,想要买些干粮果蔬,那也不行。

必然要请里长,保长,至少是邻居出来作证,证实确实是本地居民,才准放行。

一时之间,小港的县衙人满为患,抓来的各地人等,将整个府衙挤的满满当当。

其中有汉人,有瑶人,还有苗人,甚至还有零星几个从南越国、交趾国、狮子国来的异邦行商。

弄得府衙例外都是叽里咕噜,哇哩哇啦,说什么话的人都有。

无一不是怒火朝天,怨声载道的。

眼看抓来的人,比衙门里的官员差役数量都要多了,典吏和主簿急得团团转。

县老爷也是一筹莫展,想不通自己是不是过年的时候,少拜了哪路神仙,怎么一开春就遇到了这样荒唐的事情。

“什么话,这跟神仙有什么关系,还不是‘一剪梅’这厮搞得鬼,弄得大家都不得安生!” 主簿大人气的胡子都歪了。

就为了追捕这个“义盗一剪梅”,主簿大人他整整五天都没有回家睡觉了。

熬鹰似得日夜在衙门里熬着,累得眼睛都凹进去了几分。

这里刚放完一批出去,那边又抓了一批人进来,简直是没完没了。

什么地痞流氓,暗娼小偷,连多少年前影射逃税到此的“黑户”都被抓出来了。

五天之内,差役们缉捕到的盗贼数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总和。

但即便是这样,楞是没有半点这“一剪梅”的消息。

话说两广和湖南的各大州府海捕“一剪梅”的文书下发了一年有余了。

除了刚开始的那一两个月,各地府衙还装模作样地应付应付,在城门口盘问的时候多两句嘴,之后就彻底不把这事儿当一桩事情了。

从来衙门里有句俗话,叫做“官无三日急”。

甭管皇上那边,台阁之上多么沸反盈天,落实到具体州府县衙,那就得一层层地来,慢慢来地来,各种磨时间,磨程序。

磨着磨着,兴许几天后,新的命令一来,把前头的诏令就给撤了。

这样也就省去了劳师动众的功夫。

做老爷省心,办差的省力。

抓捕这“一剪梅”,自然也是同样的道理。

一开始,这“一剪梅”反正也是在别的地方犯案,本地又不曾有过损失。

正所谓“各人自扫门前雪”,别家的损失,管他作甚。

府衙上下也不当回事情,只把海捕文书在县衙门口一贴,就当了事。

谁知道前几天,这“一剪梅”居然漂泊到他们这儿来了。

非但如此,还偷了永州府守备太监的银子,截胡了他要买的东西。

这守备太监也应该是上下运作了一番,短短时间内,逼得州府衙门,连同布政司,团营军衙一块下了令,督促县衙即时展开抓捕,务必将这“一剪梅”缉拿归案。

要说这种事情,过去也不是没有过。

三四个部门一块协作,但只要贼首不出现,等个两三个月,风波过去了,大家还是照样慢吞吞熬日子。

只要巡按大人和巡查使不来,那就没什么火烧眉毛的。

县老爷心想啊,“一剪梅”你要是但凡有点脑子,这段时间就找个地方钻进去躲着,把风头熬过去再说。

这样一来,你好我好大家好,不动兵戈,和气生财。

至于那守备黄公公,也真是吃饱了撑的,为了一罐价值五十两的滇红把大家好一阵折腾。

可见这公公也真是没多大的眼界。

公公是个不省心的就罢了,偏那“一剪梅”也像是发了失心疯。

明知道正在追捕他,非但不去避风头,还天天在外头顶风犯案,简直就像是在故意嘲讽黄公公和府衙上下似得,是可忍孰不可忍。

“大人,又有人来报案,说家中失窃了。

” 捕头老梁哭丧着一张脸走进衙厅。

这老爷们再累,都是坐在县衙里头办案。

真正苦的是他们手下这些差役啊! 巡城,核验,还有勘察案发现场,可不都是他们亲力亲为的么。

就这几天的功夫,老梁都把过年刚穿上的新鞋给跑出个洞来了。

“这次又是谁?” 老爷趴在案几后头,一手抵着额头,拧着眉毛问道。

“是城东头铁匠铺。

” “‘一剪梅’偷了什么?难道把铁匠铺里的风箱给偷了?” 老爷头疼地问道。

“他……他偷了铁匠六十岁老奶奶的陈年裹脚布。

老太太的儿媳妇昨天晚上伺候她洗了脚,把裹脚布浆洗好了挂在院子里头。

今天一早儿媳妇一打开门,发现裹脚布不见了,院子的影壁上被人画了一朵五瓣梅……这可不就是‘一剪梅’的手笔嘛……” 说完,捕头老梁也是一脸哭笑不得,“现在老太太闹的要死要活的。

