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住赞叹。
那黑甲骑士头戴一个蒙住了大半脸的头盔,停马后扬声道:“我是高岳,尔等可是高太尉麾下?” 高岳?是大少君!大家都知道大少君会来,可没想到大少君会来的如此之快,如此之……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那些骑士带着的两匹上,一匹上面驮着简单的行礼,还有一匹马身上是空的,显然是用来换骑的。
二郎君不愧是蓟州刺史!这是所有人心里的感慨,一人配上三匹马,除了涿县那种天然的养马场外,整个大宋还有谁有这份资本? 高岳会带这么多马,倒不是高严的意思,而是陆希吩咐的。
陆希对高岳出征一事,没有说过一句反对的话,可不反对不代表她不担心,高岳出征的装备,都是陆希让人准备的。
陆希上世来自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这世又养尊处优的一辈子,能让她看中并且满意用到儿子身上的东西,无一不是这时代最顶级的东西,所以高岳一出场的装备就明晃晃的差点把人眼都闪瞎了。
高峥看到高岳,原本就没什么表情的脸变得更淡漠了,身体也下意识的挺直,双腿也不觉得疼了,他策马上前,“高峥见过大兄。
” 高岳取下头盔,露出那张酷似高严的脸,他对高峥露齿朗笑道,“都是兄弟,阿峥何需如此多礼。
” 跟沉默的几乎阴沉的高严不同,高岳的笑容明朗灿烂,这让高家很多老兵都有些接受无能,毕竟顶着一张跟高严近乎一样的脸,露出这么灿烂的笑容,让大家都有一种被雷劈过的感觉。
高峥倒没什么反应,他出生迄今也没见过二叔几次,“大兄,我带你去见祖翁。
” “好。
”高岳点头。
高峥腿一夹,垮下骏马就窜了出去,高岳也随即跟上,高威是在前方大部队,而高峥这会是在后备的粮草部队。
高峥和高岳两人都是少年心性,仗着自己骑术高超,选的又都是千里挑一的良马,两人突前突后,竟然开始比赛了。
高岳十岁开始,高严每次领兵外出都会带上长子,有时候甚至还会故意逼着长子连续几日几夜的在马背上不停的奔驰,这几天没日没夜的赶路,高岳虽然感觉有点累,但也不像高峥那样不适应。
“果然太过舒服的环境养出来的孩子就是娇嫩些。
”胡敬捻须看着一前一后进入军营的两个孩子,有些感慨的想到,高岳比高峥慢了一些进来,但下马时候神态依然很轻松,步履也稳健矫捷。
而相比之下,高峥走路却要慢一些,身体紧绷,明眼人一眼就看出高峥双腿估计受伤不轻。
“在建康也没什么机会可以给阿峥锻炼,阿峥年纪也小。
”老锤说。
他说的也是事实,高威对高峥的训练够严苛了,可终究不必上高岳在蓟州有实战训练。
高威倒是想带孙子出去实战,可去哪里找实战的人?且高威和高元亮都有官职在身,非诏不得随意离开驻地,又有谁来带高峥外出实战?从这一点上,高峥就比高岳差太多了。
胡敬微微摇头叹气,“他们差的何止是实战。
”诚然太尉已经把全部的心血都放在了高峥身上,可高家到高威才开始发家,之前不过是军户,高威哪怕是举全族之力培养高峥又如何?比之高岳,高峥差的实在太多了。
二女君疼爱儿子,二郎君的两位少君进学都比寻常孩子都晚上两年,但是两人一入学就由当世大儒——清河崔氏崔远博亲自授课,除了崔远博外,二女君还以陆家的名义,给高岳、高屾足足请了有二十位名儒为师。
这份手笔,除了皇家外,也就当朝几个大士族能拿的出了。
崔家是北方世家,在宋国实力远不及王顾两家,可陆氏同王顾两家几乎是世代联姻,尤其是如今齐国公夫人出自吴郡顾氏,高岳就更不需要同江南士族和侨姓士族联姻。
