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八回 贪婪汉六院卖风流(1/3)

第八回 贪婪汉六院卖风流 志士不敢道,贮之成祸胎; 小人无事艺,假尔作梯媒。

解释愁肠结,能分睡眼开; 朱门狼虎性,一半逐君回。

这首诗,乃罗隐秀才咏孔方兄之作。

末联专指着坐公堂的官人而言,说道任你凶如狼虎,若孔方兄到了面前,便可回得他的怒气,博得他的喜颜,解祸脱罪,荐植嘘扬,无不应效。

所以贪酷之辈,涂面丧心,高张虐焰,使人惧怕,然后恣其攫取,遭之者无不鱼烂,触之者无不齑粉。

此乃古今通病,上下皆然,你也笑不得我,我也说不得你。

间有廉洁自好之人,反为众忌,不说是饰情矫行,定指是吊誉沽名,群口挤排,每每是非颠倒,沉沦不显。

故俗谚说:“大官不要钱,不如早归田,小官不索钱,儿女无姻缘。

”可见贪婪的人落得富贵,清廉的枉受贫穷。

因有这些榜样,所以见了钱财,性命不顾,总然被人耻笑鄙薄,也略无惭色。

笑骂由他笑骂,也官我自为之,这两句便是行实。

虽然如此,财乃养命之源,原不可少。

若一味横着肠子,嚼骨吸髓,果然不可。

若如古时范史云,曾官莱芜令,甘自受着尘甑釜鱼。

又如任彦升,位至侍中,身死之中,其子即衣不蔽体,这又觉得太苦。

依在下所见,也不禁人贪,只是取之有道,莫要丧了廉耻。

也不禁人酷,只要打之有方,莫要伤了天理。

书上说“放于利而行”,这是不贪的好话。

“爱人者,人恒爱之”,这是不酷的好话。

又道是:“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

”先圣先贤,那一个不劝人为善,那一个不劝人行些方便。

但好笑者,世间识得行不得的毛病,偏坐在上一等人。

任你说得舌敝唇穿,也只当做飘风过耳。

若不是果报分明,这使一帆风的正好望前奔去,如何得个转头日子?在下如今把一桩贪财的故事,试说一回,也尽可唤醒迷人。

诗云: 财帛人人所爱,风流个个相贪。

只是勾销廉耻,千秋笑柄难言。

话说宋时有个官人,姓吾名爱陶,本贯西和人氏。

爱陶原名爱鼎,因见了陶朱公致富奇书,心中喜悦。

自道陶千公即是范蠡,当年辅越灭吴,功成名就,载着西子,扁舟五湖,更名陶朱公,经营货殖,复为富人。

此乃古今来第一流人物。

我的才学智术,颇觉与他相仿,后日功名成就,也学他风流萧洒,做个陶朱公的事业,有何不可?因此遂改名爱陶。

这西和在古雍州界内,天文井鬼分野,本西羌地面。

秦时属临洮,魏改为岷州,至宋又改名西和。

真正山川险阻,西陲要害之地。

古诗说:“山东宰相山西将。

”这西和果是人文稀少,惟有吾爱陶从小出人头地,读书过目不忘。

见了人的东西,却也过目不忘,不想法到手不止。

自幼在书馆中,墨头纸角,取得一些也是好的。

至自己的东西,却又分毫不舍得与人。

更兼秉性又狠又躁,同窗中一言不合,怒气相加,揪发扯胸,挥砖掷瓦,不占得一分便宜,不肯罢休。

这是胞胎中带来的凶恶贪鄙的心性,便是天也奈何他不得。

吾爱陶出身之地,名曰九家村,村中只有九姓人家,因此取名。

这九姓人丁甚众,从来不曾出一个秀才。

到吾爱陶破天荒做了此村的开山秀才,不久补禀食粮。

这地方去处没甚科目,做了一个秀才,分明似状元及第,好不放肆。

