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下册 第8章(2/3)

是个热闹地方,每日有无数游手好闲的混混们去帝都府外头听些新鲜消息再广为传播。

李睿一入帝都府大堂,拱手道:“在下奉宋县君之命而来,宋县君有祥瑞近身,夜间梦一金龙,之后吞风有孕。

此大吉之兆,先是为承恩公府误会,如今不知何方歹人竟然冒充太后的宫人内侍,到宋县君别院打着太后的谕令谋害宋县君腹中孩儿。

如此胆大包天,侮辱太后的清名,实在是大逆不道。

请大人定要严加惩处!” 帝都府尹前脚刚接了宋荣差人送来的宋嘉言与方谅和离的文书,如今又接到这个状子,还事关太后,帝都府尹上吊的心都有了。

装模作样地收了状子,请李睿里面去谈。

帝都府尹请李睿坐了,道:“李公子说这些人是冒充的慈宁宫的使者?” “是啊。

不然,宋县君吞风有孕,与太后有何相关呢?这些歹人哪,也不知是吃了熊心还是豹子胆,竟然冒充太后使者谋害宋县君。

太后慈心宽厚,宋县君是深知的,哪里能容这些歹人给太后的慈名抹黑呢?宋县君一听那些混话就恼了,立刻把歹人绑了来,叫我送来给大人处置。

”李睿道。

吞风有孕? 帝都府尹眉梢一挑,这真是对着棺材编瞎话——骗鬼呢。

清清白白的大姑娘,若吞口风就能有孕,还要男人做什么? 但,此事既然惊动了太后,难道……那位宋县君是有了皇嗣? 帝都府尹脸色陡然一变,望向李睿。

李睿浅笑,微微点头,正色道:“此事案情复杂,牵扯甚多,不如大人请示御裁。

” “李公子说得是。

”帝都府尹拭一拭额角微汗。

连带着宋家的和离书与这张状子,帝都府尹便去了宫里。

昭文帝万没料到老娘会使出撒手锏来,当时心下一跳,听到后来宋嘉言直接命人将太后的几个宫人内侍绑去了帝都府,昭文帝心下又是一叹,对帝都府尹道:“方宋两家,本不相宜。

” “是,臣遵旨。

” 昭文帝再道:“那几个歹人,胆大包天敢于太后清名抹黑,委实可恨。

” 帝都府尹这就明白圣意了。

方太后等了一天,不见自己的宫人内侍回来复命,待听昭文帝说明原委,方太后险些厥过去。

昭文帝先下手为强,道:“母后,嘉言腹中有朕的皇子,你怎么能派人去鸩杀于她?” 方太后道:“难道她死了?”恨恨地骂了两声,“妖孽妖孽!” 昭文帝原想借一借方太后之力,孰料两人根本不在同一档次,昭文帝想着宋嘉言的肚子一日大似一日,道:“万一嘉言当了真,此事要如何收场?她也是大家闺秀出身,宋子熙乃朝中重臣,事已至此,与其让天下议论纷纷,不如朕这就迎娶她进宫。

” 方太后怒道:“迎娶?” “嘉言冰清玉洁,出身书香……” “不行,顶多做个美人。

哀家绝不承认这样的儿媳。

”现在就敢把她的宫人内侍送到帝都府,完全不给她这个太后留一丝脸面,将来若宋嘉言进宫,更是后患无穷。

昭文帝本也不想争执此事,见老娘的注意力已被引到立后一事上,昭文帝快刀斩乱麻:“这件事到底为止,为母后清名计,何姑姑那几个宫人朕已命人秘密处置了。

母后,嘉言腹中有皇子,请母后行事略为和缓些,那是母后的孙儿,若孩子有个好歹,叫天下人如何议论母后呢?” 宫里两母子在为宋嘉言发愁,如今帝都都在议论宋县君吞风有孕之事。

宋嘉言笑了一阵,李睿问:“我思量着皇上定会再来的,你有什么打算?” “放心,我有办法。

” 吞风有孕的话都放出去了,只要不是傻瓜,全帝都都知道宋嘉言肚子里是谁的种了。

昭文帝寻个空儿又来了西山别院,宋嘉言并不说令人扫兴的话,先是好茶好水招待一番,又带着昭文帝到了一处宽阔的山水宜居之处,指给昭文帝道:“我命人把这片地买了下来,以后盖成别院,离皇上的意园并不远。

