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章(1/3)

二○○七年八月,我们开车从斯德哥尔摩前往乌普萨拉的路上,马悦然回首往事,讲述了高本汉第一次正式给他们上课时,拿出来的课文是《左传》。

我听后吃了一惊,想象着高本汉如何在课堂上面对几个对中文一窍不通的学生朗读和讲解《左传》。

马悦然最早对中文的理解,就是发现中文是单音节的,他用手指在桌子上单音节地敲打来记住中文句子的长度。

我在想,马悦然为何有很长一段时间沉醉于四川方言的研究?可能与此有关,是中文全然不同于西方语言的发音引导着他进入了汉语,然后又让他进入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也是二○○七年,我在中国的报纸上读到马悦然的学生罗多弼教授接受采访的片段。

罗多弼是在一九六○年代,也就是“文革”时期跟随马悦然学习汉学,当时瑞典的大学生里也有不少左翼分子,罗多弼和他的同学们要求马悦然停止原来的中文课程,改用《毛泽东选集》和《红旗》杂志上课。

一九七○年代,西方的留学生来到中国之前,开始接受简单的中文教育,教材是中国政府提供的,都是“我的爸爸是解放军”、“我的妈妈是护士”之类的。

他们来到中国,和当时的工农兵大学生接受同样的教育。

当中国的工农兵大学生问他们的爸爸和妈妈是做什么工作时,几乎所有的西方留学生都是这样回答:“爸爸是解放军,妈妈是护士。

”因为除了“解放军”和“护士”之外,他们不知道其他职业的中文应该怎么说。

到了一九八○年代,“文革”结束了,改革开放开始了,留学生一到中国就学会了“下海”、“市场经济”这样的汉语词汇。

一九九○年代以后,我遇到过一个美国女学生,到北京才几天时间,就会说:“男人不坏,女人不爱。

” 我觉得,汉学家的历史,或者说学习汉语的历史,其实也折射出了中国的历史。

这是从一个奇妙的角度出发,浓缩了中国社会的动荡和变迁。

因此,当我收到马悦然所著的《我的老师高本汉:一位学者的肖像》时,我知道自己将要阅读的是汉学史的起源。

这本书伴随了我今年五月至六月的欧洲七国之行,又伴随了我七月的三次中国南方之行。

每次住进一家旅馆时,我打开箱子后的第一个动作就是将这本书拿出来放在床头。

这是漫长的阅读,也是密集活动和旅行疲劳里的短暂享受。

阅读这本书是愉快和受益匪浅的经历,可是评论这本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为马悦然在《我的老师高本汉:一位学者的肖像》一书中,将人物传记、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文学叙述和汉学研究熔于一炉。

在这本书中,我们随时可以读到马悦然对老师高本汉由衷的尊敬之情,然而对老师的爱戴并不影响马悦然客观的叙述。

马悦然在序言里引用了威尔斯的话:“一个人的传记应该由一个诚实的敌人来写。

”其后他自己写道:“我猜想,这句话的用意在于提醒那些传记作家,切记不要过多地美化他们描写的对象。

我在写作时,把这句话牢记心中。

” 确实如此,当一场战争阻止了高本汉强大的学术竞争对手,法国汉学家伯希和进入与高本汉相同的研究领域时,高本汉当时幸灾乐祸的心情在马悦然的笔下栩栩如生。

还有高本汉年轻时的狂妄和功成名就后的骄傲,马悦然也是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当然,我要说明一下,马悦然在这里是用一种欣赏的笔调来表达高本汉如何从狂妄走向骄傲的。

有趣的是,在马悦然笔下,年轻时的高本汉虽然狂妄,却仍然有着和现实妥协的本领。

高本汉高中时当选为“母语之友”协会的主席,该协会每年的迎春会都要演出一部话剧,当协会的多数理事提议演出斯特林堡的作品时,立刻遭到高本汉的反对,他的理由是斯特林堡“在广大公众中的形象不佳,在选择剧目的时候应该考虑观看演出的公众”。

这本书是从一篇优美的散文开始的,是高本汉十三岁的时候描写自己家乡延雪平的一篇作文。

高本汉的文学才华在此初露端倪,差不多四十年以后高本汉用克拉斯·古尔曼的笔名发表了三部长篇小说,多数评论家给予了赞扬。

马悦然用顺叙的方式讲述了高本汉的故事,同时又不失时机地将中国的动荡和欧洲的变迁尽收眼底,还有音韵学、文字学、语言学、语音学等等十分专业的研究,也是水到渠成地书写了出来。

我的阅读时快时慢。

最快的部分来自高本汉的成长故事和他家人的性格描写,我喜欢高本汉的兄弟姐妹,更喜欢高本汉的母亲艾拉,这位一生勤劳的女性十分风趣,她说自己“只有到永远不做弥撒,猪该剪毛时才肯休息”,而且每个孩子都会从艾拉那里获得一个美好的外号,比如高本汉是艾拉的“我的帅哥”。

