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4章(1/3)

安北斗觉得这货既幼稚又可笑,便懒得再说什么了,只告诉他:“疯了好!你其实疯了好!” “你也盼我疯是吧?” “你已经是个疯子了!” 从此后,温如风再到任何地方告状,就都以疯子论处了。

螺丝钉终于彻底上滑丝了。

92立像 现在,咱们得静静地把北斗村描述一番了。

这里没有村志,只有口述史。

并且很难统一,比如有人说村里在乾隆年间出过一个举人老爷,就有人说是说鬼话。

出举人的那家虽现在已无人丁接续,但祖坟山也并未完全塌陷。

要真出过,是不可能不立碑子的。

可一个远房亲戚说出过,并要求在新编县志上记一笔。

因为这里自古以来就没出过举人以上的老爷,连秀才也是寥若晨星。

县志办便很重视地予以采信,毕竟对全县是一件“从前阔过”的大事体。

历史大概没有太多值得打扮的“小姑娘”,那就只能大致说一下村庄延续。

仍是据老辈子讲,北斗村过去也就十几户人家。

草泽明很是认可这个说法,因为在清代末期,全县一共也就六七百户、三四千口人丁。

县令满怀欣喜上任后,大失所望,意欲挂冠而去。

是有一年汉口发大水,一些难民逆流而上,最后顺着长江支流汉江,钻进了这块远离天灾人祸的地方,北斗村才得到初步发展,有了“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景象。

后来仍是战争与饥荒,让更多人从外面来到这“桃花源”里,避难不出,繁衍生息,直到现在,人口已接近当年一个县的水平了。

北斗村的确是四面环山,一多半山体由勺把山构成,另一半则由连绵不绝的大巴山支脉环抱。

整个村落如果从空中俯瞰,很像是一个八卦图的阴阳鱼,而分开阴阳的就是这条灌满了淤泥与沙石的河床。

据说过去大水能走船,而现在每年都会出现枯水季节,沙河滩就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甚至有些家庭已在滩上种了落花生。

而早年大水冲击淤泥所形成的些小平原,就构成了数千人丁的粮仓。

当然,仅有这些土地是远远不够的,因而他们在山体上,又开辟了许多“挂牌地(坡陡如挂在山上一般)”,从而保证了“民以食为天”的自给自足。

附近村里的姑娘,都是愿意嫁给勺把山人的,因为这里就是在最困难时期也没太饿肚子。

现在说一下村庄的基本布局。

北斗村跟世界上任何一个历史文明遗迹与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模式一样,住户多数是依水而筑。

水是生灵的万物起源与生存底线依赖。

更何况这些人多数来自“下河”,对水有天生的爱怜。

据说有些家庭过去就是“吊楼子”,水从楼下通穿而过。

主妇做饭时,水桶啪地撂下去,长绳索几把就将水提上来,端直倒进锅里蒸红苕、搅糊汤、炖猪蹄髈了。

现在河水几近干枯,“吊楼子”已无存在必要,主人家就都下到一楼寻求生活便捷了。

这是村庄大的走势。

任何村子都有中心,北斗村说法不一,但现在都知道孙铁锤家即“白菜芯”了。

围绕着白菜心,又建起了与孙家大多有些牵连的“裙边式”街道。

然后各类小卖部、诊所、收购站、修理站(自行车、拖拉机维修)等行业应运而生。

村委会建在上街头,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产物。

从这个中心摊开去,村庄便变得有些零星与松散了。

比如温如风家过去在地势最低的老鳖滩建水磨坊,那完全是生意需借水势的选择。

而安北斗家选在一个低矮的山坡上,既是爷爷辈种“挂牌地”方便,也是他爹见不得湿气的安居乐业。

至于草老师要把房子建在云雾缭绕的山腰“躺椅”中,一些人说是故意要做“卧龙先生”,而他自已的解释是祖辈如此,清净自在惯了。

总之,无论一河两岸还是半坡、山腰人家,这些年都由草房变瓦屋,而有些已由瓦屋变成“水泥洋房”,并贴上了五颜六色的瓷砖。

只有草老师仍保留着茅草屋。

据说村里曾劝过他,让不要拖了新农村的后腿,他偏是不改依旧。

好在他在半山腰里掖着,上边来检查也没人会到那里去。

现在得集中说说孙铁锤家的宅院了。

最早有三间瓦房,是他爷手上分地主老财的。

他爷是贫雇农。

那时整个村子多数盖的茅草房。

丝茅草满坡都是,割回来规整捆扎好,一层层压到椽子上即是房皮了。

只要盖得陡峭,利水好,还有冬暖夏凉的效果。

当然缺陷也是明显的,经不住狂风暴雨,也最怕火星、烈夏甚至打雷闪电,很多时候烧得精光,还不知起火原因。

后来就兴石板房了。

石板房倒是能规避这些灾祸,却也容易在过于寒冷和曝晒中炸裂,漏雨、渗水便在所难免。

尤其是即使再好的匠人,也难把石板开采得四方周正,不免有随方就圆、乱石铺街感,自是没有瓦房四棱见线,美观好看。

但瓦的烧制成本明显大过石板开采许多,且得从外地购买,一般人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就只能望瓦兴叹了。

