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章 岳祠案结案(2/3)

列,当年所任官职,正是眉州司理参军。

” 宋慈说了一长串话,跛脚李始终默不作声,只不过没再表现出先前那种畏畏缩缩、一脸茫然的样子。

“可他……”真德秀难以置信地摇头,“可他为何要杀害太骥呢?” “为了报仇。

” “报仇?” “不错,为了给李乾报仇。

”宋慈道,“当年李乾是怎么死的,他就要怎么报还在仇人身上,一丝一毫都不能少。

” “可你之前说,是李乾要害巫易,反过来被巫易所杀。

他就算要报仇,也该去找巫易,为何……为何要对太骥……” “如我所料不差,当年失手杀害李乾的,应不止巫易一人,何司业也在其中。

” “可巫易自尽那晚,太骥早在三更就回了斋舍……” “那晚三更过后,老师你就睡着了,在你睡着期间,何司业大可偷偷离开斋舍,去一趟岳祠。

当晚你养正斋中少了一筐火炭,正巧岳祠的暖坑需要火炭,很显然当晚有人从养正斋拿了火炭去岳祠,帮助巫易伪造了自尽现场。

这个人除了何司业,还能有谁?” 真德秀愣在了原地。

“还有你,元大人。

”宋慈转眼看向元钦,“我从真博士那里得知李青莲曾是衙门小吏,想查证一下他是不是懂刑狱之人,这才请韩太师取眉州官簿一用,不想却在官簿上发现了你的名字。

巧的是,李青莲的官职是眉州司理参军,你也是,还正好是李青莲的上一任司理。

如此说来,你和李青莲,想必早在眉州就已相识了。

” 元钦道:“我是认识李青莲,可我不知他来了临安,而且你说的这个人,”他看了跛脚李一眼,摇了摇头,“与当年的李青莲,看起来着实不大像。

” “元大人素以办案严谨著称,当年的巫易案,无论是现场,还是尸体,可谓错漏百出,以你的能力,不应该查不出来。

” “我方才说了,是我一时疏忽,错断了此案。

” “是当真一时疏忽,还是你早已查出真相,只是为了替他人遮掩,这才以自尽草草结案?” “我替他人遮掩?” “初一一早,我去杨家查案时,你也在杨家,为何对我避而不见?你身穿便服,不带差役,一大早私自出入杨家。

当时太尉杨次山也在,你们一早聚于杨家,到底所为何事……” “宋慈,”韩侂胄忽然打断宋慈的话,“杨太尉乃当今皇后长兄,你说这话,可有实证?” “这是我亲眼所见。

不仅我看到了,许大哥也看到了。

”宋慈说着看向许义。

哪知许义却连连摇手,道:“我……我什么都没看见……” 宋慈没想到许义会矢口否认,不禁微微一愣。

“我说的是实证。

”韩侂胄道,“若无实证,不可再言。

” “元大人私自出入杨家,是我亲眼所见,他与杨家的关系,必定非比寻常。

”说到这里,一贯没什么表情的宋慈,突然露出了一丝苦笑,“纵火自焚,还要以铁链自缢,试问世间有哪一个人,会如此处心积虑地自尽?当年若非元大人遮掩,这桩错漏百出的旧案,如何能以自尽结案?身为提点刑狱,有疑不释,有冤不直,致使此案悠悠四载,难白于天下……” “够了!”韩侂胄突然喝道。

围观人群噤若寒蝉,岳祠内外一片死寂。

忽然,有缓慢而沉重的咳嗽声响起,是跛脚李。

“宋大人,”跛脚李终于开口了,声音极为平缓,“巫易当真死了?” 宋慈应道:“不错。

” 跛脚李缓缓点头,道:“我追查多日,不想他已死了。

何太骥说他已死,原来没有骗我。

” “你终于肯承认自己是李青莲了?” 跛脚李道:“自我来到太学,从未提过本名,你何以确信我便是李青莲?难道就凭刚才那一声喊?” 宋慈道:“我在琼楼遇到过两个乞丐,是一对父子,父亲患有疯病,儿子也患有同样的疯病。

