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伟大国家和民族的气度与底蕴。
郑和的船队向南航行,首先到达了占城,然后他们自占城南下,半个月后到达爪哇(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此地是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据点,但凡由马六甲海峡去非洲必经此地,在当时,这里也是一个人口稠密,物产丰富的地方,当然,当时这地方还没有统一的印度尼西亚政府。
而且直到今天,我们也搞不清当时岛上的政府是由什么人组成的。
郑和的船队到达此地后,本想继续南下,但一场悲剧突然发生了,船队的航程被迫停止了,而郑和将面对他的航海生涯中的第一次艰难考验。
事情是这样的,当是统治爪哇国的有两个国王,互相之间开战,史料记载是“东王”和“西王”,至于到底是些什么人,那也是一笔糊涂账,反正是“西王”战胜了“东王”。
“东王”战败后,国家也被灭了,“西王”准备秋后算账,正好此时,郑和船队经过“东王”的领地,“西王”手下的人杀红了眼,也没细看,竟然杀了船队上岸船员一百七十多人。
郑和得知这个消息后,感到十分意外,手下的士兵们听说这个巴掌大的地方武装居然敢杀大明的人,十分愤怒和激动,跑到郑和面前,声泪俱下,要求就地解决那个什么“西王”,让他上西天去做一个名副其实的王。
郑和冷静地看着围在他四周激动的下属,他明白,这些愤怒的人之所以没有动手攻打爪哇,只是因为还没有接到他的命令。
那些受害的船员中有很多人郑和都见过,大家辛辛苦苦跟随他下西洋,是为了完成使命,并不是来送命的,他们的无辜被杀郑和也很气愤,他完全有理由去攻打这位所谓的“西王”,而且毫无疑问,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争,自己的军队装备了火炮和火枪等先进武器,而对手不过是当地的一些土著而已,只要他一声令下,自己的舰队将轻易获得胜利,并为死难的船员们报仇雪恨。
但他没有下达这样的命令。
他镇定地看着那些跃跃欲试的下属,告诉他们,决不能开战,因为我们负有更大的使命。
和平的使命。
如果我们现在开战,自然可以取得胜利,但那样就会偏离我们下西洋的原意,也会耽误我们的行程,更严重的是,打败爪哇的消息传到西洋各地,各国就会怀疑我们的来意,我们的使命就真的无法达成了。
郑和说完后,便力排众议,制止了部下的鲁莽行为,命令派出使者前往西王驻地交涉此事。
郑和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在手握重兵的情况下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克制自己的愤怒,以大局为重,这需要何等的忍耐力!事实证明,郑和的行为决不是懦弱,而是明智的。
郑和需要面对的是忍耐,而那位西王面对的却是恐惧,极大的恐惧。
当他知道自己的下属杀掉了大明派来的舰队船员时,吓得魂不附体,立刻派出使者去郑和处反复解释误会,他又怕这样做不奏效,便命令派人连夜坐船赶到中国去谢罪,这倒不一定是因为他有多么惭愧和后悔,只是他明白,以大明的实力,要灭掉自己,就如同捏死一只蚂蚁那么简单。
朱棣得知此事后,称赞了郑和顾全大局的行为,并狠狠地教训了西王的使者,让他们赔偿六万两黄金(这个抚恤金的价码相当高),两年后,西王派人送上了赔偿金,只有一万两黄金,这倒不是因为他们敢于反悔,实在是这么个小岛即使挖地三尺也找不出六万两黄金来。
实在是没法子了,家里就这么点家当,该怎么着您就看着办吧。
