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可是徐达主力中的主力,前锋傅友德更是狠人中的狠人,部队全是由骑兵组成,且数量也远远超过临洮的李思齐所部。
李思齐现在正如徐达在凤翔军事会议上的预计:进退两难! 固守临洮? 但凡横下一条心固守的城池倒不是因为它有多重要,例如:对于蒙古人来说,不管哪个大城其重要性也比不上元大都,但元顺帝还是狠心舍弃了,那顺帝也是在中国做了几十年的皇帝,就那么不懂得元大都对于整个大元帝国军心民心的重大作用? 还是因为朱元璋左山东、右河南的军事行动砍断了元大都的左右双臂,潼关失陷,又断绝了关中部队增援京师的可能,后路唯有一条:北方的大漠草原。
外援无望,只得放弃,若等到徐达不理睬大都径直出兵长城之外,那时就守走两难了。
一句话:固守的最基本条件是能“待援”。
但现在临洮李思齐的潜在援兵唯有宁夏的王保保,可是,李思齐更明白:数年宿敌,怎能指望其仗义援手?估计关中四将中任何人到了王保保手中都到不了好去,何况自己还是当初讨伐王保保之“盟主”? 既然没有固守的条件,那就应该及早弃城西走,但当真把残部带入吐蕃番地?就算能在那里自立为王,中原故土也就成了梦中永远的记忆,估计百年之后,连中原的黄土也与自己没有了缘分,让数万孤魂永远飘零在异国他乡?将士们能心甘情愿吗? 就此趁势归顺明朝?李思齐更不甘心,真正的投降高手也是在有足够本钱的时候!兵临城下、穷途末路之时依附他人,那之后的日子绝对好过不到哪儿去! 斟酌再三,觉得还是固守临洮好些,明军虽然人多,但所费军需也大,说不定能把徐达给“熬”走,再说,东方的庆阳毕竟还有张思道的一部虎狼之师,与自己也能算作东西呼应;那王保保也是位大元名将,此国家危亡之刻,难道就当真隔岸观火、公报私仇? 自己毕竟也算已经表示了服从他的节制呀,既然是你的部将,就没有眼看着部属被围困至死的道理。
主意已定,李思齐便开始召集部将宣布自己的无奈决断:固守临洮城! 当然,这重大决策还是要先与亲信通报一下,谁是亲信?亲信中的亲信当然莫过与自己情同父子的养子赵琦。
岂知,差人寻遍了临洮城,却找不到养子的影子,李思齐这才想起:近期这小子一直有点行迹诡秘,有时候还与自己的爱妾偷偷递个眼色,当时没注意是因为心思都在不远的明军那边,现在才慢慢醒悟:不好!这小子偷食偷到自己家里来了! 于是紧急搜索爱妾居室,哪知也是人去屋空,再回头查点自己几十年积蓄的金银珠宝,却惊呆了:空空如也! 傍晚时分,守城军卒来报:据交班的伙伴回忆,赵琦将军昨夜就驾了一辆大车出城,说是奉命出城公干,没人敢盘问阻拦,去向是北面大山。
其余几个亲信建议:立即出动轻骑追捕,这小子拐带了妇女,又随身一辆大车,形迹必然无法遮掩干净,无非是藏匿在了深山之中:“将军放心,这杂种就是躲到了耗子洞里,属下也会从里面给你把他揪出来!” 李思齐若有所悟:此刻正是众叛亲离之时,别说远奔吐蕃,就是持城固守也只能是自己的想象!长叹数声,老泪纵横,开口道:“算了,父子一场,不忍心赶尽杀绝呀!” 众人齐声赞叹做父亲的仁义如此,当真大有古风!心里却明镜似的:追回跟随养子私奔的爱妾,颜面何在?这事若公开全军,那得多厚的脸皮? 事情到了这种地步,李思齐也就没啥顾虑了,第二天一早便召集了诸将,惨然下令:“开城投降!” 此刻,冯胜的大营就在城外不远,李思齐吩咐部下将自己以素绢自缚,步行来到冯胜大营之前! 此等大事,冯胜可无权决定,立即将李思齐送到徐达大营,对待李思齐这等级别的战俘,徐达也知道不是自己能随意处置的,还是虚心学习了冯胜的办法:马上派人送李思齐入京,由皇上自己去决定李思齐的命运吧,这种微妙事,臣下还是少干预为好。
南京的朱元璋接见了这位在元廷几乎是最高级别的战俘,朱元璋就是朱元璋,不但没有责怪李思齐为何接到自己的亲笔信还拒不归降,索性连这一节提都不提,当场下旨为李思齐摆宴接风,席间大加抚慰:觉悟不在早晚,能回到祖国怀抱都是大好事,炎黄子孙,血脉相传,天下一家,都是同胞么! 皇帝优礼相待,简直令李思齐受宠若惊,朱元璋即席宣布:任命李思齐为大明江西行省左丞。
——这可是个高官!而且左丞之职,是个有权有势的实缺。
不过,按照明初降官惯例,李思齐的这个行省左丞应该是那种只发工资不用上班的:“食禄而不之官”。
但是,此时的李思齐却心中有数,败军之将不可言勇,更别想继续高官厚禄;当然也可能是养子背叛导致心灰意冷:坚决辞官不做。
朱元璋也不勉强,吩咐李思齐留居京师,家用所需一概由朝廷供给。
至于朱元璋留李思齐还有何用?现在任何人都不知道。
直到一年之后,王保保兵犯兰州,朱元璋派出了李思齐作为天使钦差去说服王保保归降大明,众人才隐隐醒悟:皇帝不是不想宰掉这个罪恶累累的大汉奸,而是鉴于将来能不流血收抚更多的汉奸,不愿自己动手而已,这次无疑是借刀杀人之计,天下人哪个不知王保保乃李思齐生死对头? 其实,全面来看,朱元璋也未必就是铁定借王保保之刀除奸,还应该是准备让李思齐现身说法来动员王保保不再与大明为敌。
