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六章 当头遇害(2/3)

改。

他急了,是谁都敢下手。

景川侯夫人对此颇是不满,就在李老夫人跟前说了:“真是小户人家出身,野性难驯。

便不说侯爷的身份,这也是他的长辈,把侯爷脖子都挠伤了。

先时就当着我父亲的面儿,叫侯爷的官封,还叫什么‘景川老头儿’,他如今也是秀才,难不成家里没教导过他礼数!” 李老夫人笑道:“喊景川官封的事,是个误会。

阿凤这孩子,心眼儿直,一时没有多想。

好在是在亲家跟前,咱们也不是外人,亲家又一向宽厚,哪里会与他个孩子认真。

孩子们小时候,哪里有不淘气的。

你以为你那侯爷是个吃亏的,人家阿凤就是想跟他学个强身健体的武功,这都多少天,那孩子走路还一瘸一拐的呢。

你也劝劝你那侯爷,对孩子得宽厚。

” “老太太就是太宽了。

”景川侯夫人捧上厨下新做的玫瑰饼,道,“我总觉着,咱们侯府的嫡长女,这般下嫁,也太委屈了。

” 李老夫人道:“行了,阿凤如今也是秀才了,便是小户人家出身怎么了,阿凤还小,故而性子还不大稳重。

只要他对阿镜心实,知道上进,大事上明白,这就是个好孩子。

莫要纠结于细枝末节,眼瞅玉洁、玉如也是大姑娘了,议亲时你也要记住这一点。

这看女婿,先看处事人品,这两样不差,以后孩子的日子就好过。

你总是挑些礼数啊规矩啊,是舍大就小。

再说,阿凤难道不懂礼,哪回见你不是恭恭敬敬的?” 李老夫人就很喜欢秦凤仪,男孩子有些淘气算什么,淘气的孩子,认真起来才有出息。

李老夫人根本不大管什么秦凤仪喊儿子“景川老头儿”是不是失礼,什么挠儿子一把是不是放肆。

李老夫人专打听着,秦凤仪现下吃过早饭就去孙女院里背书,一背背一早上,俩人即便在屋里,也是一个念书,一个陪着念书。

是的,李镜学问完全不比秦凤仪差,秦凤仪早就说过,也就是现在女人不能科举,不然,他媳妇学问比他还好。

当然,这是梦里的结论,不过,便是如今秦凤仪中了秀才,跟媳妇一比,还是略差些的。

秦凤仪现在背的是扬州城近十五年秋闱前五名举子的考试文章,道:“方爷爷说,我现在文章做得还不成,不过,把这七十五篇背熟,也就会做了。

”除此之外,还有辅助课本要学习。

秦凤仪除了早上锻炼身体,就是跟媳妇一道念书,当然,他也要抽时间见一见先时在京城结交下的朋友。

秦凤仪待把屁股上的伤养得好些,就打发揽月往郦国公府递了帖子,过去给郦老夫人请安。

郦老夫人见他就高兴,笑道:“我正念着你,你就来了。

” 秦凤仪笑嘻嘻地行过礼,再献上礼单:“原我早想过来给老夫人请安,唉,前几天跟着岳父习武,刚一练,这摔打起来可是不得了,我好几天走路都是瘸的。

这要不知情的,得以为我挨岳家揍了,我就没出来。

” 郦老夫人笑道:“都知道你岳家疼你。

” 秦凤仪笑:“是。

我以前都是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只知道吃喝玩耍,自从到了岳家,才晓得上进俩字。