” “你依旧不愿意与朕进宫?” “皇上。

”二人一并坐于暖阳和风之处,宋嘉言望向昭文帝,“皇上想做明君,想做圣君,就要接受天下读书人的贤与愚的评判。

想成为万世明君,就要接受世人的评判标准,按圣人的意思去做。

我观史书,汉以前,秦时百家争鸣,儒家只是百家之一,远未至圣至贤。

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方被天下人视为圣贤。

”宋嘉言温声道,“不论儒家还是哪家,它们因何而诞生?孔子游历多国,无非是想为君王所用,而非是君王为他们所用。

帝王自称天之子,便是想与凡俗之人区别开来。

那么,为何要以凡人贤愚的方式来评判皇上呢?因我是再嫁之身,皇上便娶不得我吗?翻开历史,越往前看,我愈觉着天空海阔,远非如今可比。

大汉武皇帝的生母便是再嫁之身,这并没有阻止他成为万世明君。

皇上的顾虑我都明白,我只是觉着可惜。

皇上高居帝王之位,手握天下权柄。

想当初,皇上身处险境,逆党逼至眼前都能面不改色,天子之威令人叹服。

”宋嘉言道,“我最佩服皇上的是,能时时将百姓安危置于心上,再如何痛恨西蛮,也没有因一时天子之怒发动战争。

战争,毕竟不是小事。

皇上忍得等得,将来一雪前耻,圣君之名,不论现世还是将来,会有数不清的后人敬仰皇上英明。

还是那句话,皇上不愿娶我,无非是皇上觉着我还不够分量罢了。

我跟皇上的第一日就做好了一切准备,我不令皇上为难。

我不怕别人的闲话流言,我若是怕了,就没有现在。

皇上尽管放心,待过十年,不会有人再说什么。

” 说到此处,宋嘉言起身背对着昭文帝,道:“我认为自己配得上后位,从来不是出自对皇后地位的觊觎。

做皇后,也不仅仅是件花团锦簇的事。

我有过权衡,敢坐此位。

皇上什么时候觉着我配得上皇上的后位了,皇上再来接我吧。

若是皇上终无此意,宋嘉言依旧是宋嘉言。

” 昭文帝喜欢听宋嘉言说话,聪明解语的妃子有许多,但唯有宋嘉言的话,总能触动昭文帝心中的那根弦。

昭文帝相信,没有他,宋嘉言也能够很好地活下来。

但是,昭文帝舍不得。

这把年纪,说爱与不爱就有点矫情了,何况他是帝王。

昭文帝舍不得,先时久不立太子,难道仅仅是想磨炼大皇子的性情吗?昭文帝一直想要一个最优秀的继承人,纵使皇帝这种生物,也是盼着青出于蓝的。

宋嘉言是这样的优秀,由她教导出来的皇子,该是什么样的? 有他与宋嘉言为父为母,皇子该是何等优秀? 宋嘉言已经买好地皮,眼瞅着就要动工盖房子了。

昭文帝实在说不出贵妃、皇贵妃的话了,直接第二日就当朝讨论起立后之事来。

姚皇后过世已久,立后的事朝臣们提了多少年,昭文帝理都不理。

如今忽然要立后,还是立个二婚女人。

尽管宋嘉言吞风有孕的事大家都心知肚明了,但,这跟立后是两码事吧? 宋荣险些没给群臣骂死。

好在宋荣的内心强大,随便怎么骂,宋荣根本只当清风拂面了。

不论朝中如何震荡,宋荣只管等着做国丈了。

不要以为宋家就没人了,宋荣颇有几门顶用的姻亲。

纪家虽被降为子爵,那也是有爵位的。

老丈人纪轩听说宋嘉言搭上皇帝,和离之后要被立后,拊掌笑道:“天赐良机,天赐良机。

”若能一举诞下皇子,日后还有什么好愁的。

宁安侯府相对平静一些,宁安侯叹道:“妇人误国哪。

”这说的并不是宋嘉言,而是方太后。

若不是方太后给宋嘉言赐了这么一门恶心的婚事,宋嘉言不见得会走到这一步。

初始,宁安侯只以为宋嘉言会想法子弄死方二再嫁,结果,宋嘉言现在完全是要入主中宫的意思了。

纪闵心下很不放心宋嘉言,更关键的是,姻亲之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宋嘉言此事,成则皆大欢喜,若是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就是宋家,除了宋荣,听到消息后都吃了一惊。