在闾里间,兜揽公事,武断乡曲,理上取不得的财,他偏生要取,理上做不得的事,他偏生要做。

合村大受其害,却又无处诉告。

吾爱陶自恃文才,联科及第,分明是瓮中取鳖。

哪知他在西和便推为第一,若论关西各郡县的高才,正不知有多多少少,却又数他不着了。

所以一连走过十数科,这领蓝衫还辞他不得。

这九家村中人,每逢吾爱陶乡试入场之时,都到土谷祠、城隍庙、文昌帝君座前祝告,求他榜上无名。

到挂榜之后,不见报录的人到村中,大家欢喜,各自就近凑出分金,买猪头三牲,拜谢神道。

吾爱陶不能得中,把这般英锐之气,销磨尽了。

那时只把本分岁贡前程,也当春风一度。

他自髫年入泮,直至五十之外,方才得贡。

出了学门,府县俱送旗扁,门庭好生热闹。

吾爱陶便阖门增色,村中人却个个不喜,惟恐他来一騷一扰。

吾爱陶到也公道,将满村大小人家,分为上中下三等,编成簿籍,遍投名帖。

使人传话道:“一则侥幸贡举,拜一拜乡党,二则上京缺少盘缠,每家要借些银两,等待做官时,加利奉还。

有不愿者,可于簿上注一‘不与’二字。

”村农怕事,只要买静求安,那个敢与他硬。

大家小户,都来馈送。

内中或有戥秤轻重,银色高低不一,尽要补足。

吾爱陶先在乡里之中,白采了一大注银子,意气洋洋,带了仆人,进京廷试。

将缙绅便览细细一查,凡关中人现任京官的,不论爵位大小,俱写个眷门生的帖儿拜谒,请求荐扬看觑,希冀廷试拔在前列。

从来人心不同,有等怪人奔兢,又有等爱人奉承。

吾爱陶广种薄收,少不得种着几个要爱名誉收门生的相知,互相推引。

廷试果然高等,得授江浙儒学训导。

做了年余,适值开科取士,吾爱陶遂应善治财赋公私俱便科中式。

改官荆湖路条列司临税提举,前去赴任,一面迎取家小。

原来他的正室无出,有个通房,生育女儿两人。

儿子取名吾省,年已十岁,女儿才只八岁。

这提举衙门,驻扎荆州城外。

吾爱陶三朝行香后,便自己起草,写下一通告示,张挂衙门前。

其示云: 本司生长西邮,偶因承乏分榷重地。

虻负之耻,固切于心,但职司国课,其所以不遗尺寸者,亦将以尽瘁济其成法,不得不与商民更新之。

况律之所在,既设大意,不论人情,货之所在,既核寻丈,安弃锱铢。

除不由官路私自偷关者,将一半入官外,其余凡属船载步担,大小等货,尽行报官,从十抽一。

如有不奉明示者,列单议罚。

特示。

出了这张告示,又唤各铺家分付道:“自来关津弊窦最多,本司尽皆晓得。

你们各要小心奉公,不许与客商通同隐匿,以多报少,欺罔官府。

若察访出来,定当尽法处治。

”那铺家见了这张告示,又听了这番说话,知道是个苛刻生事的官府,果然不敢作弊。

凡客商投单,从实看报,还要复看查点。

若遇大货商人,吹毛求疵,寻出事端,额外加罚。

纳下锐银,每日送入私衙,逐封亲自验拆,丝毫没得零落。

旧例吏书门皂,都有赏赐,一概革除,连工食也不肯给发。

又想各处河港空船,多从此转关,必有遗漏,乃将河港口桥梁,尽行塞断,皆要打从关前经过。

一日早堂放关,见几只小猪船,随着众货船过去,吾爱陶喝道:“这是漏脱的,拿过来!”铺家禀说:“贩小猪的,原不起税。

”吾爱陶道:“胡说!若俱如此不起税,国课何来。

”贩猪的再三禀称:“此是旧例蠲免,衙前立碑可据,请老爷查看,便知明白。

”吾爱陶道:“我今新例,倒不作准,看甚么旧碑?”吩咐每猪十口,抽一口送入公衙,恃顽者倍罚。

