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不分殊幽显,那堪异古今。
一陰一一陽一途自隔,聚散两难心。
”咺含泪叙说相思之情,悲喜之间,不觉天已放亮。
不久,就听有叩门声,说:“公婆传下话来,让催妇人快走,恐怕天亮时主管一陰一府的官吏责备。
” 亡妻哭着起身,与咺诀别。
咺拉着她的手说:“何时再见?” 亡妻答道:“四十年。
”遂留下一块罗帛手帕给咺作纪念,咺则送给她一个金钿盒子。
亡妻说:“时间所限,不能久留,四十年之内没有相见日,若是在墓地祭祀都没有用,肯定有人争抢。
只是在傍晚时分,于田野中或河边呼我的名字祭祀,我才能都得到。
行色匆匆,不能多说,望君自爱。
”说完,登车而去。
咺全家人都将此情此景看得真真切切。
空中妇人 清人王士禎《池北偶谈》:山东文登诸生(明清时经省各级考试录取人府、州、县的学生,称生员。
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名目,统称诸生。
——译者注。
)毕梦求,九岁求,在院子里玩。
此时,天正午,空中万里无云,只见天上有一位妇人骑着白马,身着花衣素裙,一个小奴牵着马缰绳,自北而南,慢慢而行,渐渐走远才看不见。
我的堂姐住在永清县时,也在白天望见天空有位年轻女子,美貌艳妆,红衣素裙,手摇团扇,自南而北,许久才不见。
齐饶州女 《异闻总录》:饶州刺史齐推的女儿嫁给了湖州参军韦会。
唐穆宗长庆三年,韦会因赴调上京,遂把怀孕的妻子送回鄱一陽一娘家,自己独身赴京都。
十一月,妻子临产的前夜,忽然看见一位身长丈余的大汉,这大汉穿着金甲,拿着斧钺,怒目喝道:“我乃梁朝陈将军,久居此室,你是什么人,敢来玷污我的住所。
”说着,举起斧钺便向齐氏砍来。
齐氏赶忙乞求道:“我俗眼有限,不知将军住在这里,承蒙您的教诲,请您宽限我点时间,让我搬走。
” 陈将军说:“如果不搬走,我就杀了你。
”齐氏身边的人都听到了她哀求的声音,急忙起来察看,只见齐氏汗流浃背,神情恍惚。
左问右问,齐氏才慢慢说出事情的经过。
天亮之后,侍女将夜间发生的事情告诉了齐刺史。
刺史素来刚直,不信鬼神之说,遂置之不理。
第二天夜里三更时分,陈将军又出现在齐氏房中,大怒道:“先头不知,理当宽恕,现在知道了还不离开,岂能再容你! “说着又举起了斧钺。
齐氏苦苦哀求道:“父亲倔犟,不听我的请求,我一个弱女子,怎么敢抗拒神明?请容我到天亮,不用您再说,我就立刻搬走。
这次我要再不搬的话,万死不辞。
“将军强忍怒火而去。
天还未亮,齐氏便让侍婢另外打扫房间,将床铺搬移过去,刚要搬床,刺史公事完毕回到家中,问其原因,侍婢实话相告。
刺史大怒,让人把侍婢打了几十大棍。
说:“将要临产之人身体虚弱,正气不足,妖言由此而生,怎么能信以为真呢!”女儿哭着请求,刺史仍不答应。
夜晚又来临了,刺史亲自睡在女儿卧室前厅,来保护女儿,堂中也添人加烛来确保安全。
半夜时分,忽然听到齐氏的惊叫声,刺史推门进去一看,女儿头破血流而死。
刺史悲痛至极,悔恨不已。
深感即使拔刀自杀,也对不起女儿。
只好把女儿的遗体停放到其他房中,派人火速向韦会报信。
这时,作为一名文籍小吏的韦会,已被朝中命官罢黜。
回乡路上,因与报信者走的不是一条道,所以没有收到妻子的凶讣。
在离饶州一百多里的地方,韦会突然看见一所房屋门口站着一个妇人,仪容神态,酷似妻子齐氏。
于是,韦会便拉着仆人指着那妇人说:“你见到那个人了吗?怎么那么像我的妻子?”仆人说:“夫人是刺史的爱女,怎么能走到这里。