宋嘉让完全不可置信:“嘉言有了皇上的孩子?” 宋荣道:“皇上早朝上说了,要立嘉言为后。

” 两兄弟都被震得说不出话,还是宋嘉诺问:“父亲,要不要把大姐姐接回家来护养?” “在家里,安稳些。

”宋嘉让也是这个意思,如今戚氏当家,绝对委屈不到她。

宋荣却是别有计较,道:“让她住在西山吧。

”宋嘉言住在西山,险是险,机会却多。

尤其昭文帝,立后的话都说出来了。

昭文帝不是初初登基的帝王,这个时候说出立后的话,绝不是随便的话。

而且,住在西山,若是昭文帝来往之类,也方便。

事已至此,就不必做什么欲迎还拒的害羞样了。

至于孩子,自然有孩子的爹来操心。

若孩子的爹都不操心,他们更是白操心。

昭文帝派了最擅保胎的太医,一天十二个时辰驻扎在宋嘉言的西山别院,另外,还派了一队禁卫军守护宋嘉言的安危。

李云鹤早就被宋荣送到了山上,如今太医出马,虽然用不到他,他也没走。

太医的安胎方子,熬的汤药,李云鹤都会跟着检查一遍,以免出了纰漏。

李云鹤现在绝对是死心塌地攀着宋嘉言这棵大树了,连带先时去庄子上给小纪氏诊脉的事都一一跟宋嘉言说了。

然后,还有宫里源源不断的补品送过来。

西山别院的事闹得沸沸扬扬,天下皆知。

方夫人进宫给方太后请安,只是乍一见方太后,请安的话一字未言,反是先扑到地上,痛哭不止。

方太后早满肚子火,冷冷道:“号丧什么!”鹰隼一般的眼睛望着方夫人,“不论有天大的委屈,都把嘴给哀家闭紧了!若敢说一句混话,承恩公府就是灭门之祸!” 方夫人在外头也知道了宋嘉言怀了龙种的事,她倒是不敢奢望到宫里找公道。

主要是因先时行宫那件事,昭文帝厌弃方家至极。

如今昭文帝做了对不住方家的事,她到宫里来,也算是苦主哭诉一二,好歹皇家也要给方家些安慰才是。

哪怕方夫人不来哭号,方太后亦知娘家的委屈,淡淡道:“放心吧,这件事,皇帝会给方家一个交代的。

” 方夫人又与方太后诉了不少苦处,便回家等皇家的交代去了。

反正宋嘉言一早便视方家为仇人,方家因宋嘉言成了全帝都的笑柄。

如今能从宋嘉言身上得些好处,方家也是情愿的。

昭文帝现在一门心思都在宋嘉言身上,自然要先安抚苦主,又额外赏了方家一个世职。

方家被堵了嘴,也就不大闹腾了。

只是,群臣前仆后继地阻止,没个消停。

人都有这股子犟劲,昭文帝越发觉着不能委屈了宋嘉言。

一把年纪,娶房媳妇,还要听这些臣子叽叽喳喳聒噪个没完,昭文帝索性乾纲独断了。

群臣也不是好惹的啊,以彭老相爷为首,还有致仕的秦老尚书,俱都联名上书,极力阻止昭文帝迎娶宋嘉言为后。

昭文帝一意孤行,群臣不得不让步,但按群臣的意思,一个二婚妇人聘以妃位也就足够了。

接着,又把宋家的出身拿出来说事儿,寒门中的寒门,就是一嫁,想要做皇后也是白日发梦!更不必提现在了! 说到出身,宋荣就不服了,也不知宋荣是从哪个犄角旮旯里刨出来的族谱,硬是把十八辈祖宗安到了大凤朝战神宋遥宋大将军的脑袋上,自称出身名门,族中历史渊源流长,只是近来家境陨落,子孙离散,方至此地罢了。

