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卷二(3/3)

殷勤诚款,请先立效。

帝乃厚加抚遇,甚得其情。

谓华曰:“卿能渡河,远来相见,吾当贵卿,不减邓仲华也。

关中卿辈不少,名并劣卿,卿今率先従我,群雄当相继而至。

”于是拜华左光禄大夫,封武乡县公,加冯翊郡守。

従其来者,仍委华以次授官,颁赐各有差。

仍命华先济,为西道主人,华大悦而去。

仍命左右绕军王长谐、刘弘基,并左领军大都督府长史陈演寿等,率师次华而渡,据河西岸以待大兵。

九月乙卯,张纶自离石道下龙泉、文城等郡,获文城太守莘公郑元璹,送焉。

帝见元璹,释而遣之。

初,王长谐、刘弘基、陈演寿之济河也,帝诫之曰:“屈突通今在河东,精兵不少,相去五十余里而不敢来,足验人情不为之用。

然通虽不武,久在戎行,守法惧罪,终无坐位。

不妨伺便时相邀袭,宜为之备,以折要冲。

通若不入关,河东自然归我,分兵向彼,我即击其河东。

通若全兵守城,卿其绝其桥道,可谓前扼其喉,后抚其背,首尾相救,非通所堪。

若不走之,必成擒矣。

吾且按兵观其进退。

”至是,通闻孙华导长谐等渡河,果遣兽牙郎将桑显和,率骁果精骑数千人,夜驰掩袭长谐等军营。

谐及孙华等奉教备预,故并觉之,伺和赴营,设伏分击,应时摧散。

追奔至于饮马泉,斩首获生,略以千计。

显和走入河东城,仅以身免。

仍撤断蒲津桥。

帝闻而谓官属曰:“屈突遣兵此行,事不获已。

今若进逼围之,必不敢出。

使刘弘基、孙华等至关门,断其行路,然后吾于壶口朝服济河。

‘利涉大川’,斯之谓矣。

”戊午,帝亲率诸军围河东郡,分遣大郎、二郎、长史裴寂,勒兵各守一面。

帝登城东原上,西望城内所为,屈突果不敢出兵,闭门自守,城高甚峻,不易可攻。

帝观义士等志,试遣登之。

南面千余人,应时而上。

时值雨甚,帝命旋师。

军人既得上城,遂不时速下。

帝曰:“屈突宿卫旧人,解安阵队,野战非其所长,婴城善为捍御。

我师常胜,人必轻之,骁锐先登,恐无还路。

今且示威而已,未是攻城之时。

杀人得城,如何可用“乃还。

命诸将移营河渚,文武将佐等已下定河北。

众余十数万。

今欲入关,请兼置公府,观领太尉,增选僚属。

帝曰:“兵临蒲坂,诸君欲以舜职见推,此意可知,未烦如此。

必为僚属增府,任従便宜加置。

”于是复领太尉。

丙辰,冯翊太守萧造率官属举郡归义。

相继有华阴县令李孝常据永丰仓,遣子弟妹夫窦轨等送款,仍便应接河西关上兵马。

又京兆万年、醴泉等诸县,皆遣使至。

帝曰:“吾未济者,正须此耳。

今既事办,可以济乎“乃命所司以少牢祀河。

庚申,率诸军以次而渡。

甲子,舍于朝邑长春宫。

三秦士庶衣冠子弟,郡县长吏豪族,弟兄老幼,相携来者如市。

帝皆引见,亲劳问,仍节级授官,教曰:“义旗济河,关中响应。

辕门辐凑,赴者如归。

五陵豪杰,三辅冠盖,公卿将相之绪余,侠少良家之子弟,従吾投刺,咸畏后时。

扼腕连镳,争求立效。

縻之好爵,以永今朝。

”于是秦人大悦,更相语曰:“真吾主也,来何晚哉。

”咸愿前驱,以死自效。

