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五十八章 流言之殇 一(1/3)

秦凤仪往家里送了两次信,收了两回信,在行宫过了景安帝的寿辰,便到了移驾回宫的日子。

秦凤仪早已归心似箭,每天必要往他岳父跟前晃两遭,主要是他媳妇儿长得像岳父,秦凤仪这也算睹岳父思媳妇儿了。

只是,一些不明就里的人见秦凤仪往岳父家去得殷勤,难免说景川侯这女婿招得好,这哪里是女婿啊,景川侯随驾,儿子不在身边,这女婿简直是比儿子还要殷勤百倍。

当然,也有人说秦凤仪会巴结,岳父家位高权重,他就这么一天三两趟地跑,要是岳父家无权无势,就不晓得秦探花是否如此殷勤备至了。

这样的怪话虽则不是没有,只是秦凤仪何尝怕过别人的闲话。

景川侯更是不会在意这些,原本秦凤仪一个四等纨绔能有今日出息,多赖景川侯教导督促之功,景川侯在这个女婿身上用的心力,半点儿不比在儿子身上的少。

反是几个儿子皆是乖巧性子,不似秦凤仪,简直是问题儿童,故而景川侯待秦凤仪也自有一番不同。

再者,岳父家看女婿,只盼女婿亲热着些才好呢,哪里还会盼女婿与自家生疏的。

便是一向不大喜欢秦凤仪的景川侯夫人,因着闺女嫁人之期将近,心下亦是盼着女婿待闺女也如秦凤仪待李镜这般才好呢。

景川侯夫人还有个想头儿,私下跟婆婆商量道:&ldquo我总觉着,阿衡不似大姑爷这般热络。

要不,让大姑爷多跟阿衡说说话儿,那孩子就是太腼腆了。

&rdquo柏衡身为御前侍卫,也在随驾名单内,都是侯府的女婿,柏衡就没有秦凤仪这一天恨不能来八趟的殷勤了。

李老夫人笑道:&ldquo你也知道衡哥儿腼腆,这一回京就要成亲了,孩子约莫是脸皮薄,心思都是一样的。

头一天打的猎物,不就巴巴地给你这丈母娘送来了。

&rdquo 景川侯夫人想想也是这个理,不禁一笑:&ldquo就是太腼腆了,咱们两家的亲事,原早就说定的,这眼瞅要成亲,也不必羞窘。

当初阿镜大婚前,哎哟,大姑爷还见天儿往咱家跑呢。

&rdquo &ldquo那会儿阿凤往咱家跑是去找阿镜,现在阿洁又没在你身边儿,衡哥儿想也是想阿洁,还能想咱们这两个老货?&rdquo李老夫人一句话,逗得景川侯夫人直笑,忙奉茶给婆婆道:&ldquo母亲哪里老了,出门儿人家都说咱们像姐妹。

&rdquo 李老夫人笑接了茶,道:&ldquo这回去就是阿洁的亲事了,阿钦这一科后,也得开始议亲了。

&rdquo原本二姑娘的亲事定在八月,因着两家都要随驾秋狩,便换了九月的吉日,这一回京就要办喜事的。

&ldquo是啊!也不知阿钦这次秋闱如何。

我是想他下科再考,大姑爷非说让他下场长个经验,这要是中不了,怕要灰心的。

&rdquo 李老夫人听着儿媳妇儿这话,对这儿媳也是无语了,二孙子上科的秀才,今年秋闱之年,二孙子就有些犹豫要不要下场,长孙看过二孙子的文章,说在两可之间。

秦凤仪一向是个热心肠的,知道李钦犹豫下场之事,立刻就给他拍板定了。

原本景川侯夫人还说不跟着丈夫秋狩了,今年亲闺女出嫁,亲儿子下场,景川侯夫人不放心,想留在京城。

秦凤仪干脆说:&ldquo你就跟着岳父走吧,你在家管什么用?二小姨子嫁妆也备好了,二小舅子读书你也帮不上忙,你在家反是啰唆,二小舅子没你盯着,兴许能中,你在家啰唆个没完,他反是心理压力大,兴许中不了呢。

