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卷之一 二桥春(3/3)

小姐有恙,故泊船在此延医看视。

”老仆细问陶公任所之事,家人备述陶公因不许木家姻事,触怒了木兵道,被他借端调遣,以致失误军务,几乎丧命。

小姐惊忧成疾,扶病下船,今病势十分危笃,只怕凶多吉少。

正说间,忽闻船中号哭之声,说道:“小姐不好了。

”一时举舟惊惶,家人们打发老仆上了岸,都到前舱问候去了。

那老仆见这光景,只道小姐已死,因想道:“主人差我去通候陶爷,实为小姐姻事。

今小姐既已变故,我便到赣州也没用。

不如仍回杭州寓所,将此事报知主人,别作计较。

”遂也不再去陶家船上探问,竟自奔回。

此时黄生场事已毕,正在寓所等揭晓,见老仆回来,便问如何回得恁快,老仆道:“小的不曾到赣州,只半路便回的。

”黄生问是何故,老仆先将半路上遇见陶家内眷的船,探知陶公为小姐姻事与木家不合,以致失事被参,现今待罪任所的话说了一遍。

黄生嗟叹道:“木家父子这等没礼!然陶公虽被参,不过是文官失事,料也没什大罪,拼得削职罢了。

幸喜不曾把小姐姻事误许匪人,你还该到他任所面致我殷勤之意,或者他就把姻事许我也未可知。

如何半路就回了?”老仆道:“相公还不晓得,小姐惊忧成疾,扶病登舟,到了半路,病势甚笃。

“黄生吃惊道:“原来如此!如今好了么?”老仆道:“相公休要吃惊,小姐已不好了。

”黄生大惊道:“怎么说?”老仆道:“小的正在船上探问时,忽闻举舟号哭,说道‘小姐不好了’。

因此小的不曾到赣州,一径来回报相公。

”黄生听罢,跌足大哭,老仆苦劝不住。

黄生哭了一场,叹息道:“我只指望婚姻早就,偕老百年,谁知好事难成,红颜薄命,一至于此。

”因取出小姐所题诗笺,一头哭,一头吟。

吟罢,又叹道:“我与她既无夫妇之缘,便该两不相遇,老天何故,又偏使我两人相窥相慕,彼此钟情耶?”呆想了一回,又拍案恨道:“我姻事已垂成,都是木家父子作耗,生巴巴地把小姐断送了。

如今回想昔日隔篱偷觑、即席题词、红叶暗传、赤绳许系这些情景,俱成梦幻矣!”说罢又哭。

正是: 未偶如丧偶,将弦忽断弦。

回思桥上影,疑是梦中仙。

黄生正在寓中悲恨,忽然人声鼎沸,一簇人拥将进来,报道:“黄相公中了解元!”黄生闻报,虽是悲喜交集,却到底喜不胜悲。

及闻木一元也中了,又与他同房,一发心中疑忌。

打发了报人,饮过了鹿鸣宴,少不得要会同年,拜座师。

乐公、白公见黄生丰姿俊雅,矫矫出群,甚是欢喜。

白公有意为女儿择配,等黄生来谒见时,留与细谈。

问起他缔婚何姓,黄生惨然道:“门生曾与敝年伯陶隐斋之女议婚,不幸未聘而卒。

”白公惊道:“原来陶寅翁的令爱已物故了,他前日原说有病。

不知贤契几时与他议婚来?”黄生道:“敝年伯赴任后,年伯母在家择婿,曾蒙心许门生。

”白公点头道:“怪道前日木家求婚,他说要等夫人到来商议。

”黄生听了“木家求婚,”四字,遂恨恨地道:“木家夺婚不成,借端陷害敝年伯,致使他令媛中道而殂,言之痛心!”白公道:“木家求婚一事,我曾与闻,却不知陶老夫人已属意贤契。