说清白了一辈子,老了老了居然被‘采花大盗’给玷污了,闹着要去跳河。

好说歹说的,才被她儿子劝下来了。

这会子还在哭呢……” “一剪梅”你有毛病啊?老太太的裹脚布你都不放过,你还是人么? 县老爷听得频频摇头,唉声不已。

要说过去,“一剪梅”在外地的时候虽然也时常作案,但是下手的对象无不都是非富即贵,从来不向斗升小民下手。

非但如此,还时不时地传出他将偷盗来的财物,无偿发给穷苦百姓的传闻,所以才有了“义盗一剪梅”的诨名。

街头的那些无知妇孺,穷苦百姓,提起他的名号来,也先是说一声“义”,然后才接着一个“盗”字的。

至于“采花大盗”这个名头,多半也是调侃,实在是因为此人有事办事有些荒诞不羁的缘故。

所以他虽然偷盗无数,在普通百姓中的声名却很是不错。

甚至有些年轻不经事的闲汉,因为仰慕他的“威名”,居然以他为榜样,也做了一些打劫富家的事情来。

他们可不是“一剪梅”本尊,有飞天遁地之能。

弄得要么下被了狱,要么被流放,下场凄惨。

简直就是败坏人心风气,很是要不得。

若他只是对富户下手,也就罢了。

本县穷苦,除了一个港口,多是山地。

最大地主都没有几亩田。

县衙的库房摇摇欲坠,台风天来了,里头和外头一块漏水。

按照“一剪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一品太医/太医署升职日记

小医医人,大医医国,从游方郎中到帝师太傅,洪文成了活着走进功臣阁的唯一一名太医! 文案二:又名《太医署升职日记》 皇帝抠门,贵妃跋扈,皇子体弱,太医署上下如履薄冰。 皇上偶感风寒,已有三日不思饮食治好了没赏,治不好有罪啊! 众太医纷纷使出浑身解数逃避, 刚来没多久的洪文被推出去。 众太医:完了完了,这孩子完了 然而:陛下胃口大开,赏! 贵妃又在撒娇卖痴,欲借太医之口骗皇上来,众太医纷纷秃头/

小精灵之第五天王

路德认为梦想的尽头,就是摸鱼。 所有的努力和受苦都是为了有朝一日可以光明正大的摸鱼。 他的目标在旅行中变了又变,最终发现,这才是他内心深处最渴望的东西。 这是一个发生在小智刚刚踏上神奥舞台时的故事。 一个从迷茫中走出,逐渐坚定决心,不断成长的故事。 标签:宝可梦、宠物小精灵、口袋妖怪、神奇宝贝 /

二十诸天

本书取名为二十诸天,实非凭空所造。二十诸天乃是佛教用语,代表着天界二十天尊,他们分别为大梵天王、帝释尊天、多闻天王、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金刚密迹、摹醯首罗、散脂大将、大辩才天、大公德天、韦驮天神、坚牢地神、菩提树神、鬼子母神、摩利支天、月宫天子、日宫天子、娑竭龙王、阎摩罗王。这二十诸天在书中代表天下最神秘的天外天山外山的武功传承,为二十柄名剑,存在于昆化山雪岳峰云林宫莲花台年的剑/

[清穿]锦鲤小答应

作为康熙爷最后一个皇后。 钮钴禄福音有着堪称传奇的一生。 从初入宫的小答应,一步步走到后位。 世人都觉得她靠的是满腹心机和一生谋划。 唯有福音自己知道,她能成为皇后,全靠同行衬托。 提示:私设如山,架空同人,时间线多有改动。 /

我是炮灰呀[快穿]

苏伊是一心想要退休的佛系大魔王,一朝穿成书中的小炮灰,后来,主角和反派们都叫她大佬。 炮灰一:霸总记忆中早逝的继妹 哥哥今天妹控了吗?(0-30章) 炮灰二:反派那又作又美的亲妈 白月光的小叔叔爱上她。(31-60章) 炮灰三:女主那容貌倾城的嫡母 残暴王爷霸上臣子之妻!(61-80章) 炮灰四:男配的小仙女未婚妻 不是说退婚,怎么还不退?(81-105章) 大魔王穿成小炮灰后的养老生活 /

官票

李明桥前往蓟原出任代县长。上任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拿当地四大局长开刀让他们让出霸占许久的位子。一场险象环生的博弈开始上演最终,李明桥非但没有扳倒四大局长,自己还在人代会换届中落选。就在山穷水尽之时,八年前的一桩命案逐渐浮出水面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