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10月19日,中央在给东北局的电报中说:“国民党已知我党在东北建立武装,因此,他急于派军队及党、政人员到东北和我斗争。
我党方针是集中主力于锦州、营口、沈阳之线,次要力量是在庄河、安东之线,然后掌握全东北。
⑴”10月23日,又指示东北局:“竭尽全力,霸占全东北。
”⑵王振奎老人听过高岗作报告:“勾子”(即屁股)靠着苏联,只要把脸面前海上陆上几个口子一堵,东北就是我们的了! 就是这样简单。
截止11月20日,在苏联政府决定执行中苏条约规定,将长春路及沿线大城市交由国民党接管前,中央和东北局的政策,一直是“独霸东北”。
一个鼓舞人心的响亮的口号。
一个一厢情愿的口号。
“拒敌于国门之外”第一枪打响在天下第一关。
交手前,13军派代表乘吉普车下通牒,要冀东部队撤出山海关,让他们出关接收东北。
土八路没客气,送上门来的枪下了,车留下,人训一顿,开着“11”路回去了。
11月初,国民党军队大规模进攻前,山东7师赶到了。
不同建制的六个团万余人,面对全美械装备的13军和半美械装备的52军,双方兵力为1:6。
7师到玉田后,接到中央和东北局电报,命令火速到山海关增援。
本已人困马乏的部队,立即加快步子,每天120里急行军。
疲惫之师也不含糊,上场就演拿手好戏。
7师干部战士不少是矿工出身,摆弄炸药就像女人摆弄锅碗瓢盆。
炸碉堡,毁铁路,在渤海地区用这种“土大炮”搞得鬼子心惊肉跳。
如今又如法炮制,对付除了人全是美国货的13军。
一连两天晚上,山海关西沙河国军阵地上,“炮声”动地,火光冲天,炸死炸伤和俘虏100多人。
第一次缴获美国武器,大家爱不释手:这美国家什是好哇! 国军哪领教过这个,懵了:土八路用的什么新武器呀?是“老毛子”给的吧?后退10余里。
后来弄明白了,气得直咬牙:土八路就拿这破玩艺儿唬人哪!又硬起来,逼上来。
土八路也犯起嘀咕:这顽军怎么和山东那些顽军不一样,还敢和咱拼刺刀?那印着“昭和”字样的炮弹的火力,简直就没法和这“USA”相比,把黑夜都打成白天了。
在叫得很响的“独霸东北”的口号下,有个口号叫“拒敌于国门之外”⑶。
今天听着不伦不类,当时大家也有些不理解。
八年抗战,一直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打运动战和游击战。
这回变了,到这里就挖工事,拉开架势和敌人打。
这可是大姑娘坐轿头一遭。
是大姑娘就得有这一遭,革命胜利迟早也得打正规战,问题是随着抗战胜利,这种正规战就到来了吗?“拒敌于国门之外”,是拒一段时间就走人,还是战至一兵一卒?部队都摆在山海关一带土地上,兵少战线长,几乎没有纵深可言。
硬碰硬,能拒得了吗? 开头,沈阳来电报,说锦州会源源不断补充兵员弹药,还有大炮。
这挺令人鼓舞振奋,却只见电报不见人。
几次要求增援,增援上来的都是国军。
7师师长杨国夫(离休前为济南军区副司令员),高大,壮实,脸上有几颗麻子。
1928年参加革命,身上留下大小不下10块伤疤的老红军,是战争这所大学培养出来的游击专家。
他没念过书,当然不喜欢咬文嚼字,何况这个口号的意思是再明白不过的。
他虽感力不从心,但执行命令决不含糊。
11月15日,13军54师攻占九门口,52军25师迂回成攻,占领义院口。
曾任一机部副部长,现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徐冰州老人,当时是7师政委。
他和参谋长阎捷三(离休前为后勤学院副院长)主张撤退。
