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章(2/3)

地写些应景小说,目的就是为了发表,那个时代我还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写作。

了不起的是,斯特林堡几乎是用会计算账似的呆板完成了叙述,而我读到的却是浮想联翩似的丰富。

斯特林堡的伟大就在这里,需要优美的时候,斯特林堡是一个诗人;需要粗俗的时候,斯特林堡是一个工人;需要呆板的时候,斯特林堡就是一个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会计师然后他写下了众声喧哗的《红房间》。

法尔克竭尽全力也只是拼凑了七页半,还有七页半的空白在虎视眈眈地看着他。

这时候斯特林堡的叙述灵活而柔软了,可怜的法尔克实在写不下去了,他“心如刀绞,难过异常”,思想变得阴暗,房子很不舒服,身体也很不舒服,他怀疑自己是不是饿了,不安地摸出全部的钱,总共三十五厄尔,不够吃一顿午饭。

在法尔克饿得死去活来的时候,斯特林堡不失时机地描写了附近军营和隔壁邻居准备吃饭的情景,让法尔克的眼睛从窗户望出去,看到所有的烟囱都在冒着煮饭的烟,连船都响起了午饭的钟声;让法尔克的耳朵听到了邻居刀叉的响声和饭前的祈祷。

然后斯特林堡给了法尔克精神的高尚,法尔克在饥饿的绝境里做出了令人赞叹的选择,他将全部的钱(三十五厄尔)给了信差,退回了出版界恶棍史密斯强加给他的写作。

“法尔克松了一口气,躺在了沙发上”,所有的不舒服,包括饥饿,一下子都没有了。

斯特林堡的这一笔在二十多年前让我震撼,至今影响着我。

我那时候对为了发表的写作彻底厌倦了,这样的写作必须去追随当时的文学时尚,就像法尔克写作乌尔丽卡·埃烈乌努拉的故事一样,我也经受了心理的煎熬,接着是生理的煎熬,一切都变得越来越不舒服,我觉得自己的一切都走进了死胡同。

然后与法尔克相似的情景出现了,某一天早晨我起床后坐在桌前,继续写作那篇让我厌倦的小说时,我突然扔掉了手里的笔,我告诉自己从此以后再也不写这些鬼东西了,我要按照自己内心的需要写作了,哪怕不再发表也在所不惜。

接下去我激动地走上了大街,小小的屋子已经盛不下我的激动了,我需要走在宽阔的世界里,那一刻我觉得自己重生了。

《红房间》第一章里有关法尔克去“公务员薪俸发放总署”寻找工作的描写,是我和几个朋友当时最喜欢的段落。

这个庞大的官僚机构里,门卫就有九个,只有两个趴在桌上看报纸,另外七个各有不在的原因,其中有一个上厕所了,这个人上厕所需要一天的时间。

总署里面的办公室大大小小多得让人目不暇接,都是空空荡荡,那些公职人员要到十二点的时候才会陆续来到。

寻找工作的法尔克来到了署长办公室,他想进去看看,被门卫紧张地制止了,门卫让他别出声,法尔克以为署长在睡觉。

其实署长根本不在里面,门卫告诉法尔克,署长不按铃,谁也不许进去。

门卫在这里工作一年多了,从来没有听见署长按过铃。

我当时因为发表了几篇小说,终于告别了五年的牙医工作,去文化馆上班了。

文化馆的职员整天在大街上游荡,所以我第一天上班时故意迟到了两个小时,没想到我竟然是第一个来上班的。

然后我去一家国营工厂看望一位朋友,上班时间车间里的机器竟然全关着,所有的工人都坐在地上打牌。

我对朋友说:“你的工作真是舒服。

”朋友回答:“你的也一样,上班的时候跑到我这里来了。

”当时我们几个读过《红房间》的朋友,都戏称自己是“公务员薪俸发放总署”的职员,瑞典的斯特林堡写下了类似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们中国的故事。

斯特林堡还写下了类似今天中国的故事。

我第一次阅读《红房间》的时候,中国的出版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也没有证券市场。

出版界巨人史密斯无中生有地编造谎言捧红了古斯塔夫·舍霍尔姆,一个三流也算不上的作家,这个段落让我十分陌生,让我感到陌生的还有特利顿保险公司的骗局,当时我万分惊讶,心想世上还有这样的事。

没想到二十年以后,这样的故事在中国也出现了。

今天的中国,编造弥天大谎来推出一位新作家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而特利顿这样的骗子公司也已经举不胜举。

