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五十六章 细作之争(2/3)

黑了。

甭看宗室大比,这些宗室子弟考了个乱七八糟,但只要有脑子的,便不会小看宗室。

只看想要宗室改制,景安帝绕多大的弯子就知道。

内阁想这事多少年都没人捅破,还是叫秦凤仪这愣头愣脑的七品小官儿说破之后,内阁趁此东风,才将宗室改制之事提到朝上来。

其实,不论景安帝还是朝中大员,抑或秦凤仪这二愣子,大家心里都明白,要动宗室这样大的利益,必然要给宗室一些好处的。

哪怕宗室想多要几个实缺,如卢尚书这样有些刻板的大员都被秦凤仪劝着默许了。

可谁都没想到,宗室提出的不是实缺之事,而是请朝廷盖书院,供宗室子弟念书! 而且宗室的理由简直正当得不得了——为了让宗室子弟上进! 而且清流大员们,你们也说过我们宗室子弟文不成武不就吧,皇帝陛下,咱们都是姓景的,您肯定也是盼着咱家孩子能改了坏习惯,认真读书习武,一意上进吧。

非但如此,宗室还在进宫给裴太后请安时,同太后娘娘说了这事。

便是裴太后不知内里如何,却也觉着给宗室盖几所书院不算过分。

不过裴太后何其有政治素养,笑道:“读书明理,我盼着不论皇家还是宗室,都是多念书的好。

”这位娘娘深知现在朝中正说宗室改制之事,倘若旁时,这事她应了无妨,可在这宗室改制的关头,裴太后便是以太后之尊,亦极为谨慎,不肯多说一句,更不会应承什么。

平皇后比起裴太后,自然是要差上一些的,但平皇后得了景安帝的叮嘱,景安帝就明说了:“宗室改制正是要紧的时候,宗室怕是要来你这里说情,不论什么事,虚辞拖着他们就是,凡事有朕在。

你莫要应承什么,不然倘以后朝廷法令与你当初应承的不一样,宗室或有微词不说,你面子上也不大好看。

” 故而,平皇后亦是有所准备的。

宫中其他妃嫔皆非正位,宗室便是到她们那里说话也没什么用。

不过裴太后还是私下问了儿子此事:“如果宗室只是要求建几所书院,倒也无妨。

” 景安帝道:“不是几所,是一百所。

” 裴太后眉梢一挑,这就有些跟朝廷较劲了,裴太后眉峰一动道:“这也不怕,又不是一下子建一百所,先略建几所做做样子,待裁撤宗室粮米之事办下来,余下的书院慢慢修建就是。

” 因是母子俩私下说话,身边连马公公都去外头守门了,景安帝低声道:“朕倒不是吝惜建书院的银子,建几所还是建一百所,于朝廷而言,时间拉长一些,没什么不同。

只是宗室书院一旦开建,必是要先建诸王所在藩地的宗室书院。

” 裴太后心下一跳,明白了儿子的意思:“这倒真是不可不防了。

” 要是景安帝说,与其建几所,倒不如建一百所,若只有几所,必然要在藩镇之地建宗室书院,这样,周遭大小宗室的子弟,岂不是都要在藩镇念书、上学……不是景安帝小人之心,若天下十万宗室集中几家藩王所在州府,初时还好,可在这裁撤宗室粮米的节骨眼儿上,景安帝怕是要睡不好觉了。

景安帝沉声道:“宗室书院便是修建,也只能建在京城!” 裴太后道:“你这想法自然好,只是怕如今的藩王宗室不乐意。

”择宗室子弟来京念书,自然是好。

只是,这要是想得多的,就如同皇家不愿意宗室学院建在藩镇一个理,人家藩王宗室难道不会多想吗?好啊,建个学校把咱们的孩子都圈京城去了,你什么意思啊?宗室可不是傻子,只看他们上折建书院就能叫天家至尊母子都要发一回愁,便可见一斑了。