贩猪的无可奈何,忍气吞声,照数输纳。

刚刚放过小猪船,背后一只小船,摇将过来。

吾爱陶叫闸官看是何船。

闸官看了一看,禀复是本地民船,船中只有两个妇女,几盒礼物,并无别货。

吾爱陶道:“妇女便与货物相同,如何不投税?”铺家禀道:“自来人载船,没有此例。

”吾爱陶道:“小猪船也抽分了,如何人载船不纳税,难道人倒不如畜生么?况且四处掠贩人口的甚多,本司势不能细细觉察。

自今人载船,不论男女,每人要纳银五分。

十五岁以下,小厮丫头,只纳三分,若近地乡农,装载谷米豆麦,不论还租完粮,尽要报税。

其余贩卖鸡鸭、鱼鲜、果晶、小菜,并山柴稻草之类,俱十抽其一。

市中肩担步荷,诸色食物牲畜者,悉如此例。

过往人有行李的,除夹带货物,不先报税,搜出一半入官外,无余货者,每人亦纳银五分。

衙役铺家,或有容隐,访出重责三十,枷号一月,仍倍罚抵补。

” 这主意一出,远近喧传,无不骇异。

做买卖的,那一个不叫苦连天。

有几位老乡绅,见其行事可笑,一齐来教训他几句,说:“抽分自有旧制,不宜率意增改。

倘商民传之四方,有骇观听,这还犹可,若闻之京师,恐在老先生亦有妨碍。

”吾爱陶听罢,打一躬道:“承教了,领命。

”及至送别后,却笑道:“一个做官,一个立法,论甚么旧制新制?况乡绅也管不得地方官之事。

”故愈加苛刻,弗论乡宦举监生员船只过往,除却石当今要紧之人,余外都一例施行。

任你送名帖讨关,全然不睬。

亲自请见也不相接,便是骂他几句,也只当不听见。

气得乡绅们,奈何他不得,只把肚子揉一揉罢了。

一日正出衙门放关,见乡里人挑着一担水草,叫皂隶唤过来问道:“这水草一担,有多少斤数,可曾投税?”乡里人禀说:“水草是猪料,自来无税。

”吾爱陶道:“同是物料,怎地无税?”即唤铺家将秤来,每一百斤抽十斤,送入衙中喂猪。

一日坐在堂上,望见一人背着木桶过去,只道是挑绸帛箱子的。

急叫拿进来,看时,乃是讨盏饭的道人,背着一只斋饭桶,也叫十碗中抽一碗,送私衙与小厮门做点心。

便是打鱼的网船经过,少不得也要抽些虾鱼鳅鳝来嗄饭咽酒。

只有乞丐讨来的浑酒浑浆,残羹剩饭,不好抽分来受用。

真个算及秋毫,点水不漏。

外边商民,水陆两道,已算无遗利。

那时却算到本衙门铺家,及书役人等,积年盘踞,俱做下上万家事。

思量此皆侵蚀国课,落得取些收用。

先从吏书,搜索过失,杖责监禁,或拶夹枷号。

这班人平昔锦衣玉食,娇养得嫩森森的皮肉,如何吃得恁般痛苦?晓得本官专为孔方兄上起见,急送金银买命。

若不满意,也还不饶。

不但在监税衙门讨衣饭的不能脱白,便是附近居民,在本司稍有干涉的,也都不免。

为此地方上将吾爱陶改做吾爱钱,又唤做吾剥皮。

又有好事的投下匿民帖,要聚集商民,放火驱逐。

爱陶得知,心中有几分害怕,一面察访倡首之人,一面招募几十名士兵防护,每名日与工食五分。

这工食原不出自己财,凡商人投税验放,少不得给单执照,吾爱陶将这单发与士发,看单上货之多寡,要发单钱若干,以抵工食。

那班人执了这个把柄,勒诈商人,满意方休。

合分司的役从,只有这士兵,沾其恩惠,做了吾爱陶的心腹耳目,在地方上生事害民。

没造化的,撞着吾爱陶,胜遭瘟遭劫。

那怨声载道,传遍四方。

江湖上客商,赌誓发愿便说:“若有欺心,必定遭遇吾剥皮。

”发这个誓愿,分明比说天雷殛死翻江落海,一般重大,好不怕人,不但路当冲要,货物出入川海的,定由此经过。