至于后来生出许多变故,此虽木公作孽,然亦数该如此。

今贤契既与木生有年谊,此事还须相忘。

”黄生道:“多蒙明训,但老师不知木生的为人最是可笑。

”白公道:“他为人如何?”黄生便备述双虹圃抄诗脱骗,及面试出丑之事,白公沉吟道:“看他三场试卷却甚清通,若如此说来,连场中文字也有些情弊。

我另日亦当面试之。

”黄生道:“门生非好谈人短,只因他破坏我婚姻,情理可恶,故偶道及耳。

”白公道:“陶家姻事既成画饼,贤契青年,岂可久虚良配。

老夫有一小女,年已及笄,虽或不及陶家小姐才貌,然亦颇娴闺范,不识贤契亦有意否?”黄生谢道:“极荷老师厚爱,但陶小姐骨肉未寒,不忍遽尔改图。

”白公笑道:“逝者不可复生,况未经聘定,何必过为系恋?贤契既无父母,我亦只有一女,如或不弃,即可入赘我家。

”黄生见白公美意倦倦,不敢固辞,乃道:“老师尊命,敢不仰遵。

但门生与陶氏虽未聘定,实已算为元配,须为服过期年之丧,方好人赘高门。

”白公道:“贤契如此,可谓情礼交至,但人赘定期来年,纳聘须在即日。

我当即遣木生为媒,使之奔走效劳,以赎前愆。

”黄生称谢而道别,回到寓所,想道:“承白老师厚意,我本欲先去吊奠陶小姐,少展私情,然后与白家议姻。

今老师又亟欲纳聘,只得要依他了。

但不知白小姐容貌比陶小姐何如?论起陶小姐之美,有一无二,除非前日天竺寺所见这个美人,庶堪仿佛,只怕白小姐比她不过。

”又想道:“前日所见这女子,是江南宦家女,要往江西去的。

今白老师也是江南人,在江西作宦,莫非此女就是白小姐?”又想道:“我又痴了,江南人在江西作宦的不只一人,哪里这女子恰好便是白小姐?”因又自叹道:“陶小姐与我已是两心相许,尚且终成画饼,何况偶然一面,怎能便得配合?不要痴想,只索听他罢了。

