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五十一章 夺爵刺杀(3/3)

家都表示理解。

秦凤仪的倒霉直接就将京兆府、刑部、大理寺拖下了水,因为在京城大地,堂堂天子之都,竟然有人这样丧心病狂地对翰林院探花下手,不要说秦凤仪一向得帝心,便是个寻常官员被人这样屡次谋杀,只要今上不瞎,便不能坐视的。

景安帝还专门召了秦凤仪进宫说话,安慰他,让他不要担心,说已经命刑部尽快破案。

秦凤仪道:“我倒是没什么,反正我运道好,我娘去庙里给我算命,庙里的大师说我寿数八十七,还早着呢。

就是我这出来进去的,怕连累到别人。

可若因着这些个贼人就闭门不出,好似怕了他们一般,这也不是我的脾气。

” 景安帝道:“你是朕的探花,自然不必怕什么。

不过,也别总觉着运道好就大意。

”“我晓得。

陛下放心吧,我去刑部问了,侍郎大人说已有眉目了,说不定过几天就能查清楚了。

”秦凤仪笑嘻嘻的,还是那副全无心事的模样。

景安帝看他这模样就替他发愁,想着这傻孩子一向没什么心计,倘不是仗着运道好,怕给人害了都不晓得呢。

替秦凤仪发愁的还不止景安帝一家,愉老亲王也替秦凤仪愁,想着秦凤仪这懵懵懂懂的模样,怕还不知自己有多危险哪,竟然还来他家串门子。

秦凤仪说:“我近来倒霉得很,总是有人要杀我。

等闲地方都不敢去了,有一回去明月楼吃饭,茶水不大干净,把明月楼的掌柜吓了个半死。

其实,这与他有何相干,无非是一些鸡鸣狗盗之辈,惯会做这些鬼祟事。

只是倘我有个差错,他也担待不起。

我也就不去外头吃饭了,想想也就陛下和您老人家福气旺,陛下平日间军国大事繁忙,不好总去打扰,我也就只有您老人家这里能来串串门子啦。

”那些偷鸡摸狗之辈,再如何也不敢对王府下手的。

愉老亲王一向看秦凤仪顺眼,很愿意他过来,笑道:“只管来就是。

”他又说刑部办事拖拉,“往日间吹得山响,真正有要紧事就不成了,这都几天了,他们那里还没个动静。

”还问秦凤仪平日间可有什么仇家。

秦凤仪同愉老亲王一面剥着橘子吃,一面说悄悄话,道:“我是自觉没得罪过谁,可先时我家小玉那事儿,您老人家也是晓得的。

眼下我也不好说,总得刑部有证据才好。

不过我媳妇儿说,也说不准有人浑水摸鱼。

” 愉老亲王感慨道:“你这媳妇儿娶得不错。

” “那是。

要不是我媳妇儿送我的小镜子,我就叫人一刀捅死了。

”说到此事,秦凤仪都颇觉庆幸。

愉老亲王又恨了一回刺客,还八卦了一回问秦凤仪:“别人家定情,都是送香囊送玉佩送梳子什么的,你们怎么送镜子啊?” 秦凤仪自不肯说实话,这小镜子当初是他媳妇儿让他照照自己的模样的,秦凤仪另编了套说辞道:“我媳妇儿闺名里有个镜字,当初我俩在扬州定情,她就送了我把小镜子。

” 愉老亲王一乐,说秦凤仪:“你还挺有女孩子缘啊!” “那是!”说到这个,秦凤仪称第二,绝对无人敢称第一啊,不过秦凤仪道,“其实,姐姐妹妹们喜欢我,无非因我长得好看。