李乾两腿长短不一,非后天残疾,乃是天生的长短腿,我由此想到,他父亲李青莲或许两腿也是这般,腿脚定然有所不便。

何司业案中,所有有关联的人里,唯一腿脚不便的,便是你。

我由此想到你有可能便是李青莲。

“真博士曾提及,当年李乾离开太学后音信全无,他老父李青莲曾从眉州赶来临安找过他,花光了盘缠,还是真博士和何司业凑了盘缠才让他得以回去,那是李乾失踪后一年,也就是三年前的事。

孙老头曾提起你来太学做斋仆已有两年,倘若你便是李青莲,你回眉州后再来临安,时间正好能对得上。

“这些权且只是猜测,另有一点,却是实证。

当年何司业、真博士、李乾和巫易同斋交好,常一起去琼楼饮酒论诗。

琼楼的墙壁上留有一首《点绛唇》题词,乃是四年前他们四人合笔所题,其中有一句是李乾所书,其字迹瘦小,笔锋收敛。

” 说到此处,宋慈忽然朝一旁的许义看去,道:“许大哥。

” 许义应声上前,从怀中取出一物,交到宋慈手中。

那是一块牌位,上书“先妣李门高氏心意之灵位”,乃是跛脚李藏在床下木匣中的那块牌位。

宋慈昨晚就已去杂房找到过这块牌位,但怕跛脚李回杂房后发现,所以没将牌位取走。

今早跛脚李和其他斋仆一起来到岳祠围观,宋慈便想着趁此机会去杂房取这块牌位。

当初许义也跟着去了杂房问话,知道跛脚李的床铺是哪个,宋慈便吩咐许义悄悄去办此事。

跛脚李突然看见这块牌位出现在宋慈手中,神色为之一怔。

宋慈举起牌位,对跛脚李道:“我上次去杂房找你问话,看见你擦拭这块牌位,见上面有‘先妣’二字,还以为是你亡母的牌位,其实并不是。

这是你亡妻的牌位,之所以会称之以‘先妣’,只因牌位上的字不是你写的,而是李乾所写。

李乾留在琼楼墙壁上的那句题词,我初见时觉得似曾相识,却一直想不起在哪见过,直到后来受那对父子乞丐的启发,怀疑到你身上时,我才想起在你这块牌位上见到过相似的字迹。

李乾题在琼楼墙上的那句词,是‘桃李高楼,心有深深意’,虽只有短短九个字,却有三个字与这牌位上的字重合。

‘李’‘心’‘意’这三字,用墨运笔如出一辙,显然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 刘克庄听到此处,不禁想起宋慈在琼楼凝望《点绛唇》题词时的场景,心中恍然:“原来你当时说字迹似曾相识,说的不是巫易的字,而是李乾的字啊。

” 只听宋慈继续道:“李乾当年来太学求学时,曾将亡母牌位带在身边,在这一习惯上,你父子二人可谓一模一样。

倘若你认为这块牌位还不够指认你的身份,那就请你撩起裤脚,让在场所有人看看,你之所以跛脚,到底是腿脚断过,还是天生的长短腿。

” 跛脚李没有撩起裤脚,只是点了点头,道:“那你何以认定是我杀了何太骥?” 宋慈道:“何司业死的那晚,曾去岳祠制止学子祭拜岳武穆,当时有一位叫宁守丞的学子,外出寻斋仆打扫岳祠,正好看见你经过射圃,就把你叫了去。

从杂房去往太学任意一道门,都不会经过东南角的射圃,若说你是夜间去射圃打扫,可孙老头曾提及你负责打扫的是持志斋,射圃并不在你打扫范围之内,为何你会出现在射圃呢?我于是想到,也许你是在暗中跟踪何司业,寻找下手的机会。

“我发现何司业的尸体时,他的后背上沾有不少笋壳毛刺。

我一开始以为何司业是在某处竹林遇害,可案发后第二天,刘克庄到提刑司大狱来探望我,带来了几个太学馒头,其中有笋丝馒头。

做太学馒头的食材,需提前两三日买好,由斋仆用板车拉回太学。

板车拉过竹笋,多少会留下一些笋壳毛刺,倘若再用这辆板车移尸,尸体上难免就会沾上毛刺。

何司业是在里仁坊的家中遇害,移尸至太学岳祠,路途不短,又是年关将近,沿途行人颇多,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发现。