世上长得很像的人是很多的。
”然而韦会越看越觉得是齐氏,便跃马向前,这时,那妇人却走进门去,将门斜掩。
韦会认为认错了人。
等他走过后又回头看时,妇人正从门中出来,喊他说:“韦君,怎么突然不理我了。
”韦会急忙下马审视,果真是他的妻子。
韦会惊异地询问妻子为何流落此地,妻子便将陈将军之事一一告知。
并哭着说:“我本是愚笨丑陋之人,有幸作您的妻子,言辞情理,没有对不起您的地方,刚想尽其妇道,与您白首相伴,不料枉为狂鬼所杀。
我自己查对了一下生死簿,应该再活二十八年。
现在有个办法可以自救,不知您能否出于同情之心助我一臂之力。
”韦会说:“以夫妇之情,相互帮助是理所应当的,这就像鹣鹣鸟、比目鱼,少了一个另一个就不能生存。
倘若剩我一人,我将去哪里安身立命?如果能有办法,就是赴汤蹈火,我也会在所不辞。
如今生死异路,幽晦难知,如何竭诚尽力,愿听你的计谋。
”齐氏说:“此村往东几里,住着一个教私塾的田先生,此人很怪,难以描述,如果你能下马步行,到他门口像拜大官一样谒拜他,然后垂泪诉冤,他一定大怒。
怒而至于辱骂,辱骂而至捶打、拖拽、唾弃,对这些你都要耐着性子忍受,只有尽数忍受了诸般羞辱,他才会同情你,这样,我才生还有望。
田先生的容貌的确不怎么样,但一陰一间之事,样样通晓。
”说完,韦会和齐氏便一同前行。
韦会牵马给齐氏,齐氏哭着说:“我现在的身子已非旧日之身,您就是骑马也难追得上。
事情急迫,您不要推辞。
”韦会于是策马跟着齐氏,有时竟被齐氏丢下好远。
走了几里后,远远望见道北座落着一处草堂。
齐氏指着说:“这就是先生的住地。
你救我之心要坚定,即使有万般苦难也不要后退。
今天您受的凌辱,我来日一定偿还。
千万别动怒,您若一有怒容,我们今日将从此永诀了,您努力去做吧,我现在就告辞了。
”说完,挥泪而去,才走了几步就不见了踪影。
韦会擦干眼泪往草堂走去。
离草堂还有几百步远,韦会翻身下马,脱去公服,让仆人拿着名片前头引路,来到草堂前。
有学徒出来说:“先生吃饭未归。
”韦会便手持笏板耐心等候。
过了好久,只见一人头戴破帽,脚拖木履,缓缓而来。
此人容貌丑陋污秽之极,韦会问门人:“来人是谁?”门人说:“是先生。
”韦会便让仆人呈上名片,自己快步向前迎拜。
田先生回拜道:“我不过是一个乡间老翁,靠教书谋生,大官人何必如此,让人吃惊。
”韦会拱手诉说道:“我的妻子齐氏,享年尚不足生死簿记载的一半,便枉为梁朝陈将军所杀,乞求您想办法放她回来,终其残生。
”说罢即叩头哭拜。
先生说:“我仍一介村夫,愚笨不堪,门徒争斗,尚不能辨明曲直,而何况是一陰一间的事呢!官人莫不是疯狂了?火急攻心就需冷静,千万不要听信妖言。
”说完,便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屋。
韦会随之进屋,跪拜在先生的床前,说:“我的确是在倾诉深冤,希望先生予以同情、关照。
”先生对其门徒说:“此人患有疯病,来这里喧闹,你们把他拽出去,如果再进来,你们就一起唾弃他。
” 话音刚落,数十个村童便蜂拥而上,争着朝韦会吐口水,那份肮脏,可想而知。
韦会也不敢擦抹唾液,一等唾口水停下来,便又言辞恳切地拜来,先生说:“我听说疯狂之人,打也不痛,你们大家替我揍他,只要不打断胳膊腿,不毁坏脸就行。
”顷刻间,一群村童便围上来痛打。
韦会痛不欲生,但仍然持笏而立,任其捶打。
一打完,又上前哀求。
先生又命令门徒将他推倒,拉着双脚拖到门外,就这样出而复入,入而复出,反复了许多次,先生才对门徒说:“这人的确知道我有法术,所以才来拜访。