副师长龙书金(最后一个职务为新疆军区司令员)是员虎将,沉思良久,也说撤吧。
杨国夫脸上的麻子有些变色。
未了,终于叹口中气:撤…… 再不撤,就只有向南突围,闯不了关东了。
11月中旬,自治军副司令员吕正操,率李天佑等人去营口设防,“拒敌于国门之外”。
走到鞍山,被苏军截住,汽车也被扣下。
李天佑在苏联吃过黑面包,会俄语。
一番口舌,“老大哥”放行了,他们也不去了--山海关那边的“国门”已被突破了。
从昆仑关到山海关 --战犯录之一 杜聿明是十一月八日到达山海关前的。
正是国军被七师的“新式武器”打得晕头转向之际。
十三军军长石觉说∶共军火力非常强大,且战术神妙。
攻打沙河前,十分钟就将村落房屋尽数摧毁,一个连伤亡殆尽。
这位抗战中有名的“逃跑将军”汤恩伯的心腹,建议杜聿明重新考虑是否攻打山海关。
杜聿明接到的情报正好相反∶“山海关共军武器破烂,没有炮火。
”⑷杜聿明带领十三军团以上军官,和那个“伤亡殆尽”连的连长,亲去沙河前沿调查。
这对杜聿明是不稀罕的。
从抗战到内战,他经常亲临前线调查、指挥。
一九四二年在缅甸,半夜三更,他驾着吉普闯过日军炮火封锁区,坐到同古前线堑壕里,向士兵和营连军官了解战况。
他带过的部队都有这种作风,也没人敢唬他。
那个连长是真懵了。
问他哪个村庄被毁,他说北边一个。
进村后,无一间房屋损坏。
再问,就乱指一气。
杜聿聿明决定:以13军为正面主攻,54师出九门口向共军侧后包围攻击;以52军25师为迂回部队,向山海关东攻击前进。
截断共军后路。
其余为预备队,随战况推移向山海关推进。
他成功了。
一列载着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的火车从秦皇岛驶来。
被成功鼓舞着的杜聿明,坐在他那节卧室、餐厅兼指挥所的车厢里,用那双因熬夜太多而充血的眼睛,望着掠窗而过的站牌:山海关、绥中、兴城、锦西…… 那清一式的站牌,那随处可见的深蓝色“仁丹”广告,那初冬冷淡的阳光下宁静的河流,那背阴处覆盖着薄雪的山岭,化作军用地图上交叉纵横的曲线和指纹似的等高线,化作象征城市的大小不一的圆圈,化作覆满大地的黄绿色军服,化作像血一样的火和像火一样的血,化作高脚杯和“青天白日”,“云麾”勋章悦耳的碰撞声。
他陶醉了。
他不知道林彪也正在向锦州走来。
但他知道他迟早是要碰撞的。
他知道这位赫赫有名的共产党将军的份量,他就是冲这种份量来的。
“米脂婆姨绥德汉”。
不知米脂出过多少美女,也不知绥德出过多少好汉。
但杜聿明这位男子汉出自米脂而不是绥德,却是无疑的。
如今舞台、银幕和一荧光屏上男子汉很多,而且大都锋芒毕露,一览无余。
有的甚至洋人不洋人,国人不国人,像个莫名其妙的天外来客。
个头中等偏上,脸膛方方正正的杜聿明,在军服笔挺,马刺丁当的将军丛中,与众不同的,也许就是那种内在的传统的儒将风度。
连那位张牙舞爪的卡夫东,也称他“是一个很有教养的人”⑸杜聿明的男子汉气概,表现在他的业绩上。
一九三三年一月,日军占领山海关后,分兵三路进攻热河。
十七军二十五师,就是此刻杜聿明麾下的五十二军二十五师,从蚌埠赶到古北口阻击日军。
穿着草鞋的南方籍官兵,在腊月的冰天雪地中与日军的飞机大炮对垒。
师长负伤了,副师长杜聿明代理指挥。
激战三昼夜,二十五师伤亡四千余人,日军伤亡二千多。
这不是一次胜仗,就象后来远征缅甸退走野人山一样。
他是负者,也是英雄,悲壮的英雄,历尽万难而万难不屈的铮铮男子汉。
不过,使他建立功名的,毕竟还是一九三九年底的桂南昆仑关大捷。
