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69章 活在鲁迅的影子里(1/3)

苏洵坐的火车是早班车,早上辰时末刻出发,也就是早上9点钟。

他这次很幸运地没有遇到晚点。

8个小时的车程除了刚开始的新鲜以外,就只剩下无聊。

苏轼全程都在盯着车外,看着沿途的风景。

除了到午餐时间,大家去了餐车,遇到了很多人,互相攀谈聊天之外。

有不少人会主动找到苏洵说话。

火车在这个时候都是有钱的大商人以及权贵专列,这是扩展人脉的好机会。

苏洵一家五口是一排,之前自然没有什么机会和别人交流。

现在到了餐车,一些商人看苏洵的样子就猜到他是一名官员,自然就尝试着过来套套近乎。

得知苏洵以前是从五品知州,现在正要进京听候选调,那些人就更加热情。

苏轼兄弟趁着这个机会自然与他们聊起了数理化,聊起了汴梁高中,也知道了如今大宋对理科愈发看重,甚至纳入科举。

这也更加激起苏轼兄弟对数理化的好奇之心。

时间很快就这样过去。

到下午申时末,酉时初,火车总算是抵达了汴梁。

“这就是汴梁开封城吗?” 下了火车,背着包袱,提着行李箱的苏家兄弟就震撼了。

傍晚时分,夕阳还未下山,在残阳的照耀下,汴梁城外那一栋栋高楼大厦,像是钢铁丛林般遮天蔽日。

相比于襄阳城零星几座楼房,汴梁此时已经是楼房林立,密密麻麻,延伸到了南城郊外。

火车站外各种自行车、黄包车的数量更是襄阳的不知道多少倍,而且甚至还有路灯,由电线杆铺设,照亮了每一条街道。

此时正是放学、下工的时刻,如今汴梁已经不止一个学校,从小学到高中,大大小小的有十多所。

主要以小学为主,然后就是五所初中,而高中则又新成立了一所,以前的汴梁高中改名为开封第一中学,新成立的则是二中,恰好在南城外。

他们看到很多跟自己同龄的人穿着蓝白色的校服,上面印着开封二中的字样,一個个笑逐颜开,骄傲自信地从火车站附近走过。

这些学生也值得骄傲。

汴梁高中是在景佑四年就已经开设,十六年过去,早已经培养出了很多人才,其中就有不少人参加科举,或者考入汴梁大学。

而作为新成立的二中,不管是教学质量还是生源质量都没有因多一所学校而下降,依旧非常严苛。

学校不管出身,只管成绩和能力,在整个汴梁只有两所高中的情况下,他们能够考进去,本身就代表了天之骄子,是万中无一的天才。

即便以后考不上科举或者大学,毕业后就已经算是知识份子,去其它地方的小学初中当个老师,或者去工厂当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亦是绰绰有余的事情。

就如同后世建国初期,有个初中高中学历就已经是凤毛麟角的高级人才一样,在基础教育还没有普及的大宋,高中学历同样已经非常可观。

除了科举以外,那些贤良方正和吏考之类的特科,同样的分数,有初中或者高中以上的学历,往往就是择优录取的对象。

至于大学学历,不仅仅能在这些考试当中加分,在科举当中也很有含金量,相当受重视。

所以这些学生的前途可谓是一片光明。

苏轼看着那些同龄人不由得露出羡慕的神色,他的老家眉州跟汴梁比起来,与乡下没什么区别。

那里没有自行车,没有高楼大厦,没有电线,连报纸都没有。

即便是坐火车沿途一路,除了少数像成都、襄阳、江浙这些商贸发达的城市有改变以外,他看到的也是与曾经的大宋没什么区别的县城、乡村。

但苏轼知道,这些都只是暂时的。

因为他在火车上开拓了视野,到了汴梁之后,更是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科技改变生活,读书改变命运,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 苏轼想起了在火车上看到过的一份报纸。