你们都回去吧,我当救他。
”村童们散去后,先生对韦会说:“官人真是具有一片真情的丈夫呀,为了妻子的冤屈,甘心忍受屈辱,我的确为你的诚心所感动。
然而这事我早已知道,但你为什么不早来申诉,现在她的躯体已坏,再治理已来不及。
刚才我拒绝你,实在是因为没有什么好办法。
这样吧,我再用个法子试试看。
”遂让韦会进屋。
屋里铺着席子,席上有个案几,案几上放着一个香炉,香炉前又铺了一块席子。
两人坐定后,先生命令韦会跪在案几前,转眼间,就见一个身穿黄衫的人引他往北走,走了几十里,进入一座城池。
城里热闹非凡,像是都城。
城的北面又有一座小城,城中楼阁高耸,殿堂巍峨,像是皇宫。
殿前卫士手持兵器,有的站着,有的坐着,各约数百人。
到了殿门前,守门官吏通报道:“前湖州参军韦某。
”韦会立即应答,并随之入内。
放眼看去,宫内正北一排正殿九间,堂中一间门帘卷起,室内设有床案。
有位身穿紫衣的人面南而坐。
韦会走进室内向座上的人下拜,待拜过起身一看,坐着的人竟是田先生。
韦会又重新申诉冤屈。
左右的小吏说:“到西廊递状子。
”韦会便急趋西廊。
西廊有人递上纸墨笔砚,韦会便在此写下申诉状。
韦会问:“当堂的是哪位官人? “答道:“是大王。
”小吏收过状纸,递到上殿,大王判道:“追拿陈将军。
”状词验过,判词传出,不一刻,就有人通报道:“陈将军提到。
”再审陈将军,所述事实与齐氏所说毫无二致。
大王怒责道:“为什么无故枉杀平民?”陈将军说:“我居此室已数百年,而齐氏擅自玷污它,我多次让她搬走,皆不搬,我一怒之下,将她杀死,我罪该万死。
”大王判道:“一陰一间与人世所循道理各不相同,你早为一陰一间之鬼,还强占他人居室,不知自省,还乱杀无辜,罚你一百大杖,流配到东海之南。
”小吏验过生死簿说:“齐氏的寿命,实有二十八年。
” 大王让人唤来齐氏说:“你的一陽一寿未尽,理应反回,今日放你回去,愿意吗?”齐氏说:“真心实意愿意回去。
”大王判道:“放回,结案。
”小吏问道:“齐氏的躯体己坏,回去无处附身。
”大王说:“派人修补。
”小吏说:“所有的部件都坏了,修补已来不及。
”大王说:“齐氏寿命颇长,若不让她复生,天理不容,你们的意见如何?”有一位老官吏上前启奏道:“东晋邺下,有一人暴亡,情况和这事差不多,当时断案的是葛真君,结果断以具魂作本身。
那人回到人间后,饮食言语、嗜欲追求,都跟从前一样。
只是直到寿终,也不见其形体。
”大王问:“什么叫具魂?”老吏答道:“活人有三魂七魄,死了则散亡于草木之中,无所依靠,现在可以把它们收合为一体,用续弦胶涂上,大王当堂将它们放回,就与本身一样了。
”大王说:“太好了。
”遂召来韦会说:“活人与魂魄只有这点不同,作这样的处置,可以吗?”韦会说:“真是很幸运。
”不久,即见一个官吏另外领来七八个与齐氏很相象的女子,将她们推合在一起,又有一人拿来一罐稀汤似的药,涂抹在齐氏身上,涂完之后,让韦会与齐氏一同回去。
俩人向众人拜谢而出。
穿黄衫的人又领着他们出宫往南行。
待出城后,他们好像走在悬崖峭壁上,突然跌落下来。
韦会睁开眼睛一看,原来又跪在案几前,田先生也依案而坐。
先生说:“这件事极隐密,若不是你心诚,恐怕办不成。
但眼下贵夫人的躯体尚未安葬,还停放在原来的屋子里,你要赶快去信让人把她葬掉,这样到家才不会有麻烦。
此事须慎之又慎,千万别对外人透露,如果稍有败露,将对刺史不利。
贤妇人就在门前,你们可以一道回去。
“韦会拜谢而出,其妻已在马前了。
但此时,已是活生生的人了,走路也不那么轻飘了。
韦会抛掉行李衣物,让妻子乘马,自己跟随在旁边。