他跟清河崔氏的联姻,恰巧可以巩固二郎君在蓟州的势力。
光看两人定亲后,崔家对高岳的重视,就知道二女君这手棋下的有多好了。
胡敬暗暗叹气,莫说阿峥是庶出,就算是乐平公主嫡出又如何?乐平公主也给不了他那么大的助力。
胡敬是高威的近身幕僚,一向以智囊的角色出现,可不代表老锤是真的力大无脑之人,胡敬的感慨他也清楚,他有些担忧的看着高峥,他是看着高峥长大的,在他心目中,高峥就跟他孙子一样,“或许可以跟太尉说,让阿峥也跟元亮去任上?” “元亮是吴郡太守,你说吴郡那地方,能有什么好历练的?让他去经历温柔乡吗?”胡敬苦笑反问。
“那怎么办?总不能让他跟着仲翼去历练吧。
”老锤说。
“也未尝不可……”胡敬若有所思道。
高威接到消息,一听说高岳来了,不由大喜,“哦?崧崧已经来了?”他从营帐中起身,掀帘大步走了出去,余下的人面面相觑,一人问着高威的亲卫,“来者何人?” “回将军,来者是我家太尉的长孙,高刺史的长子。
”高威的亲卫说。
原来是他!众人恍然,高威有两个有出息的嫡子是大家最羡慕的地方,高峥是他们常见的,高岳他们倒是没见过。
高岳看到一个略感熟悉的身影出现的时候,立刻大步上前,跪在了高威面前,大声喊道:“阿崧拜见祖翁!” “好!哈哈哈——”高崧崧是高威第一个孙子,是他盼了很久才出现的孙子,在高威心目中地位很不同,除了高峥外,高威最重视的就是高岳,他一把拉起孙子,看着正对他笑得满口白牙的孙子,“好小子!”他用力的拍了拍高岳的肩膀,“什么时候来的?怎么遇上你阿弟的?” “我刚到不久,正好路上遇上阿弟,阿弟就带我来找祖翁了。
”高岳咧嘴笑道,高岳没有跟高威见过几面,但是阿娘一直跟他说,祖翁很喜欢他,而且祖翁每年都从建康会送他很多好东西,高岳本来就是自来熟的个性,对祖翁也没什么不好亲近的。
“好小子。
”高威欣喜的拉着孙子手不放,还拉着两个孙子一起去大帐里,听他和诸位将军们一起议事,高威对两个孙子的明显提携,让众人侧目。
“将军,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去把孟达那反贼杀的落花流水?”一名硕壮的大汉粗声粗气的说道,高威自从三个时辰达到这里后,就命大军驻扎不走了,让军士们埋锅造饭,大家都有些奇怪,毕竟此处刚到蜀郡。
高威喝了一口凉水,“放心,有你杀的时候。
” 众人面面相觑,另一人刚想说话,就听门外军士来报:“太尉,袁别驾求见!” 高威放下碗,“让他进来。
”他对大家笑道:“你们不是想问我,在等谁吗?我等的就是人就是他。
” 众人一听是袁别驾,神色各异,有人鄙视、有人欣喜,但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那个款步步入大帐的身影。
高威说带着两个孙子,但是大部分时候高岳和高峥只是旁观,看着高威手下的将领们带着军士出击、看着他们攻破孟达守城……两人无数次的跃跃欲试的想出击,都被高威阻止了,将两人牢牢的拘在自己身边。
这让高峥和高岳很丧气,王直见自家少君那么丧气,犹豫了下,趁着午休大家进食之时,提了一个女君给他们准备的罐子,走到了高岳面前,“阿崧。
” “阿叔。
”高岳看到王直,闷闷的叫了一声。
“阿崧在想什么?”王直将铁罐的蜡封拍开,拔出木塞,一股肉香味飘出,王直陶醉的吸了一口气,还是女君好啊!要在以前,他们行军的时候,有干粮吃就不错了,那里还能吃什么肉啊! “阿叔,你说祖翁为什么不让我们去攻打孟达?”高岳问,他不懂祖翁和耶耶不就是让他们来历练的吗?为什么不让他们去追敌呢? “阿崧,你觉得一个将军最重要的什么?”王直不答反问。
“当然是运筹帷幄。