” 丫鬟捧上新茶,郦大奶奶又招呼秦凤仪吃果子,很是热络。

郦老夫人眉眼弯弯:“先时你给阿远来的信,说是今年要考秀才,必是榜上有名。

”秦凤仪便说了一通中秀才的事,正说着话,郦远便闻信过来了,一进屋倒打趣,笑道:“听说你在休养,我正说去瞧你,你倒是先来了。

如何,身上的伤可好了?”秦凤仪道:“就知道看我笑话。

” 郦远哈哈大笑:“阿凤,你现在可是京城名人。

”“谁还没出岔子的时候,再说,我不过是误会了我岳父,我岳父才不会怪我。

”秦凤仪在外头极力表现出一个被岳父喜欢的模样。

“不是说这个,你不晓得,听说连陛下都仔细看了景川侯一阵子,说景川侯明明正青春貌美,哪里就老头啦。

”郦远笑,“你可是出大名儿啦。

”秦凤仪道:“我又不是有意的,我那是一时情急。

” 郦远笑道:“你这一时情急,我估计半个京城都晓得你这位景川侯府的乘龙快婿啦。

”秦凤仪噘嘴看他,郦远笑:“莫恼莫恼,中午请你吃酒。

”“我才不稀罕跟你吃,今天我跟老祖宗一起吃。

” 郦老夫人更是欢喜,笑:“好好,就在我这里吃,我叫他们烫好酒。

” 秦凤仪道:“今儿借着老祖宗的好酒,我得好生敬阿远哥几杯,阿远哥金榜题名,我听说榜下捉婿,都有好几家为阿远哥打了起来。

” 郦远摆摆手:“不如你大舅兄精,那家伙,早与襄永侯府商量好了。

襄永侯府一早就派了管事在茶楼外守着,杏榜一出,推门进去,捞了你大舅兄就跑啊!” 郦老夫人瞧着年轻的孩子们说说笑笑,心下十分欢喜。

秦凤仪又打听了郦远何时办喜事,听说要到八月间,道:“那我赶不上了,等我明年过来,阿远哥你可得给我补一席喜酒。

” 郦远自然应下,道:“你早晚也要春闱的,我有些春闱的资料,一会儿整理出来,你带回去慢慢看。

” 待秦凤仪午饭后告辞,郦大太太都说:“阿凤这孩子,去岁来时还觉着小孩子似的,这一转眼,也是秀才了。

” “他这今年才十七,就是放在京城,这样年轻的秀才也不多见。

别看有些冒失,景川侯当真是好眼光。

”郦大奶奶快人快语,道,“当初景川侯提的那两个条件,学文就要考中进士,当时我还说呢,这事可不容易。

真是没想到,这才小半年,秦公子就中了秀才。

都说江南出才子,这秦公子,当真是极会念书的。

” 郦老夫人道:“阿凤这来京城一趟,还记挂着过府请安,又送了那些东西。

待他走时,备份回礼才是。

” 郦大奶奶连忙应了,笑道:“老太太放心,我心里已是想着了。

” 秦凤仪此时过来京城,一则是为了同岳家报喜,二则便是过来看阿镜妹妹,还要给阿镜妹妹过生辰。

女孩子的生辰简单,并不大过,无非就是家里摆两席酒,大家热闹一二。

且李镜的生辰在五月,正是天气微热的时节,大家于是在花园荷花湖上的敞厅设宴,晚上一家子团聚,为李镜贺生辰。

景川侯府人口简单,且当下民风开放,索性男男女女便坐了一席,大家一道吃酒取乐。

便是景川侯一向严肃,因是爱女生辰,也命人烫了好酒。

李锋还说呢:“怎么不见阿凤哥?” 李钦看一眼秦凤仪的空位,道:“他一向最会出风头,大姐姐的生辰,定是想什么奇招为大姐姐贺生辰呗。

” 李三姑娘小声问李镜:“大姐姐,阿凤哥想了什么法子给你庆生啊?” 李镜但笑不语。

李钦道:“这事如何能提前说,你动脑子想想,定要给大姐姐个惊喜。

”李三姑娘道:“二哥你就会说,你看阿凤哥多有心啊。

” 李二姑娘笑:“你偏生这时候惹二哥,二哥昨儿找阿凤哥下棋,阿凤哥没理他,他正生气呢。

” “我会生这个气?”李钦生气的不是秦凤仪不与他下棋,而是秦凤仪那嚣张嘴脸,还说什么,不与白身下棋。

好吧,李钦还是个白身…… 李钦早就不喜秦凤仪,现下提起秦凤仪更是一肚子火。

孩子们正在说话,就听铮的一声乐响,自夜色深处传来,继而便是一阵明快喜悦的琵琶声响起,大家不禁向声乐处望去,便见荷花深处一叶扁舟远远行来,星辉灯火交映之下,秦凤仪一袭月白色长袍,横抱琵琶,夜风袭来,飘飘欲仙,那样明快欢乐的乐声便自秦凤仪那双时急时慢的手下流泻而出,借着水音,那琵琶声似自浩渺而来、有若天籁。