景安帝道:“一件东西,卖家要出高价卖,买家却不愿意出高价买,不一定是东西不值这个价,怕是没想对吆喝的法子。

” 做皇帝的,并不一定如何天才卓绝,也不一定要上知三千年下知五百载。

一位皇帝,做对一件事,就是难得的好皇帝了,那就是,会看人、会用人。

景安帝这事先是与郑老尚书商量的,这是景安帝的首席心腹,君臣二人秘议此事,马公公依旧去外头守门。

宗室的奏章,郑老尚书也看了,这位老尚书年纪一大把,说话也不疾不徐,先道:“恕臣直言,宗室书院可以建,但除了京城的宗室书院,地方上的略缓一缓,也是无妨的。

老臣去程尚书那里问过了,今年西北大旱,赤地千里,民不聊生,户部的银子紧张。

不如就先建京城的宗室书院,如此,待书院建好,可以先挑选些出众的宗室子弟过来念书,省得误了宗室子弟的上进之心。

“郑老尚书实不愧景安帝的首席心腹,这话虽然是把西北大旱的事都扯了进来,说朝廷没钱,但中心思想只有一个,那就是,地方的宗室书院暂且不修建,先建京城的宗室书院。

景安帝道:“藩王们俱是明理之人,朕想着,朝廷的难处,他们都能理解。

只是,若几位藩王知道朝廷困难,定会亲自掏腰包,先在各藩镇建宗室书院了。

” 郑老尚书笑道:“这是朝廷仁政,怎能令宗室出银子?老臣们脸皮还没有这样厚,先建宗室书院,也不独因眼下户部不宽裕,还有就是宗室书院先时谁也没见过,这是头一遭开办,建在京城,先让子弟过来就读,看看可有何不足之处,也可改进。

待得京城的宗室书院万无一失,再开办藩镇的宗室书院,亦是一样的。

不然,建一大堆书院,不是这里不好,就是那里有碍,白花了银钱不说,也委屈了宗室。

” “郑相此话有理。

”这个解释,起码还算过得去。

但景安帝并不怎么满意。

就是郑老尚书心下也明白,他这个理由,若是遇上肯讲理的,还说得过去,对付宗室,怕有不足。

不过,眼下郑老尚书也没有什么好法子,悄声道:“陛下放心吧,只要京城宗室书院开起来,还怕宗室子弟不肯过来就读吗?有人来,咱们就不怕。

若宗室提出他们也要在藩镇修建书院,先由内阁诸人辩上一辩。

届时叫上秦翰林过来,他是个混不吝,只要商量不通,立刻叫秦翰林翻脸,谈不成还怕谈不崩吗?”谈崩了也只好再谈。

景安帝笑:“郑卿也如此促狭了。

”“人尽其才。

秦翰林一向机变,而且他年纪小,又有些莽撞,做这翻脸的事最是合适。

只是,如今宗室恨他恨得紧,若是再叫他来做这翻脸之人,宗室更要深恨于他,这往后,还得陛下多看顾他一些。

实是宗室变革之制关乎我大景朝百年气运,不然老臣断不能让秦翰林做这得罪人的事。

”郑老尚书终归是觉着这主意有些为难秦凤仪了。

景安帝正色道:“郑相只管放心,朕视凤仪如朕子侄一般。

” 郑老尚书也知道这位陛下对臣子一向不错,没做过那些过河拆桥的事,不然他也不能叫秦凤仪过来拉仇恨,倘真的拉个大仇,就是把秦凤仪往炮灰路上引了。

先不说郑老尚书与景川侯这些年交情不错,就是方阁老那里,也交代不过去。

眼下实在是没法子,需要这么一个人,原本这个人选郑老尚书是倾向三皇子的,三皇子是出了名的脾气臭,可三皇子在机变上就差秦凤仪一些。

这事,是郑老尚书亲自秘密地找秦凤仪说的。

秦凤仪看老头儿神神秘秘的,还以为什么事呢,原来就这事啊!秦凤仪道:“内阁与宗室谈宗室改制的事,能叫我旁听?”别看这事是他捅破的,但具体内阁商量国家大事啥的,秦凤仪还一回都没见过呢。

他这人一向好奇心重,让他砸场子啥的倒没什么,主要是秦凤仪想听听,这样的军国大事,双方是要怎么个谈法儿! 郑老尚书道:“你原就是陛下身边的侍读,如今又在宗人府做事,此事事关宗室,你随着二殿下,自然是可以听一听的。

” “那就成!”秦凤仪一口就应了。

秦凤仪应得这般爽快,郑老尚书反心中略有不安道:“凤仪,要不,你再想想?”“想啥啊,不就是让我过去砸场子吗?看你们那边儿谈不下去,立刻翻脸,是不是?”秦凤仪道,“这事儿又不难,还要想什么呀?” 郑老尚书看他都未多想自己的安危,更是不忍心,叹道:“朝中要说比你机灵的,不是没有,只是他们不是位置不对,就是没你那一往无前的气势。

可这事又很得罪宗室。

” “谁还比我更机灵啊?”秦凤仪不爱听这话,“不要说比我更机灵了,就是比我聪明的,世上不过两人而已,一个是陛下,一个是我媳妇儿。

” 郑老尚书好笑:“这么说,老夫也不及你聪明了?”“谁让你说朝中还有人比我机灵的?”秦凤仪认为自己才是朝中第一机灵之人,论机灵,陛下一把年纪,他媳妇儿是很聪明,但论机灵,也是略逊他一二的。

