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很快便是宋老太太的寿辰,亲戚自然要早些过去帮衬。
任景远书香门第出身,一大早便带着妻子儿子过去了。
宁安侯一家去得也很早,但是,任景远和宁安侯同时发现了一个问题,来宋家献殷勤的少年们,可真是不少啊! 最大方的是李睿,他已经在边城设了办事处,放了可靠的掌柜在那里盯着。
故此,今年就没出去跑生意。
知道宋家老太太过大寿,早令人送了一车时令佳果,一车山珍干货。
如今小纪氏早死了和宋嘉言比做生意的心,收下李睿送来的东西,除了家人吃用的,其他的都用在了老太太寿宴上。
余者,秦峥秦嵘一早就到了。
最显眼就是吴家兄弟了,按理说吴宋两家素无交情,但这兄弟两个也一大早来了,还一口一个宋叔喊着,嘴甜得不行。
李行远与他们都熟,嘻嘻哈哈地打过招呼,宋嘉让引着任诚任谚任谈介绍给自己的朋友认识,大家年纪差不离,秦家兄弟有出身,吴家兄弟有才干,李睿有银子,各有出挑儿之处。
便是素来自信的任诚,看到与他同龄的秦峥已是举人,心里隐隐有些不是滋味儿。
吴家兄弟再不必说,只年长他两岁,帝都除了聋子,没人不知道他们。
宋嘉让是好心,笑道:“阿双,我这几位表弟都是念书的,你是状元,以后多指教。
”按宋嘉让的意思,吴双的才学是经过朝廷鉴定的,任诚既是要考科举,与吴双搞好关系没有坏处。
任诚为人略显拘谨,倒还不笨,施一礼:“吴大哥。
” 吴双一笑还礼:“任贤弟。
” 那边儿李行远就格外机灵,早拉着吴玉说话去了。
他是个好武之人,之前就听宋嘉让表兄说过,吴玉功夫很是了不得。
只可惜这是在宋家,又赶上老太太过大寿,不然,李行远真想拉着吴玉切磋一番。
任景远刚来帝都,并不知其中内情,倒是宁安侯看出些许猫腻儿,微微一笑,呷口茶打趣道:“子熙,我看,你可是该换个铁门槛了。
” 宋荣与宁安侯是连襟,交情不错,听到宁安侯的打趣,宋荣厚颜笑道:“正有此意。
” 眼睛瞟过这些来献殷勤的小子们,宁安侯忽而起了促狭之心,轻咳一声,不紧不慢道:“说来,言姐儿也到了年纪,不知子熙你可有爱婿人选?” 此话一落,秦峥吴双的耳朵都竖了起来,眼睛不自觉地往宋荣脸上看去。
宁安侯一句话,原本还热闹说话的小子们谁都不说话了。
宋荣笑道:“这怎么说得好?言姐儿年纪尚小,倒是不急。
” 听宋荣搪塞着,宁安侯道:“还有人托我来说亲呢,想问一问子熙你的意思。
说来,也不是外人,那家少年啊……”话到一半儿,宁安侯仿佛刚发现似的,未再说托他说亲的人家,反是对这一屋子少年们道,“怎么不说话了?行了,我们虽是长辈,也没这样大的规矩,你们只管说笑。
” 这时候,各怀鬼胎的家伙们,哪里还有说笑的心哪!便是吴双都恨不能撬开宁安侯的嘴,看一看宁安侯说的是哪个没眼力讨人嫌的人家儿。
更不必说秦峥,他迟迟未出去游历,就是想在走前把这桩亲事定下来,以求稳妥。
如今竟听到有人托宁安侯给宋嘉言说亲,秦峥面儿上还算沉稳,心里却有说不出的浮躁,一时间,额间竟沁出细细的汗珠儿来。
其余几个小子倒还安稳。
吴双定一定神,大大方方地问:“侯爷说的是哪家?” 宁安侯道:“反正不是你们这些坏小子。
” 吴双哈哈一笑,道:“侯爷这话,可不能叫小子心服。
”接着,吴双道,“小子虽是来帝都不久,侯爷也见过小子几面。
小子出身虽平平,不过英雄不论出身,小子也是一表人才。
再说秦兄,侯爷是看着秦兄长大的,说一声少年才子不为过。
我阿弟,文采差些,武功却好。
