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五章·上巳(1/3)

春日和煦,太液池畔,垂柳依依。

正是仲春之末,季春之初,柳色如同碧丝绦一般,何止千条万条,层层叠叠,掩映着太液池水,碧波荡漾。

无数柳絮被东风吹起,飘飘扬扬,散在半空,一团团,一球球,被风吹得扑在那太液池畔的玉阑干上,更有星星点点,坠落于太液池水之上。

“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

莲子数杯尝冷酒,柘枝一曲试春衫。

阶临池面胜看镜,户映花丛当下帘……” 婉转的歌声,按着乐部新排的曲谱,和着丝竹的伴奏,从太液池畔的水殿中,袅袅地传出来。

这水殿名为放春台,原有一半凌空在湖上,另一半却被堆叠的山石掩映。

山石前筑着花台,遍植牡丹,春日之下,千百朵牡丹正当怒放。

花台四周又张了锦幄,挂了驱雀鸟的金铃,被日头照在那锦幄与盛放的牡丹之上,如云似霞,灿烂流绚。

一曲唱罢,乐部又奏起新排的乐曲,一队舞伎在水殿之中翩然起舞,舞伎们身姿绰约,只舞得花钿摇摇,衣袂飘飘,长袖如同回风流雪一般。

舞者人人珠玉满头,发髻间偏又点缀着雀翎之类闪烁之物,殿中便如同有千万只蝴蝶翻飞。

殿中遍插着牡丹、芍药等春日之花,被殿中脂粉的香气一烘,花香馥郁,更是中人欲醉。

如此富丽已极、繁华已极的春日宴,前太子妃——如今被阖宫称作“萧娘子”的萧氏,坐在案后,斜倚着凭几,似有些心不在焉,但乐部里一个新来的乐工紧张之余奏错了一拍,她却转过头来,瞥了那吹笙的乐工一眼,只吓得那乐工又奏错了一拍。

她微微皱了皱眉,并没有发作那战战兢兢的乐工,只是举起案上的金杯来,似是无情无绪地饮了一杯酒,然后起身,径直往屏风后的后殿去了。

那后殿藏在山石一侧,殿宇背对着太液池,偏又有一列长窗开在水畔,今日天气晴和,那一列凌波的长窗皆支起了窗扇,碧水映着窗扇上新糊的浅绯色窗纱,遥遥望着,便隐隐如同霞光一般,又好似窗上盛开着簇簇桃花,映在那碧波涟漪的倒影里。

她起身入后殿,心腹女官锦娘以为她要更衣,连忙跟过来伺候,待转入殿中,却听见她说:“吃了两杯酒,脸上热热的,要不咱们出去逛逛吧。

” 春光正好,正逢三月初三上巳节,宫中于临水处歌舞祓禊,又架起了系着彩绳的秋千,宫中旧人倒也罢了,那些入宫不久、年岁尚小的宫女哪里耐得,早就三五成群,打起了秋千。

隔着一带粉垣,都能隐隐听见墙内欢声笑语,还有秋千上系着的金铃,随着起落发出叮叮啷啷的声音,甚是好听。

萧氏扶着锦娘,慢慢从那一带殿宇中穿过,又沿着夹岸花台间的小路,绕过堆叠的假山,然后依次路过扶荔台、镜思殿、自雨亭等亭榭宫殿,不知行了多久,上得数级石砌,忽然路径一转,眼前豁然开朗,乃是引入太液池水、被称为御沟的水渠。

