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62章 弥天大谎(1/3)

时光荏苒,不过转瞬间,便已是来到了洪熙十五年的冬季。

从九月中旬到十月初,朱高煦连发十二道敕令,命令朱能请太上皇回京,然而每次都不能成功。

要么就是朱棣说他生病,不能走动,要么就是说朱祁钺患了豆症,不能吹风。

总之为了继续在哈密待着,爷孙俩人可谓是用尽各种借口与手段。

随着时间进入十月,伴随着西北气温骤降,即便朱高煦想让朱棣返回,朱棣也不可能回来了。

如朱瞻壑预期的一样,除非自家父亲亲自动身,不然根本劝不回这两位祖宗。

无奈之下,朱高煦只能派出在京御医前往哈密,祈祷朱棣在哈密不要出什么事情。

尽管朱高煦不太相信谚语,但圣人难过七十三与八十四的这句话还是让他有些担心。

毕竟历史上的老头子只活了六十五,而今已然七十三,甚至再过不久就七十四了。

他的超常发挥,甚至超常过了老朱朱元璋,朱高煦不担心反倒显得奇怪。

当然,家事是家事,国事是国事,这点朱高煦还是得分清楚。

一场寒冬,不管是在后世还是在这个时代,都将夺去许多人的生命。

冬月初四,镇康侯王魁去世,享年六十岁。

对于王魁的去世,朱高煦先是给王瑄手书,希望他不要太悲伤,要好好保重身体,这次平缅结束入京与自己叙叙旧。

写完手书之后,朱高煦才对王魁的后事开始了安排。

追封王魁为平南公,谥武惠,其子王炤承袭其侯爵。

尽管安排如此,但实际上王魁军事能力一般,而他的儿子王炤虽然跟随王瑄在西南征战十数年,但官职不过是一个卫指挥使,可见并没有什么出色的才能。

王瑄的几个儿子,也并没有什么出色的才能,这让朱高煦不免担心日后的西南。

好在沐春的两个儿子还算争气,加上傅让的几個儿子和侄子还算不错,依靠明军先进的武器对中南半岛的土人压制还是不成问题的。

如今勋贵子弟中,朱高煦暂时没有从三代中看到能统兵超过十万的帅才,这让他有些担心。

王瑄、傅让、陈懋、蒋贵、孟瑛等人虽然都很不错,但他们毕竟上了年纪,最年轻的也五十岁了。

如果勋贵子弟没有能成帅才的,那朱高煦也只能从其它地方提拔有才干的人来成为新的勋贵了。

这其中,正统年间冒头的毛忠、曹义、刘永诚、方瑛、董兴、梁珤、孙镗、石亨等人都早早被朱高煦所关注。

这里面年纪最大的也不过四十出头,最小的方瑛甚至还在南京的军校学习,只有十七岁,但各科成绩几乎都是甲等。

这群人中没有什么帅才,但能将兵万人的却不少了。

现在的大明朝,将兵数万的人还有几个,还能再撑十几年。

有王骥坐镇朝中,朱高煦也倒不用太过担心。

判断了大概的局势,朱高煦虽然依旧惆怅,但却也无可奈何。

能将兵十万以上的帅才可遇不可求,一个朝代往往也就能出双手之数。

明初能将兵十万以上的太多,到了如今也不过只剩下老头子和自己,以及张辅、朱能、孟章等人了。

孟章因为常年镇守渤海而患病在家,朱能虽然还在西北活跃,但谁也不知道还能活跃多久。

唯一能持久一点的就是张辅,但就张辅在正史上的情况来看,正统四年以后不知道是年纪大还是如何,总之很少能看到他有清晰的军事分析了。

这点朱高煦能理解,毕竟现在的他也在走下坡路,思绪早不如年轻时活跃跳脱,反而偏向保守。

哪怕是精力强人的朱棣,进入七十以后也不免会犯迷糊。

人都会老,身体机能会随着年龄而不断下降,这点无法强求。

“陛下?陛下?” “嗯?” 亦失哈的声音在耳边响起,直到第二次他稍微把声音拔高,朱高煦才从思考中回到现实来。

他的反应已经有些迟钝了,这放在几年前是不可能的。

这样的结果,让他有些难过,但表面上依旧沉稳。

“墨干了。

” 亦失哈提醒一句,朱高煦这才发现自己手中朱笔的墨水已经干了。

察觉之后,他将笔放回了砚台中,本想继续写,但又不知道想到什么,忍不住将笔放下,示意亦失哈跟着自己走走。

他带着亦失哈走出乾清宫,在宫外的广场上走着。

如今已经是冬月二十,北京早早飘起了鹅毛大雪。

由于北京紫禁城在建设之初的各宫殿及官场建设了地暖,故此每到寒冬时,便有车队将大批煤炭运往玄武门,并命人开闸烧水,让整个紫禁城地底管道充斥大量热水。

正因这种设计,地面的积雪会一点点融化,而它们会顺着砖缝流入地下排水渠中被冲出。

这设计很巧妙,但却很早有人在用。

之所以没有推广,是因为维持如此大规模的供暖需要消耗的煤炭太多。

紫禁城每年消耗四十余万贯,其中四分之一都是用在了煤炭上。

类似这样的供暖,只是一日就需要消耗二百吨煤炭,一个冬季下来消耗三万吨,光是供暖一个冬季都需要两万贯,算上做饭什么的就得三万贯了。