秦老尚书不顾两家嫌隙,亲自去宋家劝了宋荣一番:“先立为妃,日后有福,自然是有福的。

何必在此时得罪群臣,得罪天下?” 宋荣道:“我翻遍东穆律例,从未见过不许立二婚女子为后的律法。

我家女儿,出身教养都是一等一,既得皇上青眼,便是小女的福气。

”虽然在宋荣看来,贵妃、皇贵妃之位也不算委屈他闺女,但,若能给女儿争来后位,为何要屈居妃位? 秦老尚书叹息着告辞。

秦老尚书多么敏锐的政治嗅觉,他家孙女在宫为妃,又育有皇子,一旦宋嘉言为后,肚子里再生下皇子,就是正经的中宫所出嫡子,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

何况,因先时宋嘉言与秦峥的婚事破裂,秦宋两家的仇早结下了。

不管怎么说,秦家绝对不能坐视宋嘉言登上后位!否则,按如今秦宋两家的关系,万一宋家坐大,秦家就是不死不休的结局了。

不仅朝臣联名,便是宗室对此也反应不小。

仁德亲王妃李王妃在慈宁宫就跟方太后说了:“宋氏女视承恩公府为仇家,一旦宋氏女为后,将来承恩公府当何去何从?再者,就她这身份……以后叫承恩公府的脸往哪儿搁呢?” 回了家,李王妃心结难解,对丈夫道:“切不可叫那妖精得逞!” 仁德亲王叹道:“要说容貌,宋姑娘还真担不起妖精的名声来。

” 说到这个,李王妃就想吐血。

明明相貌不怎么样,倒是颇有手段惑上,宋嘉言连昭文帝都能搞到手,何况秦峥这种自幼一起长大的傻小子。

如今一思量,也难怪秦峥对她念念不忘了。

多说无益,李王妃再次叮咛道:“王爷一定好生劝一劝皇上。

” 仁德亲王反是道:“你以后去宫里,多劝劝母后。

我看,皇兄大概是认准了宋姑娘。

” 闻此话,李王妃险些没厥过去。

李王妃一时心急,眼圈儿都急红了,哽咽道:“莫不是王爷不知道,女儿的婚事是怎么来的?女儿跟女婿失和,就是宋嘉言搞的鬼。

一个大姑娘孤零零地住在山中别院,谁知道孩子是怎么回事?如今还敢图谋后位,日后若她得势,一家子老小还要不要活命了?” 仁德亲王道:“若当初没有图谋秦家亲事,让宋姑娘跟秦峥成亲了,也不会有后头这些事了。

就是女儿,豪门大户地嫁进去,也受不了这些委屈。

” 时至今日,李王妃也不是不后悔,但后悔有什么用?世上有卖后悔药的吗?李王妃咬牙切齿:“定不能让她如愿以偿。

” 仁德亲王长叹一声,没有说话。

方太后将在帝都的王妃、公主、郡主等贵女都请到慈宁宫,连带宫妃。

戚贵妃告病未到。

秦淑妃想到宋嘉言要进宫,已是不大安稳了。

宋嘉语小病了两场,坐在下座都无精打采。

丽妃年老色已衰,但,侄儿媳妇要进宫为后,只要一想到这事儿,就够糟心了,故此面色亦不大好。

余者妃嫔,不过随大溜而来。

端睿公主倒是来了,端睿公主是来替戚贵妃告病假的,还打着戚贵妃的名义发表了对此事的看法:“此事事关后位,如今宫妃之中,唯我母妃为贵妃位。

母妃胆小怯弱了一辈子,皆因皇祖母、父皇疼惜她之故,方有了贵妃尊位。

如今,居贵妃之位已是莫大的恩典福气了。

母妃说了,谁要是想把她当成靶子推出去,就该提议立她为后了。

” 这话,正说到方太后心窝去。

后宫戚贵妃身份最高,难得的是,戚贵妃膝下只有一位端睿公主。

端睿公主又备受昭文帝喜爱,戚贵妃出身戚国公府,乃是先帝母族。

而且,戚贵妃于后宫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这个时候,戚贵妃为后,比宋嘉言强一千倍。

