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七回 隐名姓巧扮作西宾 借雕弓设计赚侠女(2/3)

块砚给他,又有甚么使不得的?”十三妹先说有理。

邓九公也和褚一官道:“也只好这样!姑爷,你就去见见他,留了那弓。

我不耐烦出去了。

”褚一官便丢下这里的事,忙着穿衣服戴帽子。

姑娘笑道:“一哥,你不用尽着打扮了,你只管去见罢!管你一见就认得,还是你们个亲戚儿呢。

你收下那弓,可不必让他进来。

”褚一官道:“我的亲戚儿?我从那里来这么一门子亲戚儿呀?”说着,穿戴好了便出去见那人去。

姑娘的这话,又从何而来呢?当日他同安公子、张金凤在柳林话别的时候,原说定安公子到了淮安,等他奶公华忠到后,打发华忠来送这弹弓,找着褚一官,转找邓九公取那砚台。

这姑娘又素知华忠和褚一官的前妻是嫡亲兄妹,如今听说这送弹弓的,正是个半百老头儿,可不是华奶公是谁?因此闹了这么一句俏皮话儿。

自己想着这事只有我一个人心里明白,你们大家都在坛子胡同呢! 不想褚一官出去没半盏茶时,依然空手回来,一进屋门光摆手道:“不行,不行,不但我不认得他,这个人来得有点子酸溜溜,还外带着些累赘。

我问了他,他说:‘姓尹,从淮安来。

’那弓和砚台,倒说得对。

及至我叫他先留下弹弓,他就闹了一大篇子文诌诌,说要见你老人家。

我说:‘你老人家手底下有事,不得工夫。

’他说,‘那怕他就在树圈儿底下候一候几,都使得!’一定要见。

”姑娘一听,竟不是华奶公,便向邓九公道:“不然,既在外等你,你老人家就见他去。

”只听邓九公和褚一官道:“你不要把他拦在门儿外头,把他约在这前厅里,你且陪他坐着;等我作完了点活再出去。

”褚一官去后不一时,这里的杠也弄得停妥。

邓九公才慢慢的擦脸,理顺胡子,穿戴衣帽。

这个当儿,褚大娘子问姑娘道:“你方才说这人,怎的是我们的亲戚?”姑娘道:“既然不是,何必提他?”褚大娘子道:“等老爷子出去见他回来,咱们倒偷眼瞧瞧,到底是个甚么人儿?”姑娘也无不可。

读者,这书要照这等说起来,岂不是由着作者一枝笔,凑着上回的连环计的话说,有个不针锋相对的么?便是这十三妹,难道是个傀儡人儿,也由着作者一枝笔,爱怎样耍就怎样耍不成?这却不然,这里头有个理。

读者,试想个十三妹本是好动喜事的人,这其中又关着她自己一件家传的至宝,心爱的兵器,再也要听听那人交代这件东西,安公子是怎样一番话。

褚大娘子不说这话,她也要去听听,何况又从旁边这等一挑,也有个不欣然乐从的理么? 邓九公收拾完了出去,十三妹便也和褚大娘子蹑足潜踪的走到这前厅后窗窃听;又用簪子扎了两个小窟窿,望外看着。

只见那人是个端正清音、不胖不瘦的白白脸儿,一口微带苍白、疏疏落落的胡须,身穿一件行装,头上戴个金顶儿,桌子上放着一个蓝毡帽罩子,身上背的正是她那张铄金镂银、铜胎铁背,打二百步开外的弹弓,坐在那南炕的上首。

十三妹心里先说道:“这人生得这样清奇厚重,断不是个下人。

”正想着,便见褚一官指着邓九公和那人说道:“这就是我们舍亲邓九公太爷。

”只见那人站起身来控背一躬说:“小弟这厢有礼。

”邓九公也顶礼相还。

大家归座,长工送上茶来。

只听邓九公道:“足下尊姓是尹,不敢动问大名,仙乡那里?既承光降,怎的不到舍下,却一直寻到这里?又怎的知道我老拙在此?”忽见那人笑容可掬的答道:“小弟姓尹,名字叫作其明,北京大兴人氏,和一位在旗的安学海安二老爷,是个至交朋友。

因他分发河南,便同到淮安,帮他办办笔墨。

” 说到这里,邓九公称了一句,说:“原来是尹先生。

”那人谦道:“不敢。

”便说:“如今承我老东人和少东人安骥的托付,托我把这弹弓送到九公你的宝庄;先找着这位褚一爷,然后烦他引进见了尊驾,交还这张弹弓;还取一块砚台;便要向尊驾打探一位十三妹姑娘的住处,托我前去拜访。

