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三十六回 满路春风探花及第 一樽佳酿酾酒酬师(3/3)

因公子中后,城内各友,都曾远到庄园贺喜,如乌、吴、莫诸人,以及诸门弟子,也都去过。

还有那娄蒙斋,自从和老爷作通家后,见了安老爷,佩服得五体投地,时常要来亲灸领教。

安老爷是有教无类的,竟熏陶得他另变了个气味了。

那乌克斋原是安老爷的学生,如今又作了公子的座主,早行了个先施的礼,彼此各行各道。

公子尊他为师,他却仍尊安老爷为师,此科甲中常例也。

安老爷便趁这趟进城,一一拜过。

又到了那位喜贺大爷门首,道过了乏,倒累他次日连忙到庄园来请安缴帖。

过了两日,又送了八盒儿关防衙门内造的饽饽来。

安老爷连日在城内拜完了客,又把公子的事,一一布置指示明白,便吩咐他索性等诸事应酬完毕,再回庄园;又给他看定了个归第吉日。

公子一时得了主意,安老爷便先回双凤村,闲中商量起儿子归第的事来。

一天,老夫妻两个同着媳妇正计议家事,只见舅太太和张太太过来。

舅太太坐下,便道:“姑老爷,我有句话,要和姑老爷商量,可是张亲家的事。

张亲家公是慌着碰你个钉子不肯说;亲家母呢,她说她是个锯子嘴的葫芦,还说你说的话,她听着摸不着,叫我瞧着咱儿。

说咱儿好还带管说,务必替她说成才好。

前儿我和我们姑太太商量了会子,姑太太也拿不稳你老的主意。

我这里头可受着窄呢!你可不许和我闹一大车书;你就请出孔圣人来也不中用。

这件事总得给人家弄成了。

”论安老爷这个人,蹈仁履义,析矩周规,不得不谓之醇儒。

只是到了他那动称三代起来,却也令人不好和他共事。

不知这位舅太太怎的一眼把个生克制化的道理看破了,只要舅太太一开口,水心先生那副正经面孔,便有些整顿不起来。

也搭着这位老儿的近况,正是身静心闲,神怡心会,听舅太太说了这阵,便笑道:“夫商量者,商其事的可否,互相商酌而行之谓也。

你如今话不曾说,先说请出孔圣人来也不中用,然则还商出些甚么量来?”舅太太道:“我不管这些,你这说应不应罢!”安老爷道:“益发大奇,你就叫我看篇文章,也得先有个题目。

如今文章倒作了大半篇,始终未曾点出题来,却叫我从那里应起?”舅太太又道:“姑老爷常说的呀,孔夫子的徒弟,讲怎么听见一样儿,就会知道两样儿;又是谁还能知道十样儿呢!姑老爷这么大学问,难道我说了这么几句话,你还听不出个四五六儿来吗?”安老爷道:“啊!《论语》要这等讲法,亦吾夫子之厄运也。