倘若以板车移尸,只需盖上一层布,上面再堆放一些货物,假装是斋仆在搬运货物,这样的场景,每天都能见到,沿途无论谁看见了,都不会起疑心。

你原本是和孙老头一起使用板车搬运货物,可前些日子孙老头染上风寒,你便独自一人用板车搬运货物,这便有了避开孙老头搬运尸体的机会。

你虽然跛脚,年纪也大,力气却不小,你在中门外搬扛掀翻在地的米面时,我是亲眼瞧见了的,一袋袋米面重达百斤,你搬扛起来竟浑不费力。

以你的力气,要勒死何司业再用板车移尸,并非难事。

” 跛脚李微微点头:“这些细枝末节,想不到你竟能将它们联系在一起。

”叹了口气,道:“宋大人,杀人就该偿命,你说对是不对?” “该不该偿命,大宋刑统自有论处,由不得你我来决定。

” 跛脚李的目光越过宋慈,一双浑浊老眼,凝望着岳祠匾额,缓缓说道:“早知会变成今天这样,当年我又何必逼着乾儿来太学求学,一起在眉州乡下佃田务农,安贫乐道,有何不好?四年前,我的乾儿就是在这里遭人所害。

何太骥说,当年是乾儿心生歹念,要谋害巫易,他那晚心烦巫易的事睡不着,又逢岳飞祭日,于是想着到岳祠祭拜,哪知正好撞见乾儿要害巫易,他慌乱之间,抢夺匕首,失手误杀了乾儿。

宋大人,你说的不错,杀人是否偿命,该由大宋刑统说了算。

何太骥和巫易本可澄清真相,报予衙门,交给大宋刑统来论处,可他们没有这么做。

他们知道杨家买通了衙门,若是去衙门投案,就等同于自投罗网,衙门必定趁机治他们死罪,又担心杨家知道巫易没死,还会继续雇人来杀他,所以他们就利用乾儿的死来为自己脱身。

当初杨家想收买何太骥时,对何太骥说过,只要杀了巫易,把巫易吊起来,提刑司就会以自尽结案。

所以他们把乾儿吊起来,在他脚下掘暖坑,埋入巫易的题词,假装是巫易自尽,又因为岳祠遍地是血,当时天亮在即,来不及清洗,于是放了一把火,将一切烧得干干净净,也把乾儿烧得面目全非,不让人辨认出来。

他们怕大火烧断绳索,怕提刑司发现不是上吊会起疑,所以用铁链吊起我乾儿,却不知如此自焚又自缢,实在是多此一举。

逃走时,他们还故意把门锁起来,只是为了假造自尽,却忘了该从里面上锁。

如你所说,他们错漏百出,可即便如此,提刑司居然真的以自尽结案。

提刑司只想着替人遮掩罪行,只想着草草结案,不承想这反倒帮了何太骥和巫易,让他二人躲过了此劫。

” 宋慈道:“这些事,都是何司业亲口告诉你的?” 跛脚李道:“这些都是何太骥亲口说出来的。

四年来,乾儿音信全无,我来临安找过,可怎么也找不到他。

我从前做过司理,断过不少刑案,知道一个人失踪这么久,十有八九已经遇害,所以我再来临安,入太学做斋仆,暗中查找乾儿的下落。

我查了许久,才查到当年死在岳祠的不是巫易,而是乾儿。

我知道巫易当年没死,我要找他出来,查清楚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我从何太骥查起,那晚我跟去他家,表明了身份,苦苦哀求之下,他才把一切告诉了我。

那天正是乾儿祭日,我恨从心起,趁他不备,从背后勒死了他。

我把他移尸岳祠,当年乾儿是怎么死的,就怎么报还在他身上。

他说巫易已经死了,我不信。

我本打算找出巫易,杀了他报完仇,就去衙门投案自首。

可宋大人也查得如此,那必是真的了。

杀害乾儿的仇人都已死尽,我大仇得报,也算没有遗恨了。

” 宋慈回想当日开棺验骨时的场景,棺中淤泥沉积完整,骨头也没有动过的痕迹,显然跛脚李并不是通过开棺验骨才查到死的是李乾,而是通过其他途径。

宋慈道:“你如何查到当年死的不是巫易,而是李乾?”有意无意地朝元钦看了一眼,“是不是有人帮助了你?” 跛脚李看了看四周,不知从何时起,众甲士已封住他周围的去路,不让他有机会逃走。