可这个“大瓦房”梦,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竟然实现得比想象的快了许多倍。

三五年间,茅草房和石板房就蜕变得只剩下三五户人家了。

而这时,孙铁锤他爹孙存盆已在三间大瓦房旁,又盖起了一座三层小洋楼。

妈妈呀(当地人的惊叹词),一砖到顶不说,还用水泥内外搪了三层,只有进过县城的人,才知道这叫水泥小洋楼。

窗户都是一灿明晃晃的玻璃,里面请客、打牌,连夹起的肥肉片子和麻将抠起的二条,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这又成了好多人家的新梦想。

又是几年天气,这种水泥小洋楼也有人模仿着竖了起来。

而孙家就开始扩建院落,修筑围墙、挖塘养鱼,还竖起了假山。

假山倒是没人羡慕,石头朝山里背,是形容蠢货的意思。

不过孙家的假山,是从勺把山一个溶洞里锯下来的钟乳石,有四五米高,顶端果然是一双丰乳。

那洞里剩下的冰凌、竹笋一般的石头,也都被他爹敲下来送人换了烟酒。

孙铁锤主事的时候,开始一直没太重视“家园建设”,一副“野逛子”劲,跑得不落屋。

老婆刘兰香成天指桑骂槐,要把几条公狗的生殖器一回剁了喂猪。

骂归骂,跑归跑,最后跑出了名堂,老婆也就闭了嘴,还生怕这货把她休了。

孙铁锤开始说要到县城买房,山里有啥住头。

后来又说要在省城买。

不过知道内情的狗剩漏过一嘴,说人家在省城把别墅都买下了,里边养人着呢。

也是在大爆炸以后,冉冉升起的“大师”吕存贵,突然提醒孙董说,老房庄子是少见的吉宅,这些年的发达都与它有关。

因为宅子正在北斗村两条八卦阴阳鱼的交会处。

八方洪财,不请自来!无论走到哪里,都是要常回家看看、住住的,谓之“鳖瞅蛋”。

说瞅着瞅着,蛋就成鳖,鳖又下蛋了。

孙铁锤虽然对没脸没皮的吕存贵有些看不上,但仍是经不住外界对这货的敬重忽悠,如今也颤颤巍巍地信奉起大师的“仙气”和“特异功能”来。

不管怎样,在山里盖院房子也就是一句话的事。

他就让把原来的小洋楼推倒,一下整出七层来,还建了个宝塔顶盖。

并且用了不下十种颜色的瓷砖,“福禄寿禧财”镶嵌得满楼都是。

加上他老婆又好显摆,天晴天阴,都爱给层层楼道搭些大红、大紫、金黄、鹅黄、嫩粉、翠绿的各式大衣、风衣、帽子、围巾、披肩,简直就让孙家成了一村人梦幻世界里王母娘娘的瑶池了。

言归正传,咱们还是继续讲故事。

需要特别交代的是,那次温如风一走,其实孙铁锤就得到了消息,并且立即打电话报告给了孙仕廉。

孙仕廉迅速给京城一个地方办事处去了电话,很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神诡大明

我是姬象,谢邀。 人在大明,刚死在紫禁城。 信号不好,神鬼怪事太多。 匿了。 /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老实头儿的春天小说目录,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全文免费阅读。笔下文学提供老实头儿的春天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小说章节完整质量高,包含结局、番外。/

在大唐当外科医生的日子

徐清麦在一场车祸后,发现自己莫名穿越到了大唐。 可气的是,和她一起穿越的还有她那看上去人模人样实际狗得很的前男友周自衡。 更可气的是,他们还穿成了夫妻! 而最可气的是,周自衡穿成了农官小吏,而她作为一名外科界冉冉升起的新星,则穿成了他那柔弱不能自理只能困在后院的家庭主妇。 徐清麦暴躁了,这世界毁灭吧! 等等为什么会有婴儿的哭声? 两人对着原身那尚在襁褓之中,哭得震天响的小婴儿,只能面面相觑/

全球刷怪

当幻想侵入现实,当科技与人性碰撞,当世界面临抉择,当毁灭悄然到来 注定要成为救世主的屌丝,那一日用笃定的语气教育世人:历史是人民众创造的,但好歹得先活下来,才能自称是人民众的一员吧? /

二爷家的麻雀成精了

黎非凡穿书了,穿成豪门霍家霍二爷包养的金丝雀,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能在大佬身边三年屹立不倒的唯一原因,就是像极了大佬求而不得的白月光。 金丝雀对金主可是真爱,无奈脑子不够使脾气还坏,结果人正主一回来他就被踹了。 黎非凡就不一样了。 金丝雀就要有金丝雀的自觉。 床上狐媚惑主床下温柔小意,没事儿斗斗妖艳贱货,有事儿大佬棒棒绝不出头。 背地里呢。 霍家大爷狼子野心黎非凡私人腰包进账五百万。 对家上/

在直播节目炫富爆红了

黎欢穿书了,穿成了女主堂姐在直播节目里的对照组,女主踩着她立了一个豪门千金的人设爆红网络,抢了她的老公,嫁入豪门生儿育女幸福一生,而她却活成了墙上的黑白照。 黎欢来的时候正好是节目第一期,系统:生命倒计时一年,友情提示:只能花钱才能活命。 节目里,女主正在化妆台前展示数万一瓶的面霜,用小勺子挖了一点涂在脸上。 另一边镜头,同样的面霜,黎欢食指抠出一坨,漫不经心地擦脚。 珠宝店里,女主正在试/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