“不说这些玩笑话了。

”郑老尚书正色道,“凤仪,你也曾叫我一声郑爷爷。

今日托你做这事,我必要将此间利害与你分说明白的。

”他遂将此事有多招人恨同秦凤仪说了。

秦凤仪搔搔头道:“我知道啊!都说没事儿了,原本这宗室改制之事就是我说破的,我还当朝上了折子,宗室现下就挺恨我。

我起码还有陛下,还有郑爷爷你们照顾着,你们要是换个人来,不一定有我命硬能抗住宗室的攻击。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呢。

这两家谈事情,形势都是瞬息万变,眼下我也不能保证什么,但你只管叫我过去旁听,我自有法子让内阁占住优势的。

” 秦凤仪有个优点,甭管什么事交到他手上,从来都是信心百倍的模样,便是景安帝都很喜欢他这自信爆棚的态度,何况此时对胜负都不大有信心的郑老尚书了。

郑老尚书的确没把握说服宗室,但是他有一个理念,凡事即便胜负难定,也不能畏惧对手抛出的任何手段。

有一种输,叫——怕了。

郑老尚书这辈子还没怕过,他看秦凤仪如此有信心,不禁一笑:“这事,非凤仪你,我不能放心的。

” “这就对啦!”秦凤仪对于郑老尚书这话就很满意了。

内阁这边连搅局的人都准备好了,可见是准备充分。

宗室也不是好缠的啊,只看宗室此一道奏章便将景安帝君臣为难得连一个万全之策都拿不出来,便可知宗室诸王的厉害。

能想出建宗室书院这样让景安帝头疼的法子的宗室,连情报工作都有其过人之处,双方就宗室书院建设的问题尚未展开谈判,宗室就已知道,届时谈判,秦凤仪亦有一席之地。

而且连秦凤仪的用途,闽王都打听得一清二楚。

闽八郎轻声道:“父亲,内阁想用秦凤仪砸场子,那个秦凤仪,的确是个能脸都不要的人。

父亲看,要不要先叫此人参加不了宗室书院的谈判之事?” 闽王微微一笑:“八郎,内阁若有万全之策,何须安排秦凤仪砸场呢?可见内阁对于书院之事,亦是没有把握。

我知道内阁在什么地方心虚,明日,我就要看看内阁那副小人嘴脸的丑态。

” “父亲,恕儿直言,秦凤仪这等浑人,还是要有所防范,他那张嘴会说出什么,可实在无人能预料。

”就像先前,明明是宗室大比后,在说允宗室自由婚嫁之事。

这件事,宗室原只想做个略微为难的样儿再答应陛下,不为别个,就因为答应得太容易反叫陛下觉着宗室太好拿捏,故而宗室只是想稍摆个谱儿。

结果,就因秦凤仪在场,这小子不知道是哪根筋不正常了,一张大嘴吧啦吧啦就说到裁撤普通宗室粮米上头去了。

这该死的祸害,俺们宗室是哪辈子得罪了你啊! 所以,甭看秦凤仪是出了名的不正常,但闽八郎认为,若是正常人的思维,一般是好推测的。

哪怕郑老尚书这种,他父亲都不放在眼里。

但秦凤仪这种神经病类型的,正常人哪里能明白神经病是怎么想的呢? 双方谈判之事,容不得半点儿差池。

闽王道:“让你顺王兄去对付他,上回他对你顺王兄不敬,你顺王兄早就憋着一肚子火想把场子找回来了。

” 于是,内阁安排了秦凤仪做事有万一的搅局翻脸人。

而消息灵通的闽王,则安排了一心想要从秦凤仪这里找回藩王脸面的顺王对付秦凤仪!而这场有关宗室书院的谈判,到底谁输谁赢,在这一晚,在此时此刻,怕也只有天知晓了!别说,还真有人去找钦天监算命了! 闽王虽然提前获悉了内阁谈判的人员配置,自认胜券在握。

