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9章 转战千里(3/3)

的关系! 【景泰皇帝朱祁钰】:@于谦,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朕永远相信你。

于谦从天幕中收回目光,转头望向整装列队的平虏军,神色只余下了一片肃然。

“随我启程,北上京口!” 京口不仅是大运河的顶端,长江防线上最险要的重镇之一,也是宋武帝刘裕起兵的龙兴之地。

为了打下这处军事重镇,于谦在广陵一带布下疑兵,作大举之势,调走了一部分京口守军,并迅速占领了一座居高临下、悬临江中的浮山。

浮山之前,有一条入城的必经之路,堤坝极为狭窄,只能容忍数人并肩通过。

待守军回援时,众人纷纷从山上连射弓弩,喷发火器,将这支元人队伍纷纷逼入江中,而后换上对方衣衫,乔装打扮,就这么大摇大摆地进入城中,诱杀城主,夺下城池。

接下来的日子,于谦坚壁清野,据险固守。

并效仿当年焦山一战的旧事,横江布下无数铁锁拦截,搁置江心石台若干,阻断元军的进攻。

每日江上白浪翻涌,炮火震天,来来又去去,张珪屡次进兵,皆被铁锁搞得人仰船翻,只得暂且按兵不动。

然而他不动,并不代表于谦也不动。

在一个寂无人声的深夜,于谦带着体量较小的船只若干,绕开了铁锁阵,水疾轻舟,直奔广陵。

广陵此前已经被平虏军故布疑阵许多次,早就对来来去去的传讯感到不耐烦,这时,听闻有敌人行迹,也当作如往常一般的骚扰信息,懒得理会。

一直到兵临城下,在晨光熹微中发起了冲锋,仍旧没反应过来。

就这样,于谦在极短的时间内先后拿下了京口、广陵。

高邮地区与此二地,素来互为犄角之势,知道只剩自家绝对顶不住,干脆一纸传书,就这样降了。

长江上游诸城,初步已经连成了一片。

天幕前的众人:“……” 天呐,于谦杀疯了! 张珪目瞪口呆,万万没想到他还能来这一手,只能也换上小船,一路穷追不舍。

然而天才的脑回路他永远都猜不到,当他以为于谦的下一个目标是扬中的时候,于谦已经回到了丹阳,一通狂轰滥炸,把控了丹阳和京口之间的水路。

当他以为于谦还要继续水战的时候,于谦转身又去攻下了绝对吃力不讨好的常州城,留了张千载等一群人,开始在那里开荒建设。

张珪杀入常州的时候,发现那里只剩下了一群农民在种地建房子,真正的平虏军精锐早已不知所踪。

过几日传来消息,哦,他们居然又回头打扬中了。

反正就是,以重镇京口为中心,转战千里,向四周辐射,你永远不知道于谦下一刻会出现在哪。

张珪:“……” 好烦啊这个人! 此时,正值元初新旧一代名将交替。

如张弘范、阿里海牙、阿术等老辈名将,或死或离,造成军中征伐的大将人选,颇有些捉襟见肘。

忽必烈有意让张珪多加历练,并未责备他用兵不顺,反而拜张珪为大将军,将平定义军之事,全权交与他负责。

夏日过去,元军的援兵也从西征线、和其他地方的平叛线上被抽调回来,大举赶到,形成包围之势。

平虏军的处境渐渐不妙起来。

敌我如此悬殊,以沿江方寸之地,对抗元朝举国之兵,本就难于登天。

眼看元军即将形成铁桶般的围困局面,于谦决定以进攻代替防守,放手一搏。

京口是建康城枢纽,扼其命脉。

他先以此切断了建康的外援,而后只留了少数人在京口镇守,全军进攻建康,试图一举攻下这座重镇,打通江淮一线的水上通道。

平虏军乘船过钟山,直抵建康,擂鼓奏鸣,开始架设云梯、炮台等器具,强行攻城。

天幕上。

众人都专心关注着这一战的结果。