他琵琶弹得不错,尤其他这样神仙一般的人物,这般月下一曲,不要说正主李镜,便是李镜他爹景川侯,都不禁多饮了一盏酒。

待一曲结束,秦凤仪令摇船的揽月将船摇到敞轩一旁,方弃舟登轩,笑嘻嘻地看向阿镜妹妹,道:“这便是我送阿镜妹妹的生辰礼,可喜欢?” 李镜斟一盏酒,双手递给他,双眸亮若星辰:“甚喜。

” 景川侯曾说真心不是说出来的,真心是做出来。

秦凤仪当年为了打动岳父,是把岳父的每一句话,翻来覆去地琢磨。

他这人,明白的道理不多,但有一句算一句,总能认真揣摩。

李老夫人都说:“阿凤这琵琶弹得可真好。

” 秦凤仪笑道:“主要是这一湖水正好,又借了三分夜色,不论是弹琵琶,还是吹笛子,都再好不过。

”说来,天下商贾多了,比秦凤仪精明强干的更是无数,为何独秦凤仪竟能出入公府侯门?有一个原因很重要,那就是,秦凤仪前十几年专司吃喝玩乐,人家身为扬州城的大纨绔,对于吃喝玩乐,那可是相当精通。

秦凤仪在审美上,很能入这些公府侯门的眼。

这与精明强干无关,就是一种气质一种感觉,这人,叫人瞧着顺眼。

李钊笑:“看不出你还有这一手?”“我好处还多着呢。

”秦凤仪也颇是得意。

有秦凤仪这样费心思地为李镜准备生辰礼,这餐生辰宴自然是尽欢而散。

便是李钊的妻子崔氏都说:“秦公子可真有心。

” 李钊道:“岂止有心,阿凤这人,要是待谁好,那是真心实意的好。

他如此心意,也不枉妹妹一意要嫁他了。

” 崔氏道:“女人求的,无非就是个知冷知热的男人。

眼下秦公子功名也有了,过个一二年,倘能秋闱有所斩获,便是举人老爷。

男人只要肯上进,以后前程是尽有的。

” 李钊亦是做此想,以往他是不大乐意这桩亲事,但秦凤仪非但至今痴心未改,而且,也开始念书上进。

唯有一事,终是李钊心中担忧,那就是秦凤仪梦中被人谋害之事。

不过,他问过秦凤仪,眼下的发展已与秦凤仪梦中大有不同,起码,梦里秦凤仪就没考过功名。

如此看来,秦凤仪那梦不大准也是有的。

李钊如此思量着,与妻子道:“阿凤这眼瞅要回扬州了,太太那里如何备的回礼,你留些心。

我书房里有一箱子书,是我给他的,届时一并给他装车上。

” 崔氏皆应了。

崔氏因离娘家近,时常回娘家,说到秦凤仪也是满嘴好话,直夸秦凤仪上进,说小姑子眼光好。

主要是,先时景川侯府嫡长女相中一盐商子的事传播得太广,尤其李镜先时还与平郡王府的小郡主并列京城双姝之名,当时,半个京城的人都觉着,李家大姑娘莫不是疯了。

李镜是崔氏嫡亲的小姑子,俩人自幼相识,如今秦凤仪中了秀才,崔氏是一有机会就把这准妹夫拿出来夸一回,给秦凤仪刷名声值,还把自己娘家弟弟介绍给秦凤仪认识。

秦凤仪都与李镜道:“我看,嫂子这人是个厚道的。

”如果待他只是面子情,断不会将自己娘家兄弟介绍他认识。

李镜道:“这是自然。

” “待我回了扬州,你有什么事,就与大嫂子商量。

”秦凤仪一向存不住事,与李镜说了这后丈母娘景川侯夫人说他坏话的事。

景川侯夫人不喜秦凤仪,这个李镜一直知道,只是,景川侯夫人在老太太屋里说的这些话,自然都是私密话,李镜就不晓得秦凤仪是如何知晓的,李镜问:“你从哪里听来的?” 秦凤仪道:“是祖母院里的小丫鬟跟我讲的。

