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三章 2012年,刘湾(1/3)

1_ 从长途车一进入清岗市区,左思安就迷惘了。

眼前的清岗全然没有旧时县城的痕迹,已经是一个颇为像样的城市,满目都是高高低低的楼房,道路规整宽阔,车辆川流不息,各种广告牌随处可见,作为清岗唯一的上市公司,“清岗大曲”的广告在省城都十分醒目,在这里更是几乎无处不在,占据了所有醒目地段。

在长途车站下车后,她不得不问路,然后坐上出租车才找到清岗中学。

左思安第一次来此地时,只有13岁,刚刚上初中二年级。

当时清岗的行政建制还没有由县升为县级市,与她出生长大的省城相比,县城显得小而破旧,一条四车道的马路是主干道,有数的几路公交车横贯县城,既没有什么特别的物产,历史上也没出什么名人。

外地人如果对它留有印象,无非就是这个小小的县城里有一所以教学质量过硬、升学率高得惊人和管理严格著称的清岗中学,在省内教育界差不多是一个神话,当然更是本地人的骄傲。

她父亲左学军原本在省农业厅任职,因为表现出色,被委派到这里担任副县长,接受为期两年的挂职锻炼,通常来讲,这意味着下一步的升迁。

她母亲于佳在省城水利科学研究院从事大型水利项目的地质勘测研究工作,经常要出差。

于佳主张送女儿住校,但左学军一向疼爱女儿,不肯同意,两人商量之后,决定由左学军将女儿从省城转学到清岗中学初二的重点班继续上学。

那个时候的清岗中学尽管早就名声在外,但只有两座灰扑扑的六层的教学楼、一座三层楼的简易宿舍和一个土质操场,看上去毫不起眼,而她眼前的学校面积扩大到过去的几倍之多,教学楼呈品字形展开,堂皇气派,操场中间的足球场绿茵平整,没有一根杂草,四周环绕着塑胶跑道。

再过去一点儿是两个标准的篮球场,刚下课的学生三三两两从教学楼里出来,有好动的男生已经迫不及待过来开始打篮球了。

“你在这里干什么?” 一个严厉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她一惊,猛然回头,高翔正站在她身后不远的地方,冷冷看着她,等着她的回答。

“以前操场比这个要小得多,也没有塑胶跑道。

我记得过去男生都爱踢足球,”她并不探究他怎么也会出现在这里,答非所问,语气十分轻松,“现在他们好像更喜欢篮球了。

” “你在这里干什么?”他不理会这个打岔,再次问她。

“随便看看。

”她转头继续看向校园内,“不知道学校是什么时候扩建的,新教学楼真漂亮,那边的那座楼好像也是新修的。

” 他也从这所中学毕业,为学校扩建捐过款,还曾经回来参加过学校的周年庆,当然比她了解这里的变化,说:“那边是图书馆,要不要进去观光一下?” 她并不理会他语气中的嘲讽意味,摇摇头:“不用,我看完了,正准备走。

” 她转身便走。

高翔一把拖住她的胳膊:“你打算去哪里?” “汽车站。

我想去刘湾看看。

” 他显然想不到她会提到刘湾,怔了一下,松开她,顺手拿过她手里的那个轻便旅行袋:“上车,我送你过去。

” 他并不看她,径直走到车边,打开后座门,将旅行袋扔了进去,然后坐到司机座上。

她有些茫然,可还是走过来,拉开副驾驶座的车门坐了上来。

向东出了清岗城区后,地形从平原向丘陵地带过渡得十分明显,公路两旁不再是大片的农田,海拔不高的山峦连绵起伏。

车子在平坦的公路上行驶了一个多小时,两人都保持着沉默,只是在看见路标显示前方右拐就是刘湾时,左思安才喃喃地说:“通到村子里的路都修得这么好了,我记得……” 她打住,并没有说下去。

然而两人都清楚地记得过去那条天晴时灰尘滚滚,下雨时泥泞而坑坑洼洼的土路,与眼前这条虽然仍旧狭窄,却十分平整的水泥路有天壤之别。

十来分钟后,就进入了刘湾。

高翔将车停在村前的水塘边,两人下车,出现在他们眼前的刘湾是一个坐落在山脚下的自然村落,两百多户人家,一部分仍保留着明清时代的旧式建筑,灰墙黑瓦,经历风雨冲刷和反复修补之后,显得颓败沧桑;另一部分则是新盖起的楼房,方方正正的平顶上架着卫星天线和太阳能热水器,镶着绿色玻璃塑钢窗,外墙用俗艳的彩色瓷砖拼接出图案。

