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Chapter.05 1998 夏至·柢步·艳阳天(2/3)

又哪怕是傅小司低下头在自己耳朵边上小声提醒飞机上需要注意的事情甚至弯下腰帮自己把安全带系上,又或者现在,即使闭上眼睛也知道小司轻轻地帮自己拉下了遮光板并关掉了头顶上的阅读灯,种种的一切都是拆分后的偏旁和部首,而当一切还原至当初的位置,谁都可以看得出那被大大书写的“幸福”二字。

抑或是现在。

听着同样的歌曲,飞过同一片灰白色的天空。

立夏想着这些温暖的意象,内心堆积起越来越多的雨水。

那些电流和电子信号经过CD唱机的激光指针,经过银白色的机身,经过细长的白色耳机线,经过耳塞同步传进两个不同的身体里面,激荡起不同的涟漪。

这些不同的涟漪夹杂着相同的旋律在世界里游荡,往来的季候风将它在全世界清晰地扩音。

内心里世界开始缓慢地塌方,像是八月里浸满雨水的山坡在一棵树突然蔓延出新的根系时瞬间塌陷。

泥土分崩离析,渐渐露出地壳深处的秘密。

而同样浸满雨水的还有呼吸缓慢起伏的胸腔,像是吸满水的海绵,用手按一下都会压出一大片的水渍。

放在扶手上的手指紧挨着傅小司的毛衣,温暖的,细腻的羊毛绒线,在皮肤上产生钝重的触感。

脖子开始支撑不起脑袋,然后向一边歪歪地倒过去。

倒过去。

脸颊感受到男生利落的肩线。

倒过去。

还有瞬间扑进鼻子的年轻男生的味道。

像是夏日午后被烈日灼烧的青草。

又或者是暴雨冲刷出的新鲜泥土的芳香。

之后意识就开始变得不太清楚,那些温热的想法都变得模糊,像是隔了雨天的玻璃,玻璃窗外是时而晃过的傅小司的脸或者陆之昂的脸,窗外雨水在地面的低洼处汇积起来越漫越高,是夏天的暴雨,磅礴的雨水让天光暗淡,地面水花飞溅,有树叶被雨水从枝头硬生生地打下来漂在水面上,有年轻的女孩子提着裙子快速地跑到屋檐下躲雨,有爱耍酷的男生独自在大雨里投篮,白色的T恤湿淋淋地贴在背后的蝴蝶骨上,长头发湿漉漉地扎在脑后,画室内在雨天里只剩下暗淡的光线,石膏像和各种水果模型安静地散落四处,而滂沱得几乎掩盖一切的雨声里,却有一笔一画的碳条划过纸张的声音,微弱得如同遗失多年的传说,却可以被毫不费力地听见,在不断重复的“沙,沙”声里,是脑海里1995年的黑白映画,面容寒冷的傅小司从前面递过来的削笔刀,和转过身就看见的陆之昂的孩子气的笑容,傅小司还是1995年的傅小司,陆之昂还是1995年的陆之昂,而自己,却是1998年的立夏。

在梦境里时光竟然延展出两个左边轴,自己站在这条线上,看着三年前的两个小男孩干净而无声的面孔,窗台上是一只安静的黑猫。

而空气突然微微地波动,透明的涟漪在空气中徐徐散开,窗台上的黑猫消失不见,却出现面无表情的遇见,她坐在窗台上,脸靠着雨水纵横的玻璃,目光不知道溃散在窗外的什么地方。