”安太太道:“你们可呕坏了人了,这到那一年是个说得清楚啊!等我说罢!”因说道:“张亲家的思想,是因为玉格中了,要给他热闹热闹。

”才说了一句,安老爷早一副正色道:“要是打算唱戏作贺,可断使不得,这却不敢奉命。

”舅太太道:“不是用得那么个样儿,等我告诉姑老爷。

张亲家说的,是他们外省女婿中了状元,都兴丈人家请游街夸官;就是咱们城里头,我也还赶上过老年还兴这个热闹儿,姑老爷想来也赶上了。

讲到你中举的时候,我们家可没请过,我先说了,省得你回来,又比出个例儿来。

如今张亲家想着,等女婿回来,这里打发人远远儿接出去,给他弄份新执事,也给他插上金花,披上红,把他接了家来。

一则是个热闹儿,再者一个小孩子中了会子,也叫他兴头兴头。

姑老爷说使得使不得罢?” 这个当儿,不惟安太太、金、玉姐妹望着老爷,连长姐儿都不错耳轮儿的,听老爷怎么个说法。

只见老爷听罢,哑然大笑,说道:“我只道是怎么个难题目,原来为此,何须辞费到如此,此亦不读书之故也。

听我讲,那花红不必费心,有朝廷的恩赐,赴琼林宴这日,一榜新进士都要领的;却只有榜眼、探花、传胪一定要披带起来,才成得这个盛典。

至于执事,国初的时候,官员都有例用的执事,只翻出《会典》来看,上面载得明明白白。

如今玉格既点了探花,自然该有他应用的仪仗。

这事便是真个请教孔夫子,孔夫子也没个不许可的理,有甚么使不得的?”安太太见老爷难得有这等一桩俯顺群情的事,也自高兴,便闲谈道:“真个的既是例上有的,怎么如今外省还有个体统,京里的官员,倒不许他使呢?”安老爷道:“是不能也,非不许也。

你们既不博古,焉得通今,这可就要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道理了。

我朝以弓马取天下,从不晓得甚么叫作图安逸。

国初官员乘马的多,坐轿的少;那班世家子弟都是骑马,还有骑着骆驼上衙门的呢!渐渐的忘了根本,便讲究坐轿车。

渐渐的走入下流,便讲究跑快车。

渐渐的弄到不能乘车,便讲究雇驴车。

渐渐的连雇驴车也不能了,没法,虽从大夫之后,也只得徒行起来了哇!何况一路还要到鼻烟铺里装包烟,茶馆儿去喝碗茶,这要再用上份执事,成个甚么体统?如今既是亲家这等疼孩子,我也不好故却,待我着个人替他照那《会典》上开载的,不奢不俭,置办一份起来何如?”张太太听了半日,听这句话头儿,仿佛是允应了,便和舅太太说道:“我和你说句话儿来着,人家亲家老爷,凭甚事儿,你给他说在理上,他没个不答应的不是?”舅太太道:“说了半天,敢这孔圣人就在这儿呢?”大家一笑而罢。

安公子传胪下来,授职用了编修,接着领宴谢恩,登瀛释褐,一切公私事宜,应酬已毕,便打算遵着安老爷给他定的那个归第吉期,收拾回园,叩见父母。

他未回家之前,那恩赏的旗匾银两,早已领到,安老爷先在庄园门外,立起一对高大朱红旗杆。

那庄门外本有无数的大树,此时正是浓荫满地、绿叶团云的时候,远远的望着,那万绿丛中一点红,便有个更新气象。

庄门上高悬一面粉油大字“探花及第”的竖匾。

迎门墙上,满贴着泥金捷报的报条。

出入往来的那班家丁,倍常有兴。

里边两位当家少奶奶,早吩咐人在当院里设下天地纸马香烛香案;又扫除佛堂,摆着满堂香具,家祠里也预备祭筵。

安老夫妻又叫在何公祠也照样备办一分供献。

是日,安老爷因是个喜庆日期,兼要叩谢天恩祖德,便穿了件纵锦打边儿加红配绿的打子儿七品补子的公服。

安太太、舅太太都是钿子氅衣儿。

张亲家老爷,先两日早回了庄园,新置了一套羽毛袍套。

亲家太太又作了一件绛色状元罗面,月白永春里子的夹纱衫子,穿得纱架也似的。

金、玉姐妹此刻是钦点翰林院编修、探花郎的孺人了;按品汉装,也挂上朝珠,穿着补服。

两个人要讨婆婆的欢喜,特特的把安太太当日分赏的那两只雁塔题名的雁钗,戴在头上。

事有凑巧,恰值何小姐前几天收拾箱子,找出何太太当日戴的一只小翠雁儿来,嘴里也含着一挂饭珠流苏,便无心中给了那个长姐儿。

她这日见两奶奶都戴着双翠雁儿,也把那只戴在头上,婢学夫人,十分得意。

这日天不亮,张老便和亲家借了两个家人,带了那分执事,迎到离双凤村二十里外,便在那座梓潼庙等候。

那执事是一对开道金锣,面对赐进士出身、钦点探花及第的朱红描金衔牌,一对清道旗,一对朱花旗,一对金瓜,一把重沿蓝伞。

公子那边从头一日收拾妥当了,次日起早带了家人,便回庄园而来。

半路到了梓潼庙,吃些东西,换了衣服,一路锣声开道,旗影摇风。

公子珠挂沉檀,头插两朵金花,身披十字形红,骑一匹雕鞍金勒的白马,迤逦向双凤村缓缓而来。

一路也过了四五处烟村,也过了两三条镇市,两面金锣接连十三棒敲个不断,惹得那些路上行人,深闺女儿,都彼此闲论着说:“这读书得作官的,果是谁家子?”一程一程,来到临近,公子在马上,望着那太空数点白云,匝地几痕芳草。