但就在谈判前夕,宗室也做了件丢人的事。

那就是,一个迷信兮兮的镇国公,竟然去找钦天监问天时。

虽则这位镇国公没有直接问宗室谈判胜负,但这都问天时了,京城里哪里有傻子啊!如果真有傻子,就是这去找钦天监算天时的傻蛋了!闽王气得,这还不如去庙里找个和尚问呢。

起码你找和尚不会被清流知道,你这去找钦天监,可是叫清流看大笑话了啊! 闽王一向神机妙算,这回清流看笑话的事,也着实叫他给说着了。

内阁得知此事,私下很是嘲笑了宗室一回,连卢尚书都说:“若把这算天时的心思用在宗室子弟教养上,断不能考得那般丢人。

” 清流瞧不起宗室这神道劲儿,宗室也看不上清流小心眼,成日间圣人大道的,跟咱们谈事情还要安排个砸场子的,这可真是满口仁义礼制,打的好算盘啊! 于是,这么互相看不起的双方,还要在一张桌上谈事。

双方都虎视眈眈,秦凤仪与顺王这对死对头也都准备好了,却有一人很不乐意秦凤仪这差事。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秦凤仪的媳妇儿李镜。

秦凤仪有事一向不瞒着媳妇儿,便把他要去砸场子的事同媳妇儿说了,李镜当下就不大乐意,哼道:“这些老东西,好事找不着你,这样得罪人的事就找上你了。

别看清流成天说自己如何高远洁白,都是鬼话!” 秦凤仪劝他媳妇儿道:“这怎么啦,反正我也得罪过宗室啦。

”“得罪一回跟得罪两回也没什么差别,是不是?”李镜反问。

“不是这么说。

”秦凤仪拉过媳妇儿的手,悄声道,“我还没见过内阁是怎么谈事情的呢,何况这可是朝廷大事。

我就是想去瞧瞧他们到底是怎么个商量法,也长些见识。

” “难不成除了叫你去得罪人,就没别个位子给你了?”李镜道,“你一向实诚,这是给那老狐狸算计了。

” “不至于,虽则我是跟陛下不错,可郑老尚书内阁首辅,难道会算计我个七品官儿?” “郑老尚书不至于此,可郑老尚书身边的人呢?不见得个个就是干净的。

”李镜道,“找你去砸场以备万一,这主意若是旁人想出来献策给郑老尚书,说不定就是要对付你。

” “难道我就是个傻子不成?”秦凤仪觉着自己聪明得不得了,道,“我是想着,这一来长个见识,二则这事虽是得罪人的事,可也得看怎么做,难不成,是个人就能把场子搅了?” 李镜皱眉道:“宗室改制的事情上,清流虽则没有袖手旁观,可我看他们终是拿你当个外人,不然这得罪人的事,不会落在你头上。

” “我也没把他们当内人。

”秦凤仪道,“清流也就那样儿,我与人来往,主要看人的性子,哪里就看清流不清流了。

他们也是个狭隘的,把宗室当贼防,既要裁宗室粮米,又不想给宗室些实际的好处,这就叫我看不上。

把朝廷弄好了,人人都会有饭吃,若是朝廷里鸡飞狗跳,就你自家吃这饭,怕也不是什么好饭。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呢。