”不说黄生在寓所自猜自想,且说白公次日请木一元到公寓中,告以欲烦做媒之事。

一元初时还想陶家这头亲事,到底要白公玉成,及问白公说陶小姐已死,已是没兴,不想白公自己做媒不成,反要他做媒起来,好不耐烦,却又不敢违命,只得领诺。

方欲告辞,白公留住,出下两个题目,只说是会场拟题,给与纸笔,要他面做。

一元吃了一惊,推又推不得,做又做不出,努腰捻肚了一日,依旧两张白纸。

被白公着实数落了一场,一元羞惭无地。

有词为证: 场题拟近篇。

请挥毫,染素笺,一时?红生面。

车家牡丹,鲜于状元,假文向冒真文惯。

恨今番、又遭面试,出丑胜帘前。

 白公择了吉日,与黄生联姻,一元只得从中奔走效劳。

黄生纳聘之后,正打点归家,适有京报到来:朝廷以江西有警,兵科乐成才略素著,着即赴彼调度征剿事宜;其失事同知陶尚志革职回籍。

乐公闻报,即日起马赴江西,白公亦回任所。

黄生候送了座师、房师起身,然后归家,周旋了些世事,便买舟至秀水县,要到含玉小姐灵前祭奠,并拜候陶公起居。

却说陶公奉旨革职回籍,倒遂了他山林之志。

也不候乐、白二公到,即日扁舟归里,重整故园。

且喜夫人、小姐俱各无恙。

看官听说:原来小姐前日患病舟中,忽然昏晕了去,惊得夫人啼啼哭哭,过了一日,方才苏醒。

夫人延医调治,到得家中,已渐平愈。

黄家老仆来候问时,正值小姐发昏之时,故误以凶信回报黄生,其实小姐原不曾死。

当下陶公归家,闻黄生中了解元,心中甚喜。

正想要招他为婿,不想木一元也恰好回家,知陶小姐未死,复遣人来求亲,且把白公托他为媒,黄生已聘白氏的事对陶家说知。

陶公夫妇都不肯信。

侍儿拾翠闻知此事,即报知小姐。

小姐道:“不信黄生恁地薄情。

”拾翠道:“此必又是木一元造言脱骗,我看黄生不是这样人。

”小姐道:“今不须疑猜,只把他的序齿录来查看便了。

”遂教丫鬟吩咐家人,买了一本新科序齿录来看,只见解元黄琮名下注道:原聘陶氏,系前任福建臬宪、现任赣州二府陶公隐斋女,未娶而卒。

继聘白氏,系现任赣州司李白公绘庵女。

原来黄生既面禀白公为陶小姐服丧,因此齿录上竟刻了原聘,欲待到陶家作吊时禀明陶公,执子婿之礼,哪知小姐安然无恙。

当下小姐见了齿录所刻,不觉潸然泪下道:“原来他竟认我死了,果然别聘了白氏女。

好孟浪也,好薄情也!”拾翠也十分不忿,便把齿录送与夫人看,道:“天下有这等可笑之事。

”夫人看了,甚是惊异,即说与陶公知道。

陶公取齿录看了,恼怒道:“黄生与我女未经聘定,如何竟说是原聘?且我女现在,如何说卒?他既别聘,又冒认我女,误生为死,殊为可笑!”陶公正然着恼,这边黄生到了秀水,备着祭礼,径至陶家来要吊奠小姐。

陶家的家人连啐是啐道:“我家小姐好端端在此,这哪里说起!”黄生细问根由,方知误听,又惊又喜,急把祭礼麾去,更了吉服,候见陶公。

陶公出来接见了,埋怨道:“小女现存,与贤侄未有婚姻之约,如何序齿录上擅注原聘,误称已卒?贤侄既别缔丝萝,而又虚悬我女于不生不死,疑有疑无之间,将作何究竟?”黄生惶恐跪谢道:“小婿因传闻之误,一时卤莽,遂尔唐突,乞岳父恕罪。