”李镜笑:“你这人缘,真没的说。

” 秦凤仪道:“主要是祖母为人善,院里的丫鬟、婆子都不错。

” 李镜心说:怕也只有阿凤哥这样想了。

便是她,除非特别要紧,也不会去打听老太太院里的事,更不必提老太太院里规矩亦是极严的,要不是阿凤哥这张脸,当然,阿凤哥平日里对下人也好,不然,谁会主动与他说这事。

李镜不至于吃丫鬟的醋,说起这位后娘,也是无奈:“她呀,不见得愿意看我嫁得多好,但也不想我嫁得太差,以免影响二妹三妹的亲事。

她又一惯势利,为人只看门第。

你不晓得,她先时还打过把二妹妹许给平岚的主意。

” “二姑娘今年才不过十三吧?”既是先时的事,岂不是更小?俩人年纪也不相配啊。

“不只如此,你也想一想,倘平岚愿意二妹妹,他们才是真正的姑舅兄妹,那必一早就说了的。

这平家,男人是一等一的能干,平家的闺女与平家的男人们比,就差得远了。

”李镜摇摇头,不欲再多说后娘的事。

秦凤仪也不待见这后丈母娘,与李镜道:“你看李钦,也是那么副小鼻子小眼的劲儿,阿锋就不是那样的人。

” “家里兄弟姐妹多了,难免性子不同。

”李镜笑,“说来,我家虽是侯府高门,便是我们,也不似你那样在家受宠。

” “你看岳父那张大黑脸,也不是会惯孩子的呀。

” 俩人说了些私房话,李镜给秦凤仪做了一身衣裳,如今收拾出来,叫他带回家穿。

秦凤仪哪里是个存得住的,当天就穿出来了,还到处显摆,阿镜妹妹给做的。

把李镜羞得不成,更让李镜没面子的是,那衣裳,晚上就脱了线。

李镜大为丢脸,恼羞成怒,说秦凤仪:“叫你回去穿,你非不听!看!穿坏了吧!”把秦凤仪训了一通。

“这不算啥,我梦里,有一回,你也是大发善心给我做了身衣裳,我穿出去半日,袖子掉下来一只。

”秦凤仪取笑,“你这亏得没给我做裤子,这要是裤子,我穿着穿着,裆开了,可如何是好?” 李镜自己也忍不住笑,不好意思道:“不晓得怎么回事,我缝的时候好好的。

”秦凤仪握住她的手:“给我补一下吧。

” 李镜点点头,让侍女取来针线,飞快地把衣裳缝好了。

秦凤仪辞了岳家回扬州时,穿的仍是李镜给做的衣裳。

李钊还打趣他:“阿镜连我的衣裳都没做过,就给你做。

” 秦凤仪得意道:“这是自然啦,我跟阿镜可是要过一辈子的!以后,她还要给我做一辈子衣裳。

” 李钊好悬没笑出声来,直至许久以后,秦凤仪才晓得,原来在李家,因他媳妇针线较差,根本没人要穿他媳妇做的衣裳。

他算是唯一一个…… 好吧,秦凤仪还挺美。

秦凤仪回家之后,秦太太都不必问儿子在京城是否顺遂,只看儿子神韵气色和儿子带回来的各家给的礼单,就晓得儿子此行必是顺顺利利的。

秦凤仪第二天就拎着自京城带回的土仪到方家念书,方阁老正式做了秦凤仪的先生,第一件事便是检查秦凤仪的课业。

秦凤仪把该背的背得滚瓜烂熟,连方阁老叫他看的几本书,他也都背下来了。

方阁老满意地笑道:“阿镜这孩子,就是细心,也肯督促你。

” 秦凤仪道:“方爷爷,你怎么知道是阿镜督促的我啊。

”“阿镜小时候,都是跟着阿钊一道念书的。

她资质极高,只可惜是女儿身。

”方阁老与秦凤仪道,“别说,你这小子,当真是好运道。

” “主要是,我与阿镜妹妹缘分至此。

”秦凤仪道,“我与阿镜妹妹一道念书,比我以前自己念更快更好。

