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涉外,其余三个,都可说与黄河有关。
葱岭的昆仑,固然是古书上众口一词,说是黄河之所出,就是西藏冈底斯山的昆仑,既然吐蕃人说是河之所出,当然亦不会无因。
试看后藏千余里之地,纯是湖泊,有大湖地方之称,人迹不到之处极多。
在下想来,决不是从古如此的。
大概从前地势,没有如此之高,北面与新疆,东北面与青海,都是汪洋大水,连成一片。
后来地势渐渐升高,水气蒸发,中间又隆起几座大山脉,所以各自为界,化为沙漠及多数湖泊,这亦是地理上当有之事。
中国地理古书上尝说有一个西海,便是在下编这部书的第二回上说的“穷桑在西海之滨”。
究竟西海在哪里呢?在下的推想,以为就在新疆南部,青海省之大部以及西藏西部等处。
汉朝时候,王莽在青海地方,设立西海郡,可见当时还记得此处是古代西海遗迹。
再查青海省的那个青海,现在虽不甚大,但古书上说,南北朝的时候,周围有七、八百里。
在周朝时周围有一千几百里,从周朝上溯帝尧,还有二千年,它的面积,一定还要广大,安见得不是与新疆南部、西藏西部的沙漠、湖泊相连呢?因有以上所说这许多证据和理由,所以在下敢暂时假定,说黄河这条水上古是没有的。
自从帝尧时,地盘发生了变化,蒙古沙漠与陕、甘二省之间,隆起了贺兰山、阴山等山脉,将从前注入翰海的水流隔断,地势又逐渐升高,迫得那阳纡大泽之水,只能向南方而流,这是上文所说河出孟门之上的第一原因。
同时青海、新疆、西藏之地,亦发生了变化,土地亦渐渐隆起,迫得那西海之水又向东流,从甘肃滔滔不断的灌到阳纡大泽里,这是河出孟门之上的第二原因。
再加以那时山西北部火山连连喷发,从东面遏迫阳纡大泽,那泽中之水当然盛不住,满了出来,这是河出孟门之上的第三原因。
总而言之,中国古书上所说,虽则不能尽信,但是亦不能一概抹煞。
即如黄河重源之说,照现在地形看起来,万无此理;然而古书言之凿凿。
古人虽愚,亦愚不至此。
就使要伪造,亦须造得相像。
所以在下又敢暂时假定,说当时西海之水渐渐干涸,是从西面、南面先干起。
西面帕米尔高原,是全世界最高之原,南面西藏,亦可称世界最高之原。
惟其上升得早,所以最高。
所有的水,自然倾向低处而流。
到得后来,西藏高原因有大山隔绝了,所以冈底斯山这个昆仑所出的河源,久已无人知道,只有西藏人古老相传,还能记得。
至于新疆与青海中间的隔断比较的迟,到了后来做《尔雅》这部书的人还能知道,所以有“河出昆仑虚色白”的这一句,下文又说道“所渠并千七百”这一句,可见当时新疆南部与青海间的西海业已渐渐干涸,变成无数湖渠,那河水从葱岭曲曲折折东南流,并合了不少湖渠,才到甘肃。
后来到得汉朝以后,地形又变,两处隔绝了,考查地理的人,求其说而不得,只好说河水潜行地中,是个重源,难怪引起后人的驳诘了。
说到此处,在下还有一个推想。
大凡古人取一个名字,总有一个意义。
譬如现在陕、甘二省之地,古时叫作雍州。
何以取名叫雍呢了雍者壅也,壅塞不通也。
当时壅州之地,南面是秦岭山、岷山、西倾山,东面是华山,上连梁山,紧紧包祝本来已经水流不通,当中潴成一个山海了,全靠北面一个翰海,西面一个西海,水流还可以渲泄出去。
禁不得地形改变,不但不能渲泄出去,倒反倾灌过来,更是壅塞不通了,所以叫作雍州。
至于大川的取名,亦都有取义。
譬如江水,江者共也,小水流入其中所公共也。
另有一说,江者贡也,贡赋往来之所必经也。
又譬如淮水,淮者围也,围绕扬州北界,东至于海也。
又譬如浙水以曲折而得名,济水以穿过黄河而得名,大概都有一个理由。
独有河水,有些人说,河者下也,随地下处而通流也。
这个解释,觉得太不确切。
凡是水流哪一条不是随地下处而通流的呢?还有一说,河之为言荷也,荷精分布怀阴引度也。
这个解释,玄妙已极,真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话。