&rdquo秦凤仪一通说,景川侯夫人与秦凤仪关系十分微妙,两人确定,谁也不喜欢谁,但秦凤仪有事,譬如被太后训斥,景川侯夫人还很为他操心,宫里请安都会在平皇后那里为这个后女婿说好话,把平皇后烦得不轻。

像秦凤仪,他也不咋喜欢这个后丈母娘,后丈母娘是个势利眼,当初就不愿意他与媳妇儿的亲事,经常说他坏话。

可秦凤仪对俩小舅子、俩小姨子一向不错,而且甭看他与后丈母娘不对眼,他说的话,后丈母娘还是会听的。

于是,景川侯夫人就随丈夫一道出来秋狩,这一出来,看看山水,倒也不挂念儿女了,只是如今就要回京了,难免又絮叨起来。

这絮叨中,就有些对秦凤仪这后女婿的埋怨了。

李老夫人素知这儿媳的性子,听过便罢了。

其实,景川侯夫人也怪,这位夫人是跟婆婆絮叨了跟丈夫絮叨,话里话外抱怨后女婿,就是不跟后女婿秦凤仪絮叨,很有些欺软怕硬。

主要是,她跟丈夫与婆婆絮叨,丈夫、婆婆都当寻常,秦凤仪不一样,秦凤仪若是听到,必要跟她拌嘴的。

说来,这京城能与丈母娘拌嘴的女婿,秦凤仪也是头一份儿啦。

秦凤仪并不晓得后丈母娘在絮叨他,不过京城桂榜一出,必然八百里加急送至御前的。

秦凤仪每天在御前服侍,见着这榜单,一时便寻个空当打发小厮去给老太太和后丈母娘报喜了,他家二小舅子,得了个一百四十七名,今科京城秋闱,拢共录了一百五十名,二小舅子倒数第四,也算正经举人了。

揽月跑去报喜,得了李老夫人与景川侯夫人双重打赏不提,就是李家婆媳二人亦是喜笑颜开啊!秦凤仪也是一副喜滋滋的模样,景安帝自然也看过桂榜,那榜单上非但有各举子姓名,其后籍贯自然也有的。

