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卷十三 情中感(2/3)

要思念黄泉下的故人。

”接着又呜咽悲泣,伫立不动。

看看天色将明,王媳不得已奔到西北角,随即不见踪影。

只是空室窅然,寒灯明灭。

章武送走王媳,也匆匆打点行装取道下郢,尔后回长安。

当他到下邦时,郡官及张元宗为他设宴饯行。

酒酣之际,章武不禁怀念起旧事,遂即事赋诗道:水不西归月暂圆,今人恨望古城边。

萧条明发分歧路,知更相逢何岁年。

吟完诗,与郡官告别。

独自走了几里,又反复吟诵宴席上即事所赋的诗。

忽然听到空中有人叹赏,音调凄凉悲哀。

再一细听,竟是王媳的声音。

王媳说:“一陰一间一陽一世各有我们的位置,今天在此相别,就再也没有相会的日子了。

我知道您眷恋我,所以特冒一陰一司的谴责,远道前来送行。

请您千万自重自爱。

” 听到这声音,章武更为感动。

回到长安,章武与道友陇西人李昉谈及此事,李昉听后,也为王媳的诚心所感动,为之赋诗道:石沉辽海阔,剑别楚天长。

会合知无日,离心满夕一陽一。

几年后,章武到东平丞相府任职,闲暇时召来玉工看他所得的“靺鞨宝”,玉工也不知是何物,不敢雕刻。

后来,章武出使大梁,他又召来玉工观看,这回玉工稍微能辨宝玉的纹理,章武便让他根据原来的形状,雕刻成檞叶的样子。

其后,每逢出使上京城,章武都把它放在怀里。

一天,他来到京城的东街,偶然碰到一位胡僧,胡僧走近他的坐骑旁磕头说:“您有一个宝物揣在怀里,请您能让我看看。

”章武把他带到僻静处,拿出宝物给胡僧看。

胡僧捧着宝物细观了多时,说:“这是天上之物,绝非人间所有。

”章武后来经常去华州拜访杨氏,至今不曾间断。

呼妻再三 《中洲野县》:鄱一陽一人何梅谷的妻子年老时,好事佛,从早到晚,必念一千遍观音菩萨。

此时,梅谷以儒学闻名,劝阻妻子,妻子不听,不劝阻她,又怕被同仁们笑话,于是他便想了个办法,对付妻子。

一天,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呼叫妻子,而且随应随叫,没完没了。

妻子大怒,说:“你干什么嚷嚷起来没完?”梅谷慢吞吞地说:“我仅叫了这么两三声,你就对我发火,而观音一天被你叫了一千遍,怎么能不生你的气呢?”妻子幡然觉悟,遂不再念佛。