据在下的推想,河水既然自古以来没有的,忽然竟有这股水出于孟门之上,滔滔汩汩而来,安得不发生疑问,说道这水是从何处来的呢?所以在下的推想,与其说河之为言荷也,不如说河之为言何也,较为妥当。
讲到它的来源,因为地形改变的原故,不要说帝尧的时候没有弄清楚,就是主张重源的人,亦没有弄清楚。
汉武帝叫张骞寻河源,说道遇见了牵牛、织女星,因此有“黄河之水天上来”之说,更可谓荒乎其唐,没有弄清楚。
就是元朝寻河源,仅仅寻到星宿海,也是没有弄清楚。
直到清朝,才知道是出于噶达素齐老峰之下,总算弄清楚了。
可知道清朝以前,这水究竟从何处来?列朝要派人寻找,岂非是个何字的意义吗?而且这条水,不但上流弄不清楚,便是它的下流也弄不清楚。
忽而入渤海,忽而人黄海,忽而又入渤海,变迁最大者已有九次,试问究竟哪一处是它本来的流路?恐怕没有人能准确指得出。
就是夏禹王当时,已经分河的下流为九条,究竟那一条是正干,亦不可知。
所以这条黄河,始终在疑问之中。
河者,何也。
在下这个理想,恐怕是不错的。
但是再问一句,为什么始终成疑问呢?在下敢再复说一句,这条黄河古时是没有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高能山大王 VS 书院小才女 美人书生被逐出皇城,因缘巧合上山为匪,留了一把乱糟糟的大胡子,打下一片赫赫威名,做了统领十八座匪寨的东夷山君,还在这一年早春,绑了一皇城书院来的贵人,不多不少,刚好十六位宫学女公子,他不要财不要色,唯独定下一番古怪的赎人规矩 缘分就从这里开始,青山绿水,匪气盎然。 【一句话简介:仗剑走书院,匪气怼天地,宠友宠妻宠兄弟。】 男主能文能武能撩妹,三分恣意,七分情深/
从乡野走向深宫,从幕后走到台前,从飘零孤女到权握天下! 数不尽的权利倾轧,道不清的爱恨情仇 待尘埃落定,是执子之手,还是天人永隔? 身世如谜的金枝玉叶,权倾天下的太后,势通朝野的女官,不为人知的深闺秘辛,零落尘埃的宫门幽怨,权与智的角力,谋与勇的交锋。 谁说女子只能归于寂寞宫阙,谁说女子不如男? 难道身为女人,就不能居于庙堂之上,俯瞰大好河山? /
元素潮汐的低谷渐渐远去,上古精灵的光辉也消逝隐退。 人类王国开始崛起,前有豺狼人围堵,后有兽人回归。 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所有的种族都在奋起拼搏,一个又一个新兴种族开始登上这片舞台。 面对这个大争之世,苏伦带着《帝国崛起》辅助系统来到了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
穿越到了异界的郑鸣,随身带着一副英雄牌,只要有足够的声望值,就可以召唤出这些英雄牌中的英雄: 借助这些英雄的力量,你可以横刀立马,你可以飞檐走壁,你可以打出天外飞仙,同样也可以让你魔临天地! 当然,御剑九天上,斩魔天地间也不是梦想,就是化身太古金乌,焚天煮海,也不是没有可能 /
顾箐箐出生豪门,嫁入豪门,生下豪门继承人。 丈夫尊敬,儿子孝顺,兄弟出息,人生堪称顶流贵妇模范,过得光风无限。 这只是在外人眼里的顾箐箐。 实际上,顾箐箐觉得自己的人生很失败,夫妻关系冷淡,母子关系僵硬,姐弟间更是一见就吵架,人生处处不顺。 前天刚冲儿子的草根女友甩完支票,第二天醒来,她缩小成了三岁奶娃娃。 得知消息的丈夫,儿子,兄弟们赶回家,齐齐围住沙发上抱着毛绒熊的粉嫩小团子,沉默了。/
现代高知女穿到女尊懦弱侯身上,本着既来之则安之的理念,坚决将三好(吃好,喝好,睡好)贯彻到底。 活了两辈子都不知爱为何物的人,偏一来就有了个未婚夫,这未婚夫跟自己隔心不说,家里还有个时时刻刻想谋害她的大姑姐,退婚,坚决退婚,小命重要。 好不容易有了个心上人,一个两个却都要来碍事,寡夫怎么了,吃你家大米,喝你家汤了,头可断,血可流,爱情坚决不能抛。 混朝堂,斗皇女,破阴谋,杀小人,千帆过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