【汉光武帝刘秀】:平虏军气势正盛,祝他们好运。

【汉光武帝刘秀】:若能打下建康,整个战局就能初步盘活了。

【唐太宗李世民】:很难。

【唐太宗李世民】:建康自古有天险,易守难攻,是整个南方的大本营,当年隋文灭陈,特意为此将城邑平荡耕垦,而且还有元人援军在源源不断赶来。

【北齐神武帝高欢】:张珪再败十次,依然有强大的国家给他兜底,于谦只要败一次,就是灭亡。

【陈武帝陈霸先】:于谦讨伐建康,这个战略肯定是没问题的,光凭京口守不了多久。

【陈武帝陈霸先】:可惜,双方力量对比太过惨烈。

【宋武帝刘裕】:朕当年亦是从京口起兵,召集北府军旧部,攻打建康桓玄。

【宋武帝刘裕】:而今元军之精锐,更胜桓玄部将百倍,平虏军战力,却较朕之当时犹有不如。

【宋武帝刘裕】:此消彼长之下,城中又无内应为援,焉能攻克建康? …… 总之。

众皇帝对此都不是很看好。

平虏军架设众多设备攻城,皆不奏效,又改为地道爆破,强行进攻。

可惜建康城墙高大,傍依山势,巍峨绵延百余里,经过历朝历代的修缮更是固若金汤,攻城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他们远道而来,无法进行长久战,于谦见己方久攻不下,士气起伏不定,遂决定鼓舞众人,进行登城一战。

众人日夜相继,征伐不辍,期在必克。

镇守建康的人,是南宋降将高兴。

此君乃是最早投降的一批大将之一,入元后,战功赫赫,封公进王,手中沾惹了大量故国之人的血。

他对建康和江淮一带的战情无比熟悉,秉持的就是一个苟到底的心思,不关心会死多少人,只要把城守住就行。

任凭城下平虏军杀声动地,如何搦战挑衅,高兴就是岿然不动,坚守不出。

待对方攻势传急,高兴索性将城中百姓妇孺若干,排成一串挂在城头,属下众兵皆对着放箭,一通乱射。

平虏军果然心思大乱,直到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之时,高兴忽然纠结众兵,乔装打扮,从城后小道混入平虏军的粮草营地,放了一把烈火。

平虏军大惊之下,匆忙救火,高兴趁机反攻,杀得人头滚滚。

于谦见战情无以为继,下令于次日撤退。

众人本自慌张,幸而于谦当此关头,仍旧从容部署,举止有度,丝毫不乱,他们便也有了主心骨,沿江顺潮退去。

高兴气势如虹,正要乘胜追击,将这一支叛贼全歼。

不料于谦早有准备,沿途在竹里山一带设下伏兵,提前埋下引燃物、烈火若干,反击了一个措手不及。

他站在山巅,冷视着下方巨石滚落,烟尘满天,淅淅沥沥的血痕自苍白指尖坠落。

张弓搭箭许久,瞄准了高兴。

高兴反应迅速,听到箭镞破空飞来之声,立刻拉了一个身边士兵做挡,飞快地避开,却不小心跌入了身后的火焰中,痛得嗷嗷叫。

“可惜了”,于谦放下弓,一声轻叹。

他也知道,即便杀了高兴,平虏军也不可能再反败为胜。

但不能手刃汉人叛贼,终究是心气难平。

而且…… 这也是真正意义上,平虏军最后的谢幕一战了。

…… 张珪一路赶来,将灰头土脸的高将军捞出来。

本想着拍打拍打,还能凑合着继续用,结果一听说他在城头乱射平民百姓,当即就将人重新绑了,扔回到烈火中。

高兴大骂他为了几个贱民得罪自己,日后必不得好死! 张珪嗤笑:“放心,我也没想过要善终。

” 他随手投进去一支火把:“高将军是在平虏之役中战死的,你们说,是吧?” 下属齐声道:“是!” 张珪收拢了高兴的旧部,又以怀柔的手段,通告沿线江淮城镇,一旦归顺只诛首恶,既往不咎。