此处已经临近御马监,渠边堆着捆扎整齐如墙垣一般连绵百丈的高高的草垛,尽是给御马的草料,再往前去,却就是宫墙之外了,因此甚是僻静。

上巳祓禊,宫中旧俗必有饮宴踏歌、斗草百戏等诸多游耍之嬉,那些宫娥阿监,自不知躲到何处去玩耍了。

此处四下静静,渠水流出宫墙而去,而渠水之侧,草垛之前,正有一树梨花开得似雪般簇白,引得无数蜂蝶,在那花间流连。

一阵风过,梨花片片被吹得落入水中,随着那水流,无声地流到宫墙外去了。

一时春日寂寂,只看到晴光下,蛛丝偶尔一闪。

萧氏定了定神,说道:“这里甚好,把风筝拿出来放吧。

” 锦娘会意,从袖中取出一只风筝。

那风筝做得甚是精巧,竹制的骨架收拢起来,不过如几支竹箸叠在一起,打开来却是极大一副骨架,将薄绢制成的筝面撑开,便是一只光华灿烂的凤凰。

当下锦娘将风筝乘着东风慢慢放上天去,只见风筝迎风而起,不过片刻,便飞得极高,远远看去,真似彩凤翱翔于天。

风吹得风筝下系着的鸣筝发出凤鸣般的清唳,极是悠扬动人。

锦娘放着风筝,萧氏见那梨花开得雪白可爱,玩赏了一番,又见梨花树下水渠畔生得几丛芦苇,便折了一片芦苇的叶子,折起后,将叶尖从叶尾柄中穿过,放置在渠水中,如同一艘小船,晃晃悠悠,漂在那渠水之上,沿着那渠水,也流出宫墙去了。

萧氏见此有趣,便又折了一艘芦叶船,这次却命锦娘拿出随身所携的螺子黛来,就在折好的芦叶小船上,题了一首诗,乃是:“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 写罢,便将写着诗句的芦叶小船,又放在渠水之上,看着那小船悠悠荡荡,顺着渠水流出宫墙去,方叹息一声。

她正兀自出神,忽得不远处宫墙下忽然斜刺里闪出一个人来。

那人身着青衣,似是宫中的一名寺人,他走到萧氏的面前,以手加额,却是恭恭敬敬,深深行了一个礼,方才道:“小人见过太子妃娘娘。

” 萧氏不动声色打量此人,只见他不过三十余岁年纪,虽是寺人,但身形敏捷,虎口更有薄茧,似出自行伍,当下便轻轻点了点头,说道:“是你往我宫中递信,约我在此处相见?” “是奉鄙上之命。

”那人仍旧神色恭敬,低声道,“鄙上排行十七,冒昧约了娘娘至此,正是因为有关于太孙的要紧消息,想要告知娘娘。

” 萧氏沉吟片刻,问道:“可有信物?” 那人却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说道:“此为鄙上亲笔书信。

” 萧氏示意,锦娘连忙上前接了过来,拆开信笺递与萧氏,萧氏一目十行匆匆看过,底下正是李嶷的花押,并“平叛大元帅”的帅印。

那寺人又道:“十七殿下平安迎得太孙回营,喜不自胜,便千方百计想将这好消息告知娘娘,与娘娘联手诛杀孙贼,若娘娘愿意,还请给予一件信物,令我带走回复殿下。

” 萧氏笑着点了点头,说道:“那是自然。

”便朝锦娘使了个眼色,锦娘从袖中取出一只十分精致的金香囊来,递与那寺人。

那寺人见此物,不由微露喜色。

原来这金香囊极是精巧,外层镂空,中间却又另有机括,内中的半圆悬于机括之上,不论怎么翻转,其中的香料都不会洒出来。

从前宫中只有一名巧匠擅做此物,后来这匠人因故触怒先帝,被刺瞎了双目,此技从此失传,所以即使是宫中贵人,也甚少能有此物,而且这只金香囊上,用金丝巧妙累得一个“萧”字,显是萧氏随身之物。

