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一卷 宋小官团圆破毡笠(3/3)

一世之苦。

那害痨的死在早晚,左右要拆散的,不是你姻缘了,倒不如早些开交干净,免致耽误你青春。

待做爹的另拣个好郎君,完你终身,休想他罢!”宜春道:“爹做的是什么事!都是不仁不义,伤天理的勾当。

宋郎这头亲事,原是二亲主张;既做了夫妻,同生同死,岂可翻悔?就是他病势必死,亦当待其善终,何忍弃之于无人之地?宋郎今日为奴而死,奴决不独生。

爹若可怜见孩儿,快船上水,寻取宋郎回来,免被旁人讥谤。

”刘公道:“那害痨的不见了船,定然转往别处村坊乞食去了,寻之何益?况且下水顺风,相去已百里之遥,一动不如一静,劝你息了心罢!”宜春见父亲不允,放声大哭,走出船舷,就要跳水。

喜得刘妈手快,一把拖住。

宜春以死自誓,哀哭不已。

两个老人家不道女儿执性如此,无可奈何,准准的看守了一夜。

次早只得依顺他,开船上水。

风水俱逆,弄了一日,不够一半之路。

这一夜啼啼哭哭又不得安稳。

第三日申牌时分,方到得先前搁船之处。

宜春亲自上岸寻取丈夫,只见沙滩上乱柴二捆,砟刀一把,认得是船上的刀。

眼见得这捆柴,是宋郎驮来的,物在人亡,愈加疼痛,不肯心死,定要往前寻觅,父亲只索跟随同去。

走了多时,但见树黑山深,杳无人迹。

刘公劝他回船,又啼哭了一夜。

第四日黑早,再教父亲一同上岸寻觅,都是旷野之地,更无影响。

只得哭下船来,想道:“如此荒郊,教丈夫何处乞食?况久病之人,行走不动,他把柴刀抛弃沙崖,一定是赴水自尽了。

”哭了一场,望着江心又跳,早被刘公拦住。

宜春道:“爹妈养得奴的身,养不得奴的心。

孩儿左右是要死的,不如放奴早死,以见宋郎之面。

”两个老人家见女儿十分痛苦,甚不过意。

叫道: “我儿,是你爹妈不是了,一时失于计较,干出这事。

差之在前,懊悔没用了。

你可怜我年老之人,只生得你一人,你若死时,我两口儿性命也都难保。

愿我儿恕了爹妈之罪,宽心度日,待做爹的写一招子,于沿江市镇各处粘贴。

倘若宋郎不死,见我招帖,定可相逢。

若过了三个月无言,凭你做好事,追荐丈夫。

做爹的替你用钱,并不吝惜。

”宜春方才收泪谢道:“若得如此,孩儿死也瞑目。

”刘公即时写个寻婿的招帖,粘于沿江市镇墙壁触眼之处。

过了三个月,绝无音耗。

宜春道:“我丈夫果然死了。

”即忙制备头梳麻衣,穿着一身重孝,设了灵位祭奠,请九个和尚,做了三昼夜功德。

自将簪珥布施,为亡夫祈福。

刘翁刘妪爱女之心无所不至,并不敢一些违拗,闹了数日方休。

兀自朝哭五更,夜哭黄昏。

邻船闻之,无不感叹。

有一班相熟的客人,闻知此事,无不可惜宋小官,可怜刘小娘者。

宜春整整的哭了半年六个月方才住声。

刘公对阿妈道:“女儿这几日不哭,心下渐渐冷了,好劝他嫁人,终不然我两个老人家守着个孤孀女儿,缓急何靠?” 刘妪道:“阿老见得是。

只怕女儿不肯,须是缓缓的偎他。

”又过了月余,其时十二月二十四日,刘翁回船到昆山过年,在亲戚家吃醉了酒,乘其酒兴来劝女儿道:“新春将近,除了孝罢!”宜春道:“丈夫是终身之孝,怎样除得?”刘翁睁着眼道: “什么终身之孝!做爹的许你带时便带,不许你带时,就不容你带。

”刘妪见老儿口重,便来收科道:“再等女儿带过了残岁,除夜做碗羹饭起了灵,除孝罢!”宜春见爹妈话不投机,便啼哭起来道:“你两口儿合计害了我丈夫,又不容我带孝,无非要我改嫁他人,我岂肯失节以负宋郎,宁可带孝而死,决不除孝而生。

