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燕儿谋略的方向是正确的。
如果只靠北岛的水师对付整个卫国接近三十万水军确实是个非常艰难的任务,先不说北岛的水师跟卫国中心跨越很长的一条海岸线,会拉长补给削弱战力。
还可能会将北岛水师承受整个卫国军力的压力。
这是容铮最不愿意看见的事情,北岛水师对她来说,不,甚至是对整个大燕来说有着开启海权时代,里程碑的远大作用。
如果讨伐卫国打好了一仗,有可能会激起大燕所有人对海权的重视。
这才是她最需要种下去的火苗,而北岛水师就是那颗种子。
容铮除了这点,她没忘记水京的拓跋庆,相信不出三个月这家伙就已经批量生产好了新火器,只不过,等他生产好火器后,还有人替他用吗? 这小子跟他人一样全靠阴损的手段控制底下的人,如果说开始还有舆国大臣支持拓跋庆,现在的话,只要眼睛没瞎的人八成都对拓跋庆感到绝望吧。
要么已经暗地谋求生路了。
正如容铮想的那样,杨忠义,慕飞尉,常子龙和赵思齐已经接到一大堆舆官的投城,甚至还收到了南方的书信。
水京的仗还没打起来,就已经有南方舆官想着给自己留后路了,这何尝不是代表着水京官圈的人心惶惶,暗流涌动,远比表面想的严重。
北方舆地也投降二个多月了。
各地的民生远比拓跋庆在的时候还要安定,再加上燕国大量输送粮食和布匹过来,舆民们加入修路纺织大业,基本已经可以达到温饱的状态了。
再加上北方舆地各方舆民刚分好了地,现在小日子过得正好,短短二个月过去,让不少人从战火中走出去,在战火中失去家人的人也逐渐因为生活的起色而找到了新的希望。
而这一切都是燕国女帝的功劳。
舆地百姓们每家每户基本分到田地后,他们为了感激赐予自己新生的女帝,已经不少人在寺庙里为她立长生碑。
夸张点的人直接当神在拜祭了。
总之那个未曾见过面的燕国女帝一跃成为了整个北方五个省府百姓们的心里的...圣主。
他们舆人历朝历代只有开国时期才出过两任圣主,就跟大燕的圣君那样,甚至大燕三百年出现的明君还不如大舆多,原以为大舆比大燕更被上天眷顾。
眼下看来燕国才是被上天派下来圣主,圣主的恩德现在已经蔓延到异国他乡了。
不,不对,他们现在已经是燕国舆人了。
圣主并没有抹去他们的身份,让他们改名换姓忘掉祖宗,相反还给予了承认。
与此同时,掌管东舆和西舆的藩王,被临时搭伙的燕军给击败了。
这股五千人的燕军十分普通,甚至很多人不会拿火器,一百个人也就一个人会新式火器,五千人就出了五十个人会火器。
这五十个人打头阵吓到了藩王,无条件投降。
其实真要打起了这股燕军压根讨不到多大的便宜,他们是靠新燕军和杨家军打下来的威望和恐怖而获胜。
并且这股军队还是一个王爷引领的。
还是景王的儿子,慕弘。
景王也因为这个儿子脸上沾了光,他开始到处去宣扬自己这个庶子。
容铮也十分给面子给这位堂弟,先是册封他在东西舆为燕郡王命他镇守黑土地和横跨大板块的大水源主流支干,然后转头命拓跋峰回到北方舆地,命他为了舆郡王。
拓跋峰自从投降后,他又接到了新的任命,这次直接回到舆地与燕军构成北方防御大本营。
而他的回归自然也给了不少舆官名正言顺的借口,那借口就是投靠大燕,继续保住自己的官位。
可惜他们遇到的不是传统上的帝王,他们遇到的是推行科举制,喜欢任命寒门子弟的容铮。
容铮让慕飞尉留在北方协助舆地提前一年举行科举,命令舆地读书人开始前往一个叫孔城的地方初试。
慕飞尉知道堂姐十分重视舆地的建设,而且他也不相信舆人的官,与其再被世家垄断,倒不如打开通道让其他普通家世的舆人上来。