”高岳不假思索的说道,但说完后他就陷入了深思。
王直笑了笑,“阿崧,追敌杀敌那是底下军士们的事,要是郎君想让你追敌杀敌,何苦远远的把你送到这里来呢?”这些年蓟州并不太平,小摩擦不断,但大仗一直没有。
要说崧崧追敌杀敌经验也不少了,可还从来没经历过正式的大战。
这次朝廷派禁军镇压孟达,可是一场实打实的完整战役,战场上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将才除了绝少数天才外,很多人都是一场场战役历练出来的,这才是高严送阿崧来这里的本意。
“阿叔,我懂了!”祖翁也是这个意思,所以才会让他一直跟在身边的,他一定要好好学,高岳兴奋了起来。
王直指了指他们带来的一箱猪肉罐头,“这个拿去跟大家分享一下吧,同袍的战友那都是最好的兄弟!” “好。
”高岳笑得满脸灿烂,他提着罐子猪肉,走到了军士们一起吃饭的地方,很快的就跟他们打成了一片。
王直看的微笑,阿崧跟郎君的个性真是完全不同啊,至少他伺候了郎君这么多年,都没见郎君有笑得那么灿烂的时候。
一旁高峥也在胡敬的劝慰下,结开了心结,但是他个性不比高岳爽朗,有点无法融入军士之中,不过高家高元亮和高仲翼也都不是善于言笑之人,大家早习惯了。
高威获胜的捷报很快传入了京中,王珏第一眼看到袁敞名字的时候,终于彻底的松了一口气,心里打定了主意,这次一定要把这臭小子留在京里,不给他留个孙子下来,坚决不放他走!太无法无天了!哪有这么大年纪,人家都当爷爷的人了,高仲翼成亲都算晚的的,人家儿子也已经定亲了,他居然还没结婚的! “王中书,陛下请您进去。
”尖细的声音响起,一名内侍从宫室内走出。
王珏对着那位内侍微笑颔首,随着他一起入内。
“王中书,陛下接到捷报后心情很不错。
”内侍头也没回,嘴动了动,小声的对王珏说道。
王珏依然不动声色的跟着内侍一起入内,只当没听见,心情好就好,能保住阿敞无事就足够了。
等王珏再次走出宫室外的时候,他脸上的笑意已经藏不住了,皇帝不仅没有责怪袁敞,反而让他接替了益州刺史之位。
等这小子回来,一定压着他成亲!王珏已经盘算开,这京城有多少合适的闺秀了。
而在高威整修完毕,准备禁军回建康的那一天,陛下又下了一道出人意料的圣旨,他以征南将军高昂监管不力为由,撤下了高昂征南将军的职位,并且册封高威为大将军! 高家得知高威当上了大将军,一派的欢天喜地,大宋立国迄今就没有人当过大将军。
即使高威没回京城,前来祝贺的人也络绎不绝。
娄夫人像是一下子年轻了十岁,每天都是笑口常开,原本成女君都已经想给阿岿定亲了,可高威一升职,娄夫人又看不上之前看上的人家了,硬是要成女君给回绝了。
成女君一反在娄夫人面前的柔顺,硬生生的顶着不肯答应,被娄夫人足足骂了三天,最后还是延缓了订婚的日期。
成女君现在最大的指望就是家翁快点回来,不然她家阿岿就彻底毁了,正经点的人家,谁愿意女儿嫁一个一得富贵就想悔婚的人家? 娄氏对儿媳妇的不听话很不满意,子嗣不旺,就生了一子一女不说,还喜欢自作主张,自顾自的就在圆圆小时候,就跟她娘家大哥的儿子定下了婚事,不然如今太子选妃,以高家的家世,一个太子良媛还不是手到擒来?这次又自作主张的让阿岿跟一个寒门之女定亲!他们家阿岿可是太尉的嫡孙,高岳能娶到北方大族的崔家女,阿岿难道连个世家女都讨不上吗? 高回对母亲和妻子的矛盾大感头疼,尤其是母亲一见他就拉着他哭诉,说儿媳妇不孝顺之类的,更让他烦不胜烦,最后干脆借口要看书温习,住到了外室家里。
娄氏见状更是生气,骂儿子好的不学,专学老子缺点,又骂成氏没用,不得夫婿欢心。