而画面就硬生生地停在遇见出现的这一刻,梦中的自己觉得喉咙发紧,像是被人用手紧紧地掐住了喉咙,捂着嘴莫名其妙地哭起来。

而窗外,是声势浩大的暴雨,淹没了整个城市。

北京的冬天非常的冷,而且干燥。

脸像是一面被烈日炙烤很久的石灰墙,摸一下可以掉落无数的白屑。

那些说着“北京其实并不冷,挺暖和啊”的人全部是骗人。

遇见无数次地在被冻得说不出话的时候这样想。

那些整天不用出门偶尔出一次门就是直接有车停在门口然后下车就直接进屋的人当然会觉得不冷。

他们永远活在暖气和空调的世界里,像是病态生长的花草。

“再变态也比死了好。

”遇见悻悻地想。

每天早上在天还没有亮甚至还听不到收音机里放出音乐的时候,遇见就需要起床送报纸。

这一个小区有二十八栋楼,每栋楼有四个单元,订报纸的一共有多少家遇见不知道,只知道她要负责送的就有一百二十家。

遇见每天早上要把一百二十份报纸塞到不同的信箱,稍微晚了一点还要被骂。

骂人的人很刻薄,并不是因为他们家财万贯,正好相反,也是贫穷的人家,拿着微薄的工资艰难度日,却还是要每日关心国家大事和琐碎八卦,好在茶余饭后的谈论里显得自己满腹经纶,所以更加会因为自己付了钱订了报纸而使用他们微不足道的“消费者权利”。

晚了十分钟都会被骂。

有几个变态的中年男人似乎每天很热衷于等在门口算遇见迟到的时间,穿着睡衣站在铁门后面露出一只眼睛,然后等听到了遇见自行车的声音后嘴里就开始不干不净地数落着。

尖酸刻薄,一副小市民的嘴脸。

像极了他们身上穿着的看上去就是一层厚厚的霉斑的灰色棉衣棉裤。

而遇见多半是低声说一句“对不起”,然后把报纸塞进信箱或者铁门里,转过身骑车离开几米后响亮地骂一句“去死吧”。

北京的风是穿透一切的。

无论你穿着多么厚重的衣服戴着多么厚实的手套,那些风总能硬生生地挤过纤维与纤维之间狭窄的缝隙,像跗骨上的蛆一样死死地黏在皮肤上面,像荆棘的种子一样朝着骨髓深处扎下寒冷的根。

每个清晨遇见总是觉得自己像是一具行动的冻满冰碴儿的尸体,关节僵死着开合,血液半固化地流动。

在遇见接下送报纸这个工作的第一天,在送完最后一份报纸的时候遇见靠在楼群的水泥外墙上眼泪一直往下掉,喉咙被大口呼吸进的冷风吹得发不出声音来,只有泪水大颗大颗地朝脸上滚。

滚烫的眼泪,是身体里唯一有着温度的部分。

喉咙里是自己从前永远不会发出的“呜呜”的声音。

可是眼泪在脸上停留片刻,就化成冰碴儿,沾在脸上,纵横开合,从表向里固化,结冰,扎进皮肤落地生根。

生根是生出疼痛的根。

然而从那之后遇见就再也没有哭过。

至少是再也没有因为送报纸这件事情哭过。

顶多就是听到有人说起“北京的冬天其实不冷”这种论调的时候在心里暗暗骂娘而已。

真的。

就再也,没有哭过。

因为可以多赚二百二十块钱。

每个月就可以多存二百二十块。

这样离幸福,就越近。

那些用年轻的身体硬生生承受下来的寒冷并不是没有价值。

它们的价值是二百二十块。

而送完报纸后就要赶到离住的地方不远但也不近的二十四小时便利店上班。

依然是骑车,穿得臃肿,除了眼睛其他地方全部罩起来。

可是尖锐的寒冷似乎可以在视网膜上凿出一个洞来,然后就像水银无孔不入般地倒灌进身体。

因为是小的便利店,所以只有两个店员,遇见,和一个名叫段桥的男生。

遇见第一次听说男生的名字的时候笑了出来,正着念,断桥,反着念,桥段,怎么听怎么好笑,在那个男生很有礼貌地说了句“你好我叫段桥请多指教”之后,遇见不冷不热地扬了扬嘴角,说了句不知道是嘲笑还是亲近的“名字还真好笑”。