因为此时李思齐的身份毕竟是大明皇帝的使者,中国历来有“不斩来使”的传统,哪能就此猜测臆断朱元璋早就认定王保保不守“江湖规矩”? 51 日后的事实发展也是如此:李思齐硬着头皮出使宁夏,王保保还就是以礼相待,一切接待规格都是按照接待敌国使者办理,唯独不准李思齐提什么招降事宜!李思齐毕竟皇命在身,不得不悉心动员王保保归顺新主,王保保不予理睬,只是殷勤劝酒:“故人相见不易,只管喝酒,莫提国事!” 李思齐就此稍感安全,谁知第二天一早,王保保便勒令李思齐走人,并且派兵武装押运李思齐出境,这明明就是强行驱逐了,那也不要紧,降与不降反正都不是使者说了算,能保命回南京就是万幸了。
就在李思齐暗自赞叹王保保还照顾一点“江湖道义”之时,遣送部队已经来到了边界,带队将领阴阴一笑:“我家主帅有嘱咐:天使来到塞外不易,请务必留下点纪念礼物!” 李思齐隐隐觉得不妙,只得装糊涂:“我远来无备,周身无一贵重之物,如之奈何?” 带队将领呵呵笑了:“珍玩财宝,我家主帅还缺那个?说了:但爱阁下一条胳膊,千万莫吝啬不肯相赠呀!” 李思齐顿时明白了:王保保这是仍然在责怪自己当初不肯助他一臂之力,是以实际行动来翻旧账了!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事已至此,想全身而退是不可能了,一个大好头颅与一只左臂哪个更要紧?这种明账李思齐不用算也清清楚楚,没说的,为了项上人头,来个“壮士断腕”吧! 此时的李思齐不敢细想自砍左臂有多疼痛,狠心拔出佩剑,一剑下去,臂断血流,李思齐晕倒在地,悠悠醒来之际,却看见护送自己的带队将领正精心替自己裹伤敷药,“战地医生”见李思齐已经苏醒,遂即拾起左臂,彬彬有礼作别上马而去。
据载:李思齐剩下单臂归来复命,连朱元璋也觉怆然,此后不数日,李思齐便毙命于南京。
公正地说,朱元璋在处理李思齐这个问题上还是够仁慈的,没送他去战犯教养所改造个几十年,就已经是客气了。
话题扯远了,还是先回到徐达的西征大军前线。
朱元璋在南京接受了徐达献俘之后,立即传谕徐达军前,明旨调动常遇春速往东线北平方向,并下令徐达全军务必尽力攻克庆阳。
除此之外,朱元璋还刻意提醒徐达:据守庆阳的张思道(字良弼)与张良臣兄弟素来以狡诈著称,即便是被迫来降,也一定要小心处置,勿堕狡计! 不幸,这次又被朱元璋提前言中。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我是姬象,谢邀。 人在大明,刚死在紫禁城。 信号不好,神鬼怪事太多。 匿了。 /
凌霄穿成了书里的配角真千金。 假千金认回了比他们家有钱一百倍的豪门,成为两家团宠。 而真千金是乡下来的又黑又柴可怜兮兮的土包子。 未婚夫:就算是我高攀不起明珍,也不会看你一眼! 父母:你多跟明珍学着点,她什么都比你强,愿意教你是你的福气。 假千金含笑答应:我一定好好教凌霄。 然后开始教身无分文的她怎么花一万块。 凌霄下意识看了一眼。 滴 【山阴公主已上线】 【太平公主已上线】 【平阳公主已/
又名:被学姐赖上的日子 校花:王易,脚酸,捏 校花:王易,怕黑,牵 校花:王易,你是我的人了,你跑不掉的! 王易一觉醒来,重生回到20年前高考现场。 面对天书一般的试卷,直接懵逼。 考试不顺利就算了,回头还被校花骑在身上一顿胖揍。 我不要脸的吗? 算了,脸给你了,身子也给你了! 校花:王易,我帮你背了黑锅,锅太沉了,你背着我走吧! 高端的猎人,经常以猎物的身份出现在眼前。王易发现,自己七岁/
*泼辣小厨娘x神颜公子哥 人家穿越到文工团是舞蹈演员,顾芊穿越过来居然是一名食堂女工。 罢了,工作不分高低贵贱,厨子虽然没有跳舞体面,也算是一门手艺。 正好,顾芊穿越前是一名神厨。 持起锅铲就是一顿干! 糙面、野菜、麦麸咸菜饼子都能给你做出朵花儿来。 任何糟糕的食物到了顾芊手里,皆能成为化腐朽为神奇的美食。 一不小心就从食堂女工升职为主厨,成了文工团人人追捧、不敢得罪的顾神厨! 就在顾芊开/
戏剧学院表演系老师纪夕一觉睡醒,发现自己穿成了狗血耽美文里的同名小炮灰。 小炮灰是个十八线小演员,演技不行性格懦弱糊穿地心,本以为抱了个金大腿,却被书中主角攻和正牌受合伙虐死。 浴室里水声渐弱,纪夕穿着女仆装跑路了,仓促间撞进一个行走的荷尔蒙大帅比怀里,纪夕眼带祈求:能带我出去吗? 大帅比看着他水雾氤氲的眼睛,半晌点点头。 纪夕逃离渣攻后金手指大开,在国民综艺节目上以厨艺圈粉无数;大制作电/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老实头儿的春天小说目录,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全文免费阅读。笔下文学提供老实头儿的春天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小说章节完整质量高,包含结局、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