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0章(1/3)

二〇一七年九月十四日 辑二:一个记忆回来了 辑二:一个记忆回来了 一个记忆回来了 潘卡吉·米什拉问我:“你早期的短篇小说充满了血腥和暴力,后来这个趋势减少了,为什么?” 这个问题十多年前就缠绕我了,我不知道已经回答了多少次。

中国的批评家们认为这是我写作的转型,他们写下了数量可观的文章,从各个角度来论述,一个作品中充满了血腥和暴力的余华,是如何转型成一个温情和充满爱意的余华。

我觉得批评家们神通广大,该写的都写了,不该写的好像也写了,就是我的个人生活也进入到了他们的批评视野,有文章认为是婚姻和家庭促使我完成写作的转型,理由是我有一个漂亮的妻子和一个可爱的儿子,幸福的生活让我的写作离血腥和暴力越来越远……这个问题后来又出口到了国外,当我身处异国他乡时也会常常面对。

我觉得这是一个有趣的情景,十多年来人们经常向这个余华打听另外一个余华:那个血腥和暴力的余华为何失踪了? 现在,我的印度同行也这样问我,我想是认真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了,应该发布一个非盗版的回答。

需要说明的是,回答这个问题的家伙是《兄弟》出版之前的余华,而不是之后的。

法国评论家NilsC.Ahl说《兄弟》催生了一个新的余华。

他的理由是,一本书有时候会重塑一个作家。

一些中国的朋友也说过类似的话,我本人十分赞同。

于是《兄弟》出版之后的余华也许要对两个失踪了的余华负责,不是只有一个了。

如何解释第二个失踪的余华,是我以后的工作,不是现在的。

一九九一年、一九九二年和一九九五年,我分别出版了《在细雨中呼喊》《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就是这三部长篇小说引发了关于我写作风格转型的讨论,我就从这里开始自己的回答。

首先我应该申明:所有关于我写作风格转型的评论都是言之有理,即便是与我的写作愿望大相径庭的评论也是正确的。

为什么?我想这就是文学阅读和批评的美妙之处。

事实上没有一部小说能够做到真正完成,小说的定稿和出版只是写作意义上的完成;从阅读和批评的角度来说,一部小说是永远不可能完成或者是永远有待于完成的。

文学阅读和批评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如同是给予世界很多的道路一样,给予一部小说很多的阐释、很多的感受。

因此,文学阅读和批评的价值并不是指出了作者写作时想到的,而是指出了更多作者写作时所没有想到的。

一部开放的小说,可以让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获得属于自己的理解。

基于上述前提,以下我的回答虽属正版,仍然不具有权威性,纯属个人见解。

因为一部小说出版以后,作者也就失去其特权,作者所有针对这部小说的发言,都只是某一个读者的发言。

我的回答由两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为什么我在一九八〇年代的短篇小说里,有这么多的血腥和暴力;第二部分是为什么到了一九九〇年代的长篇小说里,这个趋势减少了。

回答这样的问题并不容易,不是因为没有答案,而是因为答案太多。

我相信作为一位小说家的潘卡吉·米什拉,他知道我有很多的回答可以选择,我可以滔滔不绝地说上几天,把自己说得口干舌燥,然后发现自己仍然没有说完,仍然有不少答案在向我暗送秋波,期待着被我说出来。

经验告诉我,过多的答案等于没有答案,真正的答案可能只有一个。

所以我决定只是说出其中的一个,我想可能是最重要的一个。

至于是不是那个真正的答案,我不得而知。

现在我又要说故事了,这是我的强项。

很久以来,我始终有一个十分固执的想法,我觉得一个人成长的经历会决定其一生的方向。

世界最基本的图像就是这时候来到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如同复印机似的,一幅又一幅地复印在一个人的成长里。

在其长大成人以后,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不管是伟大,还是平庸;其所作所为都只是对这个最基本图像的局部修改,图像的整体是不会被更改的。

当然,有些人修改得多一些,有些人修改得少一些。

我相信毛泽东的修改,肯定比我的多。

我觉得是自己成长的经历,决定了我在一九八〇年代写下那么多的血腥和暴力。

“文化大革命”开始时,我念小学一年级;“文化大革命”结束时,我高中毕业。

我的成长目睹了一次次的游行、一次次的批斗大会、一次次的造反派之间的武斗,还有层出不穷的街头群架。

在贴满了大字报的街道上见到几个鲜血淋淋的人迎面走来,是我成长里习以为常的事情。

这是我小时候的大环境,小环境也同样是血淋淋的。

我的父母都是医生,我和哥哥是在医院里长大的,我们在医院的走廊和病房里到处乱窜,习惯了来苏儿的气味,习惯了嚎叫的声音和呻吟的声音,习惯了苍白的脸色和奄奄一息的表情,习惯了沾满血迹的纱布扔在病房里和走廊上。