景安帝笑道:&ldquo哎哟,二小舅子中举,这么高兴啊!&rdquo &ldquo那是自然了。

&rdquo秦凤仪道,&ldquo陛下不晓得,我这二小舅子比较笨一点儿,考秀才就考了好几年,去岁才中的秀才,今年头一回下场,他心思重,要是中不了,难免郁闷。

唉,看他念书还挺用功,如今中了,也好去说房媳妇儿啦。

&rdquo 景安帝看他说得有模有样,一副大姐夫的口吻,不禁一乐。

李钦秋闱得中的消息,自然逃不过有心人的眼睛,与景川侯府交好的各路亲友都过去贺了一回。

李老夫人与景川侯夫人皆是一脸喜色,寒暄不断。

景川侯夫人现在也改了口,看秦凤仪也顺眼了,笑道:&ldquo别说,阿凤的话还是准的。

&rdquo 秦凤仪笑嘻嘻道:&ldquo您老别抱怨我就行啦。

&rdquo 景川侯夫人颇不认可,道:&ldquo我何曾抱怨过你,我知道你都是为阿钦好的。

&rdquo&ldquo那是!&rdquo秦凤仪道,&ldquo你这丈母娘虽是后的,我二小舅子可是亲的。

&rdquo 这叫人说的话嘛!景川侯夫人听得直翻白眼,没好气道:&ldquo你也不用对我好,对你小舅子他们好就行了。

&rdquo&ldquo我对小姨子也很好啊,二小姨子这回成亲,我跟媳妇儿说了,要多给二小姨子添妆。

&rdquo 一想到闺女喜事将近,而且听到秦凤仪这话,景川侯夫人如何又不欢喜呢,遂转怒为喜,笑道:&ldquo添妆多少,都是你们做大姐姐、大姐夫的心意。

咱家可有谁,不就你们兄弟姐妹嘛。

&rdquo她拉过秦凤仪,絮絮叨叨地说了不少话,还叫厨下做秦凤仪喜欢的菜给他吃,秦凤仪颇是受宠若惊,心说后丈母娘可真是个实在人,一听我要多给二小姨子添妆,就对我这么好啦! 他却不知,后丈母娘完全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而且自从秦凤仪得了祥瑞之后,后丈母娘对于这后女婿的看法就颇与众不同了。

譬如这回儿子中举,后丈母娘的想法就是,这后女婿果然是个有福的,他说是能中,果然我儿就中了。

于是,身为&ldquo有福&rdquo的后女婿,景川侯夫人想着,以后要让儿子更加与这&ldquo有福&rdquo的后女婿多亲近才是。

尽管景川侯夫人这想法有些势利眼,却也代表了一部分人对于秦凤仪的看法。

非但是这次献祥瑞之事,人们觉着秦凤仪运道好。

就看秦凤仪自身的经历,由一介盐商子弟,考取探花,迎娶贵女,得陛下青眼,这一桩桩一件件的,谁也不能说秦凤仪&ldquo无福&rdquo啊! 因着秦凤仪这&ldquo福分&rdquo不一般,而且现在是扛过祥瑞的福分了,就是景川侯夫人都寻思着,待闺女出嫁时让秦凤仪帮着做送亲使,以加持闺女的福气。

秦凤仪就这么一路带着&ldquo福分&rdquo回了京城,先是众臣送御驾回宫,之后便各回各家了。

秦凤仪骑马,一路快马地赶回家去,门房小厮远远见着自家大爷骑马归来,纷纷跑出来牵马的牵马,请安的请安,还有跑去接了揽月一干人的车马的。

秦凤仪已是跑内院去了,他比报信儿的小厮腿脚都利落三分。

秦老爷不在家,秦太太与李镜正在看衣料子,一见秦凤仪回来,当下喜得拿在手里正看的衣料子也不顾了,秦太太跑过去拉着儿子看了又看,直道:&ldquo我儿,可是回来了!&rdquo 李镜的身子已有些显怀,却也并不算明显,她自从有了身孕,行动间处处小心,起身笑道:&ldquo可算回来了。

母亲每天念你百十回。

&rdquo 秦太太拉着儿子到榻上坐下,笑对媳妇儿道:&ldquo你也不比我念得少。

&rdquo 李镜一笑,摸摸丈夫的脸有些凉,就知道是骑马回来的,又问他冷不冷、饿不饿。

秦凤仪道:&ldquo不冷,骑马还热呢。

赶紧打水来,我洗一洗,再跟咱大阳说话。

&rdquo他两眼盯着媳妇儿已显怀的肚子瞧了一回,又夸媳妇儿,&ldquo这俩月不见,长大许多啊!&rdquo 李镜哭笑不得:&ldquo真是傻话。

&rdquo 丫鬟端来温水,秦凤仪洗过手脸,这才坐着吃茶与母亲、媳妇儿说话,秦太太别个都不好奇,就好奇那祥瑞的事。

秦凤仪简单说了:&ldquo就是一头白鹿,咣当撞我跟前的树上,撞晕了,我给陛下扛了去。

&rdquo 虽则秦凤仪说得简单,秦太太却双手合十,一脸欣慰,直道:&ldquo我儿,这是你的福啊!你想想,那天我看跟着皇帝老儿出去打猎的队伍直排出十里地去,那么些人,怎么就我儿能遇着祥瑞!那祥瑞怎么不往别人处撞晕,专往我儿跟前撞晕,这就是我儿的福啊!&rdquo 秦凤仪拿块栗子酥搁嘴里道:&ldquo兴许是那鹿看我生得好。