当西王的使者忐忑不安地送上黄金后,却得到了他意想不到的回答,朱棣明确地告诉他,我早知你们是筹不出来的,要你们赔偿黄金,只不过是要你们明白自己的罪过而已,难道还缺你们那点金子吗? 朱棣的这一表示完全征服了爪哇,自此之后他们自发自觉地年年向中国进贡。
在这一事件中,郑和充分地体现了他冷静的思维和准确的判断能力,也说明朱棣看人的眼光实在独到。
在经过这段风波之后,郑和的船队一路南下,先后经过苏门答腊、锡兰山等地,一路上与西洋各国交流联系并开展贸易活动,这些国家也纷纷派出使者,跟随郑和船队航行,准备去中国向永乐皇帝朝贡。
带着贸易得来的物品和各国的使者,郑和到达了此次航行的终点——古里。
古里就是今天印度的科泽科德,位于印度半岛的西南端。
此地是一个重要的中转站,早在洪武年间,朱元璋就曾派使者到过这里,而此次郑和前来,却有着另一个重要的使命。
由于古里的统治者曾多次派使者到中国朝贡,并向中国称臣,所以在永乐三年,明成祖给古里统治者发放诏书(委任状),正式封其为国王,并赐予印诰等物。
当然了,古里人不一定像中国人一样使用印章,但既然是封国王,总是要搞点仪式意思下的。
可是诏书写好了,却没那么容易送过去,因为这位受封的老兄还在印度呆着呢,所以郑和此次是带着诏书来到古里的,他拿着诏书,以大明皇帝的名义正式封当地统治者为古里国王。
从此两国关系更加紧密,此后郑和下西洋,皆以此地位中转站和落脚点。
在办完这件大事后,郑和开始准备回航,此时距离他出航时已经一年有余,他回顾了此次航程中的种种际遇,感慨良多,经历了那么多的风波,终于来到了这个叫古里的国家,完成了自己的最终使命。
这里物产丰富,风景优美,人们和善大度,友好热情,这一切都给郑和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留个纪念吧。
他带领属下和当地人一起建立了一个碑亭,并刻上碑文,以纪念这段历史,文曰: 〖其国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皞同风,刻石于兹,永昭万世。
〗 这是一座历史的里程碑。
郑和的船队开始返航了,迎风站在船上的郑和注视着那渐渐远去的古里海岸,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我们会再来的! 也许是宿命的安排吧,郑和不会想到,美丽的古里不但是他第一次航程的终点,也将会成为他传奇一生的终点! 第一次远航就这样完成了,船队浩浩荡荡地向着中国返航,然而上天似乎并不愿意郑和就这样风平浪静地回到祖国,它已经为这些急于回家的人们准备好了最后一道难关,而对于郑和和他的船队来说,这是一场真正的考验,一场生死攸关的考验。
自古以来,交通要道都绝不是什么安全的地方,因为很多原本靠天吃饭的人会发现其实靠路吃饭更有效,于是陆路上有了路霸,海上有了海盗,但无论陆路海路,他们的开场白和口号都是一样的——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按说郑和的舰队似乎不应该受到这些骚扰,但这决不是因为强盗们为这支舰队的和平使命而感动,而是军事实力的威慑作用。
即使是再凶悍的强盗,也要考虑抢劫的成本,像郑和这样带着几万士兵拿着火枪招摇过市,航空母舰上架大炮的主,实在是不好对付的。
北欧的海盗再猖獗,也不敢去抢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干抢劫之前要先掂掂自己的斤两,这一原则早已被古今中外的诸多精明强盗们都牢记在心。