我第二次阅读《红房间》已经时隔二十多年,四天前拿到李之义先生翻译的《斯特林堡文集》。

一般阅读外国小说都会遇到障碍,李先生的译文朴素精确,我阅读时一点障碍都没有。

我重读了《红房间》,又读了四个短篇小说,还有《古斯塔夫·瓦萨》,斯特林堡这个剧本里的戏剧时间,紧凑得让我喘不过气来,而且激动人心。

现在当我重温二十多年前的阅读,写下这篇短文的时候,觉得自己仿佛成为了斯特林堡《半张纸》中的那个房客,这个要搬家的年轻人在电话机旁发现了半张纸,上面有着不同的笔迹和不同的记载,年轻人拿在手里看着,在两分钟内经历了生命中两年的时间。

我花了两天时间重读了《红房间》,勾起了自己二十多年来有关阅读和生活的回忆,甜蜜又感伤。

过去的生活已经一去不返,过去的阅读却是历久弥新。

二十多年来我在阅读那些伟大作品的时候,总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作家那里,读到自己的感受,甚至是自己的生活。

假如文学中真的存在某些神秘的力量,我想可能就是这些。

我想到了另外的一个话题,别林斯基在评价托尔斯泰时,说《安娜·卡列尼娜》里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托尔斯泰。

别林斯基说出了什么是人的内心,那地方不是为了安放隐私,那是世界上最宽广的地方。

内心的宽广让托尔斯泰写下了这么多不同的人和这么多不同的命运。

与此相反,那些热衷于描述自己隐私的,其实不是在表达自己的内心,是在表达自己的内分泌。

一个作家一生写下了众多的人物,这些人物可能都是他自己。

当他离世而去后,“我们应该从他身上看到还在的人”。

伊恩·麦克尤恩后遗症 我第一次听到伊恩·麦克尤恩的名字是在十多年前,好像在德国,也可能在法国或者意大利,人们在谈论这位生机勃勃的英国作家时,表情和语气里洋溢着尊敬,仿佛是在谈论某位步履蹒跚的经典作家。

那时候我三十多岁,麦克尤恩也就是四十多岁,还不到五十。

我心想这家伙是谁呀,这个年纪就享受起了祖父级的荣耀。

然后开始在中国的媒体上零星地看到有关他的报道:“伊恩·麦克尤恩出版了新书”、“伊恩·麦克尤恩见到了他失散多年的兄弟”、“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改编成了电影”这几年中国的出版界兴致盎然地推出了伊恩·麦克尤恩的著名小说,《水泥花园》《阿姆斯特丹》《时间中的孩子》和《赎罪》,可是中国的文学界和读者们以奇怪的沉默迎接了这位文学巨人。

我不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也许麦克尤恩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让中国读者了解他。

现在麦克尤恩的第一部书《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正式出版,我想他的小说在中国的命运可以趁机轮回了。

从头开始,再来一次。

这是一部由八个短篇小说组成的书,在麦克尤恩二十七岁的时候首次出版。

根据介绍,这部书在英国出版后引起巨大轰动。

可以想象当初英国的读者是如何惊愕,时隔三十多年之后,我,一个遥远的中国读者,在阅读了这些故事之后仍然惊愕。

麦克尤恩的这些短篇小说犹如锋利的刀片,阅读的过程就像是抚摸刀刃的过程,而且是用神经和情感去抚摸,然后发现自己的神经和情感上留下了永久的划痕。

我曾经用一种医学的标准来衡量一个作家是否杰出,那就是在阅读了这个作家的作品之后,是否留下了阅读后遗症,回想起十多年前第一次听到麦克尤恩名字时的情景,我明白了当初坐在我身边的这些人都是“伊恩·麦克尤恩后遗症”患者。

我感到这八个独立的故事之间存在着一份关于叙述的内部协议,于是《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一书更像是一首完整的组曲,一首拥有八个乐章的组曲。

就像麦克尤恩自己所说的:“这些故事的主人公很多都是边缘人,孤独不合群的人,怪人,他们都和我有相似之处。

我想,他们是对我在社会上的孤独感,和对社会的无知感,深刻的无知感的一种戏剧化表达。

”然后麦克尤恩在《立体几何》凝聚了神奇和智慧,当然也凝聚了生活的烦躁,而且烦躁是那么地生机勃勃;让《家庭制造》粗俗不堪,让这个乱伦的故事拥有了触目惊心的天真;《夏日里的最后一天》可能是这本书中最为温暖的故事,可是故事结束以后,忧伤的情绪从此细水长流;《舞台上的柯克尔》的叙述夸张风趣,指桑骂槐。