感娼改行 《无锡县志》:谈绰,字公绰,性情刚直,明太祖洪武年间,因其才学被朝廷征召,奉命到苏州督察,郡守李某送给他一百两黄金。

谈绰说:“太守不了解我。

”李某退而慨叹。

他曾经客居松江,同一馆舍的人叫来妓一女饮酒,并逼他与妓一女交欢,谈绰拒不答应,竟点灯到天明。

妓一女被他感动得热泪盈眶,遂改行为良家妇女。

图形诗 《云溪友议》:濠梁人南楚材游历至陈颖,在那里住了很久。

陈颖太守仰慕其仪表风范,便打算把女儿嫁给他。

楚材家中有妻子,但他却避开了解他情况的亲眷,派仆人回家取来琴、书,表明没有再归家之意。

又有人传说他前往青城山求道,并去衡山访僧,对仕途功名已经淡泊,只务道教之理。

他的妻子薛媛,擅长书画,文章做得也很好,她深知丈夫的内心想法,便对着镜子画了一张自己的像,并题了一首诗寄给南楚材,诗中写到:欲下丹青笔,先拈宝镜端。

已惊颜索莫,渐觉发凋残。

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

恐君浑忘却,时展画图看。

楚材收到妻子的自画像及诗,深感惭愧,其诗责备的语气似有汉代著名的官吏隽不疑的威严风格,遂辞谢太守的好意,归家与妻子团聚,两人白头偕老。

当时人们曾这样说道:当时妇弃夫,今日夫离妇。

若不逞丹青,空房应独守。

足抵一篇琵琶行 《槐西杂志》:胶州的法南野漂泊流浪到了长安,在那里生活仍然没有着落,甚为贫穷。

一天,他坐在御史李符干的家中说:“曾在滦口旅馆中见到两首诗,一首说:流落江湖十四春,徐娘半老尚风尘。

西楼一枕鸳鸯梦,明日窥窗也笑人。

另一首道: 含情不忍诉琵琶,几度低头掠髩鸦。

多谢西川贵公子,肯持红烛赏残花。

其诗未署年月姓名,不知是谁所做。

”我认为,这是他借此诗表达他境遇坎坷而已。

然而,这五十六个字,足足抵得上一篇琵琶行了。

郑德璘 《郑德璘传》:唐德宗贞元中期,湘潭县尉郑德璘家住长沙,他有个表亲住在江夏,每年他都去探望一次。

从长沙到江夏,中间要过洞庭、经湘潭。

在洞庭湖,他常遇到一位鹤发童颜的老头划着小船卖菱角。

德璘与他交谈,他所说的话多玄妙难解。

德璘曾问他:“船上也没粮食,你以什么为食?”老头说:“菱角。

”德璘好喝酒,每次去江夏都要带着好酒松醪春,遇到老头便邀他同饮,老头总是心安理得地接受邀请,一点也不觉得惭愧。

有一年,德璘到江夏后,要返回长沙,将船停泊在黄鹤楼下。

他的船紧挨着一条大船,船主是去湘潭作买卖的盐商韦生。

这天夜里,韦生邀请德璘到船上来饮告别酒,同时被邀请的还有邻船的另一位女子。

韦生也有个女儿,住在大船舱楼上,两位女子聚在一块,笑语声声。

时光将至午夜,突然从江面传来秀才吟诗的声音:物触轻舟心自知,风恬浪静月光微。

夜深江上解愁思,拾得红蕖香惹衣。

邻船女子善于写字,见韦女梳妆盒上有一幅红笺,便随手拿来将听到的诗句书写在上面,但吟哦良久,也不知是谁人所作。

天亮时,众人告别离去。

德璘的船与韦氏的船同时离开泊地鄂渚,到夜暮降临时,又同宿在洞庭湖畔,两船相距很近。

韦女美丽、妖艳、肤如凝脂,发似乌云,唇赛樱桃,脚若金莲,浓妆淡抹,煞惹人爱。

船停后,她便去舷窗中伸出鱼杆垂钓。

德璘在自己船中窥见此景,不禁心神摇曳,使用一尺红绫题了一首诗:纤手垂钓对水窗,红叶秋色艳长江。

既能解佩投交甫,更有明珠乞一双。

德璘题好诗,便用红绫碰撞她的钓钩,韦女遂将红绫拾起。

仔细吟诵了好多遍,却不明白说的是什么意思。

韦女不会写字,但又不好意思不做酬答,于是把那天晚上邻船女子抄诗的那张红笺用钓线系好,抛给了德璘。

德璘以为是韦女所作,十分高兴,但也不理解诗的含义,自然无法唱和,只能哼几句欸乃曲。

此后,韦女一直将那块红绫系在手臂上,甚为爱惜它。

月明风清,韦氏的船停泊了一会,便又张帆启航。

不一刻,风势突然加大,惊涛拍岸,煞是可怕,德璘船小,不敢与韦船同行,然而心中充满了遗憾。

第二天黄昏,有位打渔人告诉德璘:“昨天那位盐商的大船,已沉没在洞庭湖中,船上的人都淹死了。

”德璘听后,异常震惊,神思为之恍惚,悲伤惋惜之情久久不能排泄。

夜晚,他吟得《吊江妹》诗二首:其一云:湖面征风且莫吹,浪花初绽月光微。

沉潜暗想横波泪,得共鲛人相对垂。

其二云: 洞庭风软荻花秋,新没青娥细良愁。

泪滴白苹看不见,月明江上有轻鸥。

诗成以后,德璘先用酒洒入江中祭奠韦女,随之把诗稿投入江中。

也许是德璘的一精一诚感动了水神,水神把诗稿拿到水府,水府君主看完诗,把那些淹死的人都叫到跟前问:“谁是郑公子所爱的人?”韦女当时不知道事情的来由,没作答复,有个管事的便检查这些人的手臂,发现韦女的手臂上缠有红绫。