&rdquo 秦太太笑道:&ldquo那更是我儿的福啦,满天下人看看,哪里还有比我儿生得更好的。

&rdquo在儿子相貌这方面,秦太太比秦凤仪还自信呢。

李镜听这母子二人的话当真无语,不过想想这事也稀奇,这鹿不知是哪方人马预备的,结果却叫自家相公捡个便宜,想想倒也有趣。

不一会儿,秦老爷回来了,秦太太问:&ldquo见着孙管事了?&rdquo&ldquo没,我看街上皇帝老儿的仪驾,连忙赶回来了。

&rdquo见到儿子自然一番问询,看儿子神采奕奕,秦老爷也是高兴,笑道,&ldquo你送回的野味儿我们都吃了,香!&rdquo 秦凤仪更是挺着胸脯,仰着脑袋,一脸得意地表功道:&ldquo都是我亲自猎到的!刚开始放了好几天的空箭,一个都猎不到,还有好些人笑我,后来慢慢熟了,就能猎到了!原本我想猎头老虎或是大熊的,哎,都叫陛下抢了先,后来陛下歇着不去猎了,我去猎时,就见不着老虎大熊了。

&rdquo秦凤仪说来很是遗憾。

李镜听着,但笑不语。

秦老爷笑道:&ldquo这些就很好了,打了四五车的猎物,还少啊!我儿文武双全啊!&rdquo秦老爷对于自家儿子向来不吝赞美。

秦太太很是认同儿子这话道:&ldquo我让你爹送了一车给方阁老,方阁老听说是你猎的,都夸你弓箭使得好。

&rdquo &ldquo那是!文官里就我一个能上场打猎的!&rdquo想到自己的战果,秦凤仪也很高兴,&ldquo下午我去师父那里走一遭。

&rdquo 李镜笑:&ldquo急什么,先换衣裳,你今儿个回来,咱们正好中午先吃顿团圆饭。

&rdquo秦太太笑道:&ldquo你媳妇儿这话对。

&rdquo 秦凤仪头一回去秋狩,看到猎场多少新奇的事,他又是个爱显摆的性子,简直说之不尽。

这一说,就说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待一家子吃过团圆饭,秦凤仪就与媳妇儿去自己院里歇着了。

小夫妻俩月不见,自是少不了思念,不过其中秦凤仪往家送了两回信,李镜也并不是娇弱的性子,看丈夫一切都好,也便放心了。

秦凤仪摸了摸媳妇儿的肚子问:&ldquo咱大阳有没有想我?&rdquo未待李镜说话,秦凤仪便大惊小怪地叫起来,&ldquo动、动啦!&rdquo 李镜笑道:&ldquo都五个月了,自然会动了。

&rdquo 秦凤仪又摸了摸,瞪大了一双桃花眼,直道:&ldquo怎么又不动了?&rdquo&ldquo刚那是跟你打招呼,这是歇了。

&rdquo 秦凤仪感慨道:&ldquo果然是咱儿子啊,在娘胎里就知道跟他老子打招呼了。

&rdquo把李镜逗得直乐,连丫鬟也都忍俊不禁。

秦凤仪告诉媳妇儿:&ldquo岳父打了一头老虎,把虎皮送给咱们大阳了。

&rdquo&ldquo虎皮虽不是极难得的物什,也是稀罕的了,给儿子好生留着。

&rdquo 秦凤仪问了些家中琐碎事,倒是李镜细问了秦凤仪得祥瑞的事,秦凤仪该说的已在信中说了,如今夫妻二人私下说话,李镜道:&ldquo应该是大皇子那边弄的。

&rdquo 秦凤仪皱眉道:&ldquo我原想着也该是大皇子那里,只是他如何就把个祥瑞追丢了呢?&rdquo 李镜嘴角一翘:&ldquo他与祥瑞无缘呗。

&rdquo 秦凤仪亦是不喜大皇子,只是如今他当官有些日子了,深知一些官场忌讳,悄声道:&ldquo这话咱们自家说说便罢了,我与他早便不对盘,如今这祥瑞也偏叫我得着了,他心里不定怎么恨我呢。