”陶公扶起笑道:“翁婿之称何从而来?老夫向来择婿固尝属意贤侄,但今贤侄既已射屏白氏,小女不能复举案黄家矣。

”黄生道:“业蒙心许,即是良缘。

齿录误刻,小婿且不忍负死,今岂反忍负生?况岳父与白家岳父既称契厚,安用嫌疑。

事可两全,唯期一诺。

“说罢,又要跪将下去。

陶公扶住道:“若欲许婚,须依我意。

“黄生道:“岳父之命,怎敢有违?”陶公道:“我只有一女,不肯出嫁,必要入赘。

你须常住我家,连那白小姐都要接到我家来与小女同住。

”黄生想道:“要我赘来还可,那白小姐如何肯来?这是难题目了。

”陶公见黄生不答,便道:“若不如所言,断难从命。

”黄生只得权应道:“待小婿禀明白家岳父,一如台命便了。

”说罢辞出,回到舟中,思忖道:“这话怎好对白公说?”欲待央原媒转达,那木一元又不是好人。

左思右想道:“我不如去央座师乐公转致白公,或者其事可就。

”算计定了,连夜移舟望江西进发。

却说乐公自到赣州,即命白公督师剿贼,又调取各州兵马钱粮协应,兵一精一粮足,调度有方,贼氛尽平,不日凯还。

一面表奉捷音,并叙白公功续,又特疏纠参木采故误军机,陶公失事本非其罪;一面打点回京复命。

黄生适至,投揭进谒。

乐公叩其来意,黄生细述前事。

乐公道:“此美事也,吾当玉成。

“随传请白公到来,将黄生所言婉转相告。

白公初时犹豫,后见乐公谆谆相劝,又因自己向与陶公契厚,晓得含玉小姐德性贤淑,女儿碧娃亦素娴阃范,他日女伴之中,自然相得,遂欣然许允。

黄生大喜。

乐公教黄生先就白公任所与碧娃小姐毕姻过了,然后入赘陶家,以便携往同居。

一面起马赴京,便道亲至秀水县拜见陶公,为黄生作伐。

陶公见了乐公,先谢了他前番特疏题荐之情,又诉说木采故意陷害之事。

乐公道:“这些情节,小弟已具疏题报,不日将有明旨。

”陶公再三称谢。

乐公说起黄生亲事,并道:“白绘庵肯使女儿造宅与令媛同住。

”陶公欣喜允诺。

乐公即择定吉日代为黄生纳聘,又传谕木一元教他做个行媒,专怪他前日要脱骗这头亲事,如今偏要他替黄生撮合。

一元又羞又恼,却又不敢违座师之命,只得于中奔走帮兴。

时人有嘲他的口号道: 帮人兴头,看人快活。

奔走奉承,眼红心热。

羞之使为蹇修,罚之即用作伐。

两治脱骗之人,妙哉处置之法。

乐公代黄生纳聘过了,然后别却陶公,赴京复命。

一面修书遣人至江西回复黄生。

且说黄生在白公任所先与碧娃小姐成亲,花烛之夜,细看那碧娃小姐,却便是杭州天竺寺中所遇这个美人,真乃喜出望外。

正是: 向曾窥面,今始知名。

昔日陶家之玉,果然天下无双;今朝白氏之花,亦是人间少对。

双虹正应双红艳,谁知一红又在这厢;二桥喜睹二乔春,哪晓一乔又藏此处。

白虎衔来黄卷,棘闱里已看魁占三场;苍文幸配碧娃,绣房中更见文成五采。

霄汉忽逢两织女,牛郎先渡一银河。

黄生毕姻过了几日,正欲别了白公,去陶家就婚,恰好乐公所上本章已奉圣旨,乐成升左都御史,白素升兵部右侍郎,陶尚志仍准起用,着即赴京补授京职,木采革职听勘。

白公奉旨入京赴任,便道亲自送女儿女婿至陶家来。

陶公商议先择吉入赘黄生,然后迎接白小姐过门。

那黄生才做那边娇婿,又来做这里新郎,好不作乐。

花烛过了,打发女侍们去后,便来与小姐温存。

见小姐还把红罗盖头,背灯而坐,黄生乃轻轻揭去红罗,携灯窥觑花容。

仔细看时,却不是小姐,却是侍儿拾翠。

黄生失惊道:“你不是小姐,小姐在哪里?“拾翠道”小姐已没了,哪里又有小姐?”黄生忙问道:“我前来作吊之时,你们家人说小姐不曾没。

及见岳父,也说小姐不曾没,道我齿录上误刻了,十分埋怨。

如何今日又说没了?”拾翠道:“小姐本是没了,老爷也怪不得郎君续弦,但怪郎君既以小姐为原配,如何不先将续弦之事告知老爷,却径往白家下聘。

所以老爷只说小姐未死,故意把这难题目难着郎君。

如今郎君肯做这个题目,老爷却萛没有这篇文字、故权使贱妾充之耳。

”黄生听罢跌足道:“这等说,小姐果然没了!”不觉满眼流泪,掩面而哭。

拾翠道:“看郎君这般光景,不像薄情之人,如何却做薄情之事?”黄生一头哭,一头说道:“不是小生薄情,小生一闻小姐讣音,十分哀痛,本欲先服期年之丧,然后商议续弦,不想白老师性急,催促下聘,故未及先来吊奠小姐。