他又写下一封家书,让人火速投送,叫家人把灵柩安葬。
起先,刺史听说韦会将到,便设好灵堂,准备了篷帐,等待他一到就举行葬礼。
接到韦会的信之后,刺史大为惊骇,不敢相信,但还是按信上的要求,勉强将灵柩安葬了,又让儿子带轿前去迎接。
待见到韦会、齐氏双双进门,更疑惑不解。
多方盘问,也不道实情。
当天夜晚,刺史备酒为韦会和女儿接风洗尘,席间有意将韦会灌醉,然后逼问他,醉意中韦会说出了全部真相。
刺史听后,心中甚为厌恶,不久就身患重病,没几个月,就死了。
韦会暗中派人去看田先生,先生已不知去向。
齐氏饮食生育都跟先前一样,但为她抬轿子的人总觉得轿子很轻,就像没抬人一样。
我早就听说这事,但没及相信。
唐文宗太和二年的秋天,富平县尉宋坚尘在座中说到这件奇事。
客人中有鄜王府参军张奇,他就是韦会的表弟,也提及此事,他们所说的和以前的传闻没什么两样。
张奇还说:“齐嫂还在。
她回来后,我曾去拜访过,她的一精一神容貌远胜于往日。
” 屏风女 《太真外传》:唐玄宗和贵妃在百花院便殿休息游玩。
唐玄宗说:“我有一个屏风赐给你。
这个屏风名为虹霓,上面雕刻的都是历代美人的图形,长约三寸,其间所饰服装玩物全是各种宝物,水晶为质地,玳瑁、水犀为轴,珍珠为络,一动瑟瑟作响,点缀得异常一精一妙。
远非人工所能制造。
此物原为隋文帝所有,现在我把它送给你保存。
”贵妃归家后,杨国忠家遂把屏风拿去,放在楼上,没有还给杨贵妃。
一天中午,杨国忠在楼上休息,来到床边,看屏风还在,才就枕休息。
而屏风上的美女都走了下来,来到杨国忠的床前,各报名号:“我是裂缯人”、“我是定陶人”、“我是穹庐人”、“我是当垆人”、“我是亡吴人”、“我是步莲人”、“我是桃源人”、“我是班竹人”、“我是奉五官人”、“我是温肌人”、“我是曹氏投波人”、“我是吴宫无双返香人”、“我是拾翠人’、“我是窃香人”、“我是金屋人”、“我是解佩人”、“我是云人“、“我是董双成”、“我是烟人”、“我是画眉人”、“我是吹箫人”、“我是笑蹙彧人”、“我是垓中人”、“我是许飞琼”、“我是赵飞燕”、“我是金谷人”、“我是小鬓人”、“我是光发人”、“我是薛夜来”、“我是结绮人”、“我是临春阁人”。
屏风上的美女,杨国忠一一见到。
但口不能说话。
美女们围坐在杨国忠身边。
顷刻间,有十几位细腰歌妓说道:“我们都是楚章华踏谣娘。
”遂挽着臂膀唱道:“三朵芙蓉是我流,大杨造得小杨收。
”又有二三位歌妓说:“我们都是楚宫弓腰人。
你没见《楚词·别序》云:‘绰约花态,弓身玉迹‘”随之,美女们各献绝技,然后回归屏风之上。
杨国忠如大梦初醒,非常恐惧,慌忙下楼,让人将楼门封锁。
杨贵妃听说这事,也不想再见到屏风。
这个屏风安史之乱后还在。
娟娟 杨仪《田娟娟传》:娟娟,是木生的小妾。
木生,字元经,从小就才华横溢。
明朝成华年间,由乡里推荐入太学。
入学后,木生时常登上泰山观看日出,夜晚就住在秦观峰。
一天晚上,他梦见一个老太婆带着一位年轻女子,俩人相见后都很高兴,好像生来就有缘分。
女子还赠送给他一把扇子,扇子上题有诗歌。
木生打开扇子读诗,还没等读完,庙里的钟声便把他惊醒。
但其梦中所走的道路、所见的房屋,历历在目,皆能记忆。
第二年,木生取道武清进京。
当他在柳荫中散步,路过一座小桥时,在桥边的路旁拾到一把扇子,打开一看,上面题有一首诗:烟中芍药朦胧睡,雨底梨花浅淡妆。
小院黄昏人定后,隔墙遥辨麝兰香。
木生一细看,仿佛是梦中所见的那把扇子。
于是就把它珍藏起来。
又朝前走了几步,远远地看见有一位女郎在两个侍女的陪同下在树下游玩。