丙寅,遣世子陇西公将司马刘文静、统军王长谐、姜宝谊、宝琮诸军数万人,屯永丰仓,守潼关,备他盗,尉抚使人窦轨等受节度焉。

遣敦煌公率统军刘弘基、长孙顺德、杨毛等诸军数万人,往高陵道,定泾阳、云阳、武功、盩厔、鄠诸县等,慰抚使人掾殷开山等受节度焉。

先是,帝従弟赵兴公神通起兵鄠县,有众数千,闻义旗渡河,遣使迎帝。

又贼帅李仲文遣兄仲威送款,仲文则魏公密之従父也。

以密反于荥阳,缘坐亡命,招集无赖,抄劫郿县之间,众将四五千。

盩厔贼帅何潘儿、向善志等,亦各率众数千归附。

宜君贼帅刘旻、又率其党数千人降。

帝并以不次封,遣书劳之,仍令各于当界率众,便受敦煌公部署。

旬日间,京兆诸贼四面而至,相继归义,罔有所遗。

商农工贾,各安其业。

京城留守代王,及尚书卫文升、将军阴世师、京兆丞骨仪等,以帝威德遐振,民愿所従,恐京邑之人一旦去尽,乃闭门拒守,运粮入宫。

帝闻而叹曰:“吾既平戎于王,翼尊隋室,欲立孺子以报高皇。

今被见疑,拒不相纳,方知邵奭不悦于周旦,非徒言耳。

阴卫、群小,负我之深。

”己巳,帝之蒲津,观河东城。

庚午,南过永丰仓。

是夜,宿于临晋泺、渭合流之处,将渡渭津,人以见船朽破,不堪帝渡,乃于泺水上流数十里,更取好船。

苦于水浅,沙碛相次,船行不进,忧怖不知所为。

其夜三更,天甚晴霁,忽然觉水暴长数尺,逆流而上,船泛深波,得达津次,及明,帝登船欲渡,乃见逆流不已。

津司以闻,众咸骇异,以为光武滹沱之水,无以异此,并于舟中拜贺。

帝曰:“此偶然耳,吾何德以堪之。

”乃命所司以少牢祀泺、渭,并有事于华山。

帝至仓所劳军,见箱廪填实,铭题数多,喜谓従者曰:“千里远来,急于此耳。

此既入手,余复何论。

食之与兵,今时且足,信出于己,行之已久,诸将俱谨备守,无为他虑。

”未下马,仍开仓大赈饥民。

辛未,还宫。

壬申,进屯冯翊郡,过旧宅,飨告五庙,礼也。

初,周齐战争之始,周太祖数往同州,侍従达官,随便各给田宅。

景皇帝与隋太祖并家于州治。

隋太祖宅在州城东南,西临大路。

景皇帝宅居州城西北,而面泺水。

东西相望,二里之间,数十年中,两宅俱出受命之主。

相继代兴,时人所见,开辟已来,未之有也。

乙亥,敦煌公至盩厔,所过诸县及诸贼界,莫不风驰草靡,裹粮卷甲,唯命是従。

遣使启帝,请期日赴京。

帝曰:“屈突东行不可,西归无路,观吾成败,方有所之,不可为虞矣。

”乃命龙西公量简仓,上精兵,自新丰道趋长乐离宫。

令敦煌公率新附诸军,自鄠县道屯长安故城。

至,并各听教。

迨上郡睢阴以北,咸遣使归款。

丙子,大军西引,历下圭阝,过栎阳,路左所有炀帝行宫、园苑及宫人等,并罢之。

教曰:“大业已来,巡幸过度,宿止之处,好依山水。

经兹胜地,每起离宫,峻宇雕墙,亟成壮丽。

良家子女,充仞其间。

怨旷感于幽冥,縻费极于民产。

替否迭进,将何纠逖。

驰道所有宫室,愁宜罢之。

其宫人等并放还亲属。

” 冬十月辛巳,帝至灞上,仍进营,停于大兴城春明门之西北,与陇西、敦煌等二公诸军二十余万众会焉。

帝勒诸军各依垒壁,勿入村居,无为侵暴,若无兵者,恭以俟命。

代王与留守卫文升、阴世师等,以义兵多而且肃,不令而齐,门防转严,拒守愈固,信使不通,告喻事绝。