那是前几天的大宋日报,火车上每天都会准备,上面赵骏为发展基础教育而写的文章还历历在目。

在这一刻,他知道了自己未来想做什么——好好读书,要做一个改变世界的人。

“走吧!” 苏洵初到汴梁,也非常震撼。

他上一次来还是六年前,当时从密州通判调任道州知州,来汴梁磨勘。

那个时候的汴梁已经有很大变化,但远不像现在这样令人震惊。

出了火车站,他们一家又坐着黄包车,趁着天色还未黑的空档向东城方向去。

苏涣现在就住在东城外。

他是天圣二年的进士,资历还算不错,但仕途一直不太顺,历史上此时还只是衢州知州,到公元1055年才当上利州路提刑官。

不过现在受到赵骏赏识,从祥符县令升到了开封府通判,后来又平调到了鄂州做知州,仕途畅通无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真千金的公主聊天群

凌霄穿成了书里的配角真千金。 假千金认回了比他们家有钱一百倍的豪门,成为两家团宠。 而真千金是乡下来的又黑又柴可怜兮兮的土包子。 未婚夫:就算是我高攀不起明珍,也不会看你一眼! 父母:你多跟明珍学着点,她什么都比你强,愿意教你是你的福气。 假千金含笑答应:我一定好好教凌霄。 然后开始教身无分文的她怎么花一万块。 凌霄下意识看了一眼。 滴 【山阴公主已上线】 【太平公主已上线】 【平阳公主已/

重生1999:开局被清冷校花揍

又名:被学姐赖上的日子 校花:王易,脚酸,捏 校花:王易,怕黑,牵 校花:王易,你是我的人了,你跑不掉的! 王易一觉醒来,重生回到20年前高考现场。 面对天书一般的试卷,直接懵逼。 考试不顺利就算了,回头还被校花骑在身上一顿胖揍。 我不要脸的吗? 算了,脸给你了,身子也给你了! 校花:王易,我帮你背了黑锅,锅太沉了,你背着我走吧! 高端的猎人,经常以猎物的身份出现在眼前。王易发现,自己七岁/

野僧

战长林年少轻狂时,做过最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事情有两件: 一件是倾其所有,求娶长乐郡主居云岫; 一件是兴德元年,在居云岫身怀六甲时扔下一纸休书,削发为僧,扬长而去。 三年后,天下大乱,战长林在荒郊救下华盖如云、玉辔红缨的送亲车驾。车里,新妇凤冠霞帔,怀里抱着的稚儿粉雕玉琢,正睁大一双跟他一模一样的眼,懵懵懂懂,似惊似疑。 战长林问:哪儿去? 居云岫答:洛阳赵家,成亲。 *又痞又野和尚X又冷/

异世海商

贺荀澜二十那年作死海钓,被海鱼连人带钩钓进了海底,穿到了武定大陆同名同姓的痴儿身上。 痴儿虽傻,但家庭和睦,家财万贯,海运生意做得又大又强。 但都是曾经。 现在他家刚被抄,本人被当今圣上千里追杀,身边仅剩忠心护主一米六小厮一枚。 两人乘着艘破破烂烂的小木船出了海,举目四望,只能发出大海啊全是水的感叹。 贺荀澜:再跳个水还能回去吗? 一米六盲目乐观:少爷别怕!咱们信奉四方海君,这海里是咱们家/

君有云

十里琅珰,学宫所在,由儒圣坐镇,其下有九位君子,三百儒生,乃世间最具文气之地。凡学宫弟子,受封君子之时,必高喝一言为此生箴言,这一生都将为此言而奋武,这一言便是所谓君有云。苏白衣、风左君、谢羽灵为学宫弟子,都为了有朝一日成为君子而努力 /

唐人的餐桌

天下人,天下事,都不过是我大唐人餐桌上的一道道菜肴。 虽然原始的食材便具有食物原始的风情,云初还是认为,最美味的食物还是需要经过分割,烹调,处置,最后端上桌的食物才是最符合大唐人肠胃的食物。 清蒸,红烧,爆炒,炖煮天下有多少事,庖厨便有多少种烹调手段。 不论是高句丽,突厥,吐蕃,吐谷浑,薛延陀,铁勒还是长鲸,猛虎,巨鲨,饿狼,在大唐这个熔炉铁锅里都能烹调出绝世美味 再加上李治,武瞾,长孙无/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