不想我到了二十八棵红柳树宝庄上一问,说:‘这褚一爷搬到东庄儿上去了;连九公你也不在庄上,说不定那日回来。

’及至跟寻到东庄,褚一爷又不在家,问他家庄客,又说:‘有事去了,不得知道那里去,早晚一定回来;因是家下无人,不好留客龙。

’我就坐在对门一个野茶馆儿里等候。

只见道旁有两个放羊的孩子,因为踢球,一个输了钱,一个不给钱,两个打了个热闹喧哄。

我左右闲着无事,把他两个劝开,又给他几文钱,就和他闲话。

问起这羊是谁家的,他便指着那庄门,说就是这褚家庄的。

我因问起褚一爷那里去了,他道:‘跟了西庄儿的邓老爷子进山,到石家去了。

’我一想岂不是你二位都有下落;况又同在一处,我便向那放羊的孩子说:‘你两个谁带我到山里找他去,我再给你几文钱。

’他道:‘怕丢了羊回去挨打。

’便将这山里的方向、村庄、路径、门户,都告诉我明白。

我就依他说的,穿过两个村子,寻着山口上来。

果见这山岗上有个小村。

村里果然有这等一个黑漆门;到门一问,果是石家,果然你二位都在此。

真是天缘幸会,就请收明这张弹弓,把那块砚台交付小弟,更求将那位十三妹姑娘的住处说明,我还要赶路。

”邓九公道:“原来先生已经到了我两家舍下,着实的失迎。

这弹弓和砚台的话,说来都对;只是那块砚台,却一时不在手下,在我舍下收着。

今日你我见着了,只管把弓先留下。

这两天,我老拙忙些个,不得回家,便请足下在东庄住两天;等我的事一完,就同你到二十八棵红柳树取那块砚台,当面交付,万无一失。

那位姑娘的住处,你不必打听,也不必去找;便找到那里,他非等闲不见外人;有甚么话告诉我一样。

” 只见那尹先生听了这话,沉了一沉说:“这话却不敢奉命。

我老少东人交付我这件东西的时候,原说凭弓取砚,凭砚付弓。

如今砚台不曾到手,这弓怎好交付?”邓九公哈哈的笑道:“先生,你我虽是初交,你外面询一询邓某,也颇颇的有些微名,况我这样年纪,难道还赚你这张弹弓不成?”那先生道:“非此之谓也。

这张弹弓,我东人常向我说起,就是方才提的那位十三妹姑娘的东西;这姑娘是一个大孝大义,至仁至勇的豪杰,曾用这张弹弓救过他全家性命。

因此他家把这位姑娘设了一个长生禄位牌儿,朝夕礼拜,香花供养,这张弹弓便供在那牌位的前头,是何等的珍重。

因看我是泰山一般的朋友,才肯把这东西托付于我。

它既为知己者托,我就不能不多加一层小心。

再说我同我这东人一路北来,由大道上分手时节,约定他今日护着家眷,投茌平悦来老店住下等我。

我由桐口岔路到此,完了他这桩事体,今晚还要赶到店中相见。

倘使我在此住上两夭,累他花费些店用车脚,还是小事,可不使他父子悬望,觉得我做事荒唐。

如今既是砚台不在手下,我倒有个道理:小弟此来,只愁见不着二位;既见着了,何愁这两件东西交代不清。

我如今暂且告辞,赶回店中,告明原故,我们索性在悦来店住下,等上两天,待九太爷你的事忙完了,我再到二十八棵红柳树宝庄相见,将这两件东西当面交代明白。

这叫作‘一手托两家,耽迟不耽错’。

至于那十三妹姑娘的住处,到底还求见教。

”说罢,拿起那帽罩子来,就有个匆匆要走的样子。

姑娘在窗外看见急了。

你道她急着何来?书里交代过的,这张弓,原是她刻不可离的一件东西。

正因她母亲已故,急于要去远报父仇,正等这张弓应用;却不知安公子何日才得着人送还,不能久候,所以才留给邓九公。

如今恰恰的不曾动身,这个东西送上门来,楚弓楚得,岂有再容它已来复去的理?因此听了那尹先生的话,生怕邓九公留他不住,便隔窗说道:“九师傅,莫放先生走,待我自己出来见他。