我干吗跟他们一伙啊,他们都是讲论资排辈,烦人得很。

我是跟陛下一伙的,陛下正是用人之际,这事我怎么好推托。

” 李镜也知此事既已应下,便是再推托不得的了,叮嘱丈夫道:“就是要翻脸,也要瞅准时机,莫要给人留下话柄。

” “我晓得。

” 尽管知此事没有回旋之地,李镜仍是不大放心,面儿上却不肯露出来,一大早就亲自送丈夫出门去了。

秦凤仪早朝之后就没再出宫,依旧是与二皇子一处。

此时,三位掌事皇子、三位未成年皇子,是的,连六皇子这还不大懂这国之大事的,也被景安帝叫来在一旁旁听。

另外就是愉亲王、寿王、闽王、蜀王、顺王、康王等王爵,连带八位在宗室颇有分量的国公,另一方面是内阁诸人,连带着秦凤仪,他是算在宗人府一边儿的。

康王先说了:“秦翰林既是在宗人府当差,便坐我们这边才合适。

”卢尚书道:“都是陛下的臣子,坐哪边儿不一样啊!” “既然都一样,就请秦探花坐过来吧,我们宗室都很欣赏秦探花的才学。

”康王一面说,一面还对着秦凤仪露出微微笑意。

秦凤仪没想到双方的话题自他身上开始,笑嘻嘻道:“哎哟,真没想到,我竟还成香饽饽啦。

”他一副美滋滋的模样,却又露出令双方都有些恶心的十分为难的神色道,“坐内阁这边,宗室想我;坐宗室这边,内阁吃醋。

人缘忒好,也叫人为难啊!”他干脆哪儿都不坐,三两步过去御前,躬身行一礼,站景安帝身边儿去了,秦凤仪笑,“我站陛下这里,正可服侍陛下,也省得你们再为我拌嘴。

”他站的那地儿,比大皇子还靠前呢。

不过大皇子坐着,他站着。

如此,景安帝左边站的是秦凤仪,右边站的是马公公,若不是秦凤仪穿着七品官服,不知道的还得以为他与马公公是同行呢。

秦凤仪都站到皇帝陛下那里了,双方也不好再为他这么个七品小官儿斗嘴,大家各安其座,开始说这宗室书院之事。

宗室说要建一百所宗室书院,这不是一句空口号,实际上宗室这些天也没闲着啊,他们说要建的一百所宗室书院,都是自太祖年间的第一次分封时,算起的各地宗室情形,来设计的各地书院建设,那都是有理有据的安排,便是内阁研究来研究去,拿出鸡蛋里挑骨头的精神,也挑不出这份奏章上有什么宗室故意寻是生非的毛病来。

由此可见宗室的手段也是建立在精细缜密的计划书之上的。

内阁并没有否决宗室这份建一百所宗室书院的折子,事实上,内阁没有对宗室这份奏章提出任何不是,老尚书也没有拿之前在陛下跟前说的那套“西北大旱,户部银钱紧张”的理由搪塞宗室,郑老尚书先是赞扬了宗室的折子,然后,户部拿出自太祖年间开始分封各地的诸宗室的人口分布图,郑老尚书道:“一百所书院,不是一个小工程。

而且宗室书院到底要怎么个建法,咱们先前都没经验,依我的意思,先在京城建一所,召些优秀的宗室子弟过来念书,看看可有不足之处。

倘有不足,以后的书院便可改进了。

” 闽王笑得温煦:“郑相此言甚是。

只是按本王所说,京城到底是天子之地,与我们藩镇之所又有不同。

不过,的确像郑相说的,先时谁也没建过宗室书院,就是我们这些藩王,心里也没底。

只是,光京城建一所宗室书院,这也没个比较,倒不如我们藩镇的宗室书院一并建起来,一共也没几所。

这样,书院多了,有什么问题,咱们再一共探讨,之后就好建剩下的书院了,是不是?” 闽王说完,宗室们纷纷点头称是,就是几位皇子,未尝没有心里觉着藩王所言有理的。

连秦凤仪一面听,一面也在点头。

康王笑:“看,秦翰林也觉着这主意不错,是吧?”这位不知为何,时时关注着秦凤仪。

秦凤仪就站在御前,点头是因为觉着这内阁与宗室明明都互看不顺眼,恨不能你吃了我,我咬死你,而且郑老尚书还安排自己瞅着时机砸场。

秦凤仪还以为,这两伙人谈判不定怎么火药气冲天,一言不合就要混战呢。

没想到,双方却是如此一派其乐融融的模样,这也忒出乎秦凤仪的意料了,再摆上几碟时兴的果子,简直就是御前茶会啊! 秦凤仪想着,这两家也忒会装了,于是他也装模作样地点头,就听到康王点他的名。

实际上,倒不是诸人在关注秦凤仪,大家关注的是景安帝的意思。

但秦凤仪就站景安帝身边,他那大头一直晃啊晃的,除非是瞎子,人想看不见都难。

这个时候,清流不由得心中暗道:秦翰林你是不是早上没睡醒,你瞎点什么头啊! 人家秦翰林可不是瞎点头,还道:“嗯,我觉着,闽王爷的话是挺有道理的。

” 啥?宗室们都觉着自己幻听了,清流们脸上却不大好,以为秦凤仪这是见宗室情形大好,要叛变哪! 蜀王立刻笑道:“秦翰林果然有眼光,记得秦翰林以前说过,你少时也颇是纨绔,后来发奋,一举考得探花!我们宗室子弟皆是太祖皇帝子孙,老话说得好,浪子回头金不换,他们现下是贪玩儿了些,只要奋发,想来以后也会大有出息的。

” 秦凤仪点头:“就是块木头,好好长,去了身上的旁枝杂蔓,也能长成栋梁的。

何况宗室皆太祖皇帝的子孙,我听说,太祖皇帝可是有本事的人啦。

像我家,祖上十八代都是平民,我都能考中探花,你们宗室奋发的话,肯定要比我还强。

” 宗室脸色大为好转,想着,莫不是这小子突然改邪归正,又想来跟咱们好了?不然,如何这般拍咱们的马屁?蜀王亦笑道:“只盼应了秦翰林这话才好。

” 清流们气得,一个个恨不能用眼神戳死秦凤仪。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你们家孩子想超过我不大容易啦。