当时,杜聿明是中国唯一的机械化军五军军长,对手是曾经参加过南口、忻口、太原、台儿庄、广州战役的坂垣征四郎的第五师团。
激战十余天,昆仑关得而复失,失而复得。
日军炮弹纷纷落在指挥所附近,几次在杜聿明身边爆炸。
他抖落地图上的泥土,拭去望远镜上的烟尘,眉头不皱。
谁都知道,这个坂垣师团也吃过林彪的苦头。
不用仔细观察,就会挺有趣地发现,做为统兵几十万的将军和东北内战的一对对手,杜聿明和林彪有许多相似之处。
都是黄埔毕业。
都被称为儒将。
都是各自领袖的爱将。
都是抗战名将。
连抗战中建立功名的地方也那么相象,一个叫昆仑关,一个叫平型关。
平型关和昆仑关都是进攻战。
林彪是占据有利地势打埋伏,一个冲锋压下去,是战略和战术上的出其不意,打的是巧仗。
杜聿明是仰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昆仑关,是实打实,硬碰硬的攻坚。
对手同样是号称“钢军”的坂垣师团,林彪攻的是21旅团辎重队和后卫部队,杜聿明攻击的是12旅团主力。
战果也不相同。
平型关歼敌1千多人,昆仑关歼敌4千多人,旅团长也被击毙。
但是,平型关战斗中的土八路,装备根本无法和杜聿明的机械化相比。
而且,平型关战斗是在中国军队节节败退时爆响的一曲凯歌,其敢打必胜的男子汉气概,坚定全中国人民的抗意志和信心,都是非同一般的。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是武林中的话,论的是武功,而不是将才。
如果真要比较这两位抗战名将的优劣高下,或许还真的需要他们比试一下。
果真有这一天,那就不仅是他们的不幸,更是全民族的悲哀了。
这一天果真有了。
“我有一个根本意见” --4A电报⑹之一 历史已经证明,这一段是至关紧要的。
林彪用并不需要多少天才,却是少不得的意志、胆略和果断,写下了黑土地内战序幕揭开后的第一笔。
“一战解决问题”11月19日上午,两辆灰绿色,长鼻子像生了癞疮似的剥落许多漆皮,如今在全世界的博物馆都难见到的日本老式汽车,“吭吭哧哧”地从设在三经街的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门前启动了,“吭吭哧哧”驶出了沈阳的“洋灰马路”,拐上通往辽西的“电道”(日本人在东北修了许多公路,老百姓称之为“电道”,形容其平坦、快。
柏油路则称之为“洋灰马路”……今天一些老人还这么叫)。
前面一辆敞篷的,坐的是警卫人员。
后面一辆带篷的,车厢里是以李作鹏为首的参谋人员,还有林彪的秘书季中权。
林彪坐在驾驶室司机旁边。
他戴顶钉着两个扣子的灰布军帽,裹件日本黄呢大衣,倚在靠背上。
对窗外本来就没有什么看头的结了层白霜的大地,他似乎全无兴趣,对车身的颠簸好像也无动于衷,两道给人印象深刻的浓眉下,一双不大的眼睛似睁不睁,这是一张瘦削、清秀、白净,看上去要比39岁的实际年龄小几岁的脸。
这是一张看上去城府很深,使人难以捉摸的脸。
这是一张若不是他的名字,人们也会认为是平淡无奇的脸。
这是一张如今35岁以上的人都是非常熟悉,也非常讨厌、,可以使孩子想到大灰狼,使大人想起中国历史上所有丑角的脸--简直就是面目狰狞! 那时候,人们可不觉得讨厌,更谈不上狰狞。
谈到这张脸,在黑土地上与这个人打过交道的老人,有的说“亲切”,有的说“严肃”,有的说“令人肃然起敬”,有的说“也看不出什么”。
谈到这个人,有的说他“不像个将军”,有的说他“更像个学生”,有的说他“就像个大姑娘似的”。
一位老人说他第一次见到林彪,是在第一次反“围剿”前。