虽则喜欢我的人无数,可我从没有乱来过。

我这辈子,就一心待我媳妇儿便好。

” “这样才好,别学那些不知好歹的人,总觉着风流是好事,年轻时还沾沾自喜,须知齐家治国平天下,这话一点儿不错的。

男人要想做事业,家里先得稳当。

”愉老亲王又赞了李镜一回,“你媳妇儿就不错,你也是个知好歹的。

说来,你这性子忒直了,就得有个稳当人配才好。

” 秦凤仪娶李镜还真没想过这许多,他一琢磨,还真是愉老亲王说的这个道理,笑道:“愉爷爷,我跟我媳妇儿成亲,啥都没想过,就是想娶她,给您这么一说,还真是这个理啊!” 愉老亲王道:“你心性好,即便不想,做出的事也比大多数人都强的。

” 秦凤仪惯不是个会客气的,于是,尤其赞同愉老亲王这话道:“就是愉爷爷您说的这个理。

”觉着自己心性的确不差。

不过,自认为心性不差的秦凤仪在面对过来他家求情的恭侯时,半点儿没有要宽大的意思。

秦凤仪道:“我就猜到是他了!只是先时没证据,不好说!没想到还真是他!您可真会求情,您看看您儿子做的这事,桩桩件件,都是要置我于死地的!倘不是我福大命大,早被你儿子害死八百回了。

你跟我求情,当初别叫你儿子害我就是。

现下害不死我,被人查出来,又跟我求情,难不成,我命大就该宽恕他啊?你就别想啦,我必要同陛下说,把他判个大卸八块,凌迟处死。

” 恭侯险些晕厥过去。

恭侯一脸惨白地回了家,接着就是恭侯夫人过来哭,秦凤仪可不是那等烂好人的性子,爱怎么哭怎么哭,总不能因你家儿子杀我没杀成,我就不计较他派人杀我之事了吧? 秦凤仪就连对着恭侯府拜托过来讲情的人也是一个口吻:“我又不是菩萨。

” 反正,秦凤仪必要柳家大爷好看的,简直是个脑子有病的,还欺软怕硬。

就像秦凤仪对景安帝说的:“要真有本事,不检讨自己,有仇也该找亲家公母报。

不过,谁都知道陛下您不好惹,他就找我这么个软柿子捏。

现下没捏成,就托了不少人跟我说情。

他要有本事,敢到我跟前来跟我打一架,我还服他。

这么个上不得台面的家伙,真叫我恶心。

” 景安帝对这位前女婿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好感,尤其柳大郎做的这些事,简直叫景安帝无语。

一个侯府世子,净弄些江湖上的闲汉养在家里。

当初行刺秦凤仪的事,就是这些闲汉干的。

这些人自称江湖侠士,讲的是义气,自从柳家大郎世子爵被削,柳大郎恨秦凤仪自不必提,这些人为了给柳大郎出气报仇,可不就寻衅起秦凤仪嘛。

待刑部审出这些人的证言证词,不要说刑部一干人,便是景安帝都觉着,自家小探花当真是个命大的。

秦凤仪可不是君子,上回柳大郎敢在他的马上动手脚,弄丢了世子爵位,如今又让人杀他,秦凤仪再不能放过柳大郎的,撺掇着景安帝给柳家判个狠的,秦凤仪说得头头是道的:“陛下您心忒好,待谁都善。