高威好色,身边内宠颇多,可说来也怪,他生的几个儿子除了高回外,余下的儿子都不是好色之人,除了高元亮因为生子而纳了三个侍妾外,其他人身边连个近身的丫鬟都没有。
不过娄氏为难了成氏没几天,就没时间为难儿媳妇了,因为高威要回来了!高威十天就平定了战乱,又荣升了大将军,注定他这次回京的欢迎仪式不会简单,高家迎接高威的仪式肯定也不会差,娄氏忙得脚不点地,自然也没时间跟儿媳妇计较,一心想给高威一个盛大的欢迎仪式。
只可惜娄氏的一番苦心,却没有来自高威的任何赞许。
圣上举办的欢迎仪式很盛大,由王珏领着百官出城迎接,如此隆重的仪式,更让高家人骄傲不已,众人皆满心欢喜的等着大将军的回府。
高威回府的时候,身边跟着两名少年——高岳和高峥,两人年纪相差不多,身高也差不多,面对众人审视的目光,两人神色不动,步履沉稳的跟在高威身后。
娄夫人见此情形,笑容不由僵硬了许多。
高威朗笑着同前来祝贺的众人寒暄,谈笑风生。
待宾客散去,娄夫人正想同高威说上几句话,却不想高威脸色一沉,劈头盖脸的质问:“你想让阿岿悔婚?” 娄夫人不提防高威这么问,呆了呆才支吾道:“也不是悔婚,我就是想阿岿还小,可以慢慢挑……” “高家人都是一言九鼎的,既然定下了就没有悔婚的道理!你少给我没事折腾!”高威在晚辈面前,对娄氏毫不留情的训斥,让娄氏尴尬的涨红了脸,她狠狠的瞪着成氏,一定是她在嚼舌根。
而成氏也很惊讶,她不知道家翁从什么地方得知了大家想悔婚的消息,而且家翁似乎今天心情不好? 高威说完这一句后,就袖手回了自己书房,“让胡敬来见我!”成氏并没有看错,高威现在的心情的确不好,因为皇帝刚刚明确拒绝了他要求调高元亮为新野郡太守的要求。
高威心里很清楚,皇帝回立他这个大将军,就是用来安抚人心的,可他好歹为大宋立了不少战功,还亲手让把高家的军权都交了出去,他居然连一个区区平调都不答应,高威忍不住暗恼,他人还没过河呢,桥就先拆了!也正是因为在皇帝处吃了闭门羹,回来一听说娄氏居然因他升职了大将军而想悔婚,心火一起,就不管不顾的训斥了一顿,她是嫌高家现在的日子过得太好了吗? 娄氏被高威劈头盖脸的一顿训斥弄懵了,等回过神来的时候羞愤欲死,含泪颤声道,“郎君若是对我有什么不满的地方,休了我好了,何必在这么多小辈面前给我没脸?” 高威吼完娄氏后,心里也多少有些后悔,他是有点冲动了,他应该私下再找她谈这件事,但让他给娄氏道歉又不可能,听了娄氏的话,他哼了一声,大步往书房走去,高岳和高峥连忙跟上。
余下的晚辈们纷纷退下,下人也瞬间散了一半,高回见娄氏气得脸色都青了,生怕她气出病来,忙上前对娄氏道:“阿娘,我们也回去休息吧。
” “都是你——”娄夫人找不到高威出气,就想骂成氏,却被高回嬉皮笑脸的推着回房了,“阿娘,我们先回去吧。
”他们都已经被人看了一次笑话了,难道还要再要被人看第二次笑话? 高岿也上前哄着娄夫人,圆圆则偎依到了成氏的怀中,看着娄夫人怒气勃勃的样子,她脸埋到了阿娘怀中,幸好大舅母不是这样的,她以后不用面对这样的大家,成氏安抚的拍了拍女儿的背。
娄氏拉着孙子的手,反复说着她是为了他好,他现在订亲的对象不过只是一寒门女,你阿娘看上她是因为那女孩子家里跟她有亲,她不过只是为了自己私利罢了,大母才是为了你好……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语,让高回心里产生了疑惑,以高家的条件难道还不能给阿岿娶上世家女?成氏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高岿低着头,连声应着大母,心中却有些悲凉,大母只想着要她自己的名声,阿父诸事不管不说,耳根子还这么软……高岿暗暗庆幸,幸好自己有阿娘。