还有任兄,书香门第,李兄,腰缠万贯。
更不必提侯爷的爱子,行远兄弟了。
我们与阿让阿诺都是兄弟相称,对宋大叔敬若父执,自然也关心言妹妹的亲事。
侯爷如今要给妹妹提亲,我不信侯爷能找出一个比行远兄弟出身好,比任兄门第佳,比秦兄更有才气,比我阿弟武功更好,比李兄更生财有道,比小子文采更胜一筹的人。
侯爷可是言妹妹嫡亲的姨丈,如今亲自出马给言妹妹说亲,究竟什么不得了的人选,说出来叫小子们听听,也长些见识。
” 不待宁安侯说话,宋荣已笑骂:“全都滚出去迎客,倒叫你们来我这儿喝茶闲嗑牙!” 看时辰差不多了,男孩子们纷纷一笑,念叨着“侯爷不地道”,笑哄哄地去外头了。
宋荣看宁安侯一眼,宁安侯摇一摇手里的泥金折扇,道:“现在的小子们,真个鬼头。
” 任景远笑着说了一句男孩子嘴里的话:“侯爷不地道。
” 宁安侯感叹:“看子熙就知道了,还是生女儿好。
”这想做宋家女婿的小子们殷勤若此,做老丈人的多有成就感啊。
宋荣当然是有成就感的,若女儿没什么行情,他得急得上了吊。
但是,女儿这才十三,刚刚到说亲的年纪,就有这些臭小子们不请自到地打女儿的主意,作为老丈人,哪怕神人如宋荣也逃脱不开“老丈人看女婿,越看越来气”的魔咒,尤其吴双这小子,还毛遂自荐呢! 真令人火大! 渐渐的,就开始有人上门道贺,关系好的,带上儿女,一般的,自己过来放下寿礼,到席面儿上喝杯水酒罢了。
宋家兄弟秦峥李睿李行远任诚等,都是帮着招呼同龄的客人。
如遇官场中人,就由吴家兄弟出马。
他们本就是帝都大热话题,竟然亲自来宋家帮衬,可见与宋家关系匪浅,不是真正相熟,宋荣是不可能叫他们帮着待客的。
更高级的客人,则由宋荣、宁安侯、任景远亲自招待。
前院儿如此,内宅也差不多。
这次老太太的寿宴,其实小纪氏就是个总揽,宋嘉言、宋嘉语都是大姑娘了,还有辛竹筝,跟着学了好几年的管家理事。
这次,小纪氏一人一摊事儿地分派给她们,她只管察看着有什么补漏之类的,既轻松,也能锻炼孩子们。
当然,今天三个女孩儿都打扮得极其隆重,宋嘉言大气,宋嘉语娇艳,辛竹筝端庄,各有千秋。
尤其一打听,辛竹筝十四,宋嘉言十三,宋嘉语十二,除了宋嘉语略小些,辛竹筝与宋嘉言都正是说亲的年纪啊。
再一问,呵,正好,还都没定下呢。
辛竹筝略差了些,她又不姓宋,只是宋大人的表妹而已,家中既无产业,兄弟也没什么大本事,不过寄居之人。
倒是宋嘉言,于帝都早有名声,又是刚从老梅庵回来,模样规矩气度谈吐都是上佳。
这些能亲来为老太太贺寿的夫人太太们,哪个不是七窍玲珑心,别看问起来像什么都不知道似的,其实早打听得一清二楚,当下将三位姑娘赞得花儿一般。
还有一位林翰林的夫人握着宋嘉言的手笑道:“真恨不能是自己的女儿呢。
老太太真会养孩子,把女孩儿们养得这般出挑儿,让人羡慕得很。
你这千金若还没有订下亲事,不如我给您保个大媒如何?” 宋老太太早得了儿子的叮嘱,谦虚地说:“孙女们平日里陪我说笑,孝顺得很。
只是,我老了,她们的亲事,还得她们太太与父亲做主。
您若是有好人家儿,跟我这儿媳妇说一说,我久不出门,外头的事儿,也不大知道。
” 小纪氏笑道:“我的林姐姐,您快放开我这丫头吧。
看我这丫头,可是羞得不成了。
”说着,把宋嘉言的手从林太太手里抢救出来,对宋嘉言道:“去瞧瞧席面儿如何了。
” 宋嘉言行一礼,方装羞扮怯地退下了。
诸人正说着话,承恩公世子夫人就到了。
小纪氏实在烦了承恩公家,一个不能袭爵的次子,竟然敢打她闺女的主意!令人恼怒得很!不过,人家来了,也不能打出去,只得起身去迎一迎。