只是有时我觉着,您太善了。

这要是待人好,不能总是纵容他,您得严格要求。

就说我吧,我先时就打算做个纨绔的,要不是我岳父严格要求我,我现在还在扬州呢。

这待臣子也是一样,您不能总宽待他们,越是宽待,反越是纵容。

这人呢,你第一回纵容他,他会感激你。

可你纵容得多了,就是升米恩、斗米仇了。

” 景安帝做了二十几年的皇帝,焉能听不出秦凤仪这点儿小心思。

秦凤仪希望重惩柳家,也在景安帝意料之内。

倒不是秦凤仪就睚眦必报了,就柳大郎让那些闲汉做的那些个事,也就是秦凤仪的福气了,换个福薄的,估计早交待了。

景安帝直接令京兆府将京城的闲汉都扫荡了一遍,京城治安大为好转。

景安帝也要重惩柳大郎的,只是秦凤仪这话说了才一天,待觐见时,他又试探地问,能不能轻些判。

景安帝道:“你这真是一会儿一个主意,朝令夕改啊!” 秦凤仪道:“要是我,我恨不能宰了柳大郎。

陛下不知道,柳郎中救过我的性命,他亲自来我家替那不成器的家伙求情,我要是不应,岂不是没良心嘛。

原本我想着,把这柳大郎大卸八块才算公道。

陛下,要不,还是留他一命,判他个斩监候算了。

” 景安帝板了脸道:“朝廷律法,岂可容你讲情分?” 倘若别人,见景安帝面露不悦,也就不敢说话了。

秦凤仪一向胆大,而且他心眼儿活,劝景安帝道:“律法自然要遵的,只是律法之外,还有人情。

我毕竟是苦主,柳家这事,就算得到我的一点儿谅解了。

而且我听说太后娘娘四月份的大寿,这个时候,杀人也有伤天和,留他一命,亦是体现了陛下的仁慈之心。

只要他不再害我,我只当给自己积德了。

” “你这张嘴,合着什么都是你的理。

” “主要是,我觉着柳郎中这人不错。

”秦凤仪道,“这也真是奇怪,听说柳郎中与恭侯还是嫡亲的兄弟,恭侯一家子,真是比柳郎中差远了。

” 秦凤仪还问:“陛下,当初您怎么没把爵位给柳郎中,而是给了恭侯啊?”“亏你也是探花,自来长幼有序,恭侯虽未见大才,倒也中规中矩。

”“他这也算中规中矩?愉爷爷同我说,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两样能做到的少,可就第一样,我看恭侯也没做到呢。