艾拉的幽默里时常是尖酸刻薄,她说:“你向一只手发愿,向另一只手啐唾沫,你看哪一只手最行!”还有“有时候魔鬼该杀也得杀”。

高本汉在一九一五年一月二十四日写给未婚妻茵娜的信中,尖刻和幽默地提到了他在学术上的劲敌伯希和,他在信中说:“我今天本来想给沙畹写信,问一问伯希和是否还活着。

他肯定还活着,坏人长寿。

再说了,打死这么能干的一个人也不光彩。

” 马悦然在书中写道:“我们有理由相信,高本汉戏剧性幽默和有时尖刻的语言可能是来自母亲的遗传。

” 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阅读斯特林堡的作品时,被他尖刻的幽默深深吸引。

此后心里十分好奇,因为瑞典人在我心目中曾经是稳重和保守的形象,斯特林堡的作品改变了我的这个看法。

现在我读完《我的老师高本汉:一位学者的肖像》以后,相信尖刻的幽默是瑞典人性格的重要内容,因为我在这本书中读到了这样的句子:“你是如此地愚蠢,就像上帝是那么地聪明。

” 最慢的阅读部分来自这本书的第八章“他使遥不可及的语言变得近在咫尺”。

虽然马悦然使用了散文一样的亲切笔调,深入浅出地展示了高本汉的学术成就,可是没有经过相关专业训练的我,阅读起来仍然感到吃力。

我在阅读这一章所花去的时间,超过对其他所有章节的阅读时间。

马悦然从汉字的结构开始,经过了汉语的语音系统、古代汉语的音韵学结构等,论述了高本汉构拟和训释方面杰出的研究工作。

最后讲述了高本汉如何让拉丁字母东进,在一九二八年的伦敦中国学会上作报告《汉语的拉丁字母》。

高本汉在这一年“认为中国必须创造西方文字的拼写方法,以便创造一种基于口语的新文学”。

在这个问题上,马悦然客观地赞扬了高本汉的老朋友、美国伯克利大学的赵元任教授。

马悦然说:“由赵元任等创造并遵循高本汉讨论的原则的那套标音系统国语拉丁字母系统不为高本汉所接受,理由是‘离真实的读音相去甚远’。

”马悦然继续说:“高本汉似乎没有发现赵元任拉丁字母系统的最大优越性。

主要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组成的现代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为什么这种A也能有O

养O日记 某位帅哥医生连做了18小时的手术猝死在手术台上,醒来发现自己穿到了一个alpha身上。 床边趴着一只可怜兮兮的omega,见到他醒来,一张小脸简直是白上加白! 蒋云书:我以前对你很不好? 白糖哆哆嗦嗦,不敢说话。 蒋云书: 蒋云书:以后不会了。 蒋云书发现白糖身上布满淤青,左臂还有骨裂。 蒋云书:我以前打你? 白糖脸色惨白,呜咽道:没有 蒋云书: 蒋云书:以后不会了。 蒋云书发现/

重生当学神,又又又考第一了!

【超爽学神,在线搞事,甜宠1V1】 【女主虐渣、男主虐狗,夫妇联手,苏爽都有】 报!那个职高生云乔又又又考第一了! 班级第一、年级第一、全市第一,统统被她碾压脚下。 重点高中优等生、学霸、竞赛尖子? 统统向职高大佬低头致敬,心服口服! 然而无人知晓职高学神的心酸,语文扫盲,任重道远 同学A:乔皇,校霸要来揍你了,快跑。 云乔:让他滚,朕语文作业没写完。 同学B:乔皇,一中学霸前来挑衅,说要/

明珠劫

雪封大地,白茫茫的一片银色世界。大道穿越起伏的山区,积雪没径,行旅绝迹。北面出现了三匹健马,三位骑士一面策马徐行,一面不住察看左右的山势,风帽裹住了头脸,只露出一双锐利明亮的眼睛。鞍后有马包,腰间佩了剑,骑装外加了大氅,很难从外表估计他们的身份。走在中间的骑士勒住了坐骑,向右面的同伴笑道:谢智高,这里好像很不错。谢智高仔细地向四周察看,点头道:是很不错,大哥。前不沾村,后不近店,山高林密,/

讨情债

文案1: 傅可的女友劈腿,她果断分手。 虽然一滴眼泪没流,但好友还是说带她去快乐一下。 但人刚在快乐现场坐下,公司一个电话打来,要求她去机场接公司高薪聘请的法语翻译。 领导:对方叫喻近期,是诚翻公司的明星翻译,这是她照片,别认错了。 傅可看着照片,眼皮跳了一下。 她怎么会认错? 这可是她六年前睡过的青梅。 文案2: 喻近期人好看声音好听,一口法语说得极其流利,公司的新项目因为她的到来,进展/

热搜上线

季闻夏最近拥有了一种奇怪的能力碰到危险就会瞬移到影帝身边。 偏偏他还很容易碰到危险。 走在夜路井没盖。 上个节目舞台塌。 玩场赛车被雷劈。 起初他还觉得难为情,后来他悟了。 生活不易,保命要紧,且瞬且珍惜。 - 影帝沈听河最近绯闻缠身,对象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季闻夏。 说好的一个人去洗手间,出来时身边却跟着十八线小明星。 说好的回家洗澡睡个觉,一开门却撞见某帅哥闪现在他家。 说好的不带家属上综/

碎空刀

浊杯酒,种风情 照无眠,意难平 一杯一快意,一曲一温柔 敬你一杯血性豪情 大好头颅,不过一刀碎之。一部独特的武侠经典作者用传统的笔法,写出反传统的情感和意识当知书达理的名门闺秀祝嫣红遇上这个潇洒不拘的浪子,她突然明白,自己一生中最想要的,始终还是没有得到。尽管她衣食不愁、呼奴使婢。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