恰遇那年下半年有了闰月,北地节候又迟,满山杏花还开得如火似锦。

四围杏花风里,簇拥着他白面书生的一个探花郎,好不兴致。

近山一带那些人家,早就晓得公子今日回第的信息,一个个扶老携幼,抱女携男,都来夹道欢呼的站在两旁,看这热闹。

内中也有几个读书的皓发庞眉老者,扶了根拐杖,在那里指指点点说道:“不知这位安水心先生怎样自爱,才生得这等一位公子!又不知这位公子怎样自爱,才成了恁般一个人物!” 须臾,公子马到门首,一片锣声振耳,里头早晓得公子到了。

公子离鞍下马,整顿衣冠,抬头一望,先望见门上高悬的“探花及第”那四个大字。

进了大门,便是众家丁迎着叩喜。

走到穿堂,又有业师程老夫子那里候着道贺。

他匆匆一揖,便催公子道:“我们少刻再谈,老翁候久了。

”公子让先生进了屋子,才转身步入二门。

早见当院里摆着香烛供桌,金、玉姐妹在东边迎接;一群仆妇丫鬟,都在西边叩见。

公子此时不及寒暄,便恭肃趋跄上堂,给父母请了安,见过舅母、岳母。

安老爷此时已经是满面的祭神如神在的神情。

公子才得请过安,安老爷便站起来,望着公子道:“随我来。

”便把公子带到当庭香案跟前,早有晋升、叶通两家人在那里侍候,点烛拈香。

安老爷端供焚香,炷在香斗里,带领公子三跪九叩,叩谢天地。

退下来,前面两个家人引着从东穿堂过去,到了佛堂。

佛堂早巳点得灯烛辉煌,香烟缭绕。

安老爷回来到佛堂,不准妇人站在一旁,敲磬的那个侍候佛堂的婆子,早已躲在一旁去了。

家人敲了磬,老爷带领公子拜了佛出来,仍由原路出了二门,绕到家祠。

因公子在城里,早在宗祠里磕头过了,便一直的进了祠堂,在他家老爷、老太太神主前祭奠行礼已毕,出了祠堂门。

安老爷向来行不由径,便不走那座角门,仍从外面进了二门,来到上房。

公子待父亲进房归座,便要给父母行礼了。

只见安老爷上了台阶儿,回头问着晋升、叶通道:“我吩咐的话,都预备齐了没有?”两个答应一声齐了,便飞跑出了二门,同了许多家人,抬进一张搭着金虎皮椅披的大围椅和一张书案来。

你道安老爷一个家居的七品琴堂,况又正是这等初夏天气,怎的用个虎皮椅披呢?原来那汉、宋讲学大儒,如关西夫子,伊、闽、濂、洛诸公,讲起学来,都要设绛帐,拥皋比。

安老爷事事师古,因此自己讲学的那个所在,也是这等制度。

不想今日正用着它,抬进来。

老爷亲自带了家人,把那椅子安在中堂北面。

椅子前头,便设下那张书案。

这个当儿,张老夫妻是在他家等着接姑爷呢!只有舅太太、安太太、金、玉姐妹,并一班丫头,几个家人媳妇在那里。

见安老爷回到上房,且不坐下受儿子的头,先这阵布席设位,诸女眷只得闪在一旁。

舅太太先纳闷儿道:“怎么今儿个,他又外厨房里的灶王爷,闹了个独坐儿呢?回来叫我们姑太太坐在那儿呀?”安太太见老爷脸上那番屏气不息,勃如战色的光景,早想到定是在那位神佛跟前许的甚么愿心,便在旁问道:“老爷不用老香烛台么?好到佛堂请去。