帝虽每遣使至城下,申以尊隋夹辅之意,愚人俗吏,不达变通,暗于事机,往而无报。

如此,向经旬日,诸将相率启帝曰:“京城不启,此是隋运其亡。

天既亡之,非人能复。

违天弃日,劳师费粮,坐守愚夫,恐非长策。

请进围之,以观其意。

”帝曰:“兵缠象魏,矢及黄屋,人其谓我何哉“诸将对曰:“无成王之主,不得行周公之事。

又恐巨猾之徒,知义兵已定关中,来争形胜,请更思之。

”帝乃逡巡,未有报。

京兆旧贼帅等,并以家近帝城,不预元従,耻无功,乃各率所部兵,分地逼城而上。

帝虑其轻脱失利,辛卯,命二公各将所统兵往为之援。

京城东面、南面,陇西公主之。

西面、北面,敦煌公主之。

城中见而失色,更无他计,惟冀屈突及东都救援而已。

甲午,关中群帅等,各请率骁锐登城。

二公莫之能止。

时帝在春明门外,闻而驰入,舍于罗郭安兴坊以镇之。

甲辰,诸军各竞造攻具以临城,帝又未之许。

二公及文武所司等固请曰:“太原以来,所过未尝经宿,长驱四塞,罕有不克之城。

今至京师,不时早定,玩敌致寇,以挫兵锋,又虑初附之人,私轻太原之兵,无能为也。

此机不小,请速部分。

”帝曰:“强弩长戟,吾岂不许用之。

所冀内外共知,以安天下。

斯志不果,此外任诸公従民所欲。

然七庙及代王并宗室支戚,不得有一惊犯。

”乃下教:“有违此者,罪及三族。

”于是诸军各于所部营分角,修攻战之具。

云梯竞耸,楼争高,百道齐来,千里并进。

绕京竹木,歼于斯矣。

十一日丙辰,昧爽,咸自逼城。

帝闻而驰往,欲止之而弗及。

才至景风门东面,军头雷永吉等已先登而入,守城之人分崩。

帝乃遣二公率所统兵,依城外部分,封府库,收图籍,禁掳掠。

军人勿杂,勿相惊恐。

太仓之外,他无所干。

吏民安堵,一如汉初入关故事。

代王先在东宫,乃奉迎居于大兴后殿。

是日,帝还移营舍于长乐宫浐川上。

先是,隋主以枭灭作逆,掘其坟垄而洿其室,阴世师、骨仪等遂以为恒准,乃令京兆郡访帝之五庙茔域所在并发掘焉。

帝以此憾之,言必流涕。

戊午,收阴世师、骨仪、崔毗伽、李仁政等,并命陇西公斩于朱雀街道,以不従义而又愎焉。

余无所问,京邑士女,欢娱道路,华夷观听,相顾欣欣。

乃命太常促择吉日,告高庙,定尊位,立代王之礼。

文武将佐等议请曰:“天厌隋德,历数在唐。

讴歌在路,被于遐迩。

兵起晋阳,远定秦雍,百余日间,廓清帝宅。

神武之速,此谓若飞。

非天启圣,孰能如是昔汉高入关,不即自王,项羽后至,悔无所及。

公虽卑以自牧,须安天下。

”佥议请依符谶,上尊号。

帝愀然改容曰:“举兵之始,本为社稷,社稷有主,孤何敢二刘季不立子婴,所以屈于项羽。

孤今尊奉世嫡,复何忧哉“壬戌,乃率百僚,备羽仪法物,具法驾,迎代王即位于大兴殿,时代王十余岁矣。

大赦天下,改大业十二年为义宁元年。

复天下勿出今年租赋,赐民子孙承后者爵一级。

是日,仍遥尊后主为太上皇,与少帝在,不言废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周收藏榜25本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替身结束后他后悔了