端睿公主此话一落,方太后皱眉斥一句:“这叫什么话?” 端睿公主并不害怕,抿嘴儿一笑道:“不瞒皇祖母,这也是儿臣的意思。

母妃居贵妃位,已是莫大的恩宠福气。

如今后宫,丽妃娘娘与母妃一样同是父皇潜邸之人,出身较母妃更为尊贵,秦淑妃娘娘较母妃更为渊博,宋德妃娘娘更得父皇宠爱。

母妃位高,偏生没有皇子,并不愿卷入这些是是非非。

就是端睿也觉着,父皇愿意立谁就立谁吧。

反正,父皇的皇后便是一国之母,都是端睿的母后。

” 丽妃早已无子,秦淑妃自上次隐瞒身孕失宠,现在元气尚未恢复。

至于宋德妃,产子之后便失了恩宠,反不如先前了。

无可否认,宋嘉言现在就是昭文帝的心头好。

端睿公主一个深得帝宠的公主,谁做皇后都不会亏待她,更不会去为难无子的戚贵妃,何苦为个后位争个你死我活。

关键是,争也不见得能争赢。

方太后原本还想让端睿公主去劝劝昭文帝,听端睿公主一席话,方太后什么心都没了,道:“你一个丫头,不懂这些,先下去吧。

” 端睿公主本就是来替戚贵妃告假的,浅腰一福,转身去了。

幸而有戚贵妃与端睿公主先表态,就是这样,戚贵妃还是无可避免地被推到了与宋嘉言抗衡的位置。

大臣宗亲,宁可推无子的戚贵妃上位,也不愿令宋嘉言为后。

连仁德亲王私下也劝自己的哥哥:“不要立后,大不了以皇贵妃之位相酬,也足够了。

待宋县君诞下皇子,再进一步有何难?” 倒是景惠长公主见皇上时道:“若皇上初登基,为权臣掣肘也就罢了。

如今皇上权掌天下,难道还要受那些朝臣指指点点不成?这是皇后,皇上的妻子,难道皇上做不得主,倒要天下人为皇上做主?先时宋姑娘与方谅的婚事,本不相宜。

何况,听说宋姑娘与方谅并未圆房,如今皇嗣在外,皇上莫不是还要纠结于这些无关紧要的人,倒委屈了皇子。

”景惠长公主沉声道,“皇上只管颁下立后诏书,将来帝后大喜,臣妹定会来饮一盏喜酒!” 自姚馨过身,景惠长公主老去许多。

不论景惠长公主出自何许目的说出这番话,昭文帝都需要景惠长公主在宗亲公主中表明这种态度,他需要景惠长公主的支持。

景惠长公主离去前,昭文帝赐下不少药材滋补之物,景惠长公主谢恩笑纳。

宋嘉言之事,大家都在关注,或是乐见其成,或是恨之欲死,承恩公算是后者之最了。

自从宋嘉言宣布自己梦见金龙、吞风有孕起,承恩公府就成了帝都的大笑话。

承恩公连带方世子,已经病休数日,未曾上朝了。

与其跟老爹在书房愁脸人对愁脸人,倒不若去美妾房中消遣。

孟姨娘给方世子捶肩敲腿,柔声道:“上次清风神仙来,妾身觉着大仙儿说得头头是道。

若是爷心里不顺,要不要再请大仙儿来问问?” 想到神棍清风,方世子倒是冒出个极好的主意来,他登时推开孟姨娘,趿拉上鞋子,就跑了出去,与父亲商议起来。

听完儿子的话,承恩公拈须而笑道:“好主意,实在是绝好的主意。

” 方太后也觉着这主意不差,遂对昭文帝道:“看皇帝对那女人完全是神魂颠倒,皇帝一意孤行,哀家也没法子。

只是,立后并非小事,关乎国运。

不若请钦天监测一测那女人的八字,若真就合适,哀家也不说什么了。

” 方太后要找钦天监给宋嘉言批命。

宋荣早有准备,叹:“钦天监要危险了。

臣听说,钦天监的独生子失踪好几天了。

这次若是钦天监说错了话,估计儿子堪忧啊。

” 昭文帝道:“朕自会安排天祈寺高僧为嘉言批八字。

” 宋荣行一礼,正色道:“嘉言不仅是臣的掌上明珠,便是她的品性,也值得皇上珍惜。

” 这还真是老宋卖瓜…… 天祈寺的高僧还未来,方太后先把钦天监宣进宫来,钦天监伏地道:“此女八字极煞,克父克母克夫克子克八方,皇上为江山社稷着想,万不可近此女之身。