”秦凤仪直摇头。

若不是因在官场中学了些规矩好歹,他都有心建议陛下把爵位给柳郎中袭呢。

景安帝看他一颗大头摇个不停,道:“你这摇起来还没完没了了。

”“我有些话,不知当不当讲。

我怕说了陛下要多心,可我心里实在不明白。

”“看你这样,要是不讲,还不得憋死啊!”景安帝深知秦凤仪存不住事儿的性子,便道,“说吧。

你老老实实地说,朕焉能多心?” 秦凤仪见身边就一个马公公,便说了:“我现在做官,学了不少官场上的门道。

虽然大家都说那样是对的,就像恭侯家吧,我其实也知道长幼有序的理,也明白陛下定是经过深思熟虑,方将爵位给了柳家长房。

可我就是觉着,把朝廷的爵位给这样无能的人,怪可惜的。

” 景安帝面不改色地问:“那依你说,该如何?” “我可不是要说恭侯的坏话。

”秦凤仪先强调自己的纯良立场,挠了下头,组织了下语言,方道,“我也不知要如何。

有时想想,这世上得有规矩,没有规矩,世道就要乱。

可有时,倘样样依着规矩来,又觉着刻板,而且把好的东西给拿不起来的人,对两者,其实都不是好事。

但是吧,又不能坏了规矩。

唉,我觉着,这事挺难两全的。

” 景安帝问秦凤仪:“你原先在朕耳朵边子上叨叨了好几日,就是想把柳大郎重惩,将你前些天担惊受怕的仇给报了。

如今碍于柳郎中的面子,又来找朕求情。

这事,你最终是个什么打算?” 秦凤仪心说:我能跟您说吗?可看景安帝一副等着听的样子,秦凤仪颇有些小狡猾,努力做出一副诚恳的样子:“我自然都听陛下的。

” 景安帝嘴角一挑:“少说这些好听的,你虽驳不了柳郎中的情面,却也不打算轻饶了柳家。

最好是饶柳大郎一命,其他的自恭侯府找补回来,是不是?这样既全了柳郎中对你救命之恩的面子,你也算报了先时柳大郎杀你之仇。

估计柳郎中也不过是想你饶柳大郎一命,没有别个要求,对不对?” 秦凤仪瞪圆了一双桃花眼,不可思议道:“陛下您怎么全晓得啊?”景安帝但笑不语。

秦凤仪有个毛病。

你要是有什么话实实在在地告诉他,他反不郑重,倒是景安帝这般半遮半掩、云山雾罩的,让秦凤仪很是向往。

秦凤仪大为佩服景安帝的智慧,拍景安帝马屁,说景安帝是天下第一聪明人。

待景安帝给柳大郎判了二十年的大狱,外加流放三千里的刑罚,还有恭侯府降爵的旨意传来,秦凤仪认为,皇帝陛下非但是天下第一聪明人,更是古往今来天下第一公道的皇帝。

景安帝宣召秦凤仪时,说到恭侯府,不,现在得是恭伯府了,说到恭伯府之事,还考校了秦凤仪一回:“明白了没?” “明白啥?”秦凤仪完全没明白皇帝陛下这话自何而来啊! 景安帝看他一副小白痴的模样,叹道:“亏你往日还称京城第三聪明之人呢。

” 秦凤仪一向是不明白便要问的,偏生不论他如何问,景安帝都不肯告诉他。

秦凤仪回家跟媳妇儿说起此事,李镜道:“这都不明白?陛下是问你,自恭伯府之事上,可有学习到些什么?” 秦凤仪眨眨一双漂亮的大桃花眼,一副美貌无敌样,说出的话却蠢到不行:“这有啥可学习的,我觉着陛下断得挺好的。

” “怎么还不明白?”李镜屈指敲他的脑门儿,因夫妻俩素来无事相瞒的,李镜对于秦凤仪和景安帝的来往亦是一清二楚,道,“你先时与陛下说,规矩与现实,其实两者偶尔是相矛盾的,那么,当两者有矛盾时,要如何解决呢?” 秦凤仪点头:“对对对,我是说过这意思。

可陛下当时也没回我啊。

”“如今陛下处置恭侯府,你就没觉出什么来?”“觉出来了,活该!” 李镜微微一笑:“这便是了。

陛下给你的答案就是:当规矩与现实冲突时,先按规矩来,按规矩把事办了。

但一旦遭遇现实之事,那些不堪用之人,自然就会有把柄、做错事,届时,你依旧可以按着规矩把他们给办了。

如今,既不妨碍规矩,也不会令无能之人占据高位。

” 秦凤仪方才恍然大悟,对媳妇儿的智慧越发信服。

他这人,一向存不住事,待得再进宫,就把他媳妇儿给他总结的这一套与皇帝陛下说了,景安帝笑:“哎哟,这回家定是冥思苦想了吧?” “没想!”秦凤仪答得爽快,“我一问我媳妇儿,我媳妇儿就告诉我了!” 景安帝方才知晓,原来自家探花的答案都是自媳妇儿那里学来的。

景安帝心说:这傻小子还真有运道,景川家的闺女真是不错的。

就听秦凤仪给京城智慧排了个名次,道:“陛下是第一聪明智慧之人,我媳妇儿是第二,我是第三。

” 景安帝心说:你有个屁的聪明智慧,就知道拾人牙慧。

秦凤仪半点儿不觉得拾人牙慧、跟媳妇儿学习有什么丢脸的地方,而且他还很大方地把自家媳妇儿排成京城第二聪明人呢。

秦凤仪自觉又跟皇帝陛下、媳妇儿学了一手,心下十分得意。

而且虽则这回没能大庆生辰,但在家一家子吃过寿面,媳妇儿还单独给他过了生辰,过得秦凤仪十分美妙,抱着香香软软的媳妇儿,同媳妇儿商量:“能不能咱们把一百年的生辰,都提前过了?” 李镜给他一下子:“闭嘴,睡觉。