而段桥的脸上是一副整吞了一只茶叶蛋的表情。

遇见从上午七点半到晚上七点半,然后男生从下午四点半到凌晨四点半,凌晨四点半到上午七点半便利店关门三个小时。

所以,说是二十四小时便利店其实是二十一小时便利店。

而遇见和段桥同时工作的时间一天内有三个小时。

因为地段不太繁华,又不是在商业区或者校园集中的地段,所以客流量很少,很多时候店里就只有遇见一个人。

头顶开着白色的日光灯,货架整齐排放。

偶尔有顾客推开门,门上挂着的风铃会发出叮咚的声音。

然后遇见就会抬起头说欢迎光临! 有半个小时的时间是花在整理货架上,有半个小时是花在结算账目上,有半个小时是用在说“欢迎光临”并露出牙齿微笑上。

其他的时间则用来写曲子。

在酒吧唱歌依然是遇见的职业。

二十四小时里三个职业:送报纸。

便利店营业员。

酒吧歌手。

完全风马牛不相及。

却脚踏实地地存在着。

而那重合的三个小时,是二十四小时里面最普通的三个小时。

因为普通,所以温暖着。

就如同我们习惯了自己普通的毛巾,牙刷,枕头,被子,床,台灯,笔记本,日历,所有习惯了的东西,都很普通。

可正是因为普通,所以日渐散发出美好而温暖的触感,嵌进生命的年轮,一圈一圈地粉刷着苍白的年华。

一天是三个小时。

十天是三十个小时。

一百天是三百个小时。

小学生都会的算法。

不需要大学的知识。

不需要微积分。

时光被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断层,在生命的平面上逐渐地累积起来。

在这些一个又一个的三小时里,出现的话题有: 我的家乡在福建的一个叫永宁的地方,很小的地方啦,遇见你没听说过的。

可是我跟你讲哦,那里的大海一年四季都格外壮阔,蓝得让人眼睛都睁不开来。

你竟然会作曲?妖怪么…… 明天学校要考试,死定了这次。

今天学校吃饭的时候看到个女孩子好像你,可是因为要赶着来便利店,所以只能匆匆地离开食堂了,没来得及多看几眼,哎。

你说为什么兔子每次赛跑都会输给乌龟呢?按道理说完全不应该的呀…… …… 无聊。

幼稚。

这是对段桥的看法。

想念。

难过。

这是对青田的回忆。

遇见看到段桥有时候会想起青田,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人。

一个是沉默寡言的摇滚乐手,一个是刚刚升进大一的拿着奖学金的建筑系乖学生。

就好像马铃薯和荔枝一样,长得让人一看就知道不是亲兄弟。

可是经常就是会有这样的错觉。

在某一个瞬间突然对着段桥叫了一个“青”字就没了下文,被自己混乱的意识稍稍吓到。

可是因为什么呢?总是觉得这样的感觉似曾相识,在曾经的年月,必定发生过,在过去的褪成亚光色的时光里,必定在黑夜中发出过萤火的微光被自己记住过。

也许。

也许是因为两个人,都曾经陪伴自己度过寂寞的时光吧。

他们都曾是在自己最孤单的时候,世界上离自己最近的那个人。

晚上七点二十,天已经完全黑掉了。

遇见收拾好东西等着七点半一到就走。

因为还要赶回家化妆换衣服然后去酒吧唱歌。

外面是漫天的鹅毛大雪,这是到北京之后自己看到过的第几场雪呢?一共不会超过五场,可是自己却记不得了。

不知道为什么。

因为天气恶劣,便利店几乎没人光顾。

于是两个人都在齐齐地发呆。

段桥趴在收银台上,像个小孩子一样把脸贴在台面上,铅笔被细长的手指转来转去。

遇见看着这个画面觉得好熟悉。

像是在浅川一中那些晚自习的日子,宽敞明亮的教室,头顶是八盏日光灯,投下清楚而细腻的白光,所有的影子都被照得很淡很淡,老师坐在讲台上看报纸,黑板上是白天老师写下的复习提纲或者整理的材料,粉笔字迹有些微的模糊,周围所有人都在奋笔疾书,钢笔摩擦演算纸的声音如同窗外沙沙的雨声,静谧而深远。