于是,水府君主就对韦女说:“郑德璘将来要做我们这个地方的长官,况且他过去有恩于我,所以我不能不让你回到人世。

” 说罢,派人把韦女送还郑德璘。

临走时,韦女看了看水府君主,原来是个老头。

韦女跟随着送她的人在水里急行,毫无阻碍,水路将尽时,看到有个大水池,池中碧波荡漾,韦女突然被送她的人推落水池中,此后,她便时沉时浮,艰难地在水里漂荡挣扎。

湖面上,此刻已是三更,德璘还未入睡,仍在吟咏红笺上所题之诗,越吟咏越痛苦,不能自控。

忽然,他觉得有个东西碰撞他的小船,因船家已经入睡,德璘便自己拿着烛火去照看,只水面漂着彩绣衣裳,好像有个人在漂动,德璘吃惊地把她救起,竟是韦女,手臂上还系着红绫。

德璘十分高兴。

过了一会儿,韦女慢慢苏醒过来,天破晓时,已能开口说话。

于是便将水府君主感念德璘恩德而让她复活的事说了一遍。

德璘不解地问:“府君是什么人?”韦女也回答不出,两人始终不能猜透这个谜。

德璘遂娶韦女为妻,将她带回长沙。

三年之后,德璘依朝廷规定要调换官职,他想谋求醴陵县令的职位,韦女说:“你不过做巴陵令。

”德璘问:“你怎么知道?”韦女回答:“从前水府君主说,你应是他们邑的地方长官。

洞庭属巴陵,这事是可以验证的。

”德璘把她的话记在心里,后来,果然被选为巴陵县令。

德璘上任后,便派人去接韦女。

船行至洞庭湖畔,正值逆风,船行不动,德璘雇了五个人拉纤,这五个人中有个老头,好像漫不经心地拉,韦氏见状,很为气愤,便唾骂他。

老头回头看了看她说:“以前我在水府救了你一命,你不思图报,反倒怒骂我。

”韦女恍然大悟,心中十分恐惧,便把老头请到船上,摆上酒食果晶招待他,并向他道歉。

随后,又磕头问道:“我的父母仍在水府,不知能否让我见见他们?”老头说:“可以。

”顷刻之间,小船好像沉入波涛之中,可是,船上的人却没有痛苦的感觉。

不久,船到了往日的水府,船上船下大人小孩都倚船痛哭。

韦女上前拜见父母,见父母房舍整齐,与人世间也没什么两样。

韦女问父母需要什么,父母说:“随船沉没的东西都在这里,只是没有火,吃的东西是菱角。

”父亲又拿了一些金银器皿递给韦女说:“这些东西留在我这里也没什么用,送给你吧!你在这里也不要久留。

”于是,就催促她赶快离去,韦女悲痛地与父母话别。

临行前,老头用笔在韦女的头巾上写道:昔日江头菱芡人,蒙君数饮松醪春。

活君家室以为报,珍重长沙郑德璘。

写罢,老头就被几百个仆侍从船上迎回水府宫殿。

不久,韦女的船也浮出水面,船上的人都目睹了事情的经过。

德璘细读老头题的诗,方才明白那水府老头,就是从前卖菱角的。

一年后,有个叫崔希周的秀才给郑德璘寄来一卷诗稿,其中有一首《江上夜拾得芙蓉》诗,即韦女投给德璘的红笺诗。

德璘颇为疑惑,便盘问希周,希周回答说:“几年前我的小船停泊在鄂渚,那天夜晚,风清月朗,我还没睡下,忽然觉得有个小东西碰我的船,芳香袭鼻,我拾起一看,竟是一束芙蓉花,因此就写了那首诗,诗成之后,我吟诵了好久,至今那束芙蓉我还保存着,可以对证。