毕竟自己亲自培养的狗,和前主人留下了的狗,当然是前者比较忠诚。
慕飞尉在信里这么跟容铮说的。
容铮无奈地提醒他礼貌用词。
慕飞尉觉得无所谓,反正这是私信不会曝光出去,然后他去联系了林尚书,林尚书在陛下允许留下的大世家里跳出来一些可造之材作为初试内定的举子。
初试他们可以利用背景通过,但之后的三门大试就只能靠他们自己了。
尚京的百年大世家知道自己的子孙被燕国安排后,他们也嘱咐子孙好好读书,因为他们能否继续留在燕国之地延续百年书香世家的地位就全靠他们了。
不得不说,百年世家出来的子弟所具备的素质和才学,但凡是努力过的,都比寒门子弟强多了。
再加上他们师资资源也比寒门子弟强,所以后天优势很强。
林尚书心里很清楚陛下有意多提拔舆地的普通人,希望打破舆地世家垄断,这才是她真正的目的。
而且舆地只是一个地方,很快就轮到燕国了。
作为寒门子弟的他心里很清楚,一个普通人要迈过门阀是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应该是曾经几乎不可能,直到遇到了陛下。
林尚书为了提高寒门子弟的初试率,他专门向容铮申请举子考试期间的生活标准,还有补习资料。
容铮便让林尚书自己选一个落魄的书香世家作为寒门子弟的师资。
林尚书刚有此意,他便邀请了当地一位早在十年前就告老还乡,并且现在在乡下养鸡的一个舆国文翰林。
这个文翰林的祖上出过一任舆国丞相,也算是大家族了。
只不过因为这位翰林胸无大志,又在中年告老还乡所以才提起失势的。
林尚书找到此人时,此人当场答应成为初试院的夫子。
然后舆地提前一年考试的消息,惊动北方不少的读书人。
不少读书人纷纷要前往初试院蹭课,蹭课也不用负责伙食,于是不少穷苦读书人再不用为柴米油盐而担心了,他们可以专心读起书来了。
没水的时候有人送水,吃饭也可以在室内吃,晚上复习的时候还自送三根蜡烛。
总之这是不少寒门子弟没有得到过的待遇,他们感觉到燕国是个十分重视读书教育的国度,而且重视穷苦人发展。
所以,就凭这点,不少读书人心里开始隐隐有了作为新燕人的身份认同。
正好一个月后,初试过去后,初试院寒门子弟通过率高达七成,七成人通过初试后被林尚书接待,然后林尚书临时出题考验他们。
虽说只有三成的人达到了林尚书的标准,可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了。
这些人完全有资格就任各地县令,掌管一方治安,毕竟现在北方舆地几百个县城,有一半地方没有人管理。
于是,林尚书定了这三成的人直接为县令,其他没有通过的为师爷在县令身后学习,待来年再考,他们就通过初试后便可上位。
这三成的寒门子弟立即被安排到燕军少的地方,他们抱着感恩的心去走马上任,衣锦还乡。
而这批官在舆地各地县志都统一被成为新燕官。
新燕逐渐代替舆人舆民舆官的身份,北方舆地的民众开始表面用新燕,实际上,所有人心里都有一个潜移默化的认同,那就是新燕代表舆。
他们各地的旗号和古称都还是有舆字。
哪怕剩下那些不服大燕统治的人也没有办法煽动已经逐渐习惯新燕人身份的同乡们! 因为他们没有实力策动□□,只能憋着,活着,等哪天这口气顺了,也就苟活下去了。
而北方舆地经过五个月的建设后,以大燕为首的第三年秋收又开始了。
凰皋三年,大燕创收下比去年还多三倍的粮食,这都是因为刘毅琢磨了容铮给出的化肥方子,然后又在旧时的水渠进行改新,达到了发达地区村村通水渠,水库建立一个又一个,路修了一条又一条,再加上她新推出的灌溉技术被投用在各地。