这些是遇见脑海里关于晚自习的仅有的几个印象。

因为大部分的晚自习遇见都逃课出去唱歌去了。

其实也没有离开多久,可是回想起来却像是隔得异常久远。

那些念书的日子被自己重新想起的时候全部打上了“曾经”这个记号。

曾经的自己是一个荒废学业的高三学生。

曾经的自己是全国有名的浅川一中的问题学生。

似乎可以加的定语还有很多。

而现在,这些定语都消失不见。

现在的自己是一个很普通在北京一抓一大把的为生活而奔波的底线贫民。

当初来北京时候的梦想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好久远好模糊,所以遇见很多时候都刻意地不去想它。

虽然不想,却从来都没有忘记过那个理想—— 青田,总有一天,你会在CD架上看到我的CD出现在销量冠军的位置上。

这个理想依然很温柔地蜷缩在内心深处,它从来都没有离开过,并且一直顽固地停留在那里。

那里,是哪里? 胸腔最黑暗却是最温暖潮湿的地方。

拥有庞大繁复的根系,难以拔除,日渐扎下遒劲的根,所有分岔的根系从那个角落蔓延,左心房,右心室,肺叶,腹腔膈肌,布满整个胸腔,所以才会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都牵扯出若有若无的痛。

“哎,遇见,”没来由地冒出一句话,段桥趴在台子上没有起来,“你以前的城市经常下雪么?” “下啊,浅川一到冬天就下非常多的雪。

” “啊,怪不得,”段桥把椅子挪到落地玻璃边,脸贴着玻璃说,“像我的家乡永宁啊,冬天不会下雪,所以我刚来北京的时候看见下雪好开心哦,可是同学都笑话我,说我是个大惊小怪没见过世面的乡下人。

” 段桥望着窗外的鹅毛大雪出神,玻璃上倒映出来的面容年轻而锐利,却有着呆呆的神色,仿佛灵魂从头顶脱离出来,游走在窗外密不透风的大雪里,平时很阳光的一个人在这一刻却微微地让人心疼。

应该是那种受伤的语气吧。

遇见格外熟悉,因为自己从小到大都听着别人对自己说着类似的话—— 你这个乡下的小孩。

没人要的可怜鬼。

我叫我爸爸打你哦,我爸爸是最厉害的英雄! 没有妈妈哦,遇见是个没有妈妈的怪物啊,我们每个人都有妈妈。

…… 这样的话语很多很多,散落在每一尺每一寸年华,然后吸取着年轻的养分长成了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在纯白的纸面投下巨大的阴影,吞噬着童年柔软的小心脏。

“可是呢,”突然变化的语气,玻璃上映出的面容泛着柔光,微微有些动容,是飞扬的神色,“我从来都没气馁过呢,总有一天,我会让自己设计的建筑物出现在北京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我会设计出地标性建筑,让每一个路过的人,都抬起头赞叹,他们会说,看啊,这个建筑的设计师是段桥,他真的是个很了不起的人呢!” 是什么,在瞬间从潮湿黑暗的内心破土。

——青田,总有一天,你会在CD架上看到我的CD出现在销量冠军的位置上。

“时间到了,”遇见从墙上取下大衣,眼睛微微地刺痛,她把这解释为光线太强,可是她知道再不走的话那些流下来的眼泪就不是光线太强能够解释得过去的了,“我下班了,你加油吧,伟大的建筑师。

