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六章(2/3)

百计要拿掉他。

而以苗长林为首的“三剑客”这边,却力保其顺利接替局长、党组书记,名正言顺主掌教育局,以便这个规模与权力最大的部门牢牢控制在己方手里。

平心而论,以苗长林为首的“三剑客”,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权力争斗中,倒也与廖志国不相上下,很难说有真正意义上的胜负。

大半年前,洪大光离任之后的那次书记之争,虽然最终廖志国得以接任,可整个过程并不顺利。

作为阳城二号人物、政府市长的廖志国,遭遇到那么猛烈的匿名举报,民主推荐、测评得票与得分很低,社会舆论评价的不佳,令其个人形象跌到最低谷,若非省委梁副书记力挺,恐怕结局会相当糟糕。

经此波折,廖志国不仅留给普通民众不良印象,就是在省、市机关及领导那儿,形象分也是大打折扣。

这样一来,一年后将要进行的市党代会上,书记一职仍然充满了悬念,廖志国是否能够顺利继任就还是一个变数。

由是,综合考量此一战役之胜负,廖、苗两大阵营基本算是打了个平手。

现在,廖志国在市委书记任上坐了大半年,放眼当前局势,则又有不同。

眼看距离党代会召开时间越来越近,形势于廖志国那边倒是日益有利,“三剑客”这头则明显处于下风位置。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其一,官场角力就像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最后决定胜负成败主要还是凭借实力。

说白了,谁手中拥有的资源雄厚,谁就打得起消耗战、持久战,也才能成为真正的赢家。

廖志国已然身居市委书记的位置,手中握有绝对优势的权力资源,相比较而言便处于制高点,而“三剑客”则处于下坡。

这种落差,一旦交起手来,就很容易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其二,双方在省里的后台、背景还是有些不同。

廖志国那头,依靠的是省委梁副书记,双方关系上下传承了两代人,交情非常深厚,而且后者又深得龚书记的信任。

而苗长林他们这边,后台是常务副省长卜国杰,位置自然不如副书记显要。

何况,相互关系也不像廖志国与梁副书记那样密切。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廖志国手下有黄一平这样的得力干将,不但赤胆忠诚、铁心追随,而且还善于谋划、长于运筹。

别的不谈,单说前些时,先是运用智慧巧妙将赵瑞星收归麾下,后又合谋把个海北县委班子搅和得稀里哗啦。

正是有了这样的智囊、高参,才使廖志国的几次出手皆以精彩取胜收局,令“三剑客”始料未及之际士气大挫。

如此局面,足令“三剑客”十分沮丧,也十分焦急。

倘若任其发展,苗长林距离梦想中的市委书记位置,则会越来越远。

回望己方阵营中,虽然也有于树奎这样的猛将,可还是缺少更多忠心耿耿、肯于和敢于卖命的角色。

胡春来虽然有些傲气,猛有余而智不足,似乎也还没有达到忠心耿耿、俯首帖耳的程度,但毕竟也是一员不可多得的战将。

在“三剑客”方面看来,这次一定要倾全力确保胡春来这个局长位置不失。

如此,一来可以稳住胡春来这个“革命军中马前卒”,将其牢牢拴在己方战车上,说不定“三剑客”就能成为“四剑客”。

二来,能够起到稳定人心、巩固阵地的作用,让追随自己的亲信看到希望,尝到甜头,愿意紧跟与卖命。

尤其对本方阵营中那些持观望态度的“骑派”、“风派”人物,可以产生良好的感召、暗示效应。

三来,教育局是市级机关中的大局,直接或受托管辖着那么多的学校院所,又大都是处级乃至副厅级别,是每次参与民主推荐、测评之类活动人数最多的部门。

而且,教育系统与政界本就联系广泛,通过师生、校友等关系的衍生,辐射力极强。

何况,那些生性耿介的老师、学者,又都是些敢说话、要说话、善说话的人,其影响力非常人堪比。

四来,也让反对派阵营中人看看,虽然那边主帅是市委书记廖志国,可他同样不可能一手魅天、为所欲为,咱“三剑客”也不是吃干饭的角色,说不定还能拉来一两个变节者。

康局长家属同意让出职务的消息,是以黄一平、赵瑞星为主策划的,也是由他们出面散发的,“三剑客”自然不知是计。

据说,“三剑客”得到消息后,额手称庆之余,还专门进行了内部分工:贾大雄盯住组织部这块,坚决不让赵瑞星再钻了空子;苗长林主要负责面上的协调,积极制造有利于胡春来接班的舆论;于树奎则负责出面联络拉票,做些牵线搭桥的工作。