这还是因为工业革命而导致煤炭价格降低的消耗,如果换做洪武年间,消耗恐怕要增加一倍。

漫步宫道上,朱高煦久久没有说一句话,亦失哈也没有开口,只是老老实实的跟着他。

一刻钟的时间过去,朱高煦停下了脚步,什么都没说,转身折返回了乾清宫。

这一幕瞧着亦失哈难受,因为他感觉到了自家陛下的迷茫。

这样的情况,本不该出现在自家陛下身上。

“陛下,真的老了……” 亦失哈在心底难受,护送朱高煦返回乾清宫后,便见朱高煦稍微收拾了情绪,提笔继续写起了自己的书。

在他表现这般的同时,大明朝却依旧在他指定的道路上狂奔。

在鞭炮“噼里啪啦”的作响中,大明朝迈入了洪熙十六年。

这一年的大朝会,朱高煦罕见的没有出现,整场大朝会由朱瞻壑主持并完成。

结束后,朱瞻壑让人将六部和六府的文册送往了乾清宫。

新的一年开启,而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也颇为丰厚。

洪熙十五年,大明朝的人口达到了一亿二千五百六十四万余口,耕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重回1986小山村

假如你重生了,最想做什么? 高明程仔细的想了想,觉得还是老婆孩子热炕头比较好! 年轻貌美的老婆,那就绝不能被艰苦的生活给磨去了颜色。 沉默内向的大儿子,打小就得好好培养。 至于走上邪路的小儿子,嘿嘿,教你做人套餐已上线,套餐包括:遍体鳞伤、皮开肉绽、头破血流。 至于钱嘛 我对钱不感兴趣,上辈子赚够了,这辈子只想小富即安,悠哉过好小日子! /

重生1999:开局被清冷校花揍

又名:被学姐赖上的日子 校花:王易,脚酸,捏 校花:王易,怕黑,牵 校花:王易,你是我的人了,你跑不掉的! 王易一觉醒来,重生回到20年前高考现场。 面对天书一般的试卷,直接懵逼。 考试不顺利就算了,回头还被校花骑在身上一顿胖揍。 我不要脸的吗? 算了,脸给你了,身子也给你了! 校花:王易,我帮你背了黑锅,锅太沉了,你背着我走吧! 高端的猎人,经常以猎物的身份出现在眼前。王易发现,自己七岁/

七零文工团小厨娘

*泼辣小厨娘x神颜公子哥 人家穿越到文工团是舞蹈演员,顾芊穿越过来居然是一名食堂女工。 罢了,工作不分高低贵贱,厨子虽然没有跳舞体面,也算是一门手艺。 正好,顾芊穿越前是一名神厨。 持起锅铲就是一顿干! 糙面、野菜、麦麸咸菜饼子都能给你做出朵花儿来。 任何糟糕的食物到了顾芊手里,皆能成为化腐朽为神奇的美食。 一不小心就从食堂女工升职为主厨,成了文工团人人追捧、不敢得罪的顾神厨! 就在顾芊开/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众所皆知,A医大附属济华医院妇产科有两位王不见王的副主任医师。 江叙和沈方煜从大一入学到博士毕业再到规培评职称,简直拼得你死我活,天昏地暗,堪称你不卷死我,我就卷死你,你考九十六,我考九十七。 卷到最后,居然连看上的姑娘的都是同一个。 谁能想到,没等两个人斗出个结果,心上人直接挽着同性女友的手,在他俩面前笑吟吟地出了个柜。 白白针锋相对了三个月的俩直男三观尽碎,同仇敌忾地一顿苦酒入喉,稀里/

二爷家的麻雀成精了

黎非凡穿书了,穿成豪门霍家霍二爷包养的金丝雀,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能在大佬身边三年屹立不倒的唯一原因,就是像极了大佬求而不得的白月光。 金丝雀对金主可是真爱,无奈脑子不够使脾气还坏,结果人正主一回来他就被踹了。 黎非凡就不一样了。 金丝雀就要有金丝雀的自觉。 床上狐媚惑主床下温柔小意,没事儿斗斗妖艳贱货,有事儿大佬棒棒绝不出头。 背地里呢。 霍家大爷狼子野心黎非凡私人腰包进账五百万。 对家上/

在直播节目炫富爆红了

黎欢穿书了,穿成了女主堂姐在直播节目里的对照组,女主踩着她立了一个豪门千金的人设爆红网络,抢了她的老公,嫁入豪门生儿育女幸福一生,而她却活成了墙上的黑白照。 黎欢来的时候正好是节目第一期,系统:生命倒计时一年,友情提示:只能花钱才能活命。 节目里,女主正在化妆台前展示数万一瓶的面霜,用小勺子挖了一点涂在脸上。 另一边镜头,同样的面霜,黎欢食指抠出一坨,漫不经心地擦脚。 珠宝店里,女主正在试/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