” “每天都要上课啊,”段桥回过头来,笑眯眯地闭起眼睛,“每天教那些小孩不累么?” 遇见稍微愣了愣,才想起自己骗段桥说是每天在教小孩子弹钢琴。

“很厉害呢,这么年轻就能教别的小孩,”清秀的脸,像最清澈的水,“我天生就没艺术细胞,什么乐器都不会。

” 也是自己骗段桥说自己是大三的学生,兼职教钢琴和做便利店职员。

“不会啊,我听过别人说的,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有一天,当你成为了最好的建筑师,那你同时也就是最好的音乐家啊。

我先走了,要迟到了。

” 再讲下去眼泪就会流下来。

潮水在内心越积越高。

警戒线。

红灯。

长声汽笛。

WARNING!WARNING! 遇见手放在门的把手上,用力,拉开,在寒风夹着暴雪卷进的瞬间,身后有温柔但坚定的声音说:“等一等。

” 遇见刚刚回了回头,肩膀上被披过一件温暖的大衣。

等一等。

时间没有等我。

是你,忘了带我走。

为什么说等一等的那个人,不是你? 为什么在寒风倒灌的瞬间给我披上大衣的人,不是你? 为什么觉得在这样的大雪夜晚我的衣裳太单薄肯定会冷的人,不是你? 为什么鼻子里瞬间扑进的男生大衣上的洗衣粉味道,不是来自你? 时光究竟带走了多少个无法丈量的年华,以至于在回首时,弥漫的大雾几乎隔断了天。

我再也不会在放学后匆忙地骑车去找你了,就像你再也不会在起风的时候给我短信了。

我再也不会在下雪的时候把手揣进你的大衣口袋了,就像你再也不会守在厨房门口因为闻到香味而忍不住咽口水了。

我再也不会因为想起你的那张线条柔和的脸就忍不住伤心了,就如同你再也不会在深夜里因为我发烧而慌忙在大街上奔跑了。

青田,我并不是因为我们的分离而摆脱不了伤心,我之所以伤心,是因为形影不离那么多年的我们,在分开的时候,竟然没有认真地说过“再见”。

他们说,认真说过再见的人,哪怕分别了再久的时光,终有一天,还会再见。

那么我们,也就是永远也无法相见了? 你还会站在校门外等着我放学么? 你还会像初二结束的那个夏天一样,站在楼梯上抬头,微微地红起脸吗? ——1998年·遇见 一直安慰自己不可以哭。