高家现在名声听着响,可那也是大伯、二伯那一房的事,阿父迄今连个官身都没有,哪有什么条件好些的世家女肯嫁他? 若是没落的世家女,他娶来又有什么意思?不是他势利,人总想往高处走,当年五叔还不是等了很多年才选择了一个岳家势力相对强盛的妻子,五叔夫妻现在也很恩爱。
以高岳的条件,二婶都给他选择门当户对的婚姻,他当然也要选择对自己将来更有利的岳家。
阿娘给自己定亲的对象,虽不是世家,可家境富裕,他未来的岳父是精明能干之人,朝中官职也不低,且家中只有一子一女,长女跟他同岁,幼子今年才三岁。
若不是阿舅跟他未来的岳父交好,他也说不上这门亲事。
高岿低着头,听着娄氏劝说,心里却想着既然祖父都发话了,那么明天就让阿娘去定下吧,省得夜长梦多。
高威到了书房坐定后,也不急着跟幕僚商议宫中之事,先问高岳:“阿崧,你这次来你父亲对你以后有什么打算?”按着高威的脾气,他根本不会问这句话,孙子的前途当然是由他来安排,但是胡敬提醒他,或许二女君对阿崧有别的打算,虽高岳才有此一问。
以后想干什么?这个问题也不止祖翁一人问过他了,高岳他也一直在考虑,他又问过阿娘,她想让他以后做什么,阿娘让他自己想,说现在想不出来没关系,等过上几年再说。
他也跟阿舅说过这个问题,阿舅的答案跟阿娘一样,让高岳有些迷茫,“我想进太学读几年书。
”高岳说,这是阿舅给他的建议。
“进太学?”高威没想到高岳居然想进太学,这是他从来没想过要让孙子去的地方,“这是你阿娘让你进去的?”高威问。
高岳摇头:“这是我自己的决定,我阿娘说随我想干什么。
” 高威眉头一皱,他这媳妇什么都好,就是太宠孩子了,这种大事怎么可以交给小孩子做决定呢,他刚想说过,就见胡敬在对他使眼色,高威改口问,“难道你以后想当文官?” “也不是,我就想在太学读上两年书,见识见识,多读点书总归好的。
”高岳说,阿舅说太学里各色各样的人都有,跟他以前上的崔家族学是完全不同的地方,他肯定能在里面学上不少东西,这些东西是书本上学不到。
高威盘算了下,读上两年出来也就十五岁,年纪也不大,阿崧起点也比阿峥高多了,晚两年也没问题,“也好,那你让谁举荐你入学?”太学也不是谁都可以进去的。
“阿舅说他来给我安排。
”高岳说。
“袁刺史?” “对。
” “也好。
”高威一听说袁敞来安排,也就不管高岳怎么入太学了,他径自对高峥吩咐道:“你这几个月准备下,下半年我安排你去新野县当县尉。
” 高峥低头应了。
高岳到了建康后,第二天就被高太皇太后、陆太后叫入宫中,等到了快天黑的才回来,第三天天还没亮,齐国公又派人来把他接到了陆家,然后再是顾家、王家……等高岳一圈阿娘的亲戚走完,他苦着脸对小雀说:“雀姨,你看我胖了。
”他拍着自己健壮的腰身。
小雀忍着笑,“没事,就胖了一点点,回头出去打场猎就瘦下来了。
” “唉,这里做什么都拘束,连打猎还要去划定的地方。
”高岳撇嘴,很是不满,不过这种话他也就只能对从小看着他长大的雀姨说了。
小雀爱怜的看着高岳,“阿崧要是觉得这里不好,就回蓟州好了。
” 高岳摇了摇头,“我都大了,总不能老留在耶耶和阿娘身边吧。
”他歪头想了想又补充道:“要是阿娘能陪我一起在建康就好了。
” “等阿崧成了亲,当了大官,大娘子做了老太君,就能跟阿崧在一起了。
”小雀说,当然要郎君答应。
“哈哈,对!那时候我让我儿子生上一堆孙子给阿娘玩。
”高岳毫不害臊的说,想着明天回来就要给阿娘写信,唔,他想阿娘了。
小雀听了哭笑不得,快手快脚给替高岳擦干湿发后,“早点睡吧,明天不是还要去拜访袁刺史吗?” “对。