但这个世界上,有精明的强盗就必然有拙劣的强盗,一时头脑发热、误判形势,带支手枪就敢抢坦克的人也不是没有,下面我们要介绍的就是这样一位头脑发热的仁兄。
此人名叫陈祖义,他正准备开始自己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抢劫。
当然,也是最后一次。
陈祖义,广东潮州人,洪武年间因为犯罪逃往海外,当年没有国际刑警组织,也没有引渡条例,所以也就没人再去管他,后来,他逃到了三佛齐(今属印度尼西亚)的渤林邦国,在国王麻那者巫里手下当上了大将。
真是厉害,这位陈祖义不过是个逃犯,原先也没发现他担任过什么职务,最多是个村长,到了这个渤林邦国(不好意思,我实在不知道是现在的哪个地方),居然成了重臣,中国真是多人才啊。
更厉害的还在后面,国王死后,他召集了一批海盗,自立为王,就这样,这位陈祖义成为了渤林邦国的国王。
以上就是陈祖义先生的奋斗成功史,估计也算不上为国争光吧。
陈祖义有了兵(海盗),便经常在马六甲海峡附近干起老本行——抢劫,这也很正常,他手下的都是海盗,海盗不去打劫还能干啥,周围的国家深受其害,但由于这些国家都很弱小,也奈何不得陈祖义。
就这样,陈祖义的胆子和胃口都越来越大,逐渐演变到专门打劫大船,商船,猖獗了很多年,直到他遇到了郑和。
郑和的船队浩浩荡荡地开过三佛齐时,刚好撞到陈祖义,郑和对此人也早有耳闻,便做好了战斗准备,而陈祖义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
他决定向郑和投降。
要知道,陈祖义虽然贪婪,但却绝不是个疯子,他能够混到国王的位置(实际只是一个小部落),也是不容易的,看着那些堪称庞然大物的战船和黑洞洞的炮口,但凡神智清醒的人都不会甘愿当炮灰的。
但海盗毕竟是海盗,陈祖义的投降只不过是权宜之计,郑和船上的那些金银财宝是最大的诱惑,在陈祖义看来只要干成了这一票,今后就一辈子吃穿不愁了。
但要怎么干呢,硬拼肯定是不行了,那就智取! 陈祖义决定利用假投降麻痹郑和,然后召集大批海盗趁官军不备突袭郑和旗舰,控制中枢打乱明军部署,各个击破。
应该说这算是个不错的计划,就陈祖义的实力而言,他也只能选择这样的计划,在经过精心筹划之后,他信心满满地开始布置各项抢劫前的准备工作。
在陈祖义看来,郑和是一只羊,一只能够给他带来巨大财富的肥羊。
很快就要发财了。
陈祖义为了圆满完成这次打劫任务,四处寻找同伙,七拼八凑之下,居然也被他找到了五千多人,战船二十余艘,于是他带领属下踌躇满志地向明军战船逼近,准备打明军一个措手不及。
不出陈祖义所料,明军船队毫无动静,连船上的哨兵也比平日要少,陈祖义大喜,命令手下海盗发动进攻,然而就在此时,明军船队突然杀声四起,火炮齐鸣,陈祖义的船队被分割包围,成了大炮的靶子。
目瞪口呆的海盗们黄粱美梦还没有醒,就去了黄泉。
陈祖义终于明白,自己已经中了明军的埋伏,这下是彻底完蛋了。
训练有素的明军给这些纪律松散的海盗们上了一堂军事训练课,他们迅速解决了战斗,全歼海盗五千余人,击沉敌船十余艘,并俘获多艘,而此次行动的组织者陈祖义也被活捉。
陈祖义做梦也想不到,那个一脸和气接受他投降的郑和突然从肥羊变成了猛虎,他有一种上当的感觉。
其实陈祖义之前之所以会认为自己必胜无疑,一方面是出于自信,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不了解郑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可能陈祖义是在三佛齐呆久了,还当上了部落头,每天被一群人当主子贡着,就真把自己当回事了,其实从两个人的身份就可以看出来,陈祖义是在中国混不下去了才逃出来的一般犯人,而郑和却是千里挑一的佼佼者! 陈祖义长期以来带着他的海盗部下打劫船只,最多也就指挥几千人,都没有遇到什么抵抗,他似乎天真的以为打仗就这么简单,这个叫郑和的人也必然会成为他的手下败将。
