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县令手中时,也是当天下午。
聂县令看着保书,心里感慨得很,不由得想起学风极好的县学:“他们二月初是不是要祭文庙,到时候我也去。
” 知道保书办妥的教谕微微松口气,再知道祭文庙聂县令也要来,又深吸口气。
算了,来就来吧。
这个生瓜蛋子的好处就是不会指手画脚,来也没事。
考试的文件全都办妥,纪元还写了封信告诉安纪村的赵夫子,让他也安心。
写信的时候,纪元想到安纪村里赔偿给他的田地跟房屋。
房屋好说,田地却是麻烦事。
更别说马上春耕,田地肯定不能闲置,闲置一两年,这田地就变成荒地,再开耕就要耗费几倍精力。
看着好好的六亩地变成荒地?这能忍? 有一个方法倒是可行,就是把地租出去。
纪元又换了张纸,拜托大海帮他把地租出去,看看村里谁愿意种,价格就按市场价来。
他暂时就不回去了,本就是临时参加县试,如果再不专心,只怕真的考不上。
虽然身边人都觉得他县试肯定没问题,更有甚者觉得他府试说不定也能过。
但纪元怎么敢这么想。
虽然说外面的秀才多如牛毛,可能考上的,必然是有学问的。
信件托人送走之后,纪元又拿起四书。
初读四书,是在安纪村。
那是他懵懵懂懂学了启蒙书籍,然后快速开始学四书。
这四书名字大家都熟悉。
《大学》《论语》《孟子》《中庸》。
加起来一共五万四千多字,初读的时候没什么,背书,理解,按部就班。
但再读完五经,似乎四书的世界就不同了。
更不用说,大学,中庸,本就是从《礼记》里节选出来的两篇。
孟子,论语,更是必读。
而跟其他书籍相印证,理解上又不同了。
从化远三十一年学四书。
如今化远三十四年,每读一遍,感悟都不同。
加上近两年读了许多四书注疏,四书题解等等,再读了最近几年的科举文章。
心性,眼界,学问,都让着四本书变得愈发深奥。
四本经典书籍,确实足以研究大半辈子。
怪不得虽然童试的考核重点在四书,五经涉猎顶多一篇。
但县学的课程里,是必须学完五经,才能准备童试,准备考秀才。
投机取巧一点,只要狠学四书即可去考秀才,但县学的硬性规定,让本地学生的水平提升一大截。
这么看起来,怪不得他们县教学水平高,考出来的秀才比例也高。
教学出成绩,还是个薄积厚发的事。
纪元有预感,这几年进来的学生水平,才是真正的高。
正荣县估计很快就会出举人,甚至出进士。
聂县令上次夸甲等堂廪生们,也是个侧面印证。
纪元摇摇头,不想那么多,还是赶紧再背再读吧。
时间越来越少,乙等堂的学生们废寝忘食,只怕哪个知识点没记住。
特别是之前没考过的学生,现在奋力去考。
纪元跟蔡丰岚,常庆,还有室友们没事就在互相考察,再看对方的文章找出疏漏。
下午的五经课同样精练,不是罗博士就是殷博士,两位举人的教学都往深了讲。
晚上文章的格式要求,郭夫子事无巨细。
就连纪元都感觉到紧张的气氛。
这跟他当年初升高,还有高考的时候有什么区别。
只恨不得多一分钟学习,少睡一分钟的觉,势必争分夺秒学习。
要不是严训导看得紧,有的乙等堂童生甚至想睡在教室算了。
李廷钱飞他们听说之后,忍不住发出感慨:“怪不得严训导没时间管丙等堂,原来都在看着乙等堂考生,不要他们太拼命。
” 拼命是拼的,但要是过火,就会被拉回来。
十年寒窗,不就是为了这个吗。
这个时候不努力,什么时候努力? 每个人脸上都写满考试的紧张,也写满对考试的忐忑。
这样紧张的气氛,在二月初一早上稍稍松懈一下。
每月初一祭文庙,所有人必须去。
同样也像本年县试的誓师大会。
去年,前年,纪元都是作为丙等堂学生过来,虽然也公布丙等堂的成绩排名。
可在去年的时候,他就不担心这个了,毕竟每次都是第一。
看的时候都觉得乙等堂所有人压力都很大,眼圈带着乌青。
今年自己进了乙等堂,终于明白为什么。
这会想想当年看乙等堂的自己,真是恍如隔世。
作为乙等堂年纪最小的他,自然还是站在前列。
后面同窗依次站好,同样的精神萎靡,同样的打着哈欠。
蒋克等今年不用科考的乙等堂五人,表情竟然差不多。
整个班里都在卷,你说你卷不卷,不自觉就被带动了啊。
跟原来丙等堂的同窗们对视一眼,双方眼里都写着震惊。
你们怎么回事! 怎么这样疲惫! 你们怎么回事! 还真的继续在放羊啊! 不合理! 双方眼睛同时流露出这个意思。