” 方阁老好笑,打趣:“红袖添香,自是与跟我这老头子一道念书不一样,嗯?”秦凤仪笑嘻嘻地道:“我就是说一样,您老也不信呢。

” 方阁老原以为秦凤仪这往京城走一趟得散了心,结果,非但把功课都做完了,回来亦愈发用功。

秦凤仪虽然觉着自己念书不若在京城与阿镜妹妹一道念书时有效率,但他一回来,方悦、方灏的效率明显大大提升。

方澄都说:“阿凤哥一回来,大哥念书都格外起劲。

” 方家南院的方大奶奶更是送了秦凤仪许多好料子,秦凤仪这往京城一去就是小俩月,没有秦凤仪这块活招牌,她铺子生意都受影响。

秦凤仪如此用功上进,方大奶奶还有件后悔的事,私下同丈夫道:“当初,秦太太跟我打听咱们阿洙的亲事,我当时觉着这个阿凤有些贪玩,就把话岔过去了。

如今看,这男孩子家,说懂事就懂事,也就一眨眼的事。

” 方大老爷过耳听了,与妻子道:“你就甭想这个了,秦家攀上了京城侯府的亲事,咱阿洙的亲事也已定了。

你有空,还是想一想咱们阿灏的亲事。

” “阿灏的亲事不急,我听阿凤说,只要中进士,现在京城时兴榜下捉婿,就是杏榜一出,就会跑出一堆富贵人家抢女婿。

要是咱阿灏有命,中了进士,届时给哪个富贵人家捉去,还怕没好亲事?”随着儿子中秀才,方大奶奶对儿子的亲事也有了新的希冀。

虽则不敢想着如秦凤仪一样攀上侯府的亲事,但若能弄个京城媳妇,方大奶奶也就知足了。

不过,方大奶奶的心愿显然一时是完不成的,不说离秋闱还有两年,离春闱还有三年,便是秋闱之后,方灏落了榜,这进士之事,更是远了。

倒是秦凤仪,整个扬州城的人都说,这老秦家不晓得走了什么时运。

就这凤凰公子,好模样这是世人皆知的,但以往就是个大纨绔,这也不知道怎么突然就开了窍,二三年间就秀才举人都顺顺利利地考了出来。

要知道,多少人胡子花白还卡在秀才那关过不去。

这老秦家,可真是祖坟冒青烟了啊。

当然,还有传闻是秦太太拜神拜得心虔,故而,老秦家这些年,简直是红火得叫人眼红。

盐商商会的会长算什么呀,秦凤仪这中了举人,秦家已是开始张罗着把大门前立牌坊的事啦。

这年头,牌坊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建的。

建牌坊,那是要得到官方许可的。

譬如,于朝廷于百姓有大功之人;譬如,大孝子之家;譬如,举人进士。

也就是说,中了举人,就能在门口立个牌坊了,其实,按官方的说法,非但可以立牌坊,还可以在门上持匾额,什么举人之家啥的,允你挂大门上头。

不过,一般这样的匾额,大家都是挂祠堂门口。

而且,因为是官方允许,匾额和牌坊是官方出钱,每个新科举人二十两。

这银子给你,你挂也好不挂也好,你建也好不建也好。

可关键是,你已经有了这个资格!像秦家这样的大盐商家,自然不差这二十两银子,但这二十两银子,秦老爷都没让管事代劳去领!秦老爷是亲自去衙门领的,领回家后,更不肯花,先搁堂屋正中的条案上摆着! 秦凤仪瞧着他爹娘盯着这俩银锭子的神色,都担心他爹娘一时激动晕过去。

秦凤仪这不懂父母心,一面吃瓜一面道:“这有啥好看的,每年过年不是还给我俩大金元宝吗?金元宝不比这值钱!” 秦太太欢喜得哽咽道:“你这不知深浅的小子,不要说两个金元宝,就是一屋子金元宝,能有这银锭体面!我的儿,你可是给咱家光宗耀祖了!”看儿子一片瓜吃完了,再递上一片,叫儿子多吃。