承恩公世子夫人娘家姓罗,夫家姓方,大家都称她为方夫人或是方大太太。
方夫人四十出头儿的年纪,还带着自己的大儿媳妇方大奶奶。
方大奶奶本就是方夫人的娘家侄女,故此,婆媳感情不错。
方夫人先给老太太贺了寿,笑道:“远远地就听到你们的笑声,在说什么呢?” 林太太笑道:“在说宋家两位千金,能干得很。
如今老太太这寿宴,竟是两位千金操持的,没让宋大太太操半点儿心。
有这样能干的女孩儿,宋大太太与老太太实在是好福气。
” 方夫人笑道:“可不是吗?她们两个小姐妹,我也常见的,出挑儿得很。
” 今日秦三太太也来了,方夫人瞧见秦三太太就笑了,道:“早听说您家公子去年考了举人,还没向您贺喜呢。
” 秦三太太谦道:“侥幸而已。
” 便有人问:“今年春闱,您家公子可有下场一试?” 秦三太太笑道:“他祖父、父亲都说他文章火候还欠些,把握不大。
故此,今科并未下场,想等着下科试试。
” 方夫人笑道:“那孩子瞧着便稳重,肯定没问题的。
我记得您家的哥儿也不小了,亲事可定了?” 秦三太太上回险些没给方夫人拿庶女坑死,回去挨了婆婆丈夫两重骂,如今面对方夫人,秦三太太谨慎得很,笑道:“功名未成,家里太爷、老爷都说叫他好生念书,切勿分心。
过几年再说亲事不迟。
” 这次,方夫人倒没揪着秦峥的亲事来说,她另有目的,笑道:“如今的孩子们啊,都上进得很。
唉,去岁原本也想叫我家小二下场试试的,不巧,奴才们服侍得不经心,秋冬天寒,孩子就病了。
”说着叹口气,“考场都没能进得,叫那孩子一场伤心。
再待秋闱,又是三年。
他也十六了,我想着,还是先给孩子说亲的好。
” 大家忙凑趣地说着先成家后立业的话,反正小纪氏一句话也不接方夫人的,方夫人笑一笑,也没再说什么。
若不是儿子死活看上了宋家那小丫头,家中老爷、老公爷都有意宋家,她还不大瞧得上宋家门第呢。
穷家破落户的,还拿捏上了! 实际上宋家不仅是拿捏了她,还拿捏了她心爱的儿子。
方谅自从少时见了宋嘉语一面,自此便如同魔障了一般,对宋嘉语念念不忘起来。
别人爱慕女孩子,总要为女孩子考虑,如秦峥,发乎于情,止乎于礼,自己上进,方是正道。
这位方二公子倒好,只知道发情,从不知收敛。
上次宋荣直接找承恩公世子谈了谈,方谅挨了顿狠打,这才不敢再频频上宋家门儿了。
如今方谅随着父亲兄长前来,宋家兄弟早看他不爽,当下把方谅灌得不省人事。
方谅的兄长方泽暗暗叹气,只得令仆人背了弟弟到车上去,与父亲一道同宋家人告辞。
老太太的寿宴,倒是宋嘉言得了不少好评。
无他,小纪氏贤惠大方地将安排席面儿这样出彩的活儿交给宋嘉言干。
宋嘉言利利落落,安排得相当不错,得到了赴宴夫人太太的一致称赞。
及至宋嘉言陪着小纪氏将到来的夫人太太们一一送走,即使宋家寒门出身,也有不少太太动了心思。
前头亦是如此,待宴会结束,诸人告辞,宋荣带着两个儿子起身亲送。
直待宁安侯带着老婆儿子、任景远带着老婆儿子,都走了,秦峥与吴双还是磨磨蹭蹭地留到了最后。
宋荣忍无可忍地说:“你们也回吧。
” 秦峥与吴双此方告辞,两人出了宋家大门,秦峥道:“君子有成人之美。
” 吴双喝了不少酒,脸色如三月桃花,懒懒地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打了一番嘴上功夫未分胜负,二人心下微凛:劲敌啊劲敌。
宋嘉言的婚事,宋荣是庄家,他自是不急的。
倒是秦峥,原本有七八分的把握,如今冒出吴双这么一个才貌双全的劲敌,他非常不放心。