我们的父亲时常是刚刚给患者做完手术,手术服上和口罩上血迹斑斑,就在医院里到处走动,喊叫我们的名字,要我们立刻到食堂去吃饭。

当时医院的手术室是一间简陋的平房,有时候我和哥哥会趁着护士不在手术室门外的时候,迅速地长驱直入,去看看正在给病人进行手术的父亲,看到父亲戴着透明手套的手从病人肚子上划开的口子伸进去,扒拉着里面的肠子和器官。

父亲发现我们兄弟两个站在一旁偷看手术过程时,就会吼叫一声: “滚出去!” 我们立刻逃之夭夭。

然后在一九八六年至一九八九年,我突然写下了大面积的血腥和暴力。

中国的文学批评家洪治纲教授在二〇〇五年出版的《余华评传》里,列举了我这期间创作的八部短篇小说,里面非自然死亡的人物竟然多达二十九个。

这都是我从二十六岁到二十九岁的三年里所干的事,我的写作在血腥和暴力里难以自拔。

白天只要写作,就会有人物在杀人,就会有人物血淋淋地死去。

到了晚上我睡着以后,常常梦见自己正在被别人追杀。

梦里的我孤立无援,不是东躲西藏,就是一路逃跑,往往是我快要完蛋的时候,比如一把斧子向我砍下来的时候,我从梦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吃掉你的信息素

顾清有个秘密,他要吃掉那个人的信息素才能活下去 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不管那个人多冷淡,他都跟在那个人后面,默默当他的跟班,只为收集一点信息素救命。 直到顾清研究出来代替那个人信息素的药品,虽然有点副作用,但可以忍。 而霍舟忽然发现,他身后的跟屁虫omega不见了,再也不出现在他面前。 霍舟笑,看他能坚持多久,顾清爱自己到骨子里,还会走? 最后顾清被人在学校门前表白,霍舟一把抓住他的手腕/

特别的我们[娱乐圈]

云辛被邀请参加最强CP的真人秀节目。 导演过来打招呼:云辛,你就和向天神吧,你俩第一期的角色任务是当一周的兄妹。 向景满眼角勾着笑意,妹妹,请多指教。 - 搬进独栋小洋房后,俩人开始为期一周的兄妹生活。 妹妹,给哥哥做个蛋炒饭? 妹妹,和哥哥一起去超市买菜? 妹妹,镜头在对着你呢,跟哥哥笑一下? 云辛忍无可忍,避开摄像头在卫生间堵住向景满,你有毛病?正常一点行不行?演哥哥还演上瘾了? 不用/

拯救恶毒反派[快穿]

柏易身为人生赢家,年轻有为,八面玲珑,因为意外绑定了拯救反派系统。 反派各有不同,阴鸷、狠毒、偏激、暴虐、凶残却有一点相同 都想占有他。 反派:只要你在我身边,我可以成为一个正常人。 如果你离开我,我还有什么理由去爱这个没有你的世界? 你是我唯一的光,我荒芜世界里的玫瑰。 表面温柔内里冷漠理智受X人格缺陷攻 攻是一个人 请勿指导写作,谢绝无理KY /

快来做题

在青城一中,有两个知名人物,一个叫宋满,一个叫楚逢秋。宋满是平行班一霸,翘课不良倒数第一混世女魔王。 楚逢秋是志远班学霸,成绩好模样漂亮小提琴钢琴样样精通的女神。 这俩人本谁也不挨着谁,直到有天,楚逢秋看见宋满随手解出了她想了十分钟解题步骤繁复的难度颇高的奥数题。 楚逢秋:??? 这个女同学一定大有问题! 于是青城一中出了个大新闻,志远班的女神追着女魔王不放了! ♂震惊!学霸和学渣相约小树/

悄悄喜欢

1. 高中时,云悄和林桀关系亲密,但无人认为他们最后会在一起,只因两人是不同世界的人。 一个出身书香世家,成绩优异,是南城九中公认的天之骄女;另一个离经叛道,整日不学无术,活脱脱的纨绔再世。 可没有人知道,那些懵懂岁月里,他们是彼此的念念难忘。 高考完那晚,云悄鼓足勇气拨通林桀电话告白,才一接通,那边就响起少年吊儿郎当的声音:别打电话告白了,我有喜欢的人。 不好意思,打扰了。 云悄默默挂断/

盛夏

正直少女厌世富二代 架空现代,破镜重圆 盛夏是个没什么名气的主播,直播没什么内容,就是每天定点上线,用的是电脑自带的摄像头,直播自己埋头学习的样子 可是一下子消失了一个多月,每天定点跟着她学习打卡的弹幕还是多了起来。 没什么事,就是去医院做了个小手术。电脑自带摄像头没有美颜功能,清晰度也一般,盛夏看起来瘦了一些。 医生么?盛夏看完一节网课,放下笔,挺帅的。 是真的帅,穿着白大褂跟拍电影似的/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