夫妻俩以一种爱抚又深情的眼神,险把俩银锭子给看化了。

欣赏了一会儿银锭,秦老爷方叫着儿子:“先别吃瓜了,阿凤,咱们赶紧把这银锭子给祖宗奉上。

我的儿,这银子可不能花啊!得月月供奉、日日上香才成!” 秦太太很是认同地在一旁点着头。

秦凤仪就放下手里的香瓜,洗过手,跟他爹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御繁华

杏花林中初遇时,她尚是不谙世事的小郡主,而他是先帝最宠爱的皇子,关外扫荡敌寇, 功高盖主,却为新帝所忌,远贬他方。 彼时他尚无意竞逐天下,她却因家恨国仇,以温柔之乡为陷阱,以缱绻之爱为利刃,狠狠将他推上叛君叛国之路。 三年后重逢,他已是雄踞一方的霸主,手攥长剑欲直取天下。而她是落魄琴师,一无所有。 皇权霸业,永嘉混乱金戈铁马,漫漫征途,人命如草芥,爱恨亦浮云。 爱别离、求不得、生死两隔,她/

定海浮生录(定海浮生录原著小说)

仙术、法宝、神通,以及天地间浩浩瀚瀚的灵气,一夜之间消踪匿迹,众多驱魔师尽成凡人。 三百年后,五胡入关,拉开了华夏大地一场大动荡的序幕,亦随之带来了千魃夜行,神州覆灭的末日。 幸而在这万法归寂的长夜里,尚有一枚星辰,在地平线上熠熠生辉。 心灯现世,光耀四野,一名年方十六,并将在二十岁那天结束自己生命的少年,踏上了找回被封印的天地灵气的道路只剩四年时间 前路荆棘重重,看上去不太像能成功的样子/

论拒绝老板表白的下场[快穿]

老板是个年轻的高冷精英,有钱有颜才华横溢,但就是一直单身,顾尚辰暗搓搓怀疑他有那方面的病,直到意外看到老板的手机屏保竟然是自己。 顾尚辰:黑人问号脸.jpg 然后老板找他表白了。 震惊过后顾尚辰:我就是辞职,单身一辈子,也不可能喜欢你! 经历n个世界后的顾尚辰:真香! 【阅读指南】 1、本文涉及小说皆为作者瞎编,莫对号入座。 2、本文一对一,受都是一个人。 /

皇后妩媚动人

穆温烟自幼生的娇妍粉润,长大后更是妩媚妖娆,十四岁入宫为后,深得皇帝宠爱,有关妖后的传言肆起。 然而 这一切只是假象。 一天,穆温烟一脚路滑,不小心撞坏了脑袋,一觉醒来,只有三岁半孩子的神智。 于是,后宫的画风变成了这样: 皇后可怜巴巴的揪着帝王龙袍,嘤嘤嘤,淑妃不让我吃桂花糕,她坏! 以前的皇后稳重冷静,对待后宫妃嫔表面上大度容忍,与皇帝相敬如宾。 现在的皇后娇娇滴滴,每晚都抱着皇帝不撒/

气运之子的炮灰师兄

本文又名《我以为我穿到了修真种田文,其实是复仇少年漫》 桃花落的天才弟子宋凝清本来以为自己的随身法宝是个日记本,只能记录过去发生过的事。 某日在迎来自己的小师弟萧恒后,宋凝清爱他护他,把这只悲情小胖崽努力奶大。本以为这一世就这样,修行,除妖,看着师弟成亲生子,也就是幸福快乐的一生了。 可这本日记本,在萧恒父亲死后,呈现了第一则预言:萧磊云之子萧恒,三百年后,成灭世妖邪。 剑尊宋凝清,灭之。/

末日女神养成攻略

程嘉懿喜欢看小说,尤其是网络小说,不但喜欢看,还喜欢和同桌杜一一讲。 杜一一喜欢看猎奇的故事,也喜欢和同桌讨论真伪。 有一天所有人都得了饿病,要不停地吃。对网络小说套路和猎奇故事烂熟于心的两个人,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变异、世界末日。 于是,他们开始了打怪夺宝升级的过程。只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个过程会如此艰辛,如此考验人性。 为什么?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