回到家去祖母那里请安,正听母亲赞宋嘉言呢:“如今可是出息了,说话做事有分寸,为人也和气。
”起码不是先前噎她个半死的模样了,秦三太太笑道,“就是相貌模样也长开了,长眉杏目鹅蛋脸,一看就有福气。
”如今秦三太太倒是回转过来了,儿子对于儿女之事没有半分动心的模样,秦三太太暗地里也急,再加上之前险些被方夫人坑了,现在她实在觉着宋嘉言是再好不过的媳妇人选。
何况,两年未见,宋嘉言的确是出息了。
只要宋嘉言不要再说那些噎死人的话,秦三太太觉着,自己完全可以接受这个媳妇。
见儿子回来了,秦三太太热情地问:“帮着你宋叔料理清了吧?” 秦峥点点头,给祖母、母亲请了安,推说累,就回院里歇着了。
过了两日,秦峥方将吴双对宋嘉言有意之事说给了祖父听。
秦老尚书原本觉着秦峥对宋嘉言就是些小儿女情思,少男少女一处长大,正是青春萌动的年纪,宋嘉言又有几分可爱之处,孙子动心不足为奇。
只是,秦老尚书未曾料到孙子这般在意宋嘉言。
秦老尚书不慌不忙,问孙子:“你是如何想的?” “原本我是想着兴许能在出门前定下与言妹妹的亲事,再出外游历。
如今看来,没这个可能了。
”宋家不是就他一个选择,若有比他好的,宋荣肯定会将宋嘉言另许他人。
深深地吸一口气,秦峥道:“若是纠缠于婚事,一直在帝都这样耗费光阴,下科春闱一事无成,宋大叔更不可能将言妹妹许配给我。
我如今才学虽不比吴双,不过,我与言妹妹一道长大,算是青梅竹马。
吴双毕竟底细不清,宋大叔是个谨慎的人,在言妹妹及笄前,是不会定下她的亲事的。
我想着,收拾好东西,这就与杜君一道出门游历,用心苦读,以期下科春闱有个好成绩。
”若因儿女私情,就黏黏糊糊没个男人样,不要说宋荣,就是秦峥自己也会看不起自己。
秦老尚书欣慰地点点头:“你放心去游历念书,余者不必担心。
像你说的,子熙不会这么快决定女婿人选。
”秦老尚书何等老谋深算,拈须笑道,“你只看到吴双底细不清,我告诉你,这兄弟二人身上,有的是事儿呢。
” 秦峥微惊,就听祖父沉声道:“便是宋子熙兄弟当年,文采出众,考的都是文榜。
如今吴家兄弟,一个文状元,一个武状元。
寒门出身的文状元向来不少见,但是,吴玉能中武状元,武功、兵法,都是一流。
若是寒门之人,断没有条件调理出一个武状元来。
子熙心思缜密,远胜常人。
我能想到的,他亦能想到,凭他的聪明,怎会将女儿嫁给身份不明之人?”秦老尚书望向他,“只要你争气,子熙一定会选择更稳妥的秦家。
你只瞧见如今吴家兄弟光芒万丈,自来光芒万丈之人,多是一耀即逝。
男人,最终还是要靠本事说话的。
” 秦峥吃了祖父给的定心丸,悬着的心方才落地。
秦峥与杜君外出游历,朋友们还送了他们一程,吴玉吴双也去了。
吴双秦峥还算有些风度,彼此还能说笑几句。
待秦峥离开帝都,吴家兄弟接着跟皇上请假,大意是,如今兄弟二人都考上了状元,也算小有出息,想着接父亲来帝都享享清福。
昭文帝道:“朕听说你们的父母已经过世了。
”本来没爹没娘父母双亡的,怎么突然又要接亲爹来帝都?这都哪儿跟哪儿啊!便是昭文帝也忍不住问一句。
吴双道:“臣的母亲与养父均已过世,臣的生父还活着。
” 别人顶多一亲爹一干爹一后爹,这三种爹都很好理解,后爹,也称养父。
一般亲爹死了,亲妈改嫁,就有了后爹。
但是,吴家兄弟你这亲爹还活着呢,怎么又有养父了?偏偏养父又死了?这关系真够复杂的。
不要说昭文帝,整个帝都关注这兄弟二人的有心人都好奇,先时称自己父母双亡的人,忽然之间蹦出亲爹来。