”只见老爷摇摇头道:“那香烛都是那班愚僧误会佛旨,今日这等仪节,岂容焚烧香烛亵渎得的。

”当下不但诸女眷听了不得明白,连公子也无从仰窥老人家的深意,只得跟着往来奔走。

一时设毕,安老爷又吩咐:“就上祭罢!”只见众家人从二门外端进四个方盘来。

老爷便带公子,一件件捧进来,摆在案上。

大家一看,右手里摆着一方锡铸的朱墨砚台,又是两件朱墨笔。

挨着砚台,摆着一根檀木棒儿,一块竹板儿。

左手里摆着,却是安老爷家藏的几件古器。

一件是个铁打的沙锅浅儿模样儿,底下又有三条腿儿。

据安老爷平日讲说,是上古燧人氏教民火食,烹调始兴时候的锅,名日燧釜。

一件象个黄沙大碗,说是帝舜当日盛羹用的。

一件是个竹筐儿,便是颜子当日箪食瓢饮的那个箪。

那个黄沙碗儿装着一盘清水。

那两件里,一个装着几块山涧里长的绿翳青苔,俗叫作头发菜;一件装着几根海岛边生的乌皮海藻,便是药铺卖的那个咸海藻。

把这分东西,供得端正。

然后安老爷亲自捧了一个圆底儿方口儿的铁酒杯,说那便是圣人讲的觚不觚,觚哉觚哉的那个觚;杯里满满盛着一杯清酒。

老爷兢兢业业,举得升空过顶,从东边献到座前。

供好了,座旁三揖而退。

才退到正中,带领公子行了个四拜的礼。

立起身来,又从西边上去撤下那酒杯,捧着作了个揖。

出了院子,早见叶通捧过一束白茅根来,单腿跪着,放在阶下。

安老爷才望空一举,把杯酒奠在那白茅上,进来又站在那书案的旁边,问公子道:“你可知我今日这个用意?”公子答道:“西边这几件,自然是丹铅设教、夏楚收威的意思。

那箪食瓢饮,正是至圣大贤的手泽口泽。

只不知那奠酒为何要用着白茅根?”安老爷道:“这个典,你只看《尔贡》中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的几句注疏,就晓得了。

”公子道:“祭的是位古圣先贤?”安老爷道:“古圣先贤怎么好请到我内室来。

”因指着何小姐道:“这便是她的祖父,我那位恩师。

当年我不受他老人家这点渊源,却把甚的来教你?你不经我这番训诲,又靠甚的去成名?这便叫作饮水思源,敢忘所自。

你要晓得这等师生,却和那托足权门,垂涎外任的师生,是两种性情,两般气味。

”安老爷将说完这话,舅太太便叫:“得了,收拾收拾,两位快坐下。

让人家孩子叩头罢。

我也家去等着陪姑爷去了。

” 这里众人忙着收拾清楚,安老爷、安太太便向正面床上双双归坐;公子才肃整威仪,上前给父母行礼。

把个长姐儿忙得又要侍候老爷、太太,又要张罗两位奶奶,已经手脚不得闲儿了。

她还得耳轮中聒噪着探花,眼皮儿上供养着探花,嘴唇儿边念道着探花,心坎儿里温存着探花,难为她只管这等忙,竟不曾短一点过节儿,落一点精神儿。

长姐儿尚且如此,此时的金、玉姐妹,更不消说是“难得三千选佛,输他玉貌郎君”了。

况又二十成名,是妾金闺夫婿,她二人那一种面上分明露的出来、口里转倒说不出来的欢喜,就连描画也描画不成了。

一时,公子拜罢起来,只听安老爷和太太说道:“太太,我家这番意外恩荣,莫非天贶,君恩,祖德,神佑!不想你我这个孩子,不及两年的工夫,竟作了个华国词臣,荣亲孝子。

且喜你我二十年教养辛勤,今日功成圆满,此后这副承先启后的千斤担儿,好不轻松爽快呀!”太太道:“是虽说是老爷和我的操心,也亏他自己的立志。

我不是说句偏着媳妇的话,也亏这两媳妇儿帮他。

”老爷道:“正是这说。

古有云:‘退一步想,过十年看。

’这两句话似浅而实深。

当我家娶这两房媳妇的时候,大家只说她们门户单寒;当我丢了那个知县的时候,大家只说我前程蹭蹬。

你看今日之下,相夫成名,正是这两个单寒人家的佳妇;克家养志的,正是我这个蹭蹬县令的佳儿。

你我两个老人家,往后再要看着他们夫荣妻贵,子孝孙贤,那才是好一段千秋佳话哩!”这正是: 如花眷作探花眷,小登科后大登科。

后事如何?下回书交代。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周收藏榜25本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替身结束后他后悔了