”刘翁又待发作,被婆子骂了几句,劈颈的推向船舱睡了。

宜春依先又哭了一夜。

到月尽三十日,除夜,宜春祭奠了丈夫,哭了一会,婆子劝住了。

三口儿同吃夜饭。

爹妈见女儿荤酒不闻,心中不乐。

便道:“我儿!你孝是不肯除了,略吃点荤腥,何妨得?少年人不要弄弱了元气。

”宜春道: “未死之人,苟延残喘,连这碗素饭也是多吃的,还吃甚荤菜?” 刘妪道:“既不用荤,吃杯素酒儿,也好解闷。

”宜春道:“一滴何曾到九泉,想着死者,我何忍下咽。

”说罢,又哀哀的哭将起来,连素饭也不吃就去睡了。

刘翁夫妇料道女儿志不可夺,从此再不强他。

后人有诗赞宜春之节。

诗曰: 闺中节烈古今传,船女何曾阅简编? 誓死不移金石志,《柏舟》端不愧前贤。

话分两头,再说宋金住在南京一年零八个月,把家业挣得十全了,却教管家看守门墙,自己带了三千两银子领了四个家人,两个美童,雇了一只航船,径至昆山来访刘翁刘妪。

邻舍人家说道:“三日前往仪真去了。

”宋金将银两贩了布匹,转至仪真,下个有名的主家,上货了毕。

次日,去河口寻着了刘家船只,遥见浑家在船艄麻衣素妆,知其守节未嫁,伤感不已。

回到下处,向主人王公说道:“河下有一舟妇,带孝而甚美,我已访得是昆山刘顺泉之船,此妇即其女也。

吾丧偶已将二年,欲求此女为继室。

”遂于袖中取出白金十两,奉与王公道:“此薄意权为酒资,烦老翁执伐。

成事之日,更当厚谢。

若问财礼,虽千金吾不吝。

”王公接银欢喜,径往船上邀刘翁到一酒馆,盛设相款,推刘翁于上坐。

刘翁大惊道: “老汉操舟之人,何劳如此厚待?必有缘故。

”王公道:“且吃三杯,方敢启齿。

”刘翁心中愈疑道:“若不说明,必不敢坐。

” 王公道:“小店有个陕西钱员外,万贯家财,丧偶将二载,慕令爱小娘子美貌,欲求为继室。

愿出聘礼千金,物央小子作伐,望勿见拒。

”刘翁道:“舟女得配富室,岂非志愿。

但吾儿守节甚坚,言及再婚,便欲寻死。

此事不敢奉命,盛意亦不敢领。

”便欲起身。

王公一手扯住道:“此设亦出钱员外之意,托小子做个主人,既已费了,不可虚之,事虽不谐,无害也。

”刘翁只得坐了。

饮酒中间,王公又说起:“员外相求,出于至诚,望老翁回舟,从容商议。

”刘翁被女儿几遍投水唬坏了,只是摇头,略不统口。

酒散各别。

王公回家,将刘翁之语,述与员外。

宋金方知浑家守志之坚,乃对王公说道: “姻事不成也罢了,我要雇他的船载货往上江出脱,难道也不允?”王公道:“天下船载天下客,不消说,自然从命。

”王公即时与刘翁说了雇船之事,刘翁果然依允。

宋金乃吩咐家童,先把铺陈行李发下船来,货且留岸上,明日发也未迟。

宋金锦衣貂帽,两个美童,各穿绿绒直身,手执熏炉如意跟随。