除了这些甲士,还有一大批提刑司的差役在附近待命。

他叹了口气,道:“不瞒宋大人,的确有人帮助了我,而且我有实证。

” 此话一出,元钦的神色微微一变。

“你有实证?”宋慈道,“什么实证?” “宋大人真想知道,就请容我去一趟杂房。

” 宋慈略作思索,应道:“好。

”转头看向韩侂胄。

韩侂胄明白宋慈的意思,微微点了一下头。

众甲士让开道路,不再阻拦跛脚李。

跛脚李道:“宋大人,我亡妻的灵位,还请你还给我。

” 宋慈将牌位交给了跛脚李。

跛脚李伸出手指,轻轻抚摸着牌位上的墨字,将牌位小心翼翼地抱在了怀中。

他一脚高一脚低,慢慢走出了月洞门。

宋慈紧随在后,韩侂胄、元钦、刘克庄、杨岐山、杨菱、真德秀、许义等人依次跟来,众甲士也紧跟在后,以防跛脚李趁机逃走。

穿过射圃,又经过一座座斋舍,终于来到了杂房。

跛脚李停住脚步,回头道:“宋大人请留步。

”看了一眼宋慈身后跟来的众人,道:“放心吧,我不会逃的。

” 韩侂胄已安排甲士分守太学的各个出口,宋慈知道跛脚李就算想逃,也根本逃不出去。

他停下了脚步,其他人也都停了下来。

跛脚李有些意味深长地看着宋慈,道:“宋大人,有你在,我也可以放心了。

”说罢,一个人推开门,一瘸一拐地走进杂房,枯槁的背影消失在里屋之中。

宋慈在外等了片刻,不见跛脚李出来,也不闻杂房中传出任何响动。

他回想跛脚李进屋前所说的话,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

他不打算再等下去,径直跨过门槛,进入杂房里屋。

里屋摆放着十几张简陋的床铺,就在跛脚李的床铺上,一根麻绳从房梁上直垂而下,结环成套。

跛脚李的脖子挂在绳套中,身子悬在半空,两条腿一长一短地垂吊着,早已自尽了。

在他的脚下,放着他亡妻的牌位,以及一方叠好的手帕。

宋慈一惊,眼前一下子出现了当夜何太骥悬尸岳祠时的场景。

他以为跛脚李是回杂房取实证,没想到竟会自尽。

他急忙抱住跛脚李,将他的身子放下来。

可是为时已晚,跛脚李脉象已断,气息已绝。

韩侂胄和元钦相继进入里屋,见到这一幕,都是一愣。

跛脚李畏罪自杀的消息,很快在围观人群中传开,杂房外议论声不断。

宋慈一言不发地立在跛脚李的尸体前,怔怔地看着死去的跛脚李。

他拿起放在床铺上的那方叠好的手帕,展开来,见手帕中包着一把钥匙。

手帕上还有题字,是巫易的那首《贺新郎》题词,字迹歪歪扭扭,与何太骥悬尸现场暖坑酒瓶中发现的手帕题词字迹一模一样,只是这方手帕上的题词有所涂抹,似乎是写错了字,所以废弃不用。

同样的字迹出现在跛脚李这里,可见跛脚李的确就是杀害何太骥的凶手。

至于包在手帕中的那把钥匙,宋慈知道当日岳祠的门是何太骥锁上的,可钥匙却没在何太骥身上,显然是被凶手移尸后拿走了,十有八九便是眼前这一把,这更加证实了跛脚李便是凶手。

他望着跛脚李的尸体,心里暗道:“原来你说的实证,是证明你自己是凶手的实证。

” “凶手既已畏罪自尽,”韩侂胄道,“岳祠一案,就算了结了。

” 宋慈摇了摇头,道:“此案还有诸多疑点,不少推想尚未查实……” “宋慈,”韩侂胄打断了他,“圣上要你上元节前查明真相,你只用短短数日便破了此案。

我会如实奏明圣上,圣上必定嘉奖于你。

” “太师……” 韩侂胄手一摆,不让宋慈多言,转头看着元钦,道:“元提刑,事到如今,你还有何话说?” 元钦神色镇定,道:“下官早已说过,当年是下官一时疏忽,错断了此案,责无旁贷。