”秦凤仪道,“我能念四年书就中探花,一则是我天资过人,二则就是我长得好,这两样,宗室里便少有人能及啦。

”秦凤仪习惯性地露出个招人嫌的嘚瑟样,“三则是因为我有个好老师,我师父可是方阁老,他老人家年轻时就是状元出身,又是个大有见识的人,你们现在能给宗室子弟请来这么好的先生?” 秦凤仪其实对于宗室书院也颇有想法,他为啥做炮灰都想过来旁听啊,就是因为他也十分想就国家大事掺一脚好不好。

秦凤仪是个会抓机会的,眼下这机会,他再不能放过的。

而且听着宗室与内阁啰里啰唆地你来我往,他也听出了一些门道。

宗室是想在自己藩镇也建书院,内阁呢,是只想建京城宗室书院,藩镇的再等一等。

秦凤仪一时想不透这里头的缘故,却完全不影响他对于帝心的判断,他知道,陛下在这上头是偏着内阁这边儿的。

秦凤仪自己是跟着景安帝的,组织了下语言,便道:“你们说的,多建几所书院以便比较,听着的确有道理,还有内阁说先建京城书院看看书院建好后可有什么纰漏。

哎哟,一个书院,能有什么纰漏啊,无非一个上学的地界儿。

京城就有国子监,正经的书院,我二小舅子、三小舅子都在国子监念书,仿国子监来建,总不会有差池吧。

书院有什么要紧的,无非几间屋子。

屋子是死的,难的是好先生难寻!你们各位不是王爵就是国公,家里孩子们也都念书,给亲生孩儿们找先生,定也是当地名流,结果如何?瞧瞧你们各家孩子把书念得真个乱七八糟。

就你们这个,自家孩子的书还念得一塌糊涂呢,你们还好意思说建书院?盖房子的事儿,你们兴许能成,但如何请先生、如何安排课程、如何叫那些坏小子认真学习,你们成吗?” 话到此处,宗室们再不觉得秦凤仪是要改邪归正了,原来这小子是欲抑先扬啊!倒是清流们,一个个露出欣慰模样,想着秦凤仪到底是个明白人啊!可不就是这个理,你们宗室知道怎么教导课业、开办宗学吗? 卢尚书不失时机地插了一句:“宗室诸王不懂,咱们礼部就是管这个的,王爷国公们放心,这事儿交给下官,下官定能安排妥当!” 顺王揉揉手腕,握着钵大的拳头,瞥了秦凤仪一眼,道:“谁是生下来什么都懂的,不懂还不能学啊!秦凤仪你能自纨绔学成个探花,我就不信我不能把书院管好!” “你能你啥都能,成了吧?”秦凤仪道,“我说话,你们别觉着我偏心。

还有顺王爷,把你的大拳头放下,我是个斯文人呢,不与人打架。

” 这话险些恶心死顺王,秦凤仪继续道:“先说这书院怎么建,建在哪儿?哎,大家先摒弃各自私心,我知道,宗室你们自然是愿意你们各藩镇上建宗学的,内阁诸位是想先在京城建宗学。

这其实无所谓,宗室你们愿意建就建呗,京城呢,也建一所。

这就是各地官学与国子监的关系了。

可你们要是建,你们不要内阁帮忙,那你们就自己张罗。

京城的宗室书院,你们爱来不来,朝廷也不勉强,免得你们多想。

但是我告诉你们,你们要是拿自己那些小心思忖度陛下,那就错啦!我姓秦,你们宗室爱怎么着怎么着呗。

可是,陛下是真心想宗室子弟好的!因为陛下要担任京城宗室书院的山长!你们不是羡慕我念书出众吗?我师父,致仕在家的方阁老,快八十的人了,还是陛下亲自相托,为着宗室子弟成才,他老人家要亲自担任京城宗室书院的执事。

余者,在京城宗室书院任教的,皆是朝中一流大儒!你们那些个九曲十八折的小心思想什么呢?陛下一样是姓景的,是宗室与皇家的掌舵人,陛下难道不盼着宗室有出息?你们没把孩子教好,考了个乌七八糟,你们自己不急,陛下好几宿睡不着觉,觉着对不住列祖列宗,为着你们,陛下操心操得头发一把一把地掉,幸亏陛下头发多,要不,就为着你们,陛下都得掉成个半秃。

“你瞅瞅你们各自的小心眼儿,一个个的没一个实诚人,你们伤陛下的心呢。

”说着,秦凤仪眼圈儿都应景地红了红,哽咽起来,侧身蹲下,拉住景安帝的手,仰着一张如花似玉的脸,与景安帝四目相对时,秦凤仪眼中闪过一抹促狭,背对着宗室内阁,声音却是哽咽的,“陛下,咱们不与他们好了,他们爱怎么着怎么着吧,咱们看歌舞去,随他们如何好了。