刘翁夫妇认做陕西钱员外,不复相识。

到底夫妇之间,与他人不同。

宜春在艄尾窥视,虽不敢便信是丈夫,暗暗的惊怪道: “有七八分厮像。

”只见那钱员外才上得船,便向船艄说道: “我腹中饥了,要饭吃,若是冷的,把些热茶淘来罢。

”宜春已自心疑。

那钱员外又吆喝童仆道:“个儿郎吃我家饭,穿我家衣,闲时搓些绳,打些索,也有用处,不可空坐!”这几句分明是宋小官初上船时刘翁吩咐的话。

宜春听得,愈加疑心。

少顷,刘翁亲自捧茶奉钱员外,员外道:“你船艄上有一破毡笠,借我用之。

”刘翁愚蠢,全不省事,径与女儿讨那破毡笠。

宜春取毡笠付与父亲,口中微吟四句: 毡笠虽然破,经奴手自缝; 因思戴笠者,无复旧时容。

钱员外听艄后吟诗,嘿嘿会意,接笠在手,亦吟四句: 仙凡已换骨,故乡人不识,虽则锦衣还,难忘旧毡笠。

是夜宜春对翁妪道:“舱中钱员外,疑即宋郎也。

不然何以知吾船有破毡笠。

且面庞相肖,语言可疑,可细叩之。

”刘翁大笑道:“痴女子!那宋家痨病鬼,此时骨肉俱消矣。

就使当年未死,亦不过乞食他乡,安能致此富盛乎?”刘妪道: “你当初怪爹娘劝你除孝改嫁,动不动跳水求死,今见客人富贵,便要认他是丈夫,倘你认他不认,岂不可羞。

”宜春满面羞惭,不敢开口。

刘翁便招阿妈到背处道:“阿妈你休如此说,姻缘之事,莫非无数。

前日王店主请我到酒馆中饮酒,说陕西钱员外,愿出千多聘礼,求我女儿为继室。

我因女儿执性,不曾统口。

今日难得女儿自家心活,何不将机就机,把他许配钱员外,落得你我下半世受用。

”刘妪道:“阿老见得是。

那钱员外来雇我家船只,或者其中有意。

阿老明日可往探之。

” 刘翁道:“我自有道理。

”次早,钱员外起身,梳洗已毕,手持破毡笠于船头上翻覆把玩。

刘翁启口而问道:“员外,看这破毡笠则甚?”员外道:“我爱那缝补处,这行针线,必出自妙手。

”刘翁道;“此乃小女所缝,有何妙处。

前日王店主传员外之命,曾有一言,未知真否?”钱员外故意问道:“所传何言?”刘翁道:“他说员外丧了孺人,已将二载,未曾继娶,欲得小女为婚。

”员外道:“老翁愿也不愿?”刘翁道:“老汉求之不得,但恨小女守节甚坚,誓不再嫁,所以不敢轻诺。

” 员外道:“令婿为何而死?”刘翁道:“小婿不幸得了个痨瘵之疾,其年因上岸打柴未还,老汉不知,错开了船,以后曾出招帖寻访了三个月,并无动静,多是投江而死了。

”员外道: “令婿不死,他遇了个异人,病都好了,反获大财致富,老翁若要会令婿时,可请令爱出来。

”此时宜春侧耳而听,一闻此言,便哭将起来,骂道:“薄幸钱郎,我为你带了三年重孝,受了千辛万苦,今日还不说实话,待怎么?”宋金也堕泪道: “我妻!快来相见!”夫妻二人抱头大哭。