并发布讨贼檄文传向四方,一时间,援军齐至。

众多元军汇师休整之后,打定主意,要大举围城京口,进行最后的总攻。

城中人声鼎沸,哭声盈门。

许多百姓知道眼下处境,都表示愿意誓死追随,毁家纾难,跟随平虏军继续转战别的地方。

于谦却一一谢绝了他们的好意。

他甚至解散了余下的所有平虏军主力,尤其是谢翱等六部主将,令他们趁敌师未至,各自星散,遁入民间,此后莫行兵戈事。

“就停在这里吧”,他说。

而后带着数百愿意和他一同赴死的义军,一同南下,回了舟山。

临行前,他特意派一队死士护送陈英离去。

于谦将那些陆秀夫托付给邓剡、而后邓剡又转而托付给他的崖山手卷,尽数交给了陈英。

一并托付的,还有从前与文天祥交谈话学,所做的种种记录,和他自己的一些学问书写。

“日后若有暇,勿使它们埋没。

” “好好活下去,蛰伏在人间,将你的外孙教导成一个正直、可靠、不屈不挠、浩气凛然的人,未来兴复中原衣冠,再开汉家盛世,使得天下人家家足稻梁,苍生不必再受倒悬之苦。

” “如此这般,我与先生,重壤下亦可以瞑目了。

” 陈英垂泪道:“你放心,孩子一出生我就教他读书识字,学会这些东西,定不负所托。

” 他又问:“那你呢?” 于谦沉默。

在此刻,他想起了文天祥死前的叮嘱:“若守不住……切不可再图谋南下,重演一遭海上旧事,使我百姓生民徒受其害。

” 他这一生,从未向命运低头。

可到了此时,他终于不得不承认,世间确然存在着一些事,是人力无法企及的。

比如—— 临安城前的那一场大潮,射向先生的那支箭,还有元人的铁军。

转战千里,翻过了关山难越,而关山之外,尚有青云高不可攀。

纵已竭尽所能,燃烧所有,也只能是惨淡长夜中的一抹霜火孤灯,照亮这短短一霎而已。

势单力薄,狂澜已难挽。

平虏军当然可以选择继续沿着长江,南下撤离,遁入闽地。

那里甚至仍有许多百姓箪食壶浆,心向往之,无比愿意支援义军。

可即便去了,也不过是多延续一段时间的回光返照而已。

元人的统治已经无法撼动,要想区区一地反攻全境,也已经成为了完全不可能的事。

继续转移作战,非但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会给江南地区的百姓招致更残酷的灾难和报复。

所以,于谦最终决定,就停留在舟山,哪里都不再去。

这就是最后的终结了。

正如在未来,面对夺门之变,他掌控兵权,明明拥有可以摧枯拉朽、制止一切的实力,却为了维护社稷稳定,而按兵不动,牺牲己身。

这一次,他同样在最后惨烈的落日余晖中,走向了自己选择的决绝终局。

宁正而毙,弗苟而全,正是如此。

…… 南明永历位面。

永历皇帝看着这一幕,转头去问上首的郑成功:“延平王,还要去问于谦要不要带着平虏军,转航台湾、吕宋吗?” 郑成功长叹一声:“不必了。

” 于谦已经做出了自己的抉择。

郑成功身边有着详尽的台湾和吕宋地图,每一处细小的路线和堡垒,都了如指掌。

在他的计划中,如果不是本次天幕出现,他将先后收复这两个地方。

台湾沦落在荷兰红毛鬼手中,百姓受尽屈辱,不断起义。

吕宋岛被西班牙人占据,岛上华人屡次遭到大规模屠杀。

郑成功勃然大怒,早有挥师报仇的念头。

为此,他制定了详尽的调查与作战计划,也打算接下来自己进入崖山海战副本,就直接带着崖山军民远航。

即便是后世魏源的《海国图志》,对台湾、吕宋二地,甚至澳洲地区,也不过泛泛之谈,远比不上郑成功知之甚详。

如果于谦愿意转航,他几乎有十成十的把握,可以让对方带人平安抵达。

但是…… 每个人终究是各有各的路要走。

“一杯酒,敬于忠肃公”,郑成功执起玉杯,遥对凉夜,清冷如霜河的眉宇间浮现出了一丝哀伤,“走好。

” 还有许多的位面。

许多的人杰。

始皇帝、李世民、天王苻坚、霍去病、辛弃疾、刘琨等人,纷纷倾酒,送别英魂。

…… 这一晚,元兵炮火轰击,大举围攻,舟山岛上亦是烈火冲天。

于谦高踞山岗,横琴于孤崖绝巅,高歌一曲《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凛冽长风吹开浩气万古,于谦怀抱昔日文天祥送给他的古琴,从容走入了猎猎的冲天火海。