就算为了不让泪水在脸上结冰时冷得刺骨也好,不能哭。

并且一直在告诉自己,这些漫天的风雪,这些无法抵抗的寒冷,终将过去,前面是温暖的房间,虽然没有人在等自己,可是还有暖和的空气,以及窗台上那盆四季常青的盆栽。

遇见大步冲上楼梯,一步跨过两个三个台阶,一层一层,然后摸出钥匙,打开大门,一股冷风从屋子里倒卷出来。

阀门又堵了。

最近暖气阀门总是出问题,热水经常被堵得上不来。

整个屋子像冰窖一样嗖嗖地吐着冷气。

遇见脱掉大衣,从屋子角落积满灰尘的工具箱里拿出扳手钳子,跪在冰冷的水泥地上开始修管道阀门。

前几天也坏过一次,在遇见的敲敲打打下已经可以用了,现在又堵了,遇见心里念着,他妈的见鬼。

沮丧和难过在心里像潮水一样堆积。

像是学校夏天暴雨里的池塘,地理小组放下的浮标慢慢抬升。

弄了半天终于通畅了,遇见还没来得及把阀门关上,一股热水直喷出来,就算遇见躲得快,手上依然被烫红了一大块。

钻心地疼。

遇见拧开水龙头,冬天的自来水刺骨的冷。

像是无数尖锐的芒刺扎在皮肤上,并且深深地扎进血肉里去。

遇见在水龙头前发怔,任手放在冷水下一直冲,冲到麻木,冲到整只手全部变得通红,才回过神来。

关掉水龙头,两行眼泪刷地流下来。

缩在墙角的被子里发呆。

屋子里的温度随着暖气恢复供热而一点点地升了上来。

玻璃窗上因为温度变化太快迅速地凝结上了一层水汽,然后越结越多,有一两颗大水滴从玻璃窗上沿着紊乱的痕迹流下来。

这他妈的是什么日子啊。

喉咙发不出声音,像是被掐住了脖子。

遇见闭上眼睛觉得双眼发疼,手上被烫红的一块冒出水泡,一跳一跳地疼。

胸腔里一阵一阵玻璃碎裂的声音,像是被巨大石块砸碎的落地窗,凌乱的碎片散落下来朝着心脏最柔软的地方深深浅浅地扎下去,血液汩汩地往外冒。

是什么样的日子呢?几乎完全丧失了离开浅川的意义。

来到北京之后,在那个老板的引荐之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为什么这种A也能有O

养O日记 某位帅哥医生连做了18小时的手术猝死在手术台上,醒来发现自己穿到了一个alpha身上。 床边趴着一只可怜兮兮的omega,见到他醒来,一张小脸简直是白上加白! 蒋云书:我以前对你很不好? 白糖哆哆嗦嗦,不敢说话。 蒋云书: 蒋云书:以后不会了。 蒋云书发现白糖身上布满淤青,左臂还有骨裂。 蒋云书:我以前打你? 白糖脸色惨白,呜咽道:没有 蒋云书: 蒋云书:以后不会了。 蒋云书发现/

明珠劫

雪封大地,白茫茫的一片银色世界。大道穿越起伏的山区,积雪没径,行旅绝迹。北面出现了三匹健马,三位骑士一面策马徐行,一面不住察看左右的山势,风帽裹住了头脸,只露出一双锐利明亮的眼睛。鞍后有马包,腰间佩了剑,骑装外加了大氅,很难从外表估计他们的身份。走在中间的骑士勒住了坐骑,向右面的同伴笑道:谢智高,这里好像很不错。谢智高仔细地向四周察看,点头道:是很不错,大哥。前不沾村,后不近店,山高林密,/

七零离婚过小日子

姜芸穿成一本虐恋小说中双男主的亲妈,哥哥是黑化男主,弟弟是白衣天使,最后一死一疯。 姜芸:?????还好,他们现在只是缺爱的萌萌小包子。 至于抛妻弃子的渣男,想逼她转嫁小叔子的婆家? 姜芸:离婚!踹渣男!保儿保命远离女主! 文案二: 离婚后渣前夫大言不惭:姜芸离了我就不能活! 结果眼睁睁看着姜芸带着崽崽们种田致富,日子越过越幸福~~~ 更可气的是,优质男们络绎不绝地想给他儿子当爹,开大卡车/

总裁她总是哭唧唧

沈宁馨毕业后进了家企业,做了一名实习生。 公司里氛围不错,工作也比较清闲,同事们都很照顾她,除了那个成天黑着脸,没有一点人情味的冰山老板。 这个方案不合格,重新改。 你这单子做的是怎么回事,我之前告诉过你几遍了? 今天要是再做不完,晚上就别想走了。 沈宁馨感觉自己上辈子绝对作了孽,所以才会摊上这么个一点都不可爱的上司。 直到有一天她偶然发现了上司的微博小号。 今天大家下班后聚餐没带我,我好/

大国重工

冶金装备、矿山装备、电力装备、海工装备一个泱泱大国,不能没有自己的重型装备工业。 国家重大装备办处长冯啸辰穿越到了1980年,看他如何与同代人一道,用汗水和智慧,铸就大国重工。 /

人间正道

这是一部全景式反映我国当代改革生活的作品,作品以经济欠发达的平川地区为切入口,以一千多万人民摆脱贫穷落后的经济大建设为主线,在两万八千平方公里土地上,在上至省委,下至基层的广阔视野里,展开了一幕幕悲壮而震撼人心的现代生活画卷。市委书记吴明雄押上身家性命投身改革事业,在明枪暗箭和风风雨雨中为一座中心城市的美好明天艰苦地奋斗着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