刘翁道:“阿妈,眼见得不是什么钱员外了,我与你须索去谢罪。

”刘翁刘妪走进舱来,施礼不迭。

宋金道:“丈人丈母!不须恭敬,只是小婿他日有病痛时,莫再脱嫌。

”两个老人家羞惭满面。

宜春便除了孝服,交灵位抛向水中。

宋金便唤跟随的童仆来与主母磕头。

翁妪杀鸡置酒,管待女婿,又当接风,又是庆贺筵席。

安席已毕,刘翁叙起女儿自来不吃荤酒之意,宋金惨然下泪。

亲自与浑家把盏,劝他开荤,随对翁妪道:“据你们设心脱嫌,欲绝吾命,恩断义绝,不该相认了。

今日勉强吃你这杯酒,都看你女儿之面。

”宜春道:“不因这番脱嫌,你何由发迹?况爹妈日前也有好处,今后但记恩,莫记怨。

”宋金道:“谨依贤妻遵命。

我已立家于南京,田园富足,你老人家可弃了驾舟之业,随我到彼,同享安乐,岂不美哉!”翁妪再三称谢,是夜无话。

次日,王店主闻知此事,登船拜贺,又吃了一日酒。

宋金留家童三人于王店主家发布取帐,自己开船先往南京大宅子,住了三日,同浑家到昆山故乡扫墓,追荐亡亲。

宗族亲党各有厚赠。

此时范知县已罢官在家,闻知宋小官发迹还乡,恐怕街坊撞见没趣,躲向乡里,有月余不敢入城。

宋金完了故乡之事,重回南京,阖家欢喜,安享富贵,不在话下。

再说宜春见宋金每早必进佛堂中拜佛诵经,问其缘故。

宋金将老僧所传《金刚经》却病延年之事,说了一遍。

宜春亦起信心,要丈夫教会了,夫妻同诵,到老不衰,后享寿各九十余,无疾而终。

子孙为南京世富之家,亦有发科第者。

后人评云: 刘老儿为善不终,宋小官因祸得福。

《金刚经》消除灾难,破毡笠团圆骨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周收藏榜25本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随身英雄杀

穿越到了异界的郑鸣,随身带着一副英雄牌,只要有足够的声望值,就可以召唤出这些英雄牌中的英雄: 借助这些英雄的力量,你可以横刀立马,你可以飞檐走壁,你可以打出天外飞仙,同样也可以让你魔临天地! 当然,御剑九天上,斩魔天地间也不是梦想,就是化身太古金乌,焚天煮海,也不是没有可能 /

诡案追踪2

恐怖的割肾者出现,是城市传说成真还是有人故弄玄虚?婴儿离奇被盗,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当一切线索都断绝时,科技究竟能够起到怎样的作用?罪案总在发生,侦缉永不停歇。 而生活,则总是充满了变数,当爱情与亲情,理性与感性,甚至是生与死的抉择摆在眼前,他们又能否如破案一般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

光明皇帝

七百年枕戈待旦,人与神的永恒争斗。在这个世界里,蒙古大皇帝统治着辽阔的疆域,而庞大的帝国暮日降临,武功道法可以近乎神明的高人隐居在最高的雪峰和最幽暗的小屋里,而还有超越他们力量之上的存在。来自西域的皇帝,他曾被杀死,而他没有真的死去,他还在沉睡,而且已经沉睡了七百年,他在等待苏醒。而人类,人类手持了屠刀,等待弑神的一刻!那一刻伪装被缓缓翻开;天空里的皇帝将重临帝位;火,重新开始燃烧;行善的/

只要你是大佬你就是我爹

瞿英珺为救人挂了,死后被地府官差告知,自己是个十世善人,功德无数,十世累积的功德正好可以抽个奖。 奖品中有个不可控、常年销售不出去的福袋 据说是根据抽奖人的性格和需求,随机出现的奖品 然后瞿英珺放心大胆抽了,奖品是大佬全是我爹! 下面附带了说明:只要你是个大佬你就是我爹! 瞿英珺: 【不,你误会了!我绝不是这种势利的女人!】 后来瞿英珺投胎成了个小乞丐。 在小乞丐吃不饱穿不暖险些饿死的时候/

皇帝们的死后生活

皇帝们死后重逢,消磨时间互相伤害的修罗场。 每一个开国之君都是惊世骇俗(善于搞事)之辈。 后来他们因为阎君的大计划,定居在地府。 伴随着各种内部矛盾以及外部矛盾。 嬴政坐在心爱的铜车马上,看隔壁刘邦踢球的时候被女人唠叨,他美滋滋的想,幸好我死后新娶的女人很聪明。 王政君没敢去帝镇,王莽被汉朝皇帝组团殴打。 刘彻发现陈阿娇和卫子夫都不愿意留下来,于是他成了单身。 李世民刚和长孙皇后团聚没多久/

佛系公子[快穿]

都行可以没关系,佛系三连,也是陈墨的口头禅。 虽然生活不易,但陈墨本人却佛系的要命,使得周围人想让他干点什么,都要绞尽脑汁费尽心机。 穿越前,遭受此佛系话语荼毒的,是陈墨的好友们。 穿越后,受难的众就更广了。 穿成丢失圣心的太子,最后,臣子抱着太子的大腿哭喊:殿下,求您登基吧! 穿成受诬休业的教授,最后,学生抱着教授的胳臂哭喊:教授,求您上课吧! 穿成有自闭症的哥哥,最后,弟弟摇着哥哥的肩/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