”德璘听后,感慨地说:“这真是命啊!”此后,他再也不敢乘船渡过洞庭湖。

德璘后来当了刺史。

织锦回文 《武后苏氏织锦回文记》:前秦符坚时,秦州刺史扶风人窦滔的妻子苏氏,是陈留县令武功人苏贤的三女儿。

苏氏名蕙,字若兰,知书识字,聪敏一精一明,且仪容秀丽,谦逊明理。

十六岁时嫁给窦滔,窦滔很敬重她。

然而苏氏性格急躁,嫉妒心也较强。

窦滔,字连波,是右将军窦真的孙子,窦郎的二儿子。

窦滔身材魁梧,气度不凡,深得符坚信任,视为心腹,历任显位。

而每任一职,都有政绩,后来提升为秦州刺史,但任职期间因违背符坚的旨意被贬到敦煌。

此时正值符坚与晋国交战,符坚担心襄一陽一有危险,考虑到窦滔才艺超群,便起用他为安南将军,遂留下来镇守襄一陽一。

当初,窦滔有位名叫赵一陽一台的宠姬,能歌善舞,无与伦比。

窦滔将她安置在外宅。

苏氏知道后,便到处寻找,终于将她找到,遂对她辱骂捶打。

窦滔深以为憾。

而一陽一台又专找苏氏的毛病,不断地向窦滔吹耳边风,谗言流语纷至沓来,窦滔更加痛恨苏氏。

苏氏二十一岁那年,窦滔要去镇守襄一陽一,临行前,邀苏氏一同前往,苏氏因心有怨恨,拒绝同行。

窦滔便带着一陽一台前去上任,从此杳无音讯。

苏氏在窦滔走后,非常悔恨,暗自伤情,遂织锦为《回文璇风图诗},其锦五彩缤纷,赏心悦目,纵横各八寸,题诗二十三首,计八百余字。

纵横反复都能读成文章。

文字也没有半点差错遗漏,才情之妙,举世无双,题名为《璇玑图》。

然而读到它的人却不能完全理解,苏氏笑着对人说:“纵横左右,都成文章,不是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周收藏榜25本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穿成苦情女主的渣A老妈

比起穿进血型文中更让江楚些崩溃的是,她穿成了这本书女主的渣A老爸或者说老妈? 渣A老妈靠着女主母亲顾灵均家飞黄腾达,联合小三害死原配后夺取了本该属于女主的家产,让女主有了苦情的基本条件。 至于结局,这个渣A当然也没好到哪里去,最终被女儿的六个A搞得家破人亡,死无葬身之地。 江楚些一点儿也不想重蹈原身的覆辙,既不想渣人,更不想被杀,她只想平静地度过等等,旁边睡的这个人怎么那么像顾灵均? 江楚/

宫学有匪(青青子衿原著小说)

高能山大王 VS 书院小才女 美人书生被逐出皇城,因缘巧合上山为匪,留了一把乱糟糟的大胡子,打下一片赫赫威名,做了统领十八座匪寨的东夷山君,还在这一年早春,绑了一皇城书院来的贵人,不多不少,刚好十六位宫学女公子,他不要财不要色,唯独定下一番古怪的赎人规矩 缘分就从这里开始,青山绿水,匪气盎然。 【一句话简介:仗剑走书院,匪气怼天地,宠友宠妻宠兄弟。】 男主能文能武能撩妹,三分恣意,七分情深/

我的帝国战争游戏

元素潮汐的低谷渐渐远去,上古精灵的光辉也消逝隐退。 人类王国开始崛起,前有豺狼人围堵,后有兽人回归。 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所有的种族都在奋起拼搏,一个又一个新兴种族开始登上这片舞台。 面对这个大争之世,苏伦带着《帝国崛起》辅助系统来到了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

无上真身(道尽轮回)

终有一天,不是我容不下这个世界,而是这个世界再也没资格容得下我! 世间一切,自有其法则! 规章、法则、制度,即道,即天道! 天道主杀! 修为划分:炼气、化神、返虚、合道。 /

一不小心嫁入豪门[娱乐圈]

人气男团成员江时雨,肤白貌美大长腿,每天都在cp文里和队友谢伊绝美爱情slay全场。 然而这对模范营业cp,私下里却是一对舔屏帅哥激情八卦的小姐妹! 江时雨:每天沉迷霸总哥哥盛世美颜无法自拔~ 谢伊:醒醒霸总哥哥并不care你! 江时雨:那我就默默舔屏,独自美丽 突然有一天 江时雨:啊啊啊啊霸总哥哥给我递微信了,他想跟我谈夜光剧本!他是不是还想用金钱收买我的灵魂! 霸道总裁傅锦尧很委屈,他/

紫贝壳

月色如银,碧波荡漾,梦轩紧握住手中的紫贝壳,正如他强烈要给珮青所有的爱。但纵使珮青如此攫掳他心,他也无权利破坏妻子美婵的安宁,及自己心爱的儿女小枫小竹的幸福.....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