”说罢又哭。

拾翠只是冷笑。

黄生见她冷笑,便住了哭,一把扯住问道:“莫非你哄我,小姐原不曾死?”拾翠笑道:“如今实对郎君说了罢,小姐其萛不曾死。

”黄生听了,回悲作喜,连忙问道:“小姐既然不曾没,如何不肯出来?”拾翠道:“不但老爷怪郎君卤莽,小姐亦怪郎君草率。

小姐说齿录上刻得明白,彼既以我为物故之人,我只合自守空房,焚香礼佛,让白小姐去做夫人便了。

所以今夜不肯与郎君相见。

”黄生听说,向拾翠深深唱个肥喏,道:“小生知罪了,望芳卿将我衷曲转致小姐,必求出来相见,休负佳期。

”拾翠道:“只怕小姐不肯哩。

”黄生道:“小姐诗笺现在,今日岂遂忘情,还求芳卿婉曲致意。

”拾翠笑道:“我看郎君原是多情种子,待我对小姐说来。

”说罢,便出房去了。

黄生独坐房中,半晌不见动静,等够多时,只见一群女使持着红灯拥进房来,黄生只道拥着小姐来了,看时却并不见小姐。

只见女使们说道:“老爷在前堂请黄相公说话。

”黄生随着女使来至堂前,陶公迎着笑道:“小女怪贤婿作事轻率,齿录上误刻了她,今夜不肯便与贤婿相见,故权使侍儿代之。

侍儿拾翠颇知诗礼,小女最所亲爱,既已代庖,可充下陈。

容待来日老夫再备花筵,送小女与贤婿成亲。

”言讫,便教女使们送新郎进房,黄生回至房中,只见拾翠已在那里了,对黄生说道:“适已代郎君再三致意小姐。

小姐方才应允,许于明日相见。

但今夜凤凰尚未归巢,鹪鹩何敢先占?贱妾合当回避,且待小姐成亲之后,方好来奉侍巾栉。

”说罢,便要抽身向房门外走。

黄生着了急,连忙扯住道:“说哪里话,小生自园中相遇之后,不但倾慕小姐娇姿,亦时时想念芳卿艳质。

今夕既承小姐之命而来,岂可使良宵虚度?”说罢,便拥着拾翠同人鸳帏就寝。

正是: 珊珊玉佩听来遥,先见青鸾下紫霄。

仙子知非容易合,一枝权让与鹪鹩。

次日,黄生整衣冠来见陶公。

只见陶公拿着齿录对黄生道:“贤婿可将齿录改正,送与小女看过,今宵方可成亲。

”黄生取过笔来,心中想道:“原配继配既无此理,正配次配又成不得,如何是好?”想了一想道:“有了,我只还她一样称呼,不分先后,不分大小便了。

”遂写道:一配陶氏,系某公女;一配白氏,系某公女。

写毕,送与陶公。

陶公看了,点头道:“如此可谓并行不悖矣。

”便教女使把齿录送与小姐看。

是夜再治喜筵,重排花烛,请出真小姐来与黄生成亲。

合卺后,黄生极叙平日思慕之情,自陈卤莽之罪。

此夜恩情,十分欢畅:嫦娥更遇,仙子重逢。

再生得遂三生,后配反为元配。

昔日讹传,认作离魂倩女;今宵喜见,依然步月崔莺。

始初假意留难,落得作成青鸟;到底真身会合,必须亲步蓝桥。

白氏碧娃,于此夜全让一个新妇;陶家含玉,被他人先分半个新郎。

虎变协佳期,梦兆南闱虽应白;鸾交谐旧约,花色东篱独取黄。

新婚句可联,当依谢眺诗吟去;合欢杯共举。

疑是陶潜酒送来。

黄生与陶小姐毕过姻,即以鼓乐花轿迎接白小姐。

陶公亦迎请白公到家。

黄生先率白小姐拜见了陶公夫妇,再率陶小姐拜见白公,然后两个佳人互相拜见。

拾翠也各相见了。

女伴中你敬我爱,甚是相得。

正是: 一女拜两门,两岳共一婿。

妻得妾而三,友爱如兄弟。

当日陶公排庆喜筵席于双虹圃中会饮,饮酒中间,陶公说起木一元抄诗脱骗,白公亦说面试一元之事,黄生道:“木生虽会脱骗,却反替人做了两番媒人,自己不曾得一些便宜,岂非弄巧成拙?”说罢,大家戏笑。