”秦凤仪央求:“媳妇儿,成不成?”“看你表现!” 秦凤仪立刻表示,他一准儿好好表现,争取明天就把明年的生辰提前过了。

显然,柳家的问题解决后,秦家人也轻松不少,便是京城里那些闲汉也俱消停了。

加上京兆府着意清理过后,京城治安的确好了不少。

不过,秦凤仪身边的人依旧没少,他爹娘他媳妇儿还有他岳父他大舅兄等人都让他出入小心着些,多带些人,以防万一。

其实,那些个被柳大郎收拢的闲汉杀秦凤仪的事,也不只是柳大郎一人的主意。

这次朝廷就处置了不少人,除了柳大郎外,还颇有几个跟着煽风点火出坏主意的。

刑部何等地方,纵使愉老亲王说刑部办事效率低什么的,但审柳大郎一案,皇帝陛下亲自盯着,刑部完全是事无巨细,将此案审得清清楚楚,多少不为人知的细枝末节都审出来了。

包括柳大郎那些个心理阴暗,更包括那些在一边煽风鼓噪的小人。

有些还是秦凤仪的翰林院同窗呢,其中,一个柏楠一个周远,这俩人以前说过李镜闲话,还导致秦凤仪、李镜夫妻的第一次争吵,李镜亲自到翰林院,一人给了两记大耳光。

这两人还算与秦凤仪有些过节儿,此次借机落井下石,要秦凤仪倒霉,不是没有道理。

不过,还有几个翰林院的人,平日间秦凤仪都不大熟的,却也夹杂其间。

另外就是柳大郎自己相熟之人,秦凤仪更是认都不认识。

问他们为何要害秦探花,他们也说不出什么原因。

如果硬是要找出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们在家都因秦探花挨过父母长辈的臭骂。

当大舅兄与他说起这些事,秦凤仪都傻了,不能理解道:“我根本不认得他们,他们也没得罪过我,他们家里干吗要因为我去骂他们啊?” 说到这个,李钊也无奈了,打趣:“还不是因着你太出众了,你二十岁弱冠之年就中了探花,京城读书人家说起来,恨不能家中孩子个个像你才好呢。

”他虽是打趣,却也是实话。

秦凤仪在京城一向很有名声。

秦凤仪虽则也觉着自己比较出众啦,但他其实颇有自知之明,道:“大哥又不是不晓得,我那探花是运气好才得的。

再说,大哥做传胪时,才十九,比我中探花时还小一岁呢。

而且大哥你的传胪是实实在在的。

要这么说,大哥岂不是比我更招人恨?” “我是自小念书就好,人家都知道我是数年苦读方春闱得中,有何可恼恨之处?你不一样,你以前又不念书的,突然之间改邪归正,还得了探花。

有许多人家认为他们自家子弟也该如你这般,随便念上几年就中探花的。

” 秦凤仪大叫:“什么叫随便念上几年?我可是狠狠地念了四年,从早念到晚,一天都没歇过!累得我头发大把大把地掉,要不是我娘给我买首乌炖汤,我现下怕都掉成个秃子了!大哥你说话也忒随便了,你跟我这样熟,难不成,在你看来,我是随随便便就能中进士的?探花虽是靠运气,我会试可是实打实的贡生。

”虽则是个孙山,但也是正经贡生啊!贡生再殿试,这才是进士。

而且朝廷有例,向来不会黜落贡生的,所以,一中贡生,只要去殿试,那就绝对是进士名次了。

秦凤仪一向认为探花是运气,但贡生他完全是凭实力的。

李钊一笑:“我知道有什么用,他们便知道你是用功的,怕也不肯用这份功。

于是,家中长辈便有骂自家子弟‘你们学学秦探花’什么的。

” 秦凤仪听闻此事,竟还颇觉荣幸,心下暗喜,想着本探花不知不觉,原来竟成了当今年轻人的楷模啊!秦探花还做出一脸虚伪的谦虚模样,笑嘻嘻道:“这也过誉啦,大哥也知道,其实主要是我天资过人呢。

不然,你以为人人都是秦探花?!” 李钊看他那一脸虚伪的谦虚,真正的得意,给他泼了一大瓢冷水:“所以,以后不要总觉着自己如何如何招人疼了,多的是人看你不顺眼!你瞧瞧,一个柳大郎发昏,多少人跟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 “他们那是嫉妒我,难道怕那些无能的家伙嫉妒我,我就不能继续发光发热啦!”秦凤仪哼一声道,“他们哪,纯粹眼气。