” 秦凤仪拉着景安帝就要走,景安帝看向宗室的眼中露出一抹失望,也顺势起身牵着自家小探花去了。

景安帝带着小探花去了内书房,又打发了闲杂人等,屈指敲秦凤仪的大头一记,忍不住笑了。

秦凤仪一双大桃花眼里精光闪闪的,早不见了眼泪,此时满脸促狭,亦是一乐。

景安帝问他:“半秃是怎么回事?” “我那不是为了表示陛下操心,现成给陛下编的嘛。

”秦凤仪解释道,“人要是为什么事烦恼、操心,就会掉头发。

我以前念书特用功,刚开始就一把一把地掉头发,后来,我五天就要喝一盅首乌汤,天天吃黑芝麻、核桃、枸杞磨成粉煮的粥,这才保住了头发,要不,早念成秃子啦。

” 景安帝又是一乐,此刻,景安帝真是觉着,自家小探花怎么看怎么可人意,心下喜欢得不得了,与秦凤仪道:“中午与朕一道用膳。

” 别人呢,做了件合乎帝王心意的事儿,纵心下得意,人家也谦逊着。

秦凤仪不一样,一脸嘚瑟地邀功:“陛下,我这法子好吧?” “不错。

”景安帝不吝夸奖,关键是小探花也不用去拉仇恨,就把宗室数落了一回,还叫宗室不占理。

就像小探花说的,朕难道不想宗室子弟好吗?皇室的想法一向矛盾,宗室没出息、堕落,景安帝比内阁要急。

当然,景安帝自身也是防着藩王的,但这防范中,却又是有着同为景氏子孙一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情分。

景安帝问:“是不是方阁老给你出的主意?”他觉着以小探花的脑袋,咋想得出这么好的主意呀! “不是,他老人家要是有主意,早在指点我奏章的时候就告诉我了。

”秦凤仪道,“我自己想的。

先时我也没想到,我是刚刚听内阁和宗室跟拉锯一般说这建宗室书院的事才想起来的。

我还以为他们今儿争什么呢,原来就争书院在哪儿建啊!我看内阁是想在京城建,藩王是想在藩镇建,他们想建就叫他们建呗。

人家想建书院,毕竟是好心,道理上也说得过去,倘若陛下不允,这可是占不住理的。

只是,他们爱建就建,到时京城的宗室书院建起来,陛下,您担个山长的名儿,还怕他们的子弟不来念书?就看去岁春闱,因着陛下亲自任主考官,别个时候听说春闱一科参加考试的举子也就三千来人,结果呢,去岁来了六千,为的还不是‘天子门生’这四字。

我师父那个执事啥的,是我随便说的,你瞧瞧宗室一直拿我说事儿,他们现在讨厌我讨厌得不得了,突然夸起我来,我猜后头一定没什么好话。

我就先截了他们,我师父都快八十了,他做个执事也管不了事,不过名声上听着好听。

而且他毕竟是致仕了的,如郑老尚书等人,各有各的职司,忙得不得了。

而且虽则说不上来,可我终是觉着,他们在宗室书院做执事不大好。

毕竟清流与宗室不对付,倘有个什么事,就怕他们彼此多心。

“只要京城宗室书院建好了,这种梧桐树,自然能引来金凤凰。

”秦凤仪道,“只要宗室不傻,必然要派家中出众子弟来念书的。

要是嫡系子弟不来,让庶出的来,以后袭爵时,您就卡他们一卡,叫庶出的袭爵,谁叫嫡出的跟您不熟呢。

” 景安帝笑斥:“胡说八道,军国大事,岂能如此儿戏。

”他却也只是轻轻地斥了一句,没有半点儿严厉。

“我就打个比方。

”秦凤仪道。

景安帝道:“有爵宗室的子嗣,来京城念书,那些寻常宗室,就在各地官学就近入学罢了。

眼下朝廷实在不宽裕,藩镇要建宗学,说得容易,每年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啊!”秦凤仪想了想,不解道:“这能开销几个啊?就像各地官学,我们扬州的官学,无非衙门出几间屋子,再寻几个博学的大儒给学子们讲课罢了。