朝廷该如何处置,便如何处置,下官绝无怨言。

” 韩侂胄道一声:“好。

”走出杂房,又朝人群中的杨岐山看了一眼,然后在众甲士的护卫下,离开了太学。

汤显政急忙率领众学官一路躬身相送。

太学里发生这么大的案子,聚集了这么多围观之人,汤显政都不去管,杂房里死了斋仆,他也不理会,只顾着迎送韩侂胄。

一直送到太学中门,他才停下,恭恭敬敬地立在门口,目送韩侂胄乘坐轿子,消失在前洋街的远处…… 尾声 是日深夜,一顶小轿抬入韩府,停在书房外。

轿中下来一人,帷帽遮面,轻叩房门,房中传出韩侂胄的声音:“进来。

” 这人进入书房,关上房门,摘下帷帽,露出了本容,竟是元钦。

“下官拜见太师。

”元钦上前行礼。

书房中金兽龙脑,香烟缭绕。

一面织锦棋盘铺开在书桌上,韩侂胄左手执一枚白子,道:“坐吧。

” 元钦看了书桌旁的侧椅一眼,道:“下官不敢。

” “此间没有外人,有何不敢?” “何太骥一案,是下官失责,没有办好。

” “无妨,坐。

” “是。

”元钦这才上前,在侧椅上小心翼翼地坐下。

韩侂胄左手落下白子,右手又拈起一枚黑子,一边注视棋盘,一边道:“你深夜来见我,是为何事?” “下官办事不力,想外放离京,求太师成全。

” 韩侂胄长时间凝视棋盘,许久才落下手中的黑子,又拈起一枚白子,徐徐道:“此事怪不得你,是我临时起意让宋慈来查案。

宋慈这么快就查到凶手,我也是没有想到。

” 元钦道:“这个宋慈行事,确实有些出人意料。

早知他这么快就能查到李乾的身上,能查到凶手是李青莲,下官准备的那些牵连杨家的线索和实证,就该早些放出来,也不至于现在没有实证,动不了杨家。

” 韩侂胄淡淡一笑,道:“杨皇后一党树大根深,只靠一个何太骥,就想连根拔起,没那么容易。

”顿了一下又道,“虽说没有实证,可杨家买凶杀人一事已在临安传开,杨家声望已大受影响,倒也不算全无所得。

” 元钦道:“宋慈这人,还望太师多加留意。

以此人的脾性,多半不会就此甘休,利用李青莲灭口何太骥,再牵连杨家入罪一事,只怕此人会追查到底,而且此人不可重用,他日一旦在朝为官,恐会与太师作对。

” 韩侂胄轻描淡写地落下一子,道:“宋慈这个提刑干办,是我给的,他要查到底,就由他去查,我自有办法牵着他的鼻子走。

像他这样的人,只适合在外施政一方,当个州县父母官,于人于己都是好事,想入朝为官?”说着轻声一哼。

“太师明见。

” “你弃暗投明,为我效力,我不会亏待于你。

你当年替杨家遮掩一事,虽无实证,但已在朝野传开,我身为宰执,总不能坐视不管。

我会奏请圣上,暂且将你外放离京,如此一来,杨次山也不会对你起疑,还会当你是他的人。

三五月后,待风头一过,我再将你召回,另有重用。

记住,无论何时何地,你我之间依旧如故,你投效我一事,不可在人前显露半点端倪。

” 元钦站起躬身道:“是,太师。

” 韩侂胄挥了挥手,俯眼凝视棋盘,一手黑子一手白子,继续独自弈棋。

元钦行了礼,戴上帷帽,毕恭毕敬地退出了书房。

门一关上,韩侂胄指间松开,一枚黑子弃落在棋盘上。

棋盘乃是织锦制成,落子无声,那枚黑子连面都没翻转一下,便没了动静。

