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话分两头,这边邱子晋同学正在给万千户科普白莲教是个什么玩意儿。
那边换上了便装的杨休羡已经带着邓翔,来到了广济寺。
广济寺在城西地界,距离西四牌楼不远。
因为离邓家很近,故而邓夫人经常来这里上香。
她时常跟丈夫提起这里的主持是如何如何的慈善祥和,寺院是如何如何的广大恢宏。
听得多了,邓总旗也多少有些印象,为杨休羡介绍起来的时候,口若悬河。
“我家那婆娘,一年不知道要花多少银子在这里。
有时候我都怀疑了,我当锦衣卫出生入死的,赚的钱为啥都给和尚花了。
真是狗屁不通。
” 邓翔边说边无奈地摇头。
广济寺建于金代,曾经一度被荒废。
直到景泰年间还是间破庙。
直到八年前,有一群山西僧人云游到此,不忍看到珈蓝破碎,于是发了大愿开始重建寺庙,重妆佛像。
经过僧人们的努力,逐渐有了如今的规模。
“八年而已,这群僧人……果然是‘有志者事竟成’啊。
” 看着周遭纷至沓来、摩肩擦踵的香客们。
又看看大雄宝殿内不止三大佛像,就连两旁的十八罗汉都已经贴上了明晃晃的金箔,那叫一个气派了得。
简直可以和皇家寺庙之一的敕建大隆善寺比肩了。
“走,去后面看看。
” 两人分别手持三根清香,先是随着众香客一路走,一路“虔诚”地一间间佛堂拜着。
待走到后院僻静处,杨休羡和邓翔闪躲了几下,避开时不时路过的僧人们,弯弯绕绕地往内走去。
这寺庙的后堂,是和尚们居住生活的地方,香客都是非请勿入。
两人经过了几栋看起来是下榻住宿用的小楼,又走过了藏经阁,渐渐地走到了后院靠近后门的地方。
在紧闭的后门前头,看到了两亩稻田,和一亩菜地。
稻田旁,两个农人打扮,带着斗笠的男子正在用餐。
一般来说寺庙周围通常有两三亩薄田,供给和尚们的日常斋饭用。
这里位于城区而不是深山,不然的话至少还有一个后山可以逛逛。
俩农民各自捧着窝窝头,身边的酱色缸子里放了几块咸菜,就着咸菜,两人一边皱起眉头,一边往下咽窝头。
“两位这时候才吃午膳呢,都差不多要到未时了吧,真是辛苦。
” 邓翔装作“不经意”路过的样子。
走到俩农民身后,随口搭讪道。
“干完活儿才有饭吃。
不然那些和尚们又要嚼舌根,说什么‘不劳不食’。
一个个的,面色都黑的很呢。
” 其中一个脸尖尖的中年人抬起头,整了整斗笠说道。
“就这两亩田,能有什么活儿?你可不要框我。
” 邓翔大摇其头,表示不信。
“这儿当然只有这些田了,但是架不住城外的田多啊!就东城外面的那一块地……” “哎,你跟他说这些干什么!饭都堵不上你的嘴么?” 这尖下巴的中年人还没说话,就被一旁的老者打断了。
邓翔敏锐地听出来,这两人都是山西口音。
“这不是你们这些香客可以随便进来的地方,趁着和尚们没看到,快点出去吧。
” 留着山羊胡,满脸皱纹的老丈皱起眉头说道。
“哎,老丈这话说的无礼。
不是我吹牛,这京城里,除了皇宫,就没有我们小衙内不能去的地方。
那群和尚见到我们衙内,只会恭恭敬敬地‘阿弥陀佛’。
” 邓翔指了指远处站着的,貌似正在四处看风景的杨休羡说道。
两人抬头望过去,果然看到一个穿着丝绵外袍,公子哥模样的人,正背着手,露出一副傲慢的表情看着他们。
老头低下头不再多话。
倒是中年人,嘴里不满地嘟囔了几句,邓翔听得也不甚明白。
“我们老爷的官大得很。
你们寺庙城外的田多,多的过我们老爷?我们在城南有几百亩地,家中的佃户有二十多户人家。
你们这破庙,比得上么?” “几百亩地,十多家佃户就敢炫耀?那你见到上千亩地,一百多户佃农,岂不是要吓死?什么老爷,什么官儿,穷酸!” 那中年嗤笑一声,转过身去,不再回答。
“我呸!你还不是给人种地的,真当自己是地主呐!” 邓翔摆出一副十足小人嘴脸,朝他们背后啐了一口,往杨休羡方向走去。
“大人,这个寺庙有问题,‘影射’的农田居然都上千亩了。
这两个人也都是外地人,不是应天府人。
” 走出后堂范围,邓翔低声在杨休羡身边说道。
本来他们来查广济寺,是认为它和慈悲庵有些关联,可能找到有关宋嫂母女的线索。
没想到居然套出了这么重要的情报。
杨休羡脸色很是不好。
先不谈那上千亩的农田能够逃脱多少税收。
就一百多户佃农的存在就足够称得上是一起大案了。
正常来说,会在寺庙里或者周围帮忙和尚们打理田地的,只有附近的村民。
有的小庙、苦庙甚至都是和尚们亲自躬耕,对他们来说,劳动是最重要的修行。
而这个广济寺,从重新修复到如今,前后也不过才八年而已,哪里来的上百个佃户依附与它? 唯一的可能,就是流民。
流民,隐射…… 一想到这两个词,杨休羡不由自主地皱起了眉头。