两种建筑交织在一起,显得突兀而不协调,让人有时空错乱的感觉。

高翔清楚地看到左思安脸上的错愕表情,依旧冷冷地说:“这个村子里的旧居只是年代久远,算不上文物,对手头宽裕的村民来讲,与其费力修缮,当然不如扒掉重建划算。

不过至少还有一些房子保持着原样,可以满足你的观光愿望。

” 她一怔,心平气和地说:“我知道我出现得很贸然,向你提的要求也不合理,你拒绝我,我没什么可说的。

不过你完全可以不必送我过来,或者,你先走也行,我自己坐车回去很方便。

” 她开了后车门,拎起旅行包,向村子里走去。

高翔被结结实实地噎住了,过了好一会儿才自嘲地想,既然已经从临江饭店赶到清岗,又送她到这里来,他的嘲讽来得违背他一向处世的风度,也完全没有必要。

他站在池塘边,看着一群鸭子悠然游过,让情绪完全平静下来,也向那边走去。

2_ 午后时分的村子十分安静,一只黄狗趴在墙脚晒太阳,看着有人从眼前走过,叫也懒得叫一声。

几只母鸡领着一群被染上红红绿绿的鲜艳颜色以区别主人所有权的小鸡闲荡着,啄食着草丛里的虫子。

左思安走到村子东头一个老房子前站住,对着院门呆呆出神。

高翔从后面走来:“里面没人吗?” “那棵桂树怎么不见了?” 院门敞开着,她手指的方向是院内一个长着杂草的浅坑,光秃秃的院子看上去有些怪异。

高翔还没来得及回答,旁边一个略有些驼背的老头走两步歇一歇,慢吞吞走过来,停住了脚步:“你也记得这里有棵大桂树啊?” “嗯,那棵树呢?” “那棵树五年前让刘家长房的大儿子刘冠文硬生生挖出来卖了,树是他家太爷爷那一辈人种的,比我年纪还大,桂花一向开得最早、谢得最迟。

天气好的时候能开上三轮,半个村子都闻得到香气。

”老头看上去有气无力,讲话声夹杂着喘息,语气是批判的,神情却几乎带着几分得意扬扬,“唉,养什么也不能养个败家子啊,就差揭瓦卖房羞辱先人了。

” 左思安怔怔地站着,依旧盯着那个浅坑,仿佛想从坑里找到那棵大桂树的去向。

老头眯着昏花的老眼好奇地打量他们:“你们不会是来找刘家二房的那个小儿子刘冠超吧?他是不是又干了什么坏事?” 左思安总算把注意力拉了回来,惊诧地问:“刘冠超?他怎么可能干坏事?” “你还不知道啊。

”老头更加眉飞色舞了,“刘冠超干的事比他那个堂兄更丢人现眼,说起来,刘湾这么多年也只出了他一个坐牢的……” 这时屋里走出一个头发花白的半老太太,厉声呵斥:“刘老七,你又在说什么闲话?”老头并不难为情,呵呵一笑,“这些事又不是我编出来的。

” 那老太太瞪了他一眼,不再理他,转过头来,目光从左思安身上划过,先认出的却是高翔,“小高,我正准备给你打电话,上次你资助动手术的那孩子恢复得很不错,她父母一再嘱咐我要对你说声谢谢。