翌日清晨,净慈报恩寺内,香火鼎盛,烟雾缭绕。

来来去去的香客中,宋慈和刘克庄并肩在灵坛前请香祭拜。

祭拜完后,宋慈走向灵坛一侧的居简和尚,与居简和尚说了些话,然后行了一礼。

居简和尚向他合十还礼。

他又看了一眼居简和尚身边的几个僧人,那是当初开棺验骨时被刘克庄请去做过法事的几个僧人。

他向那几个僧人行礼,几个僧人也都合十还礼。

从净慈报恩寺出来,宋慈和刘克庄一路下山,又一次来到了苏堤上。

昨夜一场小雨,今晨的西湖水雾缥缈,柔似轻纱,远处几座山峰若有若无,宛若仙境。

西湖风景正好,往来游人络绎不绝,宋慈却没看一眼,一路微低着头,若有所思。

刘克庄见宋慈如此,道:“案子都已经破了,你还烦什么心?要说烦心,也该是我烦心才对。

”一踏上苏堤,他自然而然又勾起了当日初遇虫娘时的记忆。

宋慈忽然停住脚步,似在自语,又似对刘克庄道:“不对。

” “什么不对?” “你可还记得,虫娘首次点花牌时的场景?” 这一问来得极突兀,刘克庄不明白宋慈是何用意,道:“当然记得。

” “我记得你说过,虫娘首次点花牌时登台献艺,曾冲台下一笑,那一笑看似冲着所有人,实则是冲夏公子一人在笑。

” 刘克庄叹了口气,道:“是啊,虫娘早就心有所属,她那一笑,是冲夏公子一人笑的。

” “我开棺验骨那天,你从净慈报恩寺请了几位僧人,去巫易坟前做法事。

当时人人都在看僧人做法事,杨小姐也在看,可别人的目光会在几个僧人之间游移,有时也会看向别处,唯独杨小姐的目光一直盯在一位僧人的身上。

” “你是说,杨菱此举,和虫娘只冲夏公子笑是一个道理?” “我虽不解女子心思,但在众人之中,从始至终只注视一人,必有原因。

虽说女子化妆再平常不过,可杨小姐平日深居简出,出门也总是黑纱遮面,那她为何要化妆呢?我在想,巫易有没有可能还没死。

” “难道杨菱注视的那位僧人就是巫易?” 宋慈摇头道:“我问过居简大师,那位僧人法号弥音,身形高大,与巫易不符。

巫易应该就是弥苦。

” “这不就对了,方才在灵坛那里,你也问过居简大师,居简大师都说了,弥苦当年已被烧死,寺中僧人都见到了他的尸体,还能有假?” “寺中僧人看见的那具尸体,已经完全烧焦,巫易能假死一回,未必就不能假死第二回。

”宋慈道,“还有一事,我一直不解。

” “什么事?” “真博士曾提到,何司业死前几日,与他在琼楼喝酒,当时何司业有些焦虑不安,言谈之间,提及他若是死了,就把他也葬在净慈报恩寺后山。

何司业说这话时的样子,就好像他知道自己会死一样。

可据李青莲死前所言,他是在何司业死的那一晚,才找到何司业表明身份,追问李乾的死。

试问在那之前,何司业又怎会知道跛脚李就是李青莲,又怎会知道李青莲会杀他报仇呢?” 停顿了一下,宋慈又道:“四年前的旧案也有疑点。

我看过提刑司的案卷,李乾的口鼻内积有大量烟灰。

要知道巫易和何司业都不懂刑狱,慌张之下用铁链悬尸,从外面锁门,可谓错漏百出,又怎会知道往口鼻里塞入烟灰?由此可见,要么是李乾被吊起来时,胸肋处虽受致命伤,但还没有断气,他其实是被吊在空中活活烧死的,要么便是此案另有隐情。