当女郎缓步向这边走来时,木生急忙躲避。
那天是三月十五日,新雨初霁,微风送暖。
女郎带着两个侍女慢慢地穿过另一条小路向别处走去。
木生伫立良久,望着女郎的背影凝视着。
只见衣带飘舞,环珉珰啷,百步之外,犹有异香袭鼻,影影绰绰如仙境中人。
木生解下佩刀,用刀削下树皮,在树白处题了一首绝句:隔江遥望绿一陽一斜,联袂女郎歌落花。
风定细声听不见,茜红裙入那人家。
题诗后,木生又倚树视望了好久,才向前走去。
木生来到一处乡间野店,问店中村民那位女郎是何许人?有位村民告诉他:“离此店一里多路有一座田将军园林,也许那女郎就是田将军的家眷?” 第二天,木生又来到树下,但等了一整天也没遇到女郎。
只见溪水中流有落花,木生便又在树上题了一首绝句:异鸟娇花不奈愁,湘帘初卷月沉钩。
人间三月无红叶,却放桃花逐水流。
自此以后,他再也没见到那女郎。
然而每逢良宵佳节,他总要把先前拾到的那把题有诗句的扇子拿出来,观赏吟诵,爱如宝物。
壬午年,木生科举及第,当上了主管朝廷建筑的朝官。
这年春天,牡丹花盛开,木生游兴盎然,遂乘马上路前去游春。
途中,坐骑口渴,直奔水边。
身边的人都跑去追马,木生则独自来到竖井边的民宅。
其家见有贵客上门,便请来一位老邻居出来迎接。
邻居老翁领他先经过门楼,这门楼看似平常,仅能遮风蔽日。
等经过曲径,穿越小院,则其中亭台楼阁,金碧辉煌,恍如仙境,木生稍事休息,便想告辞。
老翁说:“女主人便是老夫的寡妹,年龄已经五十多了,你暂时在这呆一会儿,等马追回来,再走也不迟。
”木生从座位上站起,摇着扇子漫步在画壁前浏览画壁。
老翁从旁看到那把扇子,走上前来问道:“此扇从何而来?”木生说:“几年前我路过武清,在道旁拾到的。
”老翁借来细看,又急忙拿人室内。
顷刻间又走出来告诉木生说:“天下事虽说多是萍梗相逢,各不相干,但也真有偶然的巧合。
刚才我见那扇头诗,怀疑是我外甥女的手笔,等拿进去给我妹妹一看,果然不错。
”木生刚进院子时,见院中景物道路皆与几年前梦中所见相同,心中就很诧异,等听到老翁这一番话,则更加惊异。
老翁又把木生带到一间内室,只见屋内帏帐艳丽,金玉放着异彩,案几床铺都整洁如新,有一种说不出的静谧安乐气氛。
不一会儿,一位老妇人出来拜见道:“本人姓钱,先夫田中义,曾官至上轻车都尉,那年跟从大将西征,被流箭射中,身负重伤回到武清。
小女娟娟,当年十四岁,陪在父亲身边侍奉,偶然丢失此扇,不料却落入公子之手。
现在,我丈夫已去世三年了,睹物思人,不禁伤感。
然而当时在溪旁树上的两首绝句,不知是谁所题。
小女因寻找扇子又至其地,曾认真阅览,至今仍吟诵不绝于口。
”木生请老妇人吟诵一遍,果然是他旧日所题。
妇人遂让人叫娟娟出来相见。
但传呼好久,娟娟也不来。
妇人亲自来到女儿房中,对女儿说:“来客就是树上题诗人。
”娟娟听后强撑着起床,梳洗打扮一新,与母亲相互搀扶着出来相见。
木生一看,只见娟娟玉姿芳润,内在气质更是难以言表,恍如秦观峰梦中所见之人。
木生又将那梦告诉了老妇人,大家都觉得很奇异。
又过了许久,马被追了回来,木生便与老妇人等珍重道谢而去。
第二天,邻居老翁奉娟娟母亲之命来到木生住地,要木生收娟娟为小妾。
木生喜出望外,遂于当年四月成亲。
娟娟深通音律,熟知经史,凡是歌舞杂艺莫不通晓。
婚后俩人感情甚好。
结婚未到一个月,木生因督运建筑材料而南行,便关上院门离开了家。
在此之前,娟娟的母亲暂至武清居住,她从武清派人来问候娟娟和木生,娟娟从门缝中将所赋之诗递出,附在母亲信后,请前来问候的人一并带给木生。
诗中写道:闻郎夜上木兰舟,不数归期只数愁。