” “没什么,梅姨,还有类似病例的话你记得通知我。

”“放心,我一定会去麻烦你。

对了,你总说没时间,今天怎么有空过来?这是你女朋友吗?” 高翔有些尴尬,还没来得及说话,左思安声音低低地叫了一声“梅姨”,梅姨疑惑地打量她。

“梅姨,我是小安。

”梅姨惊愕地猛然张开手,在空中比画了几下,似乎要抓住什么,脚却牢牢钉在原处,完全不知道怎样才好。

左思安上前抱住她,她才缓过神来,“你这孩子……长高了好多,一走这么多年,先去了美国,还跟晶晶通信,后来突然寄一个明信片过来,就再没有音讯了。

晶晶说那个明信片是从……”她皱着眉头苦思一下,“上了年纪记性差了很多,她说是从以前苏联旁边的一个国家,叫什么来着……” 高翔接口说道:“芬兰。

” 左思安惊讶地看看高翔,高翔面无表情。

“对,从芬兰寄过来的。

你怎么走得那么远?你一直在芬兰吗?那边是不是很冷?” “不,当时我只是在圣诞节时去芬兰……游玩,后来我还是一直生活在美国。

” “你这次回来准备住多久?” 没等她回答,一直站在旁边看热闹的驼背老头恍然大悟地开了口:“原来你是以前那个城里过来的学生妹,总坐在院子里桂花树边晒太阳的。

我说你怎么会打听那棵桂树哪里去了呢。

” 提到桂树,正处于兴奋之中的梅姨一下哑然,嫌恶地瞪着那老头:“刘老七,你回去吃你的饭。

再在这里胡说八道,以后休想我给你看病。

” 梅姨是这一带唯一的乡村医生,打理着一个基本设备和药物还算齐全的卫生室,村民的小病小痛都由她处理,她在本地极有威望,刘老七再怎么皮厚刻薄,也不敢得罪她,只得赔笑道:“不过闲聊几句,你着的什么急。

对了,我这几天胸还是闷得很,能不能再帮我量下血压?” “我早跟你说了,光吃降压药没用,你这病得去大医院好好检查一下才行……” 梅姨话还没说完,一个老太太抱着一个孩子远远跑来,一边喊着:“梅家婶子,快救救我孙儿。

” 那老太太已经跌跌撞撞,高翔马上赶上去伸手接过孩子,只见他只有四五岁的样子,嘴大大地张开,鼻翼急速扇动,发出干涩的喘息声,嘴唇泛白,面部已经肿胀。

他把孩子抱进屋内,梅姨马上进行检查,她从说话的口音、衣着直到外形,看上去都与寻常农村老年妇女没什么两样,只是动手处理病人时,娴熟自信的姿态顿时让她显得不同起来。

她一边查看小孩子,一边询问老太太情况。

老太太惊吓过度,再加上一路奔跑过来,说话颠三倒四:“这可怎么办啊,我真的不知道,我出门的时候,他在吃他妈妈寄回来的饼干,我只是去菜地摘点儿白菜,回来他就这个样子了,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叫我怎么跟儿子媳妇交代……” 梅姨皱紧了眉头:“喉头水肿很厉害,不行,得马上送他上镇卫生院。

小高,你去发动车子。

” 高翔答应一声,正要出去,一直站在旁边没说话的左思安突然开了口:“梅姨,到镇医院需要多长时间。

” “开车的话,20分钟。

” “这孩子的样子应该是食物过敏引发的喉黏膜弥漫性水肿,舌头已经肿胀,挺不了那么长时间,需要马上进行环甲膜穿刺,不然会窒息的。

” “我也知道,但是我不会……” “我来,我是医生。

请准备消毒药棉,1%丁卡因溶液1ml,再给我一支7号注射针。

高翔,请帮我按住孩子。

” 两人都是一怔,但左思安从神情到说话的声音都有着无可置疑的权威性,他们随即按她的要求行动起来。

高翔站到另一侧牢牢按住孩子,只见左思安解开那孩子的衣服,让他的头后仰,接过梅姨递来的碘酒药棉进行消毒,左手食指和拇指迅速找准部位并固定,右手执注射针垂直刺进去,然后回抽,那孩子猛然大声咳嗽出来。

她固定住注射器,注入1%丁卡因溶液1ml,然后抽出,用干棉球按住注射处,一连串动作一气呵成,那孩子的呼吸明显开始恢复。

“好了,现在送他去医院。

” 高翔抱起孩子疾步出来,这时已经有一大帮村民拥过来围观,到了池塘边,左思安接过孩子,跟梅姨和孩子的奶奶一起上车。

高翔加大油门,15分钟后就到了镇卫生院。

梅姨对这里十分熟悉,马上叫出医护人员,将孩子抬了进去,左思安对医生交代着孩子的情况,并提出后续处理意见,十分简练专业,医生也不禁惊讶地多看了她一眼。

梅姨安慰仍在瑟瑟发抖的孩子奶奶:“别怕了,你孙子的命算是抢回来了。

” 那老太太千恩万谢,梅姨笑道:“你真是老糊涂了,救你孙子命的可不是我,是小安。

” 左思安连忙说:“不必客气,医生会给他打抗生素和激素,一般观察12小时以后,医生会试着堵管,如果呼吸没问题,就会拔出穿刺针,穿刺的地方会自然闭合。

等查清了过敏源,以后千万别再让他吃那东西就行了。

好好照顾他吧。

” 他们出来上车,梅姨问左思安:“小安,你是哪一科的医生?” “严格地讲,我现在还是神经外科第三年住院医生,要想成为神经外科的专科医生,还得通过至少三年的专业培训。