&rdquo &ldquo这还能怨别人?&rdquo李镜摇头,&ldquo瞧瞧他手底下都是些什么人,就是想着献祥瑞,里里外外便要安排妥当,倒叫祥瑞跑了,这叫什么事?&rdquo 秦凤仪想想也好笑,不由得一乐:&ldquo这平郡王府也有不靠谱的时候啊!&rdquo&ldquo不一定是平郡王府操持的,要是平郡王府操持,这事当不会如此。

&rdquo 秦凤仪一向与大皇子关系冷淡,并不关心这乌龙事是谁帮大皇子操持的,只笑道:&ldquo你不知道,还有内务府撺掇着要办祥瑞大典呢。

&rdquo &ldquo你没撺掇吧?&rdquo李镜知道丈夫这性子一向有些爱热闹,连忙问他。

&ldquo我怎么会掺和这事,陛下问我的意思,我都跟陛下说了,我说我瞧着这祥瑞似是别人养的。

你是没见,那鹿肥得很,油光水滑的,屁股又大又圆。

&rdquo 李镜根本不管鹿是肥是瘦,摇头道:&ldquo真是笨,陛下那不只是问你的意思,陛下是试你,看这祥瑞之事你有没有参与其间。

&rdquo 秦凤仪挑眉道:&ldquo不会吧?我都跟陛下说这祥瑞像是家养的,叫陛下不要当真了。

&rdquo &ldquo你这是实在人有实在运。

&rdquo李镜细与丈夫分析此事,说道,&ldquo你想想,那祥瑞怎么就那么恰巧地撞晕到你跟前儿的?献祥瑞的事,素来猫腻极多。

陛下并非昏聩之主,你又是御前近臣,他难免多心。

幸而你是个实在人,不然倘遇着个肤浅谄媚的,还不得趁机撺掇着陛下大作排场。

若是那般,便是祥瑞之事与你无干,陛下也要疑心你了。

&rdquo 秦凤仪方才恍然大悟:&ldquo原来如此啊!&rdquo 李镜笑道:&ldquo所以说你是实在人有实在运,你说了实话,反倒正对陛下心思。

&rdquo&ldquo我当然会说实话啦,我跟陛下那么好,干吗要骗陛下啊!再说了,陛下不比我聪明啊?我都能看出那是家养的,陛下肯定比我更早就看出来了。

&rdquo秦凤仪道。

干吗要说谎啊,在比自己聪明的人跟前说谎,这不是犯傻嘛。

李镜一笑:&ldquo你能这样想就很好。

&rdquo 秦凤仪与媳妇儿歇了个晌,下午往师父家去的时候,方阁老见到小弟子自然高兴,师徒俩说起话来,方阁老也问起了祥瑞一事,秦凤仪细细地同师父说了。

方阁老并未多言,只是道:&ldquo这事虽则是桩喜事,但也不要再多提了。

你是清流出身,当做实事为陛下分忧。

&rdquo 秦凤仪应了,还说:&ldquo哎,要不是师父你问起,我已是忘了的。

&rdquo 方阁老笑道:&ldquo真个刁嘴,晚上就在家里吃饭,也与我说一说猎场上有趣的事。

&rdquo 这可就热闹了,秦凤仪这嘴比说书先生还利落呢。

连方家大太太都说:&ldquo只要小师弟一来,家里就像多了二十口子人一般。

&rdquo况且与方悦、方大老爷、方四老爷,自然也有些男人们的话要说,秦凤仪在方家用过晚饭才回家。

接下来便是继续回宗人府当差之事,秦凤仪已熟门熟路,二皇子还谢了秦凤仪送他野味儿的事,秦凤仪笑道:&ldquo殿下那里肯定少不了这个,不过这是我亲自猎的,是我的心意。