半幅御罗题锦字,隔墙裹赠玉搔头。
当天夜晚,木生正好从潞州回家,娟娟出来迎接他。
木生说:“刚在路上收到你写的诗,没来得及回复。
”说着,即口吟一首诗赠给娟娟:“碧窗无主月纤纤,桂影扶疏玉漏严。
秋浦芙蓉偏献笑,半窗斜映水晶帘。
” 这年冬季十月,木生因母亲病故而离职回老家。
此时河水封冻,又赶上娟娟生病,俩人不能同行。
木生既为母亲亡故而悲伤急归,又担心娟娟患病无人照顾而不忍离去,思来想去,没有办法,只好把娟娟的母亲请来与娟娟同住,并约好待冰解冻时来接娟娟。
临别时,两人悲咽不已。
第二年春天,娟娟病情加重,遂派邻居老翁的儿子钱郎寄诗给木生。
诗中说道:楚天风雨绕一陽一台,百种名花次第开。
谁遣一番寒食信,合欢廊下长莓苔。
等到木生派人来接娟娟时,她已谢世一月有余。
辛卯年的冬天,木生再次进京,路过娟娟母亲家,见到娟娟的画像,便在上面题诗说:人生补过羡张郎,已怅花残月减光。
枕上游仙何迅速,洞中乌兔太匆忙。
秦娘似比当时瘦,李卫惭多旧日狂。
梅影横斜啼鸟散,绕天黄叶倚绳床。
世人竞相传诵此诗。
张倩娘 陈元祐《离魂记》:唐武则天天授三年,清河人张镒因到衡州作官,而将家迁居衡州。
张镒生性好静,不喜广交朋友。
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
大女儿早死,小女儿倩娘,长得端庄秀丽,美貌绝伦。
张镒有个外甥,家住太原,名叫王宙。
此人幼时就极聪慧,相貌俊美,深受张镒器重。
张镒常常说:“到时候把倩娘许配给他。
”此后,俩人各自长大成人,并有私约,时刻相互思念。
但家里的人都不知道。
后来,张镒的幕僚有人上门求亲,张镒便同意了。
倩娘听说之后心情抑郁,王宙也深为愤怒。
以为能够调和挽回,遂奔赴京城来阻止那门亲事,结果不成。
张镒给了他一些礼品便让他回去了。
王宙心怀隐痛,与倩娘诀别登船。
日落时分,船行至山郭数里停泊下来。
时值夜半,王宙尚无睡意。
忽然,他听到岸上有人行走,走路的声音很快。
须臾之间来到船边。
一看,竟是倩娘光脚步行而来。
王宙惊喜若狂,拉着倩娘的手,问她从哪里来。
倩娘哭着说:“您对我的深情厚意,我时刻难忘。
现在父亲要改变我的志向,而我又知道您对我的感情未变,遂想杀身来报效您,因此逃命来投奔。
”王宙没料到会有这样的结果,真是大喜过望。
遂将倩娘藏到船上,连夜逃走。
日月兼程,几个月后来到四川。
他们在四川生活了五年,生了两个孩子,但与张镒却没有什么来往。
倩娘时常思念父母,哭着对王宙说:“先前我没有负约,背弃了孝道的大义来投奔您,已有五年之久未能得到父母的疼爱,父母若是有个三长两短,我还有何面目单独活在天地间?”王宙很是同情,对倩娘说:“咱们立刻起程,不要伤心。
”于是大家一起前往衡州。
到了衡州,王宙先独自一人来到张镒家,向倩娘父母表示歉意。
张镒听后,惊讶地问道:“倩娘卧病于闺房中已经几年了,你为什么胡言乱语?”王宙说:“倩娘现在就在船中。
” 张镒更为吃惊,遂派人前去查验。
果然见倩娘在船舱里。
倩娘和颜悦色地询问来者:“父母大人身体怎样?”家人十分惊异,赶快回去报告乡镒。
闺房中的病女听说后,高兴地起了床,梳妆打扮一新,但笑而不语。
等船上的倩娘来到家门时,病女出来迎接。
两人相逢时突然合为一体,衣裳也重合在一块。
张家认为事不寻常,遂隐讳颇深,只有少数几个亲戚略知一二。
四十年后,夫妻两人都相继去世,两个男孩都举孝廉及第,官至丞尉。
雕牙秘戏像 《如是我闻》:老仆人邹明说他先前曾在丹一陽一县署作工,半夜起来上厕所,路过一间空房子,屋子里传出男女胡闹、放荡的笑声。