真的不合理! 跟去年前年不同,甲等堂不像之前的懒散,同样紧张起来。
是啊,乡试要来了。
如果说童试是大考。
那乡试便要超级加倍,而且三年一考,一次不中再等三年。
压力可想而知。
但如今还是二月,大部分的重点,还是在乙等堂备考学生身上。
令学生们意外的是,今日聂县令也来了,他还穿着正式的官服,扫视他们的时候,眼里竟然带着一种欣慰感。
聂县令看着下面的学生,心里涌上莫名的熟悉。
前几年他还是这样的学生,同样在族学等着祭祀,所以看着下面学生,特别是即将考试的学生们,忍不住有些亲切。
他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啊! 县令早早准备好了发言,教谕有眼力地让出位置,今年的誓师大会,就由县令主持。
这点事教谕还是不担心的,能考上进士的人,这点水平还是有的。
“士,自童蒙初学,再到读书入仕。
” “入学,称童生,初考为秀才,再考为举人,最后为进士。
” “初考,便是科举的起点,入仕的根本。
” “入仕两字,看似简单,放在史书上,千难万难。
” “自古以来,入仕从上古的察举制,征辟制,再到后来的九品中正制,以及如今的科举制。
” “历经千年,方有如今的士农工商皆可入仕,方有士大夫与天子共治,方能不限资荫,惟在得人。
” 聂县令继续道:“当朝先祖曾言,贡举重任,当务选擢寒俊,精求艺实。
可见本朝先祖对科举的重视,更是对寒俊的重视。
” “也有大家吕坤所言,国家恩典,如今惟养士为最隆,一入生员,便自清高;乡邻敬重,不敢欺凌;官府优崇,不肯辱贱;差徭概州县包当,词讼各衙门存体;岁考搭棚、饼果、花红、纸笔,何者非民脂民膏;科年酒席、彩乐、夫马、盘缠,一切皆荣名荣利。
”① 意思就是,国家对你们很重视,一旦有了功名,什么都不用担心了。
邻居不敢欺凌,乡人会敬重,官府还会优待。
什么吃的喝的用的学习用品,官府都会给。
你们考试的时候,更是敲锣打鼓,这都是给你们的。
只要考上功名。
全都是你的。
乙等堂不少人已经被聂县令这番话吸引住了。
乡邻敬重,不敢欺凌。
这让一些家里人丁单薄的童生侧目。
家中只有母亲姊妹,平时受过不知多少冷眼,若自己考上了,就能让家人不再被欺负,他就能真正庇护母亲姊妹。
也让李廷这种家中有继母的,他要是考上了,他爹就会多看他,他不用像寄人篱下一般生活。
官府优崇,不肯辱贱。
钱飞等人暗暗下了决心。
他要是考上了,他爹就不会被欺负了。
穷苦的读书人更是觉得后面的花红,纸笔,彩乐,很吸引人。
他们想要这些,很想要。
读书这样久,这样苦。
他们为的不就是这些吗。
在场大部分学生欢呼起来。
县令大人说得对! 众人激动之时,纪元微微皱眉,还跟教谕对视一眼。
教谕明显也不高兴。
后面罗博士更是直接冷脸,殷博士劝了大家几句,众人脸色才缓和。
算了,这个时候确实需要鼓励。
殷博士上前两步,笑着道:“君子学以致道,国家以文章取士,非求之外也,谓其根于心,文章即德行也。
”② 品德好的人,学了知识就要用,就要实践。
国家是以文章选人,但还是要看士人的心,你的文章代表了你的德行,所以德行才是第一位。
“王守仁讲,举业,德业,合一论。
” “我想用在初考的童试上也是如此。
” “学以致用,学而有用,从而表率乡里,令乡野振奋,令乡邻敬重。
” “圣贤所至,既在科举,亦在圣学。
” 学了就用,学了便有用。
可以当乡里的表率,可以当大家的榜样,可以让周围人振奋,可以让人敬重。
一切的一切,是因为你读了圣贤书。
读了圣贤书,既能考上科举,也能践行你的学问。
殷博士说话不急不缓,让原本狂热的学生们冷静下来。
是啊。
他们学习的东西,一直都是圣贤道理。
不是因为科举他们才读圣贤书。
是因为他们读了圣贤书,自然而然就会被录取。
没录取是因为读得不够好,读得不够精。
反之那些外物,才是附带的。
特别是乙等堂的学生们,顿时羞愧难当。
他们方才想到什么地方了。
聂县令下意识后退半步。
这是他一直以来学的东西。
也是他一直以来的认知。
如今在他之前从未听过的县城县学里,听了让他发自内心羞愧的话。
聂县令嘴唇微动,竟不知说些什么。
他或许是个进士,或许他科举成绩很好。
却远不如此地的教谕,夫子,博士。
他同殷举人殷博士相比,才是无知的那个。