没处躲闪,只得要受他恭敬荼毒。

诗云: 竭泽焚山刮地搜,丧心蒙面不知羞。

肥家利已销元气,流毒苍生是此俦。

却说有个徽州姓汪的富商,在苏杭收买了几千金绫罗绸缎,前往川中去发卖。

来到荆州,如例纳税。

那班民壮,见货物盛多,要汪商发单银十两。

从来做客的,一个钱也要算计,只有钞税,是朝廷设立,没奈何忍痛输纳。

听说要甚发单银十两,分明是要他性命,如何肯出。

说道:“莫说我做客老了,便是近日从北新浒墅各税司经过,也从无此例。

”众民壮道:“这是我家老爷的新例,除非不过关便罢,要是过关,少一毫也不放。

”旁边一个客人道:“若说浒墅新任提举,比着此处,真个天差地远。

前日有个客人一只小船,装了些布匹,一时贪小,不去投税,径从张家轿转关。

被这班吃白食的光棍,上船搜出,一窝蜂赶上来,打的打,抢的抢,顷刻搬个磬空。

连身上衣服,也剥干净。

那客人情急叫苦叫冤,要死要活。

何期提举在郡中拜客回来,座船正打从桥边经过,听见叫冤,差人拿进衙门审问道:‘小船偷过港门,虽所载有限,但漏税也该责罚。

’将客人打了十五个板子。

向众光棍说:‘既然捉获有据,如何不禀官惩治?私自打抢,其罪甚于漏税。

一概五十个大毛板,大枷枷号三月。

’又对众人说:‘做客商的,怎不知法度,知取罪戾。

姑念货物不多,既已受责,尽行追还,此后再不可如此行险侥幸了。

’这样好话,分明父母教训子孙,何等仁慈!为此客商们,那一个不称颂他廉明。

倘若在此处犯出,少不得要打个臭死,剩还你性命,便是造化了。

”旁边客商们听见,齐道:“果然,果然,正是若无高山,怎显平地。

”那班士兵,睁起眼向说的道:“据你恁般比方,我家爷是不好的了。

”那客人自悔失言,也不答应,转身急走,脱了是非。

汪商合该晦气,接口道:“常言钟在寺里,声在外边。

又道路上行人口是碑,好歹少不得有人传说,如何禁得人口嘴呢。

”这话一发激恼了土兵,劈脸就打骂道:“贼蛮,发单钱又不兑出来,放甚么冷屁!”汪商是大本钱的富翁,从不曾受这般羞辱,一时怒起,也骂道:“砍头的奴才!我正项税银已完,如何又勒住照单,索诈钱财,反又打人?有这样没天理的事,罢罢,我拚这几两本钱,与你做一场。

”回身便走,欲待奔回船去。

那士兵揪转来,又是两拳,骂道:“蛮囚,你骂那个,且见我们爷去。

”汪商叫喊地方救命,众人见是士兵行凶,谁敢近前,被这班人拖入衙门,吾爱陶方出堂放关,众人跪倒禀说:“汪商船中货物甚多,所报尚有隐匿,且又指称老爷新例苛刻,百船詈骂。

”吾爱陶闻言,拍案大怒道:“有这等事,快发他货物起来查验。

”汪商再三禀说勒索打骂情由,谁来听你。

须臾之间,货物尽都抬到堂上,逐一验看,不道果然少报了两箱。

吾爱陶喝道:“拿下打了五十毛板,连原报铺家,也打二十板罢。

”吾爱陶又道:“漏税,例该一半入官,教左右取出剪子来分取。

”从来入官货物,每十件官取五件,这叫做一半入官。

吾爱陶新例,不论绫罗绸缎布匹绒竭,每匹平分,半匹入官,半匹归商。

可惜几千金货物,尽都剪破,虽然织锦回文,也只当做半片残霞。

汪商扶痛而出,始初恨,后来付之一笑,叹口气道:“罢罢,天成天败,时也,运也,命也,数也!”遂将此一半残缎破绸,在衙门前,买几担稻草,周回围住,放了一把火,烧得烟尘飞起,火焰冲天。