” “听说在美国学医时间特别长,也特别难。

” “是啊,时间很长,哪怕是大学毕业马上进医学院,再选择培训时间较短的科目,也差不多到30岁以后才可能独立行医。

” 梅姨听得十分认真,也十分开心:“太好了,小安,没有正式系统地学习过一直是我的心病。

我以前总想让晶晶学医,可惜她就是不肯。

看到你成了医生,我比什么都高兴。

” 他们回到梅姨家,这座房子依然保持着原样,跨进门槛是一个小小的天井,迎面是窄窄的厅,当地人称为堂屋,放着八仙桌,供着先人遗像。

左右两边厢房是卧室,梅姨招呼他们坐下,便说要去做左思安以前最爱喝的桂花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最新更新
热门小说推荐

为了活命我身兼数职

【主文野】 惨遭杀害的我幸运地绑定了一个续命系统,只要多接任务好好赚钱,就能成功苟命。 系统:崽,让爸爸看看你的异能,瞅瞅你这倒霉孩子能做啥。 令人头秃的是,我的异能力名为【薛定谔的二五仔】,能力发动后,多疑如琴酒这样装了卧底雷达的男人也会将我当作最可靠的自己人。 不翻车,我安和千夜绝不翻车。 系统爸爸对我的异能力惊为天人,如我这般的人才只为一个组织工作简直暴殄天物! 铁打的工资,流水的我/

时光和你都很美

婚后的林嘉歌,没多久就被时瑶逐出家门了,他为了回家,用尽所有的方法都没能成功,最后将目光放在了小包子的身上。 小包子听完林嘉歌的提议,和他勾了勾手指,软萌萌的回:合作愉快! 于是 小包子收到机器人的当晚,把时瑶骗到餐厅,偷偷对林嘉歌说:爹地,妈咪陪你吃饭。 小包子收到奥特曼的当晚,把时瑶骗到游泳馆,偷偷对林嘉歌说:爹地,妈咪陪你游泳。 小包子收到小火车的当晚,把时瑶骗到酒店套房,给了林嘉歌/

二十诸天

本书取名为二十诸天,实非凭空所造。二十诸天乃是佛教用语,代表着天界二十天尊,他们分别为大梵天王、帝释尊天、多闻天王、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金刚密迹、摹醯首罗、散脂大将、大辩才天、大公德天、韦驮天神、坚牢地神、菩提树神、鬼子母神、摩利支天、月宫天子、日宫天子、娑竭龙王、阎摩罗王。这二十诸天在书中代表天下最神秘的天外天山外山的武功传承,为二十柄名剑,存在于昆化山雪岳峰云林宫莲花台年的剑/

[清穿]锦鲤小答应

作为康熙爷最后一个皇后。 钮钴禄福音有着堪称传奇的一生。 从初入宫的小答应,一步步走到后位。 世人都觉得她靠的是满腹心机和一生谋划。 唯有福音自己知道,她能成为皇后,全靠同行衬托。 提示:私设如山,架空同人,时间线多有改动。 /

我是炮灰呀[快穿]

苏伊是一心想要退休的佛系大魔王,一朝穿成书中的小炮灰,后来,主角和反派们都叫她大佬。 炮灰一:霸总记忆中早逝的继妹 哥哥今天妹控了吗?(0-30章) 炮灰二:反派那又作又美的亲妈 白月光的小叔叔爱上她。(31-60章) 炮灰三:女主那容貌倾城的嫡母 残暴王爷霸上臣子之妻!(61-80章) 炮灰四:男配的小仙女未婚妻 不是说退婚,怎么还不退?(81-105章) 大魔王穿成小炮灰后的养老生活 /

官票

李明桥前往蓟原出任代县长。上任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拿当地四大局长开刀让他们让出霸占许久的位子。一场险象环生的博弈开始上演最终,李明桥非但没有扳倒四大局长,自己还在人代会换届中落选。就在山穷水尽之时,八年前的一桩命案逐渐浮出水面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