既然亲爹还活着,身为子女,怎么能说自己父母双亡呢? 礼部尚书李修竹实在看不过去,道:“吴大人,令尊既然在世,您先时怎么说自己无父无母呢?”亏他先时还想招吴双做孙女婿呢。
“这是家父的交代,下官实有苦衷。
” 李尚书道:“皇上在上,吴大人有苦衷,不如向皇上申诉。
” 吴双依旧不肯说:“下官想先接家父来帝都。
” 昭文帝懒得再问了,大手一挥,给了吴家兄弟一个月的假。
吴家兄弟自江南永嘉而来,路途遥远,假期少了真不成。
原本宋荣还想令宋嘉让试一试吴家兄弟呢,结果,吴家兄弟忽然蹦出个爹来,这又请了假回老家接早已在吴家兄弟嘴上不知死了多少回的生父。
便是宋嘉言听到这事儿,都忍不住腹诽,若是哪天吴家兄弟早死的娘给还了阳,她半点儿不会觉着奇怪。
吴家兄弟身上颇多诡谲之处,宋荣索性不再考虑他们。
倒是有人与宋荣说亲,还是很不错的人家,禁军统领杨大将军家的嫡三子杨辉。
杨辉今年十七岁,去年刚考了武举人,宋荣倒见过杨辉几面,小伙子相貌不差,能考中武举人,应该有些才学。
宋嘉让对于他爹的善变,简直无话可说。
先时还说要从秦峥吴双两个里面选呢,如今有人给说杨家公子,他爹立刻就变了主意。
宋嘉言在仁德王妃的花宴上见到过杨太太,瞧着很慈和的一个人,拉着她说了许多话:“听说大姑娘早就帮着太太管家理事了,真是能干。
” 宋嘉言笑谦:“只是给太太打个下手而已,一些小事,又有太太巴巴地指点,哪里称得上能干。
” 她早打听过了,说宋家大姑娘八九岁时便代管过内宅,能干得很。
听宋嘉言谦虚,杨太太笑问:“姑娘在家都做些什么消遣?” 宋嘉言笑道:“多是陪着老太太说话,看书练字,姐妹们说笑玩乐。
” “姑娘喜欢看什么书?” “多是史书之类。
” 说了几句,杨太太愈发满意,笑着拍拍宋嘉言白嫩的小手儿:“可惜我没有女儿,见了你们这些女孩子就爱得不行。
姑娘别嫌我啰唆。
” “小女岂敢。
” 杨太太笑对小纪氏道:“宋太太实在好福气,有两个鲜花儿般的女儿,叫人瞧着眼热。
” 这个时候,小纪氏并不谦虚,笑道:“我家这两个丫头,别的不敢说,懂事贴心是一等一的。
” 杨太太给了见面礼,笑道:“不要嫌弃,拿去赏人吧。
” 宋嘉言、宋嘉语双双谢过,就去找小郡主了。
宋嘉语对宋嘉言眨眨眼,抿嘴一笑。
小郡主与宋嘉语同龄,也已是亭亭玉立的少女。
小郡主与宋嘉语都是帝都有名的小才女,不过,宋嘉语颜色更胜一筹。
因此,来郡王府的时候,宋嘉语都会挑寻常一些的衣衫打扮,不然,稍不提防,就会抢了小郡主的风头。
小郡主笑道:“言姐姐一去山上两年,可是叫我们思念得很。
” 姐妹两个对小郡主福身一礼,小郡主摆手笑道:“咱们自幼一处玩儿到大的,你们总是这样多礼。
”说完拉着两人到凉亭坐了。
仁德郡王府的花宴,每年总有个六七场,宋家姐妹熟门熟路得很。
有些两年未见到宋嘉言的闺秀与她打招呼,还有的人好奇地问:“宋姐姐,你去老梅庵这么久,那里到底如何?大长公主严厉吗?” 其实,大家都在好奇这事儿。
宋嘉语一听人有这样问,就翘起了唇角,果然,宋嘉言不紧不慢地啊了一声后,端起侍女刚捧上的茶,呷一口,说:“这茶真不错,郡主,这是今年的龙井吗?” 小郡主笑道:“是啊。
言姐姐喜欢,我送一包给你。