&rdquo 二皇子笑道:&ldquo我与王妃都尝了,母妃也吃了,说味道极好。

&rdquo秦凤仪十分高兴。

倒是有一事令秦凤仪十分意外,裴贵妃还打发人赏了他一份兽皮子,那过来行赏的小公公说得十分明白,说是谢秦探花对六皇子教导功课。

李镜打赏了内侍,内侍客客气气地谢赏,告辞而去。

李镜自然要问个究竟,秦凤仪就说了:&ldquo就是路上,我常跟六皇子一道玩儿,他这回出来,并没有先生跟着,陛下让我给六皇子讲功课,我就给他讲了几日。

贵妃娘娘怪客气的。

&rdquo 李镜笑道:&ldquo既是贵妃有赏,咱们收着就是。

&rdquo 她再一细看,还都是些上好的皮子,这份赏赐可着实不轻了。

裴贵妃这份赏赐,虽有拉拢秦凤仪之意,却也着实是带了五分感谢。

景安帝要做明君,对儿子们要求一向严格,如几位随驾皇子,虽则是一并跟着秋狩,功课却也没有谁会落下。

当然,大皇子现在有了实缺不必念书了,但四皇子、五皇子这一路也是勤学不辍。

裴贵妃不是那等过于拘束孩子的母亲,却也担心儿子这两个月落下功课来,不料,景安帝闲了检查几个儿子的功课,还赞了六皇子几句。

裴贵妃颇为喜出望外,笑道:&ldquo我还说,这俩月松散了,功课怕是落下不少。

看来,六郎这课业还行。

&rdquo 景安帝笑道:&ldquo不错。

&rdquo 六皇子道:&ldquo我每天都有跟秦探花念书的,一天都没落过。

&rdquo景安帝笑道:&ldquo就是大字没什么长进。

&rdquo &ldquo秦探花说了,字是用来承载学识的,有了学识,不论什么样的字,写出来都是好的。

倘只是字好,腹中空空,那样的字,写出来也没神韵,叫我不必舍本逐末,我又不用考科举,字慢慢写就是,写上三五十年,自然会好的。

&rdquo六皇子道。

景安帝笑道:&ldquo你倒是肯听他的话。

&rdquo&ldquo我觉着秦探花说得有道理。

&rdquo六皇子道,&ldquo父皇,我觉着我骑术现在大有长进,您送我一匹大些的马吧,别总叫我骑那些矮脚小母马了。

&rdquo 景安帝笑道:&ldquo等你再长高两寸,就给你换大马。

&rdquo六皇子闻言颇是郁闷。

倒是裴贵妃见儿子学问有长进,收拾了些秋狩后得的皮子赏赐了秦凤仪一回,这事也是经了景安帝首肯的。

秦凤仪得了皮子,见都是些不错的皮子,便让家里人分着做些皮裘,冬天好穿上御寒。

之后便是岳父家摆酒,贺二小舅子中举之事。

李钦还敬了大姐夫一杯,想着当初要不是大姐夫一意让他下场一试,也不能运道这么好中了举,虽则是倒数第四,也是正经举人呢。

就是景川侯夫人说起来,也颇知秦凤仪的好,当时就与李镜说了:&ldquo待你二妹妹出阁,让大姑爷过来一并帮着送亲。

&rdquo 李镜笑道:&ldquo那可好。

相公最爱做这差事了。

&rdquo她又问娘家何时晒嫁妆、何时添妆。

景川侯夫人自是早预备好的,与李镜说了日子。

这是侯府喜事,李镜有身孕,不敢让她帮着操持,不过秦凤仪现下差事不忙,时常到岳父家来看有什么要跑腿帮忙之处。

侯府自有能干的下人管事,何况景川侯夫人准备闺女嫁妆好几年,自然是处处周到的,但秦凤仪这份热心肠,便是景川侯夫人也得知情,景川侯夫人还跟二儿子说呢:&ldquo你大姐夫这人,就是嘴坏,心肠倒是不错。