由此,足见他们对胡春来这个局长位置的重视程度。

“老赵啊,既然教育局局长位置空出来了,那就马上向廖书记请示一下,抓紧组织对教育局班子和胡春来考察,尽快把该走的程序走了。

”组织部长贾大雄连连提醒、催促赵瑞星。

过去洪大光主政时期,这类事情一般都由贾大雄直接汇报。

可是,自从赵瑞星担任了常务副部长,总是越过他这个常委、部长,与廖志国进行单线联络。

渐渐地,也就养成习惯,他这个部长便被架空了。

这次为了胡春来,他只好反过来求赵瑞星。

“好的,我一定将贾部长的意思尽快报告给廖书记。

据我估计,这件事操作起来应该非常简单。

毕竟胡局长正处多年了,这次由副到正实际上也不是什么提拔,何况他在局里也主持工作好几年了。

这个情况,相信廖书记也不会有什么不同意见。

”赵瑞星答应得很爽快,而且一反常态多说了几句。

果然,赵瑞星当天下午就指令党政干部处,赶紧调出康局长与胡春来的个人档案,着手准备相关资料,并草拟好二人的免职与任职报告,以便向廖书记汇报时用。

赵瑞星异乎寻常的快速反应,让贾大雄非常满意。

以前,贾大雄几乎从来不进对方办公室,这天却破例踱到赵瑞星办公桌前,拔了小熊猫超长过滤嘴香烟,还聊了些家长里短的闲话。

贾大雄盯紧了组织部,苗长林积极在教育系统制造舆论。

苗长林作为唯一的专职副书记,名义上协助市委书记廖志国的工作,似乎什么皆可过问,也什么皆能管,实际上却没有明确具体的分管部门,更多时候也只是会议主席台上的摆设,或者接待宴席上的陪衬。

当然,苗长林不是那种谦虚的角色,凭借官场资历以及在阳城的根基,尤其是垂涎中的市委书记的宝座,驱使他必须主动出击,积极争抢地盘、笼络人心、扩大影响。

平时,除了廖志国直接掌控的组织部、军分区不怎么好插手外,其他几个常委负责的条块,他都尽可能见缝插针去过问。

教育这一块,除了市政府那边有专门副市长分管外,按照归口管理的范围,市委这边应该划到宣传口,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马艳丽是主管领导。

所幸,马艳丽年纪轻、资历浅,任职时间不长,对阳城政界的权力斗争还未介入,因此对待苗长林比较尊重,很多事情常请示、汇报、讨教,系统内的大小会议也喜欢请苗副书记参加,而且张口闭口苗书记指示如何重要。

而苗长林哩,经前后左右一番比较,也给自己找准了定位:政府那边,市长秦众深沉内敛,颇具个人野心,表面和气内心孤傲,不太喜欢别人干预其领地;政法委一块,下边都是执法、司法机关,相对独立,业务性强,随意插手只会引起无端猜疑与非议,容易给自己带来麻烦;纪检一头,也是敏感区域,许多事情同省里直线联系,书记何长来又是廖氏亲信,当然不必过于记挂;也只有马艳丽的这个宣传口,管理的多是清水衙门,权力不大但社会影响并不小,单位小、结构散却便于插手,故而可以放心涉足过问。

其实哩,所谓过问也不过就是平时多跑跑,主席台多坐坐,有些话多讲讲,上边来了人多陪陪。

有介于此,苗长林平时与教育界联系就相当频繁。

加之,又有胡春来在那里主政,教育系统就更成了苗长林的一块自留地了。

眼下,正值胡春来接任教育局长的关键时期,苗长林频繁联络教育界,并不令人感觉突兀。

苗长林视察教育系统,自然不能抛开宣传部长马艳丽。

连续数日,他们在教育局常务副局长胡春来陪同下,相继视察了教育局机关及其下属的十几个校、院、所。

每到一地,苗副书记都要召集单位领导开会,名为听取工作汇报,实乃发表重要讲话,而所有讲话又只有一个主题——希望教育系统的同志们,一如既往团结在以胡春来同志为核心的局党组周围,巩固并发展好当前团结、稳定、和谐的大好局面,同心同德,不负使命,使阳城市的教育事业百尺竿头再上新台阶。