”她与宋家姐妹自幼相识,宋嘉言早就是个厉害人物,想从她嘴里听到老梅庵如何如何的话,纯粹自讨没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1620年代的瓦雷斯世界,正处于时代更迭的转角。 魔导蒸汽机吹响了工业革命的号角,启蒙思潮正在冲击封建皇权的根基,旧大陆的帝国日薄西山,新世界的殖民者野心勃勃,一千六百年来建立在剑与魔法之上的旧秩序,即将为一种全新的秩序所取代。 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这就是殖民地少年乔安维达学习和生活的年代。 人人生而自由,但施法者更自由。 这是一个关于魔法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 (相/
(年下深情霸道总裁攻+腰细腿长肤白貌美心机诱受 ) 活了万年的狐妖绥怎么也想不到,他遭了场无妄之灾,竟是见到了人间千万载之后的景象。 高楼大厦,灯火辉煌,车如流水马如龙。 一朝穿越时空,古代狐妖成了现代小明星。 且看琴棋诗画,阴谋阳谋样样精通的老妖精,一朝穿越成过气花瓶,如何一路艳惊四座,在娱乐圈掀起惊涛骇浪! tips: 1.破镜重圆/古穿今/前世今生梗/受宠攻/双洁。 受君撩天撩地,一/
小熊猫秋湎湎渡天劫失败来到星际文明,这里既没同类小妖怪也没有好吃的食物,但被温暖的舅母收留。 舅母:湎湎我们家是不是多了只老掉毛的小动物? 努力藏住马甲的小熊猫:没,没有!「我才不掉毛!」 舅母:哦「有点小失望」 某天布莱恩特将军的竹林里来了只骗吃骗喝,但长的毛绒绒超可爱的小熊猫。 年轻的将军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就希望小熊猫能给他摸摸软乎乎的小肚皮。 直到有一天,他从肉呼呼的小熊猫身上嗅到了/
桑攸八岁时,家里曾住进过一个陌生的漂亮小哥哥,离别时,桑攸哭得喘不过气来,他给桑攸擦干眼泪,哄她说会有重逢的时候。 高中,桑攸搬家,转学。 她抬眸,在教室里撞上一双漆黑冷戾的眸子。 印象里那个温柔隽秀的小哥哥到哪里去了? 直到后来,学校文艺汇演,她被他堵在后台,昏光线昏暗,少年修长的手指拎起她颊侧一只软软的兔耳朵,语气慵懒,你躲我? 当年分开时,哭着说要嫁我的是谁? 桑攸,?! 瑟瑟发抖。/
女主无cp 易玲珑,无人见过其面目,无人知道其性别,不过江湖传言,这是个貌若好女的男子。 他武功高强,冷若冰霜,一把匕首仿若可以杀尽天下所有生灵。 他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却又有着一股和其他江湖人不一样的特立独行。 他的事情可以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身为刺客里面一个独树一帜的存在,他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传奇。 我跟你说我男神事迹呢,你听见了没有? 听见了,听见了。还有事没您?没事我去积酸菜/
前朝名臣孙女孟兰亭家道中落,南下投未婚夫,偶遇冯恪之 。 冯恪之在家排行老九,前头八个都是姐姐。他出生后,算命的说他额广人中阔,乃不求福,福却自来的好相貌,冯家放了三天炮仗,门口摆了三天流水席,老冯请来大儒,给儿子取字引翼字出有冯有翼,有孝有德,以引以翼,殷殷之情,可见一斑。 可惜这孩子养歪了,长大后,成了十里洋场有名的小九爷,那是真的爷。 小九爷看着孟兰亭,等她从雪地里走了过去,朝边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