此时吾爱陶已是退堂,只道衙门前失火,急忙升堂,知得是汪商将残货烧毁,气得奴发冲冠,说道:“这厮故意羞辱咱家么?”即差士兵,快些拿来。

一面吩咐地方扑灭了火,烧不尽的绸缎,任凭取去。

众人贪着小利,顷刻间大桶小杓,担着水,泼得烟销火熄。

吾爱陶又唤地方,吩咐众人不许乱取,可送入堂上,亲自分给。

这句话传出来时,那烬余之物,已抢干净。

及去擒拿汪商,哪知他放了火,即便登舟,复回旧路。

顺风扬帆,向着下流直溜,也不知去多少路了。

差人禀复,吾爱陶反觉没趣,恨恨而退。

当时汪商若肯吃亏这十两银子,何至断送了万金货物,岂非为小失大?所以说: 嘱一分亏无量福,失便宜处是便宜。

其时有个王大郎,所居与税课衙门只隔一坦,以杀猪造酒为业。

家事富饶,生有二子。

长子招儿,年十七岁,次子留儿,十三岁。

家人伴当三四人,一家安居乐业。

只是王大郎秉性粗直刚暴,出言无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周收藏榜25本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给校草冲喜的日日夜夜

这一片校区有两大传说。 一是附中校霸裴允,一挑十毫发无损的事迹流传甚广。 二是三中校草秦昼,家境贫寒,体弱多病,一学期有半学期请病假。 高二开学的时候,裴允转学了,两大传说成了同桌。 刚开始,同班同学都害怕裴允欺负校草,后来,他们眼睁睁看着裴允不知哪来的自信,非要教秦昼学习。 秦昼:你的月考才考了250分。 裴允:分数并不能衡量一切,我要传授给你的是人生经验。 *** 裴允在高二那年被安排/

夙夜宫声

从乡野走向深宫,从幕后走到台前,从飘零孤女到权握天下! 数不尽的权利倾轧,道不清的爱恨情仇 待尘埃落定,是执子之手,还是天人永隔? 身世如谜的金枝玉叶,权倾天下的太后,势通朝野的女官,不为人知的深闺秘辛,零落尘埃的宫门幽怨,权与智的角力,谋与勇的交锋。 谁说女子只能归于寂寞宫阙,谁说女子不如男? 难道身为女人,就不能居于庙堂之上,俯瞰大好河山? /

随身英雄杀

穿越到了异界的郑鸣,随身带着一副英雄牌,只要有足够的声望值,就可以召唤出这些英雄牌中的英雄: 借助这些英雄的力量,你可以横刀立马,你可以飞檐走壁,你可以打出天外飞仙,同样也可以让你魔临天地! 当然,御剑九天上,斩魔天地间也不是梦想,就是化身太古金乌,焚天煮海,也不是没有可能 /

无上真身(道尽轮回)

终有一天,不是我容不下这个世界,而是这个世界再也没资格容得下我! 世间一切,自有其法则! 规章、法则、制度,即道,即天道! 天道主杀! 修为划分:炼气、化神、返虚、合道。 /

总裁他妈是团宠

顾箐箐出生豪门,嫁入豪门,生下豪门继承人。 丈夫尊敬,儿子孝顺,兄弟出息,人生堪称顶流贵妇模范,过得光风无限。 这只是在外人眼里的顾箐箐。 实际上,顾箐箐觉得自己的人生很失败,夫妻关系冷淡,母子关系僵硬,姐弟间更是一见就吵架,人生处处不顺。 前天刚冲儿子的草根女友甩完支票,第二天醒来,她缩小成了三岁奶娃娃。 得知消息的丈夫,儿子,兄弟们赶回家,齐齐围住沙发上抱着毛绒熊的粉嫩小团子,沉默了。/

寡夫门前是非多

现代高知女穿到女尊懦弱侯身上,本着既来之则安之的理念,坚决将三好(吃好,喝好,睡好)贯彻到底。 活了两辈子都不知爱为何物的人,偏一来就有了个未婚夫,这未婚夫跟自己隔心不说,家里还有个时时刻刻想谋害她的大姑姐,退婚,坚决退婚,小命重要。 好不容易有了个心上人,一个两个却都要来碍事,寡夫怎么了,吃你家大米,喝你家汤了,头可断,血可流,爱情坚决不能抛。 混朝堂,斗皇女,破阴谋,杀小人,千帆过尽,/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