我是大佬找来的白月光替身。 清晨,大佬结束了晨练,在窗边抽着事后烟,迷离地看着我:你不是他。 我内心疯狂点头。 中午,大佬带我去他名下的商场逛街,逛到一半白月光来电,他不顾我的颜面转身就走,只留下我,和保镖手里拎着的几十个大牌纸袋。 傍晚,大佬开着游艇,在夕阳下的海面上思念心爱的人,看也不看我一眼,而我孤零零地坐在豪华的船舱里,独享82年的老酒,尝着刚捞上来的极品大龙虾,啊,这是孤独的味道/

宫学有匪(青青子衿原著小说)

高能山大王 VS 书院小才女 美人书生被逐出皇城,因缘巧合上山为匪,留了一把乱糟糟的大胡子,打下一片赫赫威名,做了统领十八座匪寨的东夷山君,还在这一年早春,绑了一皇城书院来的贵人,不多不少,刚好十六位宫学女公子,他不要财不要色,唯独定下一番古怪的赎人规矩 缘分就从这里开始,青山绿水,匪气盎然。 【一句话简介:仗剑走书院,匪气怼天地,宠友宠妻宠兄弟。】 男主能文能武能撩妹,三分恣意,七分情深/

反派之神的男人[快穿]

花斯年,男,艳冠芳、绝代风华、倾国倾城,升级爽文小boss,因与男主抢男人,扑街。 BUT!!花斯年发现自己并没有死,而是穿越到了晋江神文之中。 在看到那些颜值爆表、身材封顶、八块腹肌的男人们后,花斯年突然乐不思蜀了 注意事项:1、全篇美男当道,苏爽雷金 2、主受文,1V1,攻自始至终都是同一个灵魂 3、攻每次都失忆,每次都上演各种角色扮演play 4、HE,HE,HE,每一世都是HE,重/

寡夫门前是非多

现代高知女穿到女尊懦弱侯身上,本着既来之则安之的理念,坚决将三好(吃好,喝好,睡好)贯彻到底。 活了两辈子都不知爱为何物的人,偏一来就有了个未婚夫,这未婚夫跟自己隔心不说,家里还有个时时刻刻想谋害她的大姑姐,退婚,坚决退婚,小命重要。 好不容易有了个心上人,一个两个却都要来碍事,寡夫怎么了,吃你家大米,喝你家汤了,头可断,血可流,爱情坚决不能抛。 混朝堂,斗皇女,破阴谋,杀小人,千帆过尽,/

来我怀里躲躲

文理分科后,林窕的同桌是十中赫赫有名的大佬江延。 十中人人皆知,大佬江延乖戾嚣张,视女生如洪水猛兽。 林窕深谙此理,对大佬避之不及。 谁知道过了不久,还是有人暗地里传出江延喜欢她的传闻。 林窕为证清白,彻查传闻之人,可惜无功而返。 迫于无奈,她只好当着江延的面痛斥此人:这太不像话了!要是让我抓到这人!我一定 话还未说完,江延突然打断她:一定怎样? 林窕义愤填膺:我一定弄死他!!! 江延听完/

手撕系统后,我穿回来了!

在系统的逼迫下,夏安战战兢兢的艹着种?马文男主角该有的人设,在修真界打脸逆袭,手撕天才修二代,各种妹子收进宫的搞天搞地的种马生涯。短短几百年内就成了渡劫期大佬,成了修真界万年以来绝无仅有的一个传说。 可是系统还嫌他做的不够好,居然逼他跟后宫的那些女修酱酱酿酿! 眼看贞操就要不保,夏安终于实在忍不了了,手撕了系统,然后发现他居然又穿了回来。 再然后,华夏娱乐圈跟玄学圈多了一个惹不起的大佬。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