邹明以为是内衙在里面幽会,怕受牵连,悄声返回。
几个月之后,他又听到了那种笑声,从窗缝往里窥视,内衙里并没有此等人。
此时天气寒冷,屋内之“人”身无寸丝,邹明怀疑是狐魅作怪,便在窗外轻轻地咳嗽了一声,屋内之“人”果然一下子就不见了踪影。
邹明偶然与同伴谈及此事,一位伙夫说:“从前,这房子是一位幕友(原指将帅幕府中的参谋、书记等,后用为地方军政长官聘请办理文书、刑狱、钱谷等佐理人员的通称。
——译者注。
)所居,幕友有一盒雕牙秘戏像,它的腹部有个机轮,能自动运转。
幕友总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一句话文案: 被迫成为大佬其实我真的是个正常人为什么你们都觉得我是大佬 江奕奕一朝穿越,发现自己穿越进单机求生游戏,全名《星狱风云》,别名《玩家花式送死的一百零八种死法》,以高难度,高死亡率以及NPC超强著称。 如果游戏变成真人版,怕不是活不过半小时? 江奕奕心里一凉,在玩家操纵的游戏角色和路人甲之间,果断选择了路人甲,却未料就此开启了被动成为大佬的日常。 阅读提醒: 1.金手指大开,从开/
比起穿进血型文中更让江楚些崩溃的是,她穿成了这本书女主的渣A老爸或者说老妈? 渣A老妈靠着女主母亲顾灵均家飞黄腾达,联合小三害死原配后夺取了本该属于女主的家产,让女主有了苦情的基本条件。 至于结局,这个渣A当然也没好到哪里去,最终被女儿的六个A搞得家破人亡,死无葬身之地。 江楚些一点儿也不想重蹈原身的覆辙,既不想渣人,更不想被杀,她只想平静地度过等等,旁边睡的这个人怎么那么像顾灵均? 江楚/
这一片校区有两大传说。 一是附中校霸裴允,一挑十毫发无损的事迹流传甚广。 二是三中校草秦昼,家境贫寒,体弱多病,一学期有半学期请病假。 高二开学的时候,裴允转学了,两大传说成了同桌。 刚开始,同班同学都害怕裴允欺负校草,后来,他们眼睁睁看着裴允不知哪来的自信,非要教秦昼学习。 秦昼:你的月考才考了250分。 裴允:分数并不能衡量一切,我要传授给你的是人生经验。 *** 裴允在高二那年被安排/
从乡野走向深宫,从幕后走到台前,从飘零孤女到权握天下! 数不尽的权利倾轧,道不清的爱恨情仇 待尘埃落定,是执子之手,还是天人永隔? 身世如谜的金枝玉叶,权倾天下的太后,势通朝野的女官,不为人知的深闺秘辛,零落尘埃的宫门幽怨,权与智的角力,谋与勇的交锋。 谁说女子只能归于寂寞宫阙,谁说女子不如男? 难道身为女人,就不能居于庙堂之上,俯瞰大好河山? /
花斯年,男,艳冠芳、绝代风华、倾国倾城,升级爽文小boss,因与男主抢男人,扑街。 BUT!!花斯年发现自己并没有死,而是穿越到了晋江神文之中。 在看到那些颜值爆表、身材封顶、八块腹肌的男人们后,花斯年突然乐不思蜀了 注意事项:1、全篇美男当道,苏爽雷金 2、主受文,1V1,攻自始至终都是同一个灵魂 3、攻每次都失忆,每次都上演各种角色扮演play 4、HE,HE,HE,每一世都是HE,重/
元素潮汐的低谷渐渐远去,上古精灵的光辉也消逝隐退。 人类王国开始崛起,前有豺狼人围堵,后有兽人回归。 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所有的种族都在奋起拼搏,一个又一个新兴种族开始登上这片舞台。 面对这个大争之世,苏伦带着《帝国崛起》辅助系统来到了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