” 不想这第一宝,就被那位假尹先生压着了。

邓九公正在那里说:“且住,我们再作商量。

”听得姑娘要自己出来,便说:“这更好了,人家本主儿出来了。

”说着,十三妹早已进了前厅后门。

那尹先生站起来,故作惊讶问道:“此位何人?”一面留神,上下把姑娘一打量。

只见虽然出落得花容月貌,好一似野鹤闲云,那嫩而白的面庞儿,还仿佛认得出来;一眼就早看见了她左右鬓角边笔正的那两点朱砂痣。

邓九公指了姑娘道:“这便是你先生方才问的那位十三妹姑娘。

”那先生又故作惊喜道:“原来这就是十三妹姑娘!我尹其明今日无意中,见着这位脂粉英雄、巾帼豪杰,真是人生快事!只是怎的这样凑巧,这位姑娘也在此?”褚一官笑道:“怎么也在此呢?这就是人家的家么!”假尹先生又故作省悟道:“原来这就是姑娘府上。

我只听那放羊的孩子说甚么石家石家,我只道是一个姓石的人家。

既是见着姑娘,就是有了着落,不须忙着走了。

”说罢,便向姑娘执手鞠躬,行了个礼;姑娘也连忙把身一闪,万福相还。

尹先生道:“我东人安家父子曾说,果得见着姑娘,嘱我先替他多多拜上,说他现因护着家眷,不得分身;容他送了家眷到家,还要亲来拜谢。

他又道:‘姑娘是位施恩不望报的英雄,况又是年轻闺秀,定不肯受礼。

’说有位尊堂老太太,嘱我务求一见,替他下个全礼,便同拜谢了姑娘一般。

老太太一定在内堂,望姑娘叫人通报一声,容我尹其明代东叩谢。

”姑娘听了这话,答道:“先生,你问家母么?不幸去世了。

”尹先生听了,先跌一跌脚,说道:“怎生老太太竟仙游了?咳!可惜我东人父子一片诚心,不知要怎生般把你家这位老太太安荣尊养,略尽他答报的心。

如今他老人家倒先辞世,姑娘你这番救命恩情,叫他何处答报?不信我尹其明连一拜之缘,也不曾修得。

也罢,请问尊堂葬在那里,待我坟前一拜,也不枉走这一趟。

”姑娘才要答言,邓九公接口道:“没有葬呢!就在后堂停着呢!”尹先生道:“如此就待我拿了这张弹弓,灵前拜祝一番,也好回我东人的话。

”说着,往里就走。

姑娘忙拦道:“先生素昧平生,寒门不敢当此大礼。

”说完了,搭撒着两个眼皮儿;那小脸儿绷的,比贴紧了的笛子膜儿还紧。

邓九公把胡子一绰说:“姑娘这话可不是这么说了,俗语怎说的:‘有钱难买灵前吊’。

这可不当作女儿的推辞。

再说这尹先生他受人之托,必当终人之事,也得让他交得个排场去。

”说着,便叫褚一官过来道:“你先去把香烛点起来。

姑娘也请进去候着还礼,等里头齐备了,我再陪进去。

”姑娘一想这弹弓来了,就让他进去灵前一拜何妨,应了一声,回身进去了。

褚一官也忙忙的去预备香烛。

这个当儿,邓九公暗暗的用那大巴掌在安老爷肩上拍了一把,又拢着四指,把个老壮儿大姆指头,伸得直挺挺的,满脸是笑,却口无一言,言外说:你真是个好样儿的,都被你料估着了。

不一时,褚一官出来相请,那位假尹先生、真安老爷,同了邓九公进去。

只见里面是小小的三间两卷房子。

前一卷三间,通连左右两铺,靠窗南炕;后一卷一明两暗。

前后卷的堂屋,却又通连,那灵就供在堂屋正中。

姑娘跪在灵右,候着还礼。

早见那褚大娘子,站在她身后照料。

安老爷走到灵前,褚一官送上檀香。

安老爷恭恭敬敬的拈了三撮香,然后褪下那张弹弓,双手捧着,含了两泡眼泪,对灵祝告道:“啊!老老太太,我阿唏唏唏唏唏,尹其明。

”姑娘看了,心中早有些不耐烦起来,想道:“这先生一定有些甚么症侯,他这满口里不伦不类祝赞的是些甚么他又从那里来的这副急泪?好不可笑可怜!”姑娘那里知安老爷此刻心里的苦楚! 大凡人生在世,挺着一条身子,和世间上恒河沙数的人打交道,那怕忠孝节义,都有假的;独有自己和自己打起交道来,这“喜怒哀乐”四个字,是个货真价实的生意,断假不来。