我是大佬找来的白月光替身。 清晨,大佬结束了晨练,在窗边抽着事后烟,迷离地看着我:你不是他。 我内心疯狂点头。 中午,大佬带我去他名下的商场逛街,逛到一半白月光来电,他不顾我的颜面转身就走,只留下我,和保镖手里拎着的几十个大牌纸袋。 傍晚,大佬开着游艇,在夕阳下的海面上思念心爱的人,看也不看我一眼,而我孤零零地坐在豪华的船舱里,独享82年的老酒,尝着刚捞上来的极品大龙虾,啊,这是孤独的味道/

给校草冲喜的日日夜夜

这一片校区有两大传说。 一是附中校霸裴允,一挑十毫发无损的事迹流传甚广。 二是三中校草秦昼,家境贫寒,体弱多病,一学期有半学期请病假。 高二开学的时候,裴允转学了,两大传说成了同桌。 刚开始,同班同学都害怕裴允欺负校草,后来,他们眼睁睁看着裴允不知哪来的自信,非要教秦昼学习。 秦昼:你的月考才考了250分。 裴允:分数并不能衡量一切,我要传授给你的是人生经验。 *** 裴允在高二那年被安排/

宫学有匪(青青子衿原著小说)

高能山大王 VS 书院小才女 美人书生被逐出皇城,因缘巧合上山为匪,留了一把乱糟糟的大胡子,打下一片赫赫威名,做了统领十八座匪寨的东夷山君,还在这一年早春,绑了一皇城书院来的贵人,不多不少,刚好十六位宫学女公子,他不要财不要色,唯独定下一番古怪的赎人规矩 缘分就从这里开始,青山绿水,匪气盎然。 【一句话简介:仗剑走书院,匪气怼天地,宠友宠妻宠兄弟。】 男主能文能武能撩妹,三分恣意,七分情深/

夙夜宫声

从乡野走向深宫,从幕后走到台前,从飘零孤女到权握天下! 数不尽的权利倾轧,道不清的爱恨情仇 待尘埃落定,是执子之手,还是天人永隔? 身世如谜的金枝玉叶,权倾天下的太后,势通朝野的女官,不为人知的深闺秘辛,零落尘埃的宫门幽怨,权与智的角力,谋与勇的交锋。 谁说女子只能归于寂寞宫阙,谁说女子不如男? 难道身为女人,就不能居于庙堂之上,俯瞰大好河山? /

地府大佬在娱乐圈

文案: 为了汲取信仰,给地府供电,鬼王林璇投身娱乐圈努力吸粉。 然而贵圈不好混,鬼王殿下奋斗两年,混成了娱乐圈毒瘤,走投无路只好去抱圈内第一霸总的金大腿 霸总掏出了又粗又长的桃木剑 「烛光晚餐」 林璇:不是要请我吃大餐吗?带我来这儿干嘛? 宋天师:所以你不吃 林璇:我不吃厉鬼也不在凶宅进餐谢谢! 「片场」 导演:你对角色的理解有问题 林璇:不会啊,我咨询过作者 导演:作者死了五十年了 林璇/

总裁他妈是团宠

顾箐箐出生豪门,嫁入豪门,生下豪门继承人。 丈夫尊敬,儿子孝顺,兄弟出息,人生堪称顶流贵妇模范,过得光风无限。 这只是在外人眼里的顾箐箐。 实际上,顾箐箐觉得自己的人生很失败,夫妻关系冷淡,母子关系僵硬,姐弟间更是一见就吵架,人生处处不顺。 前天刚冲儿子的草根女友甩完支票,第二天醒来,她缩小成了三岁奶娃娃。 得知消息的丈夫,儿子,兄弟们赶回家,齐齐围住沙发上抱着毛绒熊的粉嫩小团子,沉默了。/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