过了几日,陶公、白公俱欲赴京,黄生亦要会试,遂携着二位小姐并拾翠一齐北上。

至来年,黄生会试中了第二名会魁,殿试探花及第。

后来黄生官至尚书,二妻俱封夫人,各生一子,拾翠亦生一子,俱各贵显。

两位小姐又各劝其父纳一妾,都生一子,以续后代。

从此陶、白、黄三姓世为婚姻不绝,后世传为美谈云。

〔回末总评〕 从来未有旧弦未宇,先续新弦者;从来未有河洲未赋,先咏小星者。

本专意于白头,初何心乎绿鬓,而一家琴瑟,偏弄出两处丝萝。

方抱歉于连理,敢复问其旁枝,而两处丝萝,偏弄出三番花烛。

事至曲,文至幻矣。

其尤妙处,在天竺相逢,恍恍惚惚,令人于白家议聘之后,又虚想一寺中美人。

此等笔墨,飘乎欲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周收藏榜25本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给校草冲喜的日日夜夜

这一片校区有两大传说。 一是附中校霸裴允,一挑十毫发无损的事迹流传甚广。 二是三中校草秦昼,家境贫寒,体弱多病,一学期有半学期请病假。 高二开学的时候,裴允转学了,两大传说成了同桌。 刚开始,同班同学都害怕裴允欺负校草,后来,他们眼睁睁看着裴允不知哪来的自信,非要教秦昼学习。 秦昼:你的月考才考了250分。 裴允:分数并不能衡量一切,我要传授给你的是人生经验。 *** 裴允在高二那年被安排/

反派之神的男人[快穿]

花斯年,男,艳冠芳、绝代风华、倾国倾城,升级爽文小boss,因与男主抢男人,扑街。 BUT!!花斯年发现自己并没有死,而是穿越到了晋江神文之中。 在看到那些颜值爆表、身材封顶、八块腹肌的男人们后,花斯年突然乐不思蜀了 注意事项:1、全篇美男当道,苏爽雷金 2、主受文,1V1,攻自始至终都是同一个灵魂 3、攻每次都失忆,每次都上演各种角色扮演play 4、HE,HE,HE,每一世都是HE,重/

地府大佬在娱乐圈

文案: 为了汲取信仰,给地府供电,鬼王林璇投身娱乐圈努力吸粉。 然而贵圈不好混,鬼王殿下奋斗两年,混成了娱乐圈毒瘤,走投无路只好去抱圈内第一霸总的金大腿 霸总掏出了又粗又长的桃木剑 「烛光晚餐」 林璇:不是要请我吃大餐吗?带我来这儿干嘛? 宋天师:所以你不吃 林璇:我不吃厉鬼也不在凶宅进餐谢谢! 「片场」 导演:你对角色的理解有问题 林璇:不会啊,我咨询过作者 导演:作者死了五十年了 林璇/

无上真身(道尽轮回)

终有一天,不是我容不下这个世界,而是这个世界再也没资格容得下我! 世间一切,自有其法则! 规章、法则、制度,即道,即天道! 天道主杀! 修为划分:炼气、化神、返虚、合道。 /

总裁他妈是团宠

顾箐箐出生豪门,嫁入豪门,生下豪门继承人。 丈夫尊敬,儿子孝顺,兄弟出息,人生堪称顶流贵妇模范,过得光风无限。 这只是在外人眼里的顾箐箐。 实际上,顾箐箐觉得自己的人生很失败,夫妻关系冷淡,母子关系僵硬,姐弟间更是一见就吵架,人生处处不顺。 前天刚冲儿子的草根女友甩完支票,第二天醒来,她缩小成了三岁奶娃娃。 得知消息的丈夫,儿子,兄弟们赶回家,齐齐围住沙发上抱着毛绒熊的粉嫩小团子,沉默了。/

寡夫门前是非多

现代高知女穿到女尊懦弱侯身上,本着既来之则安之的理念,坚决将三好(吃好,喝好,睡好)贯彻到底。 活了两辈子都不知爱为何物的人,偏一来就有了个未婚夫,这未婚夫跟自己隔心不说,家里还有个时时刻刻想谋害她的大姑姐,退婚,坚决退婚,小命重要。 好不容易有了个心上人,一个两个却都要来碍事,寡夫怎么了,吃你家大米,喝你家汤了,头可断,血可流,爱情坚决不能抛。 混朝堂,斗皇女,破阴谋,杀小人,千帆过尽,/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