只可惜四年前的证据都已销毁,涉案之人都已死去,要继续追查,恐怕只有去找当年查办此案的元提刑。

” 刘克庄道:“你已经多次得罪元提刑,你去找他,他肯告诉你吗?再说此案已经了结,真凶已经伏法,你何必再费那心思?倒不如像我一样,每天潇洒过活,多好。

”说到此处,他心中不禁暗想:“刘克庄啊刘克庄,你拿什么去说教别人?你时时刻刻念着虫娘,哪里又潇洒了?” “半月限期未到,我奉旨查案,就该一查到底。

” 刘克庄知道宋慈的脾性,道:“也罢,需要我帮忙时,你知会一声就行。

”话音刚落,他突然眉头皱起老高,叫道:“好啊!不是说初一、十五才出来摆摊算命吗?这才初五,又来招摇撞骗!”他向苏堤一侧快步走去,那里摆着一个算命摊,一杆“一贯一贯,神机妙算”的幡子底下,一个算命先生正拦住一位过路姑娘算卦,正是薛一贯。

刘克庄走近算命摊,听薛一贯又在对那过路姑娘说着“印堂发黑”“血光之灾”等危言耸听的话。

他大大咧咧往摊前凳子上一坐,道:“算命的,可还记得本公子?” 薛一贯打量了刘克庄几眼,认了出来,道:“哟,这不是上回算卦的那位公子吗?” “记得就好。

”刘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重回1986小山村

假如你重生了,最想做什么? 高明程仔细的想了想,觉得还是老婆孩子热炕头比较好! 年轻貌美的老婆,那就绝不能被艰苦的生活给磨去了颜色。 沉默内向的大儿子,打小就得好好培养。 至于走上邪路的小儿子,嘿嘿,教你做人套餐已上线,套餐包括:遍体鳞伤、皮开肉绽、头破血流。 至于钱嘛 我对钱不感兴趣,上辈子赚够了,这辈子只想小富即安,悠哉过好小日子! /

七零文工团小厨娘

*泼辣小厨娘x神颜公子哥 人家穿越到文工团是舞蹈演员,顾芊穿越过来居然是一名食堂女工。 罢了,工作不分高低贵贱,厨子虽然没有跳舞体面,也算是一门手艺。 正好,顾芊穿越前是一名神厨。 持起锅铲就是一顿干! 糙面、野菜、麦麸咸菜饼子都能给你做出朵花儿来。 任何糟糕的食物到了顾芊手里,皆能成为化腐朽为神奇的美食。 一不小心就从食堂女工升职为主厨,成了文工团人人追捧、不敢得罪的顾神厨! 就在顾芊开/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众所皆知,A医大附属济华医院妇产科有两位王不见王的副主任医师。 江叙和沈方煜从大一入学到博士毕业再到规培评职称,简直拼得你死我活,天昏地暗,堪称你不卷死我,我就卷死你,你考九十六,我考九十七。 卷到最后,居然连看上的姑娘的都是同一个。 谁能想到,没等两个人斗出个结果,心上人直接挽着同性女友的手,在他俩面前笑吟吟地出了个柜。 白白针锋相对了三个月的俩直男三观尽碎,同仇敌忾地一顿苦酒入喉,稀里/

全球刷怪

当幻想侵入现实,当科技与人性碰撞,当世界面临抉择,当毁灭悄然到来 注定要成为救世主的屌丝,那一日用笃定的语气教育世人:历史是人民众创造的,但好歹得先活下来,才能自称是人民众的一员吧? /

在直播节目炫富爆红了

黎欢穿书了,穿成了女主堂姐在直播节目里的对照组,女主踩着她立了一个豪门千金的人设爆红网络,抢了她的老公,嫁入豪门生儿育女幸福一生,而她却活成了墙上的黑白照。 黎欢来的时候正好是节目第一期,系统:生命倒计时一年,友情提示:只能花钱才能活命。 节目里,女主正在化妆台前展示数万一瓶的面霜,用小勺子挖了一点涂在脸上。 另一边镜头,同样的面霜,黎欢食指抠出一坨,漫不经心地擦脚。 珠宝店里,女主正在试/

哪有这么危险的柯南世界

世界再次遭遇了危机,为了拯救世界危机少女决定成为偶像。快呀,偶像用你的脚踢出全垒打,将来妄图毁灭地球的黑色星星击碎吧! 然后收集星星的碎片成为政治家吧!昔日充满奋斗精神的少年少女们,在深陷贿赂危机的时刻能否欢声笑语的破解杀人事件呢? 以上内容均与正文无关。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