大明王朝从创建伊始,到最终灭亡,前后国祚二百七十六年。
而流民的问题,就足足困扰了这个庞大的王朝二百七十六年。
明末大乱,李自成拥兵自立,将这最后一个汉民族的皇权政体最终毁灭。
其中,有小冰河的冷气加成的原因,有女贞部族兴起的原因,有东林阉党之争的原因。
但是流民问题,也是压在它这匹巨大骆驼上的一根重要的稻草。
洪武大帝定鼎中原之后,就设立了非常明确的户籍制度。
这套制度,在华夏大地上,可谓源远流长。
根据《尚书》记载,早在殷商时代,政府就已经开始对人口进行统一登记、管理。
《汉书》中更是记录了韩信依靠先秦时代的“咸阳老档”来管理新生的汉王朝的掌故。
经历过元末流民大乱,并且以此发家的朱元璋,自然不会允许自己一手擘建的皇朝,毁于下一个流民起义。
于是,在明朝建立后不久的洪武三年,朱元璋在承袭部分元代户籍制度的情况下,创建了“里甲制”。
以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管理人民。
并以此为滥觞,建立了几千年来封建王朝中,最最严格的籍贯制度。
并且在南京玄武湖上,建立了管理国家户口档案,收纳天下户籍人口和土地情况的“黄册库”。
这个籍贯制度,哪怕在六百年后的今天,依然影响着生活这片土地上生存的人们。
所谓“籍贯”,“籍”者,名籍。
洪武三年,朱元璋下诏,所有人户应占籍应役。
军发卫所,民归有司,匠隶工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通天教主:玉虚弟子歹看面,不过那条小龙萌萌哒! 女娲娘娘:通天教主的眼光还是很好的! 玉鼎真人:徒孙每天都萌萌哒! 西海龙王:+1外孙女萌萌哒! 但事实是 太上老君:我勒个去!杨戬,你女儿拿我的炼丹炉煮汤! 月老:杨戬,你女儿抢了我的红线! 嫦娥:杨戬,你女儿把我的玉兔丢人间去了。 杨戬:果然出来混是要还的! Ps:小龙女苏到没朋友,总之就是苏出天际了! 小剧场: 杨戬:这小东西小小年纪,/
【主文野】 惨遭杀害的我幸运地绑定了一个续命系统,只要多接任务好好赚钱,就能成功苟命。 系统:崽,让爸爸看看你的异能,瞅瞅你这倒霉孩子能做啥。 令人头秃的是,我的异能力名为【薛定谔的二五仔】,能力发动后,多疑如琴酒这样装了卧底雷达的男人也会将我当作最可靠的自己人。 不翻车,我安和千夜绝不翻车。 系统爸爸对我的异能力惊为天人,如我这般的人才只为一个组织工作简直暴殄天物! 铁打的工资,流水的我/
那天,黑发蓝眼的少年听到了世界的声音── 〔一切重新开始,你是否还会选择拯救这个世界?〕 ─ 藤丸立夏这一生只玩过一个游戏。 其名为,命运冠位指定(fate grand order)。 指定人藤丸立夏,冠位御主。 法兰西圣少女的旗帜,誓约胜利之王的宝剑,尼罗河流域热砂金黄的国度,七宗罪的降临。 昔日年少之梦的亡者,在海水和尘埃里归来。 相传横滨有一本奇妙的〔书〕,据说被写在上面的一切都会成/
晏卿的妹妹下凡历劫,却被人设计,每一世都穿成下场凄惨的女配角色。 为了拯救妹妹,快穿退休满级大佬晏卿,再次踏上了世界穿梭之旅,硬核护妹,虐渣逆袭。 然后 被赶出家门的真千金:不好意思,我的首富哥哥来接我了。 被抛弃的白月光替身:不好意思,我哥说你皇位没了。 被打脸的炮灰女配:不好意思,国家宠我哥我哥宠我! 提示:主角是哥哥晏卿,这是一篇带妹逆袭文。 /
父亲是左相,母亲是长公主,温慕仪是世人口中高贵出尘的第一贵女,灵慧才高八岁能作《朝日赋》,有着世间女子穷其一生也求不得的尊荣。 然而,真相却是如此丑陋。九岁那年的上元节,她无意中听到父母谈话,知道原来她青梅竹马一心依恋着信任着的未婚夫四皇子姬骞竟一直对她心存算计和利用。于是,那个梅花盛开、华灯十里的夜晚,一颗真心就此跌碎。此后万般,面目全非。 姬骞登位后对世家的防范之心渐重,她成了他用来制/
虽然常常会听到希望人生若只是初度的话语,可是当一个深深爱过的人在你的生命中只是飘浮如一片黄叶,那么,这份爱的执拗还要不要进行下去? 当名教授之女关心素偶遇商贾世家的简庭涛,从萍水相逢,到矛盾重重,再到两情帕悦直至走进婚姻的殿堂,看似平静美满的背后隐藏着层层危机:逝去的初恋男友,别有用心的第三者,和平淡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种种猜忌、不满还有误会,他们终于选择劳燕分飞。岁月的手,拂过心间。相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