那寺人刚接过香囊,忽然草垛之后转出一群人来,为首之人丰容盛鬋,满头珠翠,衣衫华贵,正是孙靖的正妻魏国夫人袁氏。

扶着袁氏的乃是一名贵妇,萧氏亦识得,正是袁氏的弟妇,袁鲜之妻柳氏。

袁氏气势汹汹,指了指萧氏,却是横眉冷笑:“将这贱人拿下!” 左右早就一拥而上,擘住萧氏的胳膊,锦娘阻止不及,更有人劈手夺过她手中的书信。

那寺人默不作声,上前朝着袁氏一躬,却是双手奉上那枚金香囊。

袁氏冷笑道:“你里通外敌,与李嶷那逆贼勾结,如今还有什么可说?” 原来这寺人乃是袁氏暗中安排,特意送了一封无名书信,以隐语相约萧氏在此处相会。

萧氏果然赴约而来,不仅看了伪造的“李嶷手书”,竟然还给予金香囊作为信物。

袁氏喜出望外,连忙与柳氏带着人现身,当场拿住萧氏。

萧氏看了看被制住的锦娘,又看了看那“李嶷手书”和那枚金香囊,不由长叹一声。

袁氏见她这般,以为她败露之后十分沮丧,不由得意扬扬,柳氏忙道:“夜长梦多,夫人,还是快些行事。

” 左右早有人捧了白绫上来,原来竟是打算就此缢杀萧氏。

袁氏见了白绫,偏又犹豫起来,心道好容易拿住了这贱人勾结李嶷的铁证,若是去孙靖面前当面揭破,令他知道这狐媚子的真面目,看那老贼深悔不该,那才叫痛快。

偏那柳氏见她犹豫,便又低声劝道:“夫人,趁着大都督今日出宫去了,速速了结。

若真让她有机会到大都督面前,不知道她是否又花言巧语蒙骗大都督,到那时候,悔之晚矣。

” 袁氏听她这般说,恨不得银牙咬碎,心想不错,老贼八成会被这狐狸精的话给骗得晕头转向,搞不好她真能脱罪,还是先缢杀了她以解心头之恨,当下便点了点头。

几名宫监上前,不由分说将白绫套在萧氏脖颈中,又有两人各自拉住白绫一端,便要当场勒死她。

锦娘见状奋力挣扎,口中直呼“娘娘”,一时急得眼泪都流出来了,但她被好几个人按在地上,又哪里挣脱得开。

便在此时,忽然有人大喝一声:“住手!”这一声直如惊雷一般,在所有人耳畔炸响,袁氏柳氏更是一惊,旋即有人大步而来,身形高大,宽袍窄袖,正是孙靖。

袁氏一见他匆匆而来,不由又气又妒,尖声大叫:“你如今还要维护这狐狸精吗?”柳氏见她失态,忙忙上前,细语轻声,讲述事情首尾,然后道:“大都督,如今人证物证俱全,这萧氏确实想与李嶷勾结。

” 孙靖冷冷地道:“你不就是不忿萧氏劝我勿以梁王去换袁鲜,因此记恨萧氏。

” 原来早先时日,陶昝依孙靖之命,先诱李峻李崃二人过江,后果然将李峻李崃困在兴阳,眼看便能生擒此二人以换回袁鲜,不想李嶷带了一支人马沿江而下,千里奇袭,打得陶昝落花流水,李峻和李崃也被李嶷救了。

孙靖没想到李嶷如此本事,以客军奔波千里,竟能杀得陶昝不敌,当下便遣人去李嶷营中,以梁王的性命威胁李嶷。

谁知李嶷竟然回信道:“吾非嫡长,如杀父王,吾必称帝谢之。

”只差没有同汉高祖那般,公然说“分我一杯羹”。

孙靖当下便将这回信扔给李桴,而那梁王李桴看了这般回信,只吓得痛哭流涕,又哭得厥了过去,却是毫无用处。

那李嶷过了数日,公然遣使入京,说思量再三,生为人子,不当不孝,愿意用袁鲜换回梁王。

孙靖明知此乃挑拨离间,当然置之不理,萧氏也百般安慰,说道:“竖子无赖,大都督切切不要上了他的当,袁鲜,鸿毛也,万不可以梁王易之。

” 袁鲜之妻柳氏,得知此事,忧心如焚,数次恳求魏国夫人袁氏在孙靖面前求情,想用梁王李桴去换回自家夫婿。

孙靖自失江淮,满心烦乱,哪肯听袁氏如此荒诞言语,被她啼哭纠缠不过,拂袖而去,却是好久都不曾再踏入袁氏所居的长秋殿。

袁氏见丈夫如此无情,听信萧氏蛊惑,连自己的亲弟弟都不肯救,便在柳氏面前哭道:“实是阿姊无能,老贼只听信萧氏那贱人的言语,如之奈何?” 柳氏原是个颇有心计的妇人,何况又是陈郡袁氏的冢妇,素来有几分急智,当下便给袁氏出了一个主意,令人伪作李嶷的细作,与萧氏联络,若是能诱得萧氏上钩,就此拿住萧氏与李嶷勾结、里通消息的证据,那自是不由分说,可以一劳永逸,斩草除根。