&rdquo 要别人说这话,李钦定得附和一二,偏生是他娘说,李钦道:&ldquo娘你就别说大姐夫了,你就这点,跟大姐夫真是有的一比。

&rdquo 景川侯夫人气得笑骂儿子:&ldquo混账小子,你也来说老娘的不是!&rdquo 李钦赔笑,忙跟他娘说两句好话哄了他娘去。

景川侯夫人人逢喜事精神爽,自不会与儿子计较。

但见秦凤仪这样热心,景川侯夫人也早早地寻了匣上等宝石,让人出去打了项圈、手脚镯来,准备明年给后外孙子大阳做洗三礼。

李二姑娘出嫁自然又有一番热闹,忙完这宗事,便是京城宗室书院建成大典。

宗人府与礼部准备各项典礼所用之物,还有,大典当天的各项规矩礼仪,因为届时有陛下亲临,总之是各种烦琐。

宗室书院建成,还要招收宗室子弟入学,同时,各藩王俱上表陛下,言来京日久,不放心藩地事务,这就要回藩地去了。

景安帝挽留再三,做出个情深意重的样儿,藩王再三上表,景安帝便允了他们回藩镇的折子。

藩王们要走,有几位国公则是想留下来,他们各人皆有子弟入学念书,何况到国公一爵,也就没有藩镇重任了。

既想留下,景安帝便让他们留下了。

如此,景安帝又设宴,与藩王共饮,之后令大皇子代为相送,各路藩王留下在京学习的子弟,便各回各的藩镇去了。

当然,藩王们走前,依照先时宗室大比的成绩,该给实缺的,景安帝都给了实缺,有些成绩好的,还是给的不错的实缺。

另外,藩王们先时上表为子弟求爵位之事,亦是按照宗室大比的成绩来的,成绩好的,爵位给得便痛快;有些实在不堪入目的,景安帝直接就说了,待三年后宗室大比,若考得好,再赐爵不迟。

至于宗室改制之事,虽则要削减普通宗室的银米,但并没有一步到位,而是逐年递减,而且以前给宗室的诸多限制,如今也解除了,只要不去做下九流之事,普通宗室与寻常庶民无异,士农工商,无所限制。

当然,便是普通宗室也是有一些优待的,譬如年未满二十岁的宗室子弟与年满六十岁的宗室老人,朝廷依旧每月会有粮米供应,只是没有先时的六石之多了,改为一石。

还有,宗室子弟可就近入学,官学减免学费。

同时,宗室子弟也可考取京城宗室书院,每年有考试名额供应,参加宗室大比。

另外,宗室子弟亦可科举,这上头,就与平民没什么差别了。

总之,藩王们来之前,没有料到这半年时间竟会有这么一场轰轰烈烈的宗室改制,待他们离去时,这座天子之城依旧繁华热闹,但看着来来往往来京城读书的宗室子弟,似乎又有什么不一样了呢。

顺王走前还与秦凤仪约了一场架,然后,走时有些鼻青脸肿,顺王倒是很义气,还与景安帝说了:&ldquo这是我与秦探花的私事,就别说与皇婶知道了。

&rdquo 景安帝笑道:&ldquo王弟你这性子,还跟小孩儿似的。

&rdquo 顺王拱手道:&ldquo三年后再来给皇兄请安。

&rdquo他又请景安帝多看顾他在京的子侄们,便辞了景安帝而去。

顺王闹了个鼻青脸肿,秦凤仪也好不到哪儿去,他十分怀疑顺王是嫉妒他生得俊,所以猛往他脸上招呼。

景安帝看秦凤仪那烂羊头的惨样儿,让他先在家把脸养好再去宗人府当差。

反正现在宗室书院都建好了,宗室改制也有户部、宗人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宗人府差事不忙,景安帝实在见不得烂羊头,就放小探花养伤假了。