苗长林、马艳丽两位常委同行视察,平常并不多见,其极端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视察之前,苗长林对马艳丽提出:“教育是我市的一大品牌,事关阳城的未来,更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应当利用这个机会,集中精力大力宣传一下。

” 马艳丽得令,马上通知宣传部主管的报纸、电视、电台、网站,派出最强的记者阵容,随行报道。

部长令下,各新闻媒体闻风而动,录音机、录像机、照相机之类的长枪短炮悉数登场,很快把个清冷多时的教育系统炒得滚烫。

视察途中,苗长林不时指示各新闻单位:“不要老把镜头、话筒对准我们这些领导。

你们要充分利用重要版面、时段、位置,多宣传教育系统近年来取得的重大成就,宣传像胡春来同志这种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优秀教育工作者。

” 苗长林这一圈跑下来,很快便见到成效——原本在社会上知名度并不高的胡春来,因为总是出现在各种媒体上,突然成为阳城市民最熟悉的面孔和名字。

而且,阳城机关和教育系统里很多敏感人士,也从其中发现端倪,认定这是市委向社会发出的一个信号——教育局长位置,非胡某人莫属! 缘于此,据说私下里已经有不少人给胡春来打电话、发短信,甚至还有些系统内人专程登门拜访,向胡局长预作热烈的祝贺,交情深些的提前约定了庆贺的喜酒。

而胡春来哩,总是笑而不答,或者微笑道:“酒随时可以喝,喜酒还太早,还太早!” 32 教育局康局长因为身体原因,请求辞去局长、党组书记职务,关系放到市委老干部局,原职级待遇保持不变,医疗、护理、福利等均比在局里好很多。

康局长儿子转公务员的事情,按照阳城市的有关规定,凡是在事业单位担任副科以上职务满三年者,可以不经过考试直接办理调动。

赵瑞星查了档案,康公子巨前的副科任职只有两年零八个月,只要再等四个月就可到局机关上班。

康局长女儿的编制问题,也由黄一平出面同人事局、编制办、师范协调妥当,拟在一个月后全市事业单位的集中招聘中,专门留出一个名额,以照顾康局长公伤的名义特事特办。

如此,黄一平也算对康局长有了交代,将一桩原本棘手的难事,办成了一举多得、皆大欢喜的好事。

当然,这些情况全都瞒着胡春来,只等新局长上任后再行办理相关手续。

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一职,正式进入选拔程序。

按照常规,像教育局长这样的职务补缺,可以采取几种不同的方式:第一种方式,既然现在有个主持工作的常务副局长,而且胡春来原来就是正处职,又已经兼任教育工委书记,那就完全可以拿到市委常委会上议一下,直接任命党组书记,再放在市人大常委会例会上履行一个举手表决程序。

第二种方式,像海北县委副书记的选拔一样,这边暗中内定了人选,那边高举公开、公平、公正的大旗,大行所谓民主推荐、测评、考察,轰轰烈烈走个过场,让广大观众参与热闹一下。

第三种方式,也是时下很多地方最为时髦的做法——公开选聘。

真正的公开选聘,倒也不失民主公正。

然而,时下在某些地方,公开选聘渐渐走样。

乍一看,这种方式貌似随手撒网、大海捞针,其实也是内藏玄机、猫腻多多。

要知道,从制定准入条件到游戏规程,大多已经比照某些意中人照猫画虎,圈定了一个具体范围,那网撒向哪里、针由何处抓捞也都心里有数了。

总之,就像台上活蹦乱跳的木偶,最终也逃不过背后那只无形之手的掌控。

对于“三剑客”们来说,当然希望采取第一种办法,直接任命胡春来接班。

或者,顶多走个考察的过场,由组织部派人到教育局晃悠一下,发张表打打钩、填填数字,再随便找几个干部谈谈,私下里早将胡某人排在第一,成功晋位。

而对廖志国来说,自然不可能让对手如愿。

但是,他也不愿意采取公开选聘的办法,具体原因有二:其一,自从担任市委书记之后,他对前任洪大光那套过于松散的管理方式极不适应,班子里那种过度民主自由的风气,已然让他感觉到一种很强的危机感。