一应吃用,都是学子自己的。

每年花销,屋子不用钱,也就是些桌椅损耗,还有大儒们每月的月银,一年两千银子也足够了,这些钱不算什么。

” “宗室书院,吃用便不好叫宗室子弟自掏腰包了。

” “陛下,您这样想就不对了。

上学的束脩银子可以不出,这是给宗室子弟的照顾,吃用笔墨,皆要他们自备才好。

这并不是说朝廷就小气这几两银子,咱们定下奖励金,每年考试,各班前五名,第一名赏一百两,第二名八十两,第三名五十两,第四名三十两,第五名二十两。

只要功课好,不要说这几两吃用银子,不但不用花钱,还能赚钱呢。

这是为了鼓励他们好生念书。

在民间,一个八口之家,一月二两银子就饿不死了。

”秦凤仪道,“便是建宗室书院,也不要把它交给宗室管理,他们哪里像是会管孩子念书的,还不如我爹呢。

让各地官学多收拾几间屋子,仿官学样式,安排几张桌椅,让宗室子弟过去就读便是。

依旧是让各地府衙管理,再给各地宗室书院一些甜头,譬如每年考得好的,可以挑选几个来京城的宗室书院念书啥的。

这些自各地选上来的,待到了京城的宗室书院,一应花销减免了他们的。

有些纨绔,愿意一辈子纨绔也罢了。

可倘有真的愿意上进的,说不定也能挑出些个可用之人来。

” 景安帝笑眯眯地摸摸秦凤仪的头:“脑袋瓜子挺好使啊!”“那是,我可是世上第三聪明的人!”秦凤仪给皇帝陛下摸得挺受用,还舒服地拿大头蹭了下陛下的掌心。

景安帝、秦凤仪去宫里内书房商量宗室书院这事儿了,留下一屋子宗室内阁,俱是傻眼,内阁还好些,他们认为秦凤仪现下总归是他们清流的人,而且看秦凤仪说的话,终归是偏着清流这边儿的。

只是这京城宗室书院由陛下出任山长,还有方阁老任执事,这事儿怎么秦翰林先时也没跟咱们通个气儿啊?你说这孩子可真是,说他靠谱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神道丹尊

绝世强者、一代丹帝凌寒为追求成神之路而殒落,万年后携《不灭天经》重生于同名少年,从此风云涌动,与当世无数天才争锋,重启传奇之路,万古诸天我最强! /

鬼神无双

主角是一个热爱啪啪啪,一路开无双,车翻所有敌人的纯真少年! /

气运之子的炮灰师兄

本文又名《我以为我穿到了修真种田文,其实是复仇少年漫》 桃花落的天才弟子宋凝清本来以为自己的随身法宝是个日记本,只能记录过去发生过的事。 某日在迎来自己的小师弟萧恒后,宋凝清爱他护他,把这只悲情小胖崽努力奶大。本以为这一世就这样,修行,除妖,看着师弟成亲生子,也就是幸福快乐的一生了。 可这本日记本,在萧恒父亲死后,呈现了第一则预言:萧磊云之子萧恒,三百年后,成灭世妖邪。 剑尊宋凝清,灭之。/

坡道上的家

新手妈妈里沙子,被选为了一名陪审员,接受审判的是一名杀害幼女的恶母。随着庭审的深入,里沙子却发现被告和自己是如此相似 为了育儿放弃职业生涯,却因此失去了最后一点属于自己的空间;再多的辛苦都被认为是理所应当,丈夫帮忙再少都会被外界赞扬;育儿中有无数的疑问和困难,却只会被敷衍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 里沙子开始怀疑:是不是每个母亲,都有可能因为这些遭遇,变为被告席上的嫌犯? ~~~~~~~~~~~/

给白莲花上色需要分几步

提问:给一朵濒临绝迹的纯种白莲花上色需要分几步? 匿名回答:超高校地狱级别的难度。 江画被莫名系统强制安排了绝杀任务,将本世界最后一朵白莲花带歪,任务时限三年,带不歪就抹杀。 没办法,他硬着头皮教白莲花打架斗殴,抽烟喝酒,逃课作弊,染发烫头,然而卵用没有。 白莲花仰着人畜无害的小脸,分分钟证明:虽然我抽过烟,喝过酒,烫过头,但我还是一个好男孩。 早恋蹦迪都不好使,第二天白莲花还是会拉着他好/

皇妾

文案: 田甜名字虽然甜,却是个命苦的。 十岁死了亲娘,爹讨了个后老婆,还生了个弟弟。 家里后娘明的暗的故意给她使绊子,她忍气吞声埋头做活,却换来个被发卖的下场 她的买主是个结巴,她嫁给他做了个小妾。 后来他成了每个人口中的万岁爷 小甜文呀~ 内容标签:励志人生 甜文 主角:田甜 ┃ 配角:叶知秋 ┃ 其它:甜文、齁人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