他们两个同样在鼓励学生好好考试。
一个用功名利禄。
一个用圣贤表率。
老吏看着自家少爷,这次没有说话。
突然知道,为什么少爷的叔叔要把他放到这了,明明在翰林院做得还不错。
却一定要让调任地方。
或许,这才是他少爷正学习的地方。
一所好学校,能教育的不止学生,甚至还有地方官员。
纪元抬起头,同教谕,同窗一起祭拜先圣先师。
纪元看着燃起的烟火,在先圣们的眼前飘过,似乎穿越千年,看到先圣先师们的神采。
举业,德业。
合二为一。
四书里的修齐治平,到五经里的言事相兼。
这些圣贤道理或许会被曲解,但最终也要回归根本。
所以像聂县令说的功利科举也好,像殷博士说的德业也好。
从来都是不冲突的。
当然,要守好本心。
很难,非常难。
因为要守住本心,就要一辈子守,稍有疏漏,便会功亏一篑。
纪元忽然想到他来县学之前,赵夫子问他的话。
汲汲于斯道,汲汲于天下。
选哪一条。
前者,可以理解为圣贤道理,也可以理解为功利科举。
后者,可以理解为天下人考虑,也可以理解为以天下人利益为私利。
无论是哪个,似乎都有很多弯路。
他又想到小纪元他爹的死,小纪元她娘的死。
他想选哪一条,好像有结果了。
重来一世。
若不做点什么,怎么对得起自己读的书。
难道真的要同聂县令一般,只会读书,只会科举。
读了这么久的书,背了那么久的文章,最后成为读书机器。
这不太行,他不是很能接受。
他想完成一件事。
让小纪元吃饱饭。
认真说,是让天下如同小纪元这般的人,吃饱饭。
这个目标很大,大到不是他这个童生可以实现的。
但或许将来有一天,他能做到。
纪元朝圣贤先师最后一拜,心里这个目标,已经彻底确定。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我是姬象,谢邀。 人在大明,刚死在紫禁城。 信号不好,神鬼怪事太多。 匿了。 /
又名:被学姐赖上的日子 校花:王易,脚酸,捏 校花:王易,怕黑,牵 校花:王易,你是我的人了,你跑不掉的! 王易一觉醒来,重生回到20年前高考现场。 面对天书一般的试卷,直接懵逼。 考试不顺利就算了,回头还被校花骑在身上一顿胖揍。 我不要脸的吗? 算了,脸给你了,身子也给你了! 校花:王易,我帮你背了黑锅,锅太沉了,你背着我走吧! 高端的猎人,经常以猎物的身份出现在眼前。王易发现,自己七岁/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老实头儿的春天小说目录,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全文免费阅读。笔下文学提供老实头儿的春天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小说章节完整质量高,包含结局、番外。/
徐清麦在一场车祸后,发现自己莫名穿越到了大唐。 可气的是,和她一起穿越的还有她那看上去人模人样实际狗得很的前男友周自衡。 更可气的是,他们还穿成了夫妻! 而最可气的是,周自衡穿成了农官小吏,而她作为一名外科界冉冉升起的新星,则穿成了他那柔弱不能自理只能困在后院的家庭主妇。 徐清麦暴躁了,这世界毁灭吧! 等等为什么会有婴儿的哭声? 两人对着原身那尚在襁褓之中,哭得震天响的小婴儿,只能面面相觑/
黎欢穿书了,穿成了女主堂姐在直播节目里的对照组,女主踩着她立了一个豪门千金的人设爆红网络,抢了她的老公,嫁入豪门生儿育女幸福一生,而她却活成了墙上的黑白照。 黎欢来的时候正好是节目第一期,系统:生命倒计时一年,友情提示:只能花钱才能活命。 节目里,女主正在化妆台前展示数万一瓶的面霜,用小勺子挖了一点涂在脸上。 另一边镜头,同样的面霜,黎欢食指抠出一坨,漫不经心地擦脚。 珠宝店里,女主正在试/
世界再次遭遇了危机,为了拯救世界危机少女决定成为偶像。快呀,偶像用你的脚踢出全垒打,将来妄图毁灭地球的黑色星星击碎吧! 然后收集星星的碎片成为政治家吧!昔日充满奋斗精神的少年少女们,在深陷贿赂危机的时刻能否欢声笑语的破解杀人事件呢? 以上内容均与正文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