他觉得,在阳城这种地方,权力还是应当相对集中,尤其是堂堂市委书记,更加需要一定程度的集权与强权。

因此,他对所谓常委无记名投票、全委会票决,以及选拔任用领导干部采取海选、公聘之类的做法,基本上持抗拒态度。

其二,采取公开选聘的办法,只要操作得严密、周全,虽然可以掌控局面,却也具有某种不确定性,甚至有很大风险——毕竟时下的阳城官场,廖志国尚未达到一手魅天的程度,很多方面还要受到反对派掣肘。

何况,你搞公开招聘,不光胡春来必然参与,说不定“三剑客”还会鼓动更多盟友来搅局,其结果更有可能令局面失去掌控,让对手钻了空子。

最终,廖志国经与黄一平、赵瑞星反复商量,决定采取第二种方式,在教育系统内进行民主推荐与选拔。

消息传出,苗长林、贾大雄、胡春来不免有些失望。

他们期望中的第一种方式,并没有出现。

“算了,不就是个破局长吗?老子还就不干了,大不了回到学校教书去!”胡春来有点气急败坏。

“唉,采取什么办法选拔教育局长,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人家可以拿到常委会上讨论,也可以私下就拍板决定了,我这个组织部长也没有办法呀。

”贾大雄叹息道。

“话不要这么讲嘛,他姓廖的越是不想让你当这个局长,咱们还就要争这口气!不就是民主推荐、测评那一套吗?你放心,在教育系统推荐选拔,你还是有优势的嘛!再说,最终人选总要拿到常委会上讨论,那时候咱们再和他计较不迟。

”苗长林安慰胡春来。

经过苗长林、贾大雄一番劝慰,胡春来只有重新振作起来,抖擞精神,准备投入战斗。

黄一平和赵瑞星两个人,也是按照既定的战略部署,着手在教育系统搅起一场风浪,志在击碎胡春来的局长美梦。

黄一平曾在教育系统工作几年,调到市里做秘书这十几年,同原来的那些领导、同事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

教育部门的那些人,看到黄一平先后得宠于冯开岭、廖志国,眼见得仕途越来越向顺处走,总是百般拉关系、套近乎,或借机接近市领导,或向市财政多要点钱物。

平常,黄一平每每到了教育界,也是自称回到娘家,大家对他异乎寻常的热情。

最近,他频繁往来于教育系统,大家照例很亲热,不免要讨教局长选拔的事情。

其中,有人是直言不讳明着打听,也有人是曲里拐弯暗语试探: “秘书长,市里这次玩真还是动假?现在动员大家推荐、报名,是不是暗中早就定好了人选?” “常务副局长胡春来不是早就行使局长职权了,直接将他的那个副字去掉不就得了,还搞这么些虚头巴脑的形式干什么?” “市里搞这种民主推荐,是真要举贤任能,还是仅仅走个民主的过场?如果是前者,咱就认真对待。

否则,咱连陪着玩儿的工夫都没有。

” …… 黄一平听了,笑道:“教育局这么大个部门,选拔局长又不是挑两斤青菜萝卜,怎么会不慎重不认真?”或者,反问对方:“难道市领导吃饱了饭没事做,会拿整个教育系统的同志寻开心?你认为有这种可能吗?” 有道是,锣鼓听声,听话听音。

黄一平的这种回应,很快就让那些打听、试探者听出了弦外之音,并且随之联想、演绎、生发出诸多不同版本的传闻,中心意思只有一个:据接近核心层的权威消息称,本次教育局长人选,绝对未曾预定,选拔完全民主、公开,保证百分百的公平、公正。

赵瑞星与黄一平相呼应,凭借他在组织部工作多年的便利,广泛联络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以及下属有关学校的校长、书记,动员他们响应市委号召,踊跃报名参与局长的竞争,以实际行动接受组织的检验与挑选。

他还反复告诉这些人:“你们放心,只要你们以积极的姿态、认真的态度参与其中,相信一定会有机会。

这个,我以党性和人格向你们保证!” 那些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学校的校长、书记,大多是符合选拔条件的正、副处职干部,原本认为胡春来接班已经是铁定的事实,现在经过赵瑞星这么一动员,心里的那块痒痒肉又开始蠕动起来。