”高崧崧往床上一躺,明天可要早点去阿舅那里,他最近好想好像很忙,他还是不要耽误他太多时间了,高崧崧想完这个念头,就睡着了。
高崧崧第二天登门拜访袁敞的时候,就发现袁敞眼下似乎有些黑青,他关切不由的问,“阿舅,你这几天没休息好吗?” “没事。
”袁敞笑着轻拍他,“你的功课带来了吗?”他昨天又被阿舅训了一顿,逼着他成亲,好容易才把阿舅给摆平。
“带来了。
”高崧崧将自己这些年整理出来的功课奉给袁敞,这些是他临走前阿娘给他整理出来的,阿娘说他如果想去太学读书,这些是必要准备的,高崧崧忍不住暗暗得意,阿娘可比耶耶聪明多了,他来建康后大部分情况都被他说中了。
袁敞翻看着高崧崧奉上的功课,旁的不说那一手好字就让人眼前一亮,袁敞满意的点头,“阿崧,你这手字写得很不错。
” 高崧崧咧嘴一笑,“是我阿娘教我的。
”阿娘从小就宠他,什么都不逼着他学,唯一的例外就是书法,因为他们三兄妹都写了一手好字,别看年年这会阿娘都没让她启蒙,就让她随便玩,她一手字已经写得很不错了。
袁敞认真的指点起他功课来,两天后就安排他入太学读书了。
这一切高崧崧都写在了信里寄给远在蓟州的阿娘。
十月的蓟县气温已经进入了寒冬,陆希穿着厚厚的冬装刚一踏出温暖的房间,凛冽的寒意迎面扑来,让她不由的打了一个寒噤。
“阿娘你是不是冷?年年给你暖暖。
”被陆希抱在怀里的小粘糕察觉到了阿娘打冷战,暖呼呼的小脸就往陆希脸上贴去。
“年年乖。
”女儿贴心的动作让陆希欣慰不已,她脸贴了贴女儿的脸,“阿娘不冷。
” “皎皎。
”高严梳洗完毕,换了衣服就见妻女已经准备出门了,上前一手抱过女儿,一手将妻子搂在怀里,“怎么不等太阳升起来再走?” “晚走的话,到崔家时间就晚了,再说我也不是很冷。
”从蓟县到清河马车要走好几天,晚走的话就代表行路的时间也短。
陆希这次带女儿是去参加阿平大母的寿诞,因蓟县事务繁多,陆希已经耽搁了好几天才出发,要是在掐着时间到,就有点不礼貌了。
陆希来北地这么多年,对这里寒冷的天气已经适应了,现在的气温还没有到零度以下,也不算太冷。
高严将陆希罩在他的斗篷里,让人把马车牵到内院来,“路上的小心点,别乱发善心知道吗?”依照高严的本心,他是不想陆希这次去崔家的,外面这么多流民,路上并不太平,万一有些不开眼的流寇来攻击皎皎的车队,吓到她了怎么办? “我知道。
”陆希看了看正睁着大眼睛看着他们的女儿,一把拉下了女儿头上的小兔子帽子,然后踮起脚尖亲了亲高严的唇。
高年年不防阿娘会把她的帽子拉下来,她晃晃小脑袋,正想把脸抬起来,却被一只大手又按了下去,高年年小手小脚挣扎着,吚吚呜呜的抗议,坏耶耶!就知道欺负年年!等高年年好容易挣扎出耶耶魔掌的时候,她已经被耶耶塞入了阿娘的怀里。
高年年委屈的投入阿娘柔软的怀里,小脑袋在陆希怀里不停磨蹭求安慰,她仰头见阿娘脸颊红红的,双目亮亮的看着她。
高年年咬着手指,阿娘好漂亮,年年以后也要跟阿娘一样漂亮。
陆希笑着亲了亲女儿小脸,在看了一眼站在外面的人,拉上了车帘。
蓟县县城的大门刚刚开启,出城和进城的人都排起了长队,陆希没让人插队,而是跟着其他外出车队身后出城。
涿县四面平面,最适宜养马,这些年在陆希和高严的经营下,涿县养出的马匹不仅足够供应军队,甚至还运到了大宋内地去,因此蓟州的大户人家大多用马匹拉车而不是牛车和骡车,当然这也跟蓟州天高皇帝远有关,陆希自己的农庄里甚至连耕地都是马和牛混合用的。
陆希外出的马车,装饰并不华丽,以实用简洁为主。
保护陆希的都是跟着高严身经百战的老兵,很清楚什么时候应该高调,什么时候应该低调,他们穿着下仆的服饰,低眉顺眼的护送着女君出城,看起来跟普通的家丁无异。