袁氏听了这计策,不由喜出望外,抚着柳氏的背,说道:“好弟妹,果然你是个聪颖的,怨不得爹爹当初非要亲自去河东,替阿鲜求你为妇。

” 当下两个妇人密议再三,安排妥当,专挑了孙靖离宫的那几日,遣人伪作细作,与那萧氏相约。

萧氏果然上当,今日不仅来赴约,竟还交出金香囊为信物。

只是没料到,就要缢死萧氏的关头,孙靖却忽然回宫,喝住了众人,又如此质问柳氏。

柳氏见他如此言语,当下眼圈都红了。

袁氏见状,冷笑道:“你此话是何意,竟然是不分青红皂白,定要回护这贱人了?” 那柳氏又跪在地上,哭着说道:“妾不敢求大都督徇私相救鲜郎,但如今萧氏既与李嶷勾连,大都督如何却能徇私回护?自大都督起事以来,我陈郡袁氏倾其所有,大都督忍心以此欺之?” 孙靖冷笑一声,却从袖中掷出一物,正是柳氏谋划、令人伪作的那封送到萧氏宫中的隐语书信。

原来萧氏见到此信,却是毫不犹豫,就交与了孙靖,说道:“妾处境尴尬,想李嶷抑或有心试探,但不知真伪,妾愿为饵诱之。

” 当下便与孙靖商议好了,他故意装作有事出宫,而她前来这僻静之处赴约,并依信中所言,放出风筝为讯,实则孙靖早带了人藏身在静处,等她诱出李嶷遣来的细作现身,好拿住了再拷掠细问。

孙靖煞费苦心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重回1986小山村

假如你重生了,最想做什么? 高明程仔细的想了想,觉得还是老婆孩子热炕头比较好! 年轻貌美的老婆,那就绝不能被艰苦的生活给磨去了颜色。 沉默内向的大儿子,打小就得好好培养。 至于走上邪路的小儿子,嘿嘿,教你做人套餐已上线,套餐包括:遍体鳞伤、皮开肉绽、头破血流。 至于钱嘛 我对钱不感兴趣,上辈子赚够了,这辈子只想小富即安,悠哉过好小日子! /

末日之无上王座

一帝二后三皇四尊,七绝城末日争辉! 当一切重启,苍穹下,江峰执掌雷霆,仰望星空! /

七零文工团小厨娘

*泼辣小厨娘x神颜公子哥 人家穿越到文工团是舞蹈演员,顾芊穿越过来居然是一名食堂女工。 罢了,工作不分高低贵贱,厨子虽然没有跳舞体面,也算是一门手艺。 正好,顾芊穿越前是一名神厨。 持起锅铲就是一顿干! 糙面、野菜、麦麸咸菜饼子都能给你做出朵花儿来。 任何糟糕的食物到了顾芊手里,皆能成为化腐朽为神奇的美食。 一不小心就从食堂女工升职为主厨,成了文工团人人追捧、不敢得罪的顾神厨! 就在顾芊开/

在大唐当外科医生的日子

徐清麦在一场车祸后,发现自己莫名穿越到了大唐。 可气的是,和她一起穿越的还有她那看上去人模人样实际狗得很的前男友周自衡。 更可气的是,他们还穿成了夫妻! 而最可气的是,周自衡穿成了农官小吏,而她作为一名外科界冉冉升起的新星,则穿成了他那柔弱不能自理只能困在后院的家庭主妇。 徐清麦暴躁了,这世界毁灭吧! 等等为什么会有婴儿的哭声? 两人对着原身那尚在襁褓之中,哭得震天响的小婴儿,只能面面相觑/

野僧

战长林年少轻狂时,做过最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事情有两件: 一件是倾其所有,求娶长乐郡主居云岫; 一件是兴德元年,在居云岫身怀六甲时扔下一纸休书,削发为僧,扬长而去。 三年后,天下大乱,战长林在荒郊救下华盖如云、玉辔红缨的送亲车驾。车里,新妇凤冠霞帔,怀里抱着的稚儿粉雕玉琢,正睁大一双跟他一模一样的眼,懵懵懂懂,似惊似疑。 战长林问:哪儿去? 居云岫答:洛阳赵家,成亲。 *又痞又野和尚X又冷/

全球刷怪

当幻想侵入现实,当科技与人性碰撞,当世界面临抉择,当毁灭悄然到来 注定要成为救世主的屌丝,那一日用笃定的语气教育世人:历史是人民众创造的,但好歹得先活下来,才能自称是人民众的一员吧?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