各地亩产起码多了十斤,一亩十斤粮食,一万亩就一百多万斤了。
土豆改良猪大棚菜,甚至是其他农作物,都在大燕一年四季的耕种下得到了巨大的产量,这些产量已经完全可以满足八千万燕民的温饱。
光是温饱,燕民已经开始称凰皋三年已经步入盛世,就连黎明都以记录官的身份建议容铮允许他将今年的意义定为盛世初年。
其实从去年开始就可以定义为盛世初年了,但陛下好像非常不满意这个标准似的,所以他一直没有说。
现在凰皋三年的收成是前二年的三倍,使得国库可以将粮食的储备量达到五年,这笔惊人的功绩无论如何都隐瞒不了了。
容铮在早朝的时候更是被百官追着请她将今年定为凰皋盛世一年。
容铮在答应之前还给以今年为最低的标准,直接将每年创收标准达到一亿起步,否则,大燕就不能再成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夏歌一朝穿越,穿成了星际时代某最大佬的AI仿生机器人。 这个机器人的一切数据,都是照着大佬那求而不得的白月光设定的,从外貌到身材,从声线到性格,和那个人一样温文尔雅,和煦如风。 可以说是一个完美的AI替身机器人。 然而,就在夏歌穿越过去的当天,这个替身AI的数值程序就彻底崩坏了。 陆行深看着一边大喊老子活了!一边满屋子疯跑蹦跳鬼叫不止的疯批,觉得自己的完美替身机器人一定是中病毒了,才会程序/
一帝二后三皇四尊,七绝城末日争辉! 当一切重启,苍穹下,江峰执掌雷霆,仰望星空! /
又名:被学姐赖上的日子 校花:王易,脚酸,捏 校花:王易,怕黑,牵 校花:王易,你是我的人了,你跑不掉的! 王易一觉醒来,重生回到20年前高考现场。 面对天书一般的试卷,直接懵逼。 考试不顺利就算了,回头还被校花骑在身上一顿胖揍。 我不要脸的吗? 算了,脸给你了,身子也给你了! 校花:王易,我帮你背了黑锅,锅太沉了,你背着我走吧! 高端的猎人,经常以猎物的身份出现在眼前。王易发现,自己七岁/
戏剧学院表演系老师纪夕一觉睡醒,发现自己穿成了狗血耽美文里的同名小炮灰。 小炮灰是个十八线小演员,演技不行性格懦弱糊穿地心,本以为抱了个金大腿,却被书中主角攻和正牌受合伙虐死。 浴室里水声渐弱,纪夕穿着女仆装跑路了,仓促间撞进一个行走的荷尔蒙大帅比怀里,纪夕眼带祈求:能带我出去吗? 大帅比看着他水雾氤氲的眼睛,半晌点点头。 纪夕逃离渣攻后金手指大开,在国民综艺节目上以厨艺圈粉无数;大制作电/
我在dc宇宙重生了,有个外挂,挨打就能升级,虽然技能点只能加防御。 大超被约架,似乎没赢过,每次都灰头土脸;蝙蝠侠与人约架,似乎没输过或许可以和大超约一架,把防御加到谁也打不死的钢铁之躯? /
黎非凡穿书了,穿成豪门霍家霍二爷包养的金丝雀,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能在大佬身边三年屹立不倒的唯一原因,就是像极了大佬求而不得的白月光。 金丝雀对金主可是真爱,无奈脑子不够使脾气还坏,结果人正主一回来他就被踹了。 黎非凡就不一样了。 金丝雀就要有金丝雀的自觉。 床上狐媚惑主床下温柔小意,没事儿斗斗妖艳贱货,有事儿大佬棒棒绝不出头。 背地里呢。 霍家大爷狼子野心黎非凡私人腰包进账五百万。 对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