在等候出城的一长排车队中,高家的车队显得十分的不显眼。
在离涿县城池十里地外,聚集了最近来蓟州逃难的流民,和其他城池放任流民聚集、臭气熏天不同,这里高高低低盖了不少茅草房,让逃难而来的流民好歹有个遮风挡雨的场所,同时陆希还雇佣了一些身体较好的流民让他们每天避难所里的卫生,甚至还在附近建立好几个流民生活垃圾处理场。
因卫生措施做得到位,夏天的时候倒没有爆发大规模的瘟疫。
到了冬天陆希又让人派发了煤炭,粥棚一天施粥两次,迄今为止死亡的人数不算太多。
同时陆希还让一些身体素质达不到参军条件,但干活没问题的流民都被分散去了各处干活,尽量以工代赈,同时家里有六十以上老人和八岁以下幼儿的,每天还可以领取一定量的的麦屑和炭火。
物质条件虽低,可至少让人不是活不下去,所以蓟州的流民要远比其他安分许多,流寇也少了很多,当然这跟高严的铁血镇压也有关系。
来蓟州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高中毕业那年暑假,厉霜刑在影视城当武替赚生活费。 然后因为长得好看,给女主当武替的时候被导演以为是真的妹子,被拉去顶包演了一个女配角。 因为配角片酬比替身高,厉霜刑可耻的从了。 于是,厉霜刑就开始了自己从替身到影帝的娱乐圈生涯。 【最开始】厉霜刑:我什么都能演,男女主配都行,只要钱多。 【后来】厉霜刑:我什么都能演,只要剧本好! 从赚钱到事业再到理想。 P.S.╰☆★☆★☆★☆★☆★☆★☆/
文案: 机缘巧合之下,瑶兮跌入情沦劫,在梦境中与人春风一度,醒来以后,她觉得很尴尬。 因为她春风度了的,是她暗恋多年但清冷寡言、不苟言笑的师父。 在梦境中,他对她笑、对她柔情、对她纵容,处处似是有情一不小心,她没有把持住。 师父那边就不知道是为什么没把持住了,但瑶兮也不好意思问。好在情况不算十分严重,他们互相道了歉,就在极为尴尬的气氛中继续当师徒。 然而事情并未到此为止,不久之后,瑶兮发现/
芜之卦,卦卦皆无你。 既然如此,便弃了这卦,封了这天,也罢。 /
女主角是商户之女,重生之后,为了躲过前世厄运,不择手段千方百计想要嫁给本文男主裴石安。裴石安是国公府长子,增经少年卿相,名动京城,十六岁时却背负污名,远走西南。裴君子瑞方,律己正身,终还是载在了小表妹的手上,被迫娶她为妻。身世之困,父子君臣,随着小表妹这个小福妻的强行到来,男主角的人生也就此改变。本文女主重生,但没有多少金手指,非爽文。写男女情爱,痴云腻雨,也写父子君臣,相爱相杀。借用一读/
努力做个学渣 清冷蔫坏攻 你混我也混 疯批美人受 容时从小就是学神,俊美人狠,战功赫赫,不到三十岁就晋升少将,公认的顶级Alpha,却意外卷入权利斗争中,因拒绝强|制匹配而身陷囹圄。 再次醒来,他回到了十八岁。 看着刚到的入学通知书,他决定隐藏锋芒,调查真相。 开学典礼上,容时一句我是来混日子的。引发轩然大波。 作弊入学、废物点心、逃兵之子的话题在军校里热议。 他以为这样就足够低调,却还是/
安然一觉醒来穿成了一个未来星际的练习生,娱乐圈太可怕还是写书挣钱解约吧。 啥?他选秀只是来走个过场的,怎么就C位出道了呢? 媒体:安然要出演浮生若梦的畅销书《有妖气》,现在读者和他的粉丝battle起来了。 书粉:靠颜值躺赢的货色演什么戏,别毁我们心目中的男神。 粉丝:辣鸡小说,如果不是我男神演绝对糊进地心里。 网上吵得天翻地覆,安然懵逼:都是我的粉丝,自家人怎么吵起来了? 直到有一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