就因着我以前不如他们,因为我自己用功,现在有了功名,也做了翰林院老爷,那些个见不得人好的,心里就嫉妒我。

其实,这哪里是他们父母长辈责骂他们的缘故,这种人就是天生心窄,还犯有一种眼红病,他自家不知上进,却又见不得别人比他强。

要是大哥你这样的,侯府嫡长子,生下来比他们都强,他们抬头仰视你都习惯了,自然不会恨你。

可我不一样啊,我以前不过扬州城盐商家的小子,论出身、论才学都不如他们,在他们心底,我该是一辈子不如他们的。

可谁知,我自己用功,现下都比他们强了,还娶了阿镜这样的好媳妇儿,所以,他们即便不认得我,也是不能看我顺眼啊!哪里是父母长辈责骂他们的缘故,天生妒贤嫉能势利眼、心胸狭窄没器量。

不然,把他们嫉妒我对我使坏的心思,用到念书当差上去,怕他们早是状元了。

” 秦凤仪最后优越感十足地总结一句:“如果他们非要嫉妒,也只好让他们嫉妒去啦。

我天生就是光芒万丈的人啊,哪里能因着几个小人就不发光啦。

” 秦凤仪说话,有道理时还有几分道理,可要是神经病起来,便是李钊也听得一身鸡皮疙瘩。

想着他爹还让他与秦凤仪说说,叫秦凤仪以后行事低调着些,可看秦凤仪这德行,哪里低调得起来哟。

秦凤仪非但同大舅兄这般说,从大舅兄这里得知内情后,得景安帝宣召时,还与景安帝说了一回自己的理想。

秦凤仪还问:“陛下,您比我聪明,您说,是不是像我这样才貌双全的人就不招人喜欢啊?我觉着,我自己挺好的。

” 景安帝忍笑:“你少对着别人夸自己才貌双全就是了。

”想着秦凤仪年纪尚小,而且一向有啥说啥,不大通人情世故,景安帝还提醒他一句,“这些话,当是别人夸你,你怎好自夸?这也忒不谦虚了。

” “我哪里有自夸,这本来就是事实啊!再说,我也没有光夸自己,我也夸陛下您啊,我就觉着,陛下您比我有智慧。

”秦凤仪说着,还一副“咱是自己人”的模样。

景安帝听了这话简直哭笑不得。

秦凤仪继续道:“而且在陛下您的同龄人中,我觉着,真没人能胜过陛下您。

在我的同龄人里,也就是我媳妇儿比我强一些啦。

您看,我媳妇儿比我强,我也是承认的。

”他认为自己非但才学好,还很有心胸呢。

可任谁说,便是一向看秦凤仪顺眼的景安帝,也认为秦凤仪不是什么心胸宽阔如大海的人,相对的,这小子颇有睚眦必报的意思。

但秦凤仪有一样好处,如秦凤仪说的:“我就愿意与比我强的人在一处,我觉着,就像我跟陛下,哪怕我一时间还赶不上像陛下您的智慧,可我能学一点儿是一点儿啊!就算一辈子都赶不上,我不跟陛下比,跟以前的自己比,也强很多啊!我头一回知道,别人比自己好,不是要向别人学习,而是要给别人使坏,盼别人倒霉。

” 这便是景安帝喜欢秦凤仪的地方,一般来说,出众的人容易刚愎自用,但秦凤仪虽然自信得有些过头,有许多性子肃穆的大臣还对他颇是不喜,但秦凤仪当真不是个嫉妒的性子。

秦凤仪如今想想都颇觉稀奇道:“要不说京城地方大,什么人都有,倘不是来了京城,我还真见不到有这种人。

” 景安帝心说:你在扬州时就是个四等纨绔,纨绔圈里垫底,谁还嫉妒你不成!不过,看自家小探花那一副稀奇没见过世面的模样,景安帝道:“天下之大,什么人没有?你这才不过见识了几个小人而已。