结果,秦凤仪刚在家养伤,京城却不知从哪里流出一则流言,这流言还是关于秦凤仪的,流言的出处,是自祥瑞而来。

流言是这样说的:为什么祥瑞是被秦探花撞见的呢,因为秦探花本就是有大福泽之人呢,无他,祥瑞是白鹿,秦探花媳妇儿肚子里怀的,就是一条白龙。

所以,这祥瑞才能被秦探花遇着。

秦探花福气大,他儿子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我风靡了星际修真两界

因父不详,还碍了天下第一尊者的眼,木澍濡茕茕孑立,最后被师兄们迫害关进秘境。 没想到秘境里的上古凶兽都是小可爱,这里还联通了科技高度发达的星际。 呆萌全能小机器人满地跑,种田养花盖房子。 外凶内萌小凶兽层出不穷,蹭饭送宝打坏蛋。 还有星际光粒子、中原子、超高音武器护身。 木澍濡不但没死,还过上了神仙日子。 星际大佬所在荒星一棵草都活不了? 养的小花刚成小妖正调皮,正适合开垦荒星。 星际人民/

边荒传说

荒名称虽异,因它既是良民裹足之地,也是刀头舐血之辈趋之若鹜的乐土;充满危险,也是机会处处;可以是英雄豪杰死无葬身之所,亦为悍不畏死的人成名立万的舞台。更为各方政权视之为进行秘密外交的理想场所,而无地容身者则以之为避难的安乐窝。在此一刻它或许是乱世中的桃花源,下一刻会变成修罗地狱。没有任何一处地方,比边荒更可怕,同时又那么可爱。主角燕飞、刘裕、拓跋珪置身于这混乱的时代开始他们人生的舞台,传说/

御繁华

杏花林中初遇时,她尚是不谙世事的小郡主,而他是先帝最宠爱的皇子,关外扫荡敌寇, 功高盖主,却为新帝所忌,远贬他方。 彼时他尚无意竞逐天下,她却因家恨国仇,以温柔之乡为陷阱,以缱绻之爱为利刃,狠狠将他推上叛君叛国之路。 三年后重逢,他已是雄踞一方的霸主,手攥长剑欲直取天下。而她是落魄琴师,一无所有。 皇权霸业,永嘉混乱金戈铁马,漫漫征途,人命如草芥,爱恨亦浮云。 爱别离、求不得、生死两隔,她/

离婚前我失忆了

董桑被一场车祸送进了医院,醒来后发现自己不仅失忆了,还多了个帅气的特警老公谢亦,全方位多方面地照顾着她,让她很是过了一段美滋滋的日子 但是很快,她就发现自己曾经向谢亦提出过离婚申请,两人婚后感情不和,婚前也毫无缘分,全凭她一人苦追 对方之所以到现在还陪伴着她,完全是因为她失忆了,责任心让他不能在这种时候离开 得知了这一点,自觉善解人意的董桑立刻对谢亦提出了二度离婚申请,并且贴心地把理由从你/

前任遍仙界

道途千万里,前任遍仙界。莫恋风月事,长生缘自结。 *正式文案* 问:穿越成不可描述才能升级的女修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答:谢邀,常言道,穿越就是第二次投胎,穿不好就输在了起跑线。题中的设定很多姑娘不喜欢,所以我打算现身说法: 第一,修真界男俊女靓,容颜不老,绝对是颜狗福音;第二,修真人士体质洁净,不会得病,也不会意外怀孕,尽管放心;第三,只有实力够强的人才能享受到以上两点,否则,考虑砍号重/

定海浮生录(定海浮生录原著小说)

仙术、法宝、神通,以及天地间浩浩瀚瀚的灵气,一夜之间消踪匿迹,众多驱魔师尽成凡人。 三百年后,五胡入关,拉开了华夏大地一场大动荡的序幕,亦随之带来了千魃夜行,神州覆灭的末日。 幸而在这万法归寂的长夜里,尚有一枚星辰,在地平线上熠熠生辉。 心灯现世,光耀四野,一名年方十六,并将在二十岁那天结束自己生命的少年,踏上了找回被封印的天地灵气的道路只剩四年时间 前路荆棘重重,看上去不太像能成功的样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