” 昭文帝冷冷道:“这样说,是不是你的儿子就能平安归来了?欺君之罪你可当得起?” 钦天监直接趴地上了。

昭文帝对方太后道:“钦天监不过观星象而已,朕会请天祈寺高僧亲自为朕与嘉言合批八字,母后等着听喜讯吧。

此等小人之话,焉可取信?” 方太后也不是好相与的。

她拉着儿子的手,语重心长道:“并非哀家执意不叫你娶宋家女,德妃一样姓宋,她进宫来,我视为自己的女儿一般。

难道,哀家的眼里心里还容不下一个宋嘉言吗?你知不知道,宋嘉言真的是不祥之人。

她刚诞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非典型求生欲[快穿]

霁摘星在无数次转生中,按部就班地做气运之子的工具人。 突然有一天,他想活得久一点。 星际世界 有幸和三殿下达到99%的基因适配度,平步青云的第一步,就是让皇室将他塞入帝国学院借读,好镶金。 天骄们对其不学无术十分鄙夷,直到有日他们发现,这个借读生论文比他们多写十页纸,课题习惯用三种方法解答,随堂测永远最高分。 于是等三殿下宣布心爱之人另有所属,众天骄振奋:真的?那我可以追求霁首席了吗? 修/

三界解忧大师

纪晗一觉醒来,感觉谁都欠他的 应该是有什么原因,但他想不起来 于是他开了间解忧铺,打人打鬼打神,日天日地日三界 凡人来求,贡献一缕记忆便可 鬼神来求,那就要付很多很多的酬金 微府老大:天帝,纪晗乱收费,不给就打 天帝:给吧给吧,不够的话来天上打欠条 白无常:阎王殿下,纪晗看上你最喜欢的赤名岩了 阎王:给给给,只要让他走,要什么都给 阎王:纪晗这人奸诈贪婪,你就不觉得他有点什么? 绍原沉思片/

恶毒男配不争了[重生]

生前,晏暠一直不明白,明明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为何父母总是偏爱弟弟,把所有好的都给他,无论自己做什么都得不到关注。 越是如此,晏暠便越是难受,越是不平,于是处处都和弟弟争。只要是弟弟想要做的事情,他也去做,并且做的更好。 但明明他才是做的更好的那个人,却始终得不到周围人的认可,父母,老师,同学,朋友望着他的眼神都是嫌弃的,说他善妒,自私,喜欢抢别人东西。 一直到死,晏暠才明白,他抢的是主角/

法师乔安

1620年代的瓦雷斯世界,正处于时代更迭的转角。 魔导蒸汽机吹响了工业革命的号角,启蒙思潮正在冲击封建皇权的根基,旧大陆的帝国日薄西山,新世界的殖民者野心勃勃,一千六百年来建立在剑与魔法之上的旧秩序,即将为一种全新的秩序所取代。 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这就是殖民地少年乔安维达学习和生活的年代。 人人生而自由,但施法者更自由。 这是一个关于魔法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 (相/

如何成为白月光[快穿]

白檀,一个被扔在阳光福利院的孤儿,因脖颈处带了块檀香木,遂得了这个名字。 机缘巧合之下,一个名为成为白月光的系统找到白檀,致力于把他培养成琴棋书画样样皆通,诗词歌赋无所不精,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才华,更有颜值,铭刻在主角灵魂深处的白月光。 白檀兴奋:那可真是棒棒哒。 从此以后,一人一系统游走在各个世界,所向披靡,一不小心,撩了不该撩的人 白檀: /

隔河千里,秦川知夏

白浮泉遗址公园的管理者秦川热衷于小动物保护,科普博主,一个机缘巧合下,博学的他应邀为詹知夏设计了一条京杭大运河的旅游线路,生命之中的一次偶然的交集,演绎出一段共路的人生。从相识、相知、相恋,借着大运河美丽的风光,本已两难的人生,因爱而变得熠熠生辉。相恋后,两人为修复白浮泉还原遗址倾尽全力,为完成这一使命,克服了所有困难,用他们的奋斗书写了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