怎么样,怕了没?” 秦凤仪嘿一声,挺直了脊背,拍着胸脯道:“我能怕他们!当初那些人想法子害我,有好些朋友都劝我在家歇几天,省得出门,给人可乘之机,我翰林院也没少去一日!我堂堂男子汉大丈夫,岂能怕几个小人!” 秦凤仪倒真是有胆量,而且他年轻,完全是那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当然,也有些二百五是真的。

不过,景安帝就喜欢他这份气势:“凤仪,不知二十载后、四十载后,可还记得此语?” 秦凤仪道:“我记性好得很,不要说二十年、四十年了,就是我八十七,也不会忘!”景安帝大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边荒传说

荒名称虽异,因它既是良民裹足之地,也是刀头舐血之辈趋之若鹜的乐土;充满危险,也是机会处处;可以是英雄豪杰死无葬身之所,亦为悍不畏死的人成名立万的舞台。更为各方政权视之为进行秘密外交的理想场所,而无地容身者则以之为避难的安乐窝。在此一刻它或许是乱世中的桃花源,下一刻会变成修罗地狱。没有任何一处地方,比边荒更可怕,同时又那么可爱。主角燕飞、刘裕、拓跋珪置身于这混乱的时代开始他们人生的舞台,传说/

离婚前我失忆了

董桑被一场车祸送进了医院,醒来后发现自己不仅失忆了,还多了个帅气的特警老公谢亦,全方位多方面地照顾着她,让她很是过了一段美滋滋的日子 但是很快,她就发现自己曾经向谢亦提出过离婚申请,两人婚后感情不和,婚前也毫无缘分,全凭她一人苦追 对方之所以到现在还陪伴着她,完全是因为她失忆了,责任心让他不能在这种时候离开 得知了这一点,自觉善解人意的董桑立刻对谢亦提出了二度离婚申请,并且贴心地把理由从你/

定海浮生录(定海浮生录原著小说)

仙术、法宝、神通,以及天地间浩浩瀚瀚的灵气,一夜之间消踪匿迹,众多驱魔师尽成凡人。 三百年后,五胡入关,拉开了华夏大地一场大动荡的序幕,亦随之带来了千魃夜行,神州覆灭的末日。 幸而在这万法归寂的长夜里,尚有一枚星辰,在地平线上熠熠生辉。 心灯现世,光耀四野,一名年方十六,并将在二十岁那天结束自己生命的少年,踏上了找回被封印的天地灵气的道路只剩四年时间 前路荆棘重重,看上去不太像能成功的样子/

皇后只想混吃等死

叶卿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成了书中那个不受宠皇后。她只想仰天大笑三声,按照剧情发展,她只需要每天混吃混喝,边嗑瓜子边看男女主和皇帝那个苦情男配虐恋情深,苟到最后一章圆满撒花就行了。 然鹅 叶卿接手之后,就发现剧情它崩了! 兄长官职一路飙升是肿么回事?再这样下去是要被猜忌灭族的啊! 皇帝你不去你朱砂痣那里,天天往她宫殿里挤作甚?她已经看到妃嫔们要和她宫斗到底的小眼神了! 好在太后娘娘依然喜欢她/

论拒绝老板表白的下场[快穿]

老板是个年轻的高冷精英,有钱有颜才华横溢,但就是一直单身,顾尚辰暗搓搓怀疑他有那方面的病,直到意外看到老板的手机屏保竟然是自己。 顾尚辰:黑人问号脸.jpg 然后老板找他表白了。 震惊过后顾尚辰:我就是辞职,单身一辈子,也不可能喜欢你! 经历n个世界后的顾尚辰:真香! 【阅读指南】 1、本文涉及小说皆为作者瞎编,莫对号入座。 2、本文一对一,受都是一个人。 /

鬼神无双

主角是一个热爱啪啪啪,一路开无双,车翻所有敌人的纯真少年!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