麦克尤恩让一群赤裸的男女在舞台上表演性交,还有一个人物是导演,导演要求小伙子们在表演前先自己手淫,导演说:“如果给我见到勃起,就滚蛋,这可是一场体面的演出。

”《蝴蝶》里男孩的犯罪心理和情感过程冷静得令人心碎;《与橱中人对话》看似荒诞,其实讲述的是我们人人皆有的悲哀,如同故事结尾时所表达的一样,我们人人都会在心里突然升起回到一岁的愿望;《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是没有爱情的爱情,没有仪式的仪式,还有随波逐流的时光,麦克尤恩给这些无所事事的时光涂上夕阳的余辉,有些温暖,也有些失落;《化装》是在品尝畸形成长的人生,可是正常人生的感受在这里俯拾即是。

这就是伊恩·麦克尤恩,他的叙述似乎永远行走在边界上,那些分隔了希望和失望、恐怖和安慰、寒冷和温暖、荒诞和逼真、暴力和柔弱、理智和情感等等的边界上,然后他的叙述两者皆有。

就像国王拥有幅员辽阔的疆土一样,麦克尤恩的边界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为什么这种A也能有O

养O日记 某位帅哥医生连做了18小时的手术猝死在手术台上,醒来发现自己穿到了一个alpha身上。 床边趴着一只可怜兮兮的omega,见到他醒来,一张小脸简直是白上加白! 蒋云书:我以前对你很不好? 白糖哆哆嗦嗦,不敢说话。 蒋云书: 蒋云书:以后不会了。 蒋云书发现白糖身上布满淤青,左臂还有骨裂。 蒋云书:我以前打你? 白糖脸色惨白,呜咽道:没有 蒋云书: 蒋云书:以后不会了。 蒋云书发现/

重生当学神,又又又考第一了!

【超爽学神,在线搞事,甜宠1V1】 【女主虐渣、男主虐狗,夫妇联手,苏爽都有】 报!那个职高生云乔又又又考第一了! 班级第一、年级第一、全市第一,统统被她碾压脚下。 重点高中优等生、学霸、竞赛尖子? 统统向职高大佬低头致敬,心服口服! 然而无人知晓职高学神的心酸,语文扫盲,任重道远 同学A:乔皇,校霸要来揍你了,快跑。 云乔:让他滚,朕语文作业没写完。 同学B:乔皇,一中学霸前来挑衅,说要/

在逃生游戏里当BOSS

这个世界有一个平行世界。只有被选中的人才会穿越过去,参加各种逃生游戏。白乐水也穿越了过去。不过他不一样,别的玩家在逃生,而他被安排当鬼。 系统:让我们登顶成为最大BOSS吧。 第一个副本:豪门疑云。 角色:新嫁的寡嫂。 角色基础设定: 1,你是个疯子。 2,你是个女装癖。 请宿主保持设定融入副本背景,不要崩人设不要被玩家发现鬼身份,淘汰求生玩家吧! 白乐水:这设定没错??? *******/

黑化男配是我同桌

蓝小鹊发现自己是一本书里的炮灰女配,同桌是会黑化的深情男配。 总有一天,同桌会因为失去女主而投放病毒,毁灭地球,导致蓝小鹊全家死无全尸。 这可不太妙! 为了拯救地球和自己,蓝小鹊天天热情洋溢活力四射,给同桌传递正能量思想,为他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甚至帮他疯狂追求女主,助他实现各种愿望。 但不知道为什么,同桌还是黑化了! 蓝小鹊欲哭无泪:我再也不对着你念八荣八耻了,你先松手好不好。 晏改/

人间正道

这是一部全景式反映我国当代改革生活的作品,作品以经济欠发达的平川地区为切入口,以一千多万人民摆脱贫穷落后的经济大建设为主线,在两万八千平方公里土地上,在上至省委,下至基层的广阔视野里,展开了一幕幕悲壮而震撼人心的现代生活画卷。市委书记吴明雄押上身家性命投身改革事业,在明枪暗箭和风风雨雨中为一座中心城市的美好明天艰苦地奋斗着 /

哥儿如此多骄

十年末世,贺泽觉得自己早已修炼得冷硬如刀,一朝身死,却是魂归异世。相比末世,这里简直就是天堂,除了什么?这里没有女人只有哥儿?! 贺泽:身为一个哥儿,你这么凶残真的好吗? 林煜:我我也不想这样的 话音未落,林煜泫然欲泣,却是两手抱拳,指节咔咔作响。 贺泽:媳妇,我错了我可以解释啊! 本文食用指南: 1:主攻,互宠,末世直男攻VS暴力美人受。 2:金手指粗壮,苏苏苏爽爽爽甜甜甜~ 3:后期会/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