这四个字含而未发,便是天性;发皆中节,便是人情。

世上没有不循天性人情的“喜怒哀乐”;“喜怒哀乐”离了天性人情,那位朋友,可就离人远了。

这颗头儿自从被朱考亭先生咬破了之后,人断逃不出这两句话去。

安老爷是个天性人情里的人,此时见了十三妹她家老太太这个灵位,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周收藏榜25本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替身结束后他后悔了

我是大佬找来的白月光替身。 清晨,大佬结束了晨练,在窗边抽着事后烟,迷离地看着我:你不是他。 我内心疯狂点头。 中午,大佬带我去他名下的商场逛街,逛到一半白月光来电,他不顾我的颜面转身就走,只留下我,和保镖手里拎着的几十个大牌纸袋。 傍晚,大佬开着游艇,在夕阳下的海面上思念心爱的人,看也不看我一眼,而我孤零零地坐在豪华的船舱里,独享82年的老酒,尝着刚捞上来的极品大龙虾,啊,这是孤独的味道/

穿成苦情女主的渣A老妈

比起穿进血型文中更让江楚些崩溃的是,她穿成了这本书女主的渣A老爸或者说老妈? 渣A老妈靠着女主母亲顾灵均家飞黄腾达,联合小三害死原配后夺取了本该属于女主的家产,让女主有了苦情的基本条件。 至于结局,这个渣A当然也没好到哪里去,最终被女儿的六个A搞得家破人亡,死无葬身之地。 江楚些一点儿也不想重蹈原身的覆辙,既不想渣人,更不想被杀,她只想平静地度过等等,旁边睡的这个人怎么那么像顾灵均? 江楚/

宫学有匪(青青子衿原著小说)

高能山大王 VS 书院小才女 美人书生被逐出皇城,因缘巧合上山为匪,留了一把乱糟糟的大胡子,打下一片赫赫威名,做了统领十八座匪寨的东夷山君,还在这一年早春,绑了一皇城书院来的贵人,不多不少,刚好十六位宫学女公子,他不要财不要色,唯独定下一番古怪的赎人规矩 缘分就从这里开始,青山绿水,匪气盎然。 【一句话简介:仗剑走书院,匪气怼天地,宠友宠妻宠兄弟。】 男主能文能武能撩妹,三分恣意,七分情深/

夙夜宫声

从乡野走向深宫,从幕后走到台前,从飘零孤女到权握天下! 数不尽的权利倾轧,道不清的爱恨情仇 待尘埃落定,是执子之手,还是天人永隔? 身世如谜的金枝玉叶,权倾天下的太后,势通朝野的女官,不为人知的深闺秘辛,零落尘埃的宫门幽怨,权与智的角力,谋与勇的交锋。 谁说女子只能归于寂寞宫阙,谁说女子不如男? 难道身为女人,就不能居于庙堂之上,俯瞰大好河山? /

寡夫门前是非多

现代高知女穿到女尊懦弱侯身上,本着既来之则安之的理念,坚决将三好(吃好,喝好,睡好)贯彻到底。 活了两辈子都不知爱为何物的人,偏一来就有了个未婚夫,这未婚夫跟自己隔心不说,家里还有个时时刻刻想谋害她的大姑姐,退婚,坚决退婚,小命重要。 好不容易有了个心上人,一个两个却都要来碍事,寡夫怎么了,吃你家大米,喝你家汤了,头可断,血可流,爱情坚决不能抛。 混朝堂,斗皇女,破阴谋,杀小人,千帆过尽,/

光明皇帝

七百年枕戈待旦,人与神的永恒争斗。在这个世界里,蒙古大皇帝统治着辽阔的疆域,而庞大的帝国暮日降临,武功道法可以近乎神明的高人隐居在最高的雪峰和最幽暗的小屋里,而还有超越他们力量之上的存在。来自西域的皇帝,他曾被杀死,而他没有真的死去,他还在沉睡,而且已经沉睡了七百年,他在等待苏醒。而人类,人类手持了屠刀,等待弑神的一刻!那一刻伪装被缓缓翻开;天空里的皇帝将重临帝位;火,重新开始燃烧;行善的/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