他是红3军的,林彪是红4军的一个师长,都驻在吉安东部一个镇子里。
一天有人说林师长做报告,他跑去一看,站在讲台上的怎么是个孩子呀?!一口湖北话,挺尖、挺细,一字一句的,把“日本”叫“二本”。
他也听不明白,脑子里转来转去就是一句话:这么个清清瘦瘦的孩子,怎么能当师长呢? 曾担任过国务院卫生部副部长,现在是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副主席的季中权老人说,林彪一天24小时除了睡着了,脑子很少有闲着的时候,总是在思考问题。
此刻,车轮在转,林彪脑子里那个车轱辘也在转,直到两辆长鼻子汽车的车轮不转了,他脑子里的车轱辘还在转。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假如你重生了,最想做什么? 高明程仔细的想了想,觉得还是老婆孩子热炕头比较好! 年轻貌美的老婆,那就绝不能被艰苦的生活给磨去了颜色。 沉默内向的大儿子,打小就得好好培养。 至于走上邪路的小儿子,嘿嘿,教你做人套餐已上线,套餐包括:遍体鳞伤、皮开肉绽、头破血流。 至于钱嘛 我对钱不感兴趣,上辈子赚够了,这辈子只想小富即安,悠哉过好小日子! /
凌霄穿成了书里的配角真千金。 假千金认回了比他们家有钱一百倍的豪门,成为两家团宠。 而真千金是乡下来的又黑又柴可怜兮兮的土包子。 未婚夫:就算是我高攀不起明珍,也不会看你一眼! 父母:你多跟明珍学着点,她什么都比你强,愿意教你是你的福气。 假千金含笑答应:我一定好好教凌霄。 然后开始教身无分文的她怎么花一万块。 凌霄下意识看了一眼。 滴 【山阴公主已上线】 【太平公主已上线】 【平阳公主已/
又名:被学姐赖上的日子 校花:王易,脚酸,捏 校花:王易,怕黑,牵 校花:王易,你是我的人了,你跑不掉的! 王易一觉醒来,重生回到20年前高考现场。 面对天书一般的试卷,直接懵逼。 考试不顺利就算了,回头还被校花骑在身上一顿胖揍。 我不要脸的吗? 算了,脸给你了,身子也给你了! 校花:王易,我帮你背了黑锅,锅太沉了,你背着我走吧! 高端的猎人,经常以猎物的身份出现在眼前。王易发现,自己七岁/
我在dc宇宙重生了,有个外挂,挨打就能升级,虽然技能点只能加防御。 大超被约架,似乎没赢过,每次都灰头土脸;蝙蝠侠与人约架,似乎没输过或许可以和大超约一架,把防御加到谁也打不死的钢铁之躯? /
黎非凡穿书了,穿成豪门霍家霍二爷包养的金丝雀,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能在大佬身边三年屹立不倒的唯一原因,就是像极了大佬求而不得的白月光。 金丝雀对金主可是真爱,无奈脑子不够使脾气还坏,结果人正主一回来他就被踹了。 黎非凡就不一样了。 金丝雀就要有金丝雀的自觉。 床上狐媚惑主床下温柔小意,没事儿斗斗妖艳贱货,有事儿大佬棒棒绝不出头。 背地里呢。 霍家大爷狼子野心黎非凡私人腰包进账五百万。 对家上/
一心咸鱼却完成恶毒任务的美人*卷王工作狂却恋爱脑厂长 江美舒加班猝死,一睁眼穿七零,她不想努力想咸鱼,但奋斗年代很难达成目标。 坏消息:双胞胎姐姐重生不嫁四合院,非要和她换亲嫁到大杂院。 好消息:四合院换亲对象卷王加班不回家,但房子大钱管够! 江美舒:还有这种好事? 果断互换身份奔赴各自咸鱼躺赢人生,只是换亲后系统来了。 江美舒兴致勃勃:统啊,你是攻略统还是救赎统? 系统:我是恶毒统,全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