他们觉得,别人说话可以不算数,一个组织部的常务副部长总不至于明巨张胆忽悠人吧。

如此一来,教育系统一潭原本还算清静的水,很快就被搅得近乎沸腾且浑浊不堪。

水浑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有很多人开始找关系、通门路,希望冲击教育局长位置。

这些人中,不仅包括教育局的那些党组成员、副局长,而且还有阳城师范、中专、农校以及几所省重点中学的校长、书记,甚至连督导室主任都蠢蠢欲动。

教育系统外部,也有些官员瞄准了这个肥缺,他们中有市委、市府联系教育的副秘书长,几个部的副部长,有关委、办、局、室和下边县(市)、区的副职,好多人打着曾经做过教师、管过教育的名号。

阳城中学的毛校长,不知通过什么关系,竟然打通了省委梁副书记夫人的关节,梁夫人又找到廖夫人苏婧婧,后者再将国际长途打给黄一平。

阳城中专书记老丛,将关系通到北京某部,又通过部里找到龚书记,省里电话径直打给了廖志国。

没想到,一个局长位置的空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拯救恶毒反派[快穿]

柏易身为人生赢家,年轻有为,八面玲珑,因为意外绑定了拯救反派系统。 反派各有不同,阴鸷、狠毒、偏激、暴虐、凶残却有一点相同 都想占有他。 反派:只要你在我身边,我可以成为一个正常人。 如果你离开我,我还有什么理由去爱这个没有你的世界? 你是我唯一的光,我荒芜世界里的玫瑰。 表面温柔内里冷漠理智受X人格缺陷攻 攻是一个人 请勿指导写作,谢绝无理KY /

霍总别给我打钱了

林医生颜好声软,贼拉会喘。 可惜谈了几个前任,到现在都还是个处。 因为他们都觉得他在床上那张性冷淡的脸影响发挥。 林医生表示不屑。 他什么大场面没见过,就凭这烂技术,好意思说他性冷淡? 后来谈了个高富帅,他妈的又是个处男。 林医生: 可他万万没想到这人居然偷听他配的广播剧。 林久安:你、你听这个干什么??? 霍先生:我、我学习一下。 林久安:别学我说话不,别听了!光有声音能学什么啊快关掉!/

穿回来后嫁给残疾大佬

方茴在修真时遭遇雷劫,一觉醒来被劈回了前世,这时她即将嫁给前男友的植物人叔叔,那个让人闻风丧胆的大佬,前世的他在两年后会醒来,双腿残疾,从云端跌落泥里,可她知道,他会很快爬起来,让世人见识他的狠厉,那时候她心里有别人,惧他怕他恨他,正眼都不瞧他,她一直以为他们是没感情的,直到他为她下跪,把他的尊严扔在她脚底下。重活一世,她要把欠他的都还回去,若是能救好他的腿,那就更好了。本文情节流畅,节奏/

快来做题

在青城一中,有两个知名人物,一个叫宋满,一个叫楚逢秋。宋满是平行班一霸,翘课不良倒数第一混世女魔王。 楚逢秋是志远班学霸,成绩好模样漂亮小提琴钢琴样样精通的女神。 这俩人本谁也不挨着谁,直到有天,楚逢秋看见宋满随手解出了她想了十分钟解题步骤繁复的难度颇高的奥数题。 楚逢秋:??? 这个女同学一定大有问题! 于是青城一中出了个大新闻,志远班的女神追着女魔王不放了! ♂震惊!学霸和学渣相约小树/

悄悄喜欢

1. 高中时,云悄和林桀关系亲密,但无人认为他们最后会在一起,只因两人是不同世界的人。 一个出身书香世家,成绩优异,是南城九中公认的天之骄女;另一个离经叛道,整日不学无术,活脱脱的纨绔再世。 可没有人知道,那些懵懂岁月里,他们是彼此的念念难忘。 高考完那晚,云悄鼓足勇气拨通林桀电话告白,才一接通,那边就响起少年吊儿郎当的声音:别打电话告白了,我有喜欢的人。 不好意思,打扰了。 云悄默默挂断/

凤门嫡女

她,天命之女,身份尊贵,却被小人所害。 一朝重生,强势归来,光芒四射! 一滴异能之血,生死人,肉白骨,搅动天下风云! 一手如意茶入人梦境,专治平生憾事,千金难求! 只是这异能之血竟招来一个美貌神官,步步紧逼,穷追不舍。 娘子,天命不可违! 天命说啥? 它说,我命里缺你!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