明亮摧折的火焰在他眉间灼烧成一条长河,迎着如许的燃烽照夜,他最后留在世上的,是一个平和如归的微笑。

“先生……” 这一次来宋末,毕竟没有白来。

纵然到最后也无法改变什么,却也以身为炬火,点亮了一星细轫如斯、宁折不弯的希望。

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吾事,尽矣。

【作者有话说】 下一章是少保的高分隐藏支线,放心,不会停在这里的,毕竟要救景帝(。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神诡大明

我是姬象,谢邀。 人在大明,刚死在紫禁城。 信号不好,神鬼怪事太多。 匿了。 /

野僧

战长林年少轻狂时,做过最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事情有两件: 一件是倾其所有,求娶长乐郡主居云岫; 一件是兴德元年,在居云岫身怀六甲时扔下一纸休书,削发为僧,扬长而去。 三年后,天下大乱,战长林在荒郊救下华盖如云、玉辔红缨的送亲车驾。车里,新妇凤冠霞帔,怀里抱着的稚儿粉雕玉琢,正睁大一双跟他一模一样的眼,懵懵懂懂,似惊似疑。 战长林问:哪儿去? 居云岫答:洛阳赵家,成亲。 *又痞又野和尚X又冷/

全球刷怪

当幻想侵入现实,当科技与人性碰撞,当世界面临抉择,当毁灭悄然到来 注定要成为救世主的屌丝,那一日用笃定的语气教育世人:历史是人民众创造的,但好歹得先活下来,才能自称是人民众的一员吧? /

少女契约之书

当二次元与三次元产生冲突,林洛得到了名为契约之书的把妹礼包只要好感度达到九十以上,他就可以与二次元世界里,智慧与武力并存的美少女们签订心之契约。 傲娇强气的LV5超电磁炮御坂美琴! 天才魔术师红色恶魔远坂凛! 吸血鬼真祖黑暗福音依文洁琳! 最终血统之七煌宝树蕾芙丽! 不老不死之命运的魔女C.C! 炎发灼眼的讨伐者灼眼的夏娜! 蓝焰焚尽恶世的重炮者黑岩射手!这,只不过是开始 于是,轰轰烈烈的/

是神棍,不是军师

当代玄学大佬祝卿安,穿到一个陌生的雄割据时期,莫名其妙成了中州侯新截获俘虏的细作。 起初是为了保命,能踏实睡个觉,祝卿安牛刀小试,帮中州侯看人平事断战机 此人命坐七杀,七杀朝斗,天生杀将说的就是他!侯爷用他! 此人紫府同宫,田宅化禄,福德宫父母宫旺,穿成乞丐模样定是流年逢煞遭人骗了,他妥妥团宠富二代,侯爷快去掳救他!千万不能让他跑了! 此人虽不知生辰八字,但耳厚耳长大耳垂,佛口向善,眼睛通/

邪神也有青春期吗[西幻]

养女是个好东西,每个魔女都需要一个养女。《恶魔书》 臭名昭著的东方魔女殷棠,一人一花孤寡了数年后,终于在某天捡到了只深渊族黑皮小煤炭。 小煤炭穿着破破烂烂的裙子,惨白的发丝垂坠在深小麦色的皮肤上,是只见人就咬的疯狗,唯独一双黄金瞳亮得惊人。 魔女把小崽子拎回魔塔,每天变着法子给她扎小辫买裙子,誓要将其打扮成最耀眼的一颗黑珍珠。 三年后,小崽子长出了形貌诡丽的墨绿色触手。 书上说是因为深渊族/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