而郑和从十一岁起就已经从军,有着丰富的军事经验,他在朱棣手下身经百战,参加的都是指挥几十万军队的大战役,还曾经和那个时代最优秀的将领铁铉、盛庸、平安等人上阵交锋,那些超级猛人都奈何不了他,何况小小的海盗头陈祖义。
陈祖义的这些花招根本逃不过郑和的眼睛,郑和之所以没有立刻揭穿陈祖义,是因为他决定将计就计,设置一个更好的圈套让陈祖义跳进去,等到他把四周的海盗都找来,才方便一网打尽。
此外,在郑和看来,活捉陈祖义很有必要,因为这个人将来可以派上用场。
至于派上什么用场,我们下面会介绍。
在清除了这些海盗后,郑和继续扬帆向祖国挺进,永乐五年(1407)九月,郑和光荣完成使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又名:被学姐赖上的日子 校花:王易,脚酸,捏 校花:王易,怕黑,牵 校花:王易,你是我的人了,你跑不掉的! 王易一觉醒来,重生回到20年前高考现场。 面对天书一般的试卷,直接懵逼。 考试不顺利就算了,回头还被校花骑在身上一顿胖揍。 我不要脸的吗? 算了,脸给你了,身子也给你了! 校花:王易,我帮你背了黑锅,锅太沉了,你背着我走吧! 高端的猎人,经常以猎物的身份出现在眼前。王易发现,自己七岁/
【屋内的光照强度低于3,目前处于黑暗状态,8分45秒之后出现1级怪异。】 许乐下意识缩了缩脚。 【你正在恐惧,恐惧是所有怪异的食粮,会吸引他们。】 许乐:? 缩个脚都不允许了? 在略微慌乱的情绪中,许乐快速生起了火堆。 光明涌现。 【屋内的光照强度为4,目前处于明亮状态,安全。】 许乐刚刚松了一口气,才发现这一切只是开始。 扭曲的火焰形成了新的文字! 【房屋内有一具尸体,死亡时间已超过4小/
周羽棠穿成了一只满身杂毛灰了吧唧的鸟。 他的生命值只剩七天,必须尽快找到主人结契。 周羽棠:还用说么,当然是找主角啊! 主角:乌鸦?滚粗。 宗门仙长:此物不详,拿走拿走。 路人们:这小东西灵力低微,实在没什么用。 周羽棠:很好! 他找到角落里独自站立的少年,飞过去,用他焦炭的小脑袋瓜亲昵的蹭了蹭少年的脸。 确认过眼神,是一起干大事的人! * 师门考核,蛮荒巨妖吓哭了。 外出任务,九尾灵狐吓/
徐清麦在一场车祸后,发现自己莫名穿越到了大唐。 可气的是,和她一起穿越的还有她那看上去人模人样实际狗得很的前男友周自衡。 更可气的是,他们还穿成了夫妻! 而最可气的是,周自衡穿成了农官小吏,而她作为一名外科界冉冉升起的新星,则穿成了他那柔弱不能自理只能困在后院的家庭主妇。 徐清麦暴躁了,这世界毁灭吧! 等等为什么会有婴儿的哭声? 两人对着原身那尚在襁褓之中,哭得震天响的小婴儿,只能面面相觑/
当幻想侵入现实,当科技与人性碰撞,当世界面临抉择,当毁灭悄然到来 注定要成为救世主的屌丝,那一日用笃定的语气教育世人:历史是人民众创造的,但好歹得先活下来,才能自称是人民众的一员吧? /
一心咸鱼却完成恶毒任务的美人*卷王工作狂却恋爱脑厂长 江美舒加班猝死,一睁眼穿七零,她不想努力想咸鱼,但奋斗年代很难达成目标。 坏消息:双胞胎姐姐重生不嫁四合院,非要和她换亲嫁到大杂院。 好消息:四合院换亲对象卷王加班不回家,但房子大钱管够! 江美舒:还有这种好事? 果断互换身份奔赴各自咸鱼躺赢人生,只是换亲后系统来了。 江美舒兴致勃勃:统啊,你是攻略统还是救赎统? 系统:我是恶毒统,全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