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章 漫画(2/3)

时俱进,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我来到西臾后,迫切感到改革人事制度的重要性。

”贾士贞脸上一下子严峻起来了,他随手拿过一份考察材料,一边翻着一边说,“我看了看这些考察材料,恕我直言,这些考察材料有些言过其实,我在省委组织部八年,直到这次调到西臾市委组织部,可以说我一直都在干部考察工作的第一线,经我手考察过的干部我也不知道有多少,写过的考察材料比那些大作家出版的书还要多,写干部考察材料不需要什么文学艺术创作才能,其中有一条,我不知道各位是否清楚,那就是实事求是地对待每一个干部,既不要夸大成绩,又不要缩小成绩,更要对缺点直言不讳。

但是我看了这些考察材料,明显觉得这些材料水分过大,有夸大成绩、凑字数的感觉,如果那些被考察的同志,真如这些材料所写,他们都成为完人、伟人了。

他们不仅仅是提拔到县处级领导的问题,怎么也应该提拔到市厅、部省级!这其中大部分材料居然没有缺点,你们相信?反正我不相信。

一个干部吃的五谷杂粮,面对群众、领导,工作上不出差错,没有缺点,可能吗?所以……”贾士贞停住了,目光在两个干部科长身上慢慢移动着,接着说,“现在我们就要着手干部制度改革的准备工作,我想,我们要以中央《干部任免条例》为依据,对干部的选拔、考察、任用,逐步推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公开竞争,任前公示。

对提拔的干部实行公开报名,统一考试,任何人都不例外。

这个方案,请机关干部科和县区干部科各拟一份初稿,然后组织大家讨论。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两个干部科长身上,随即他们两个都低着头。

贾士贞转身看看坐在他右边的常务副部长高兴明说:“你们三位副部长觉得怎么样?” 高兴明只觉得脸上的三角肌不由自主地收缩了两下,他不知道自己是在笑,还是一种什么样的表情,对于贾部长的讲话,他感到有些太突然了。

说实在的,尽管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在不少地区有所动作,中央组织部也先后发了几个文件,但是那都是各自在试验着的少量试验田,没有成功经验,也未见中央统一部署。

所以,他认为对于这样一个极其敏感而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问题,不是组织部门本身就能说了算的。

但他没有想到,贾部长一到任,就抛出这样一枚炸弹,他真有些思想准备不足。

自从贾部长上任又突然不知去向后,特别是侯永文引起的那场怪事,使他添了一块心病,他不仅天天心神不宁,而且有惶惶不可终日的感觉。

再瞥一眼这位比他小十三岁的市委组织部长,不觉对他画了一个更大的问号。

他从内心对这位年轻的领导有些摸不到底,甚至有些担心自己的未来。

自从他到市委组织部担任副部长以来,特别是明确他为常务副部长之后,在前两任市委组织部长执政期间,高兴明成了西臾市委组织部的实权派,组织部的日常工作基本上都是他在主持,就连许多干部的提拔、考察,也是经他的手,部长也不具体过问,只是听听汇报,点点头。

组织部的同志有时找到部长,部长往往叫他们去找高副部长,久而久之,高兴明不仅在组织部内部威信很高,就是市直机关、各县区都知道高副部长是市委组织部的实权派。

可是贾部长来了之后,他确实有些被冷落的感觉,贾部长没有主动找他了解全市干部的情况,听取工作上的意见,连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这样重大的事件也不事先征求他的意见。

高兴明不仅有些失落,而且产生了一种抵触情绪。

陡然间,高兴明又想到贾部长的神秘失踪,那天他接到下臾县县委书记乔柏明的电话,不知为什么,就立即赶去桃花镇。

他并不是因为侯永文是他同母异父的弟弟,而是考虑到假如那个被关的人真的是贾部长,那他的行动一定是有重要目的的。

他还想过,如果真是侯永文把贾部长抓起来了,他就只能和乔柏明当场做出决定,免去侯永文的镇党委书记职务,让他永远也不能再在官场上有什么作为了。

可是贾士贞突然不见了,这样他反而觉得思想压力小多了;他希望侯永文抓的人不是贾部长,大家都相安无事。

退一步讲,万一是贾部长,但并没捅破这层薄薄的纸,谁也无法提及这件事。

所以这事也就真的像没发生过一样,各自心中有数,装聋作哑。

然而就在开会之前,高兴明看到《臾山晚报》那几幅漫画,让他大吃一惊。

他认真研究了那三幅画的内容,寓意并不难理解,“假、是、真”是什么意思?那不就是贾士贞吗!这样说来,侯永文抓的那个贾士贞一定是贾部长,想到这里,他突然间心惊肉跳,一阵不寒而栗。

高兴明难以接受这样残酷的现实,他认为这一切都是他那个同母异父的弟弟侯永文造成的。

每当想到这件事,他就恨得咬牙切齿的,如果侯永文不做出那样愚蠢而荒唐的事来,贾部长也许不会这样快就对他们动手了。

贾部长的目的太清楚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拿干部开刀,首先从机关干部处和县区干部处下手,而他是这两个科的分管部长,这不太明显了吗? “怎么样,高副部长?”贾士贞看着神情呆滞的高兴明说,高兴明有些慌张地低下头,根本不知道贾部长问的什么意思。

其实,就算侯永文关的就是贾部长,与他高兴明又有什么干系呢?侯永文不过是个镇党委书记,而他却身居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要职,这本来就没有什么联系的。

然而高兴明担心的是,他和侯永文的关系不那么简单,那个倒霉侯永文是他同母异父的兄弟呀! 贾士贞已经感觉到高兴明心不在焉,也就不再理会他了,于是又说:“这些考察材料为什么没有考察的人签名,我记得组织部门早就有过明确的规定,考察干部的责任人一定要在材料的后面签上名字,可是我发现这批材料都没有签名,请干部科把这些材料拿回去,是谁考察的就签上谁的名字,半小时后由机关干部科长收齐交到我的办公室来。

” 七 当两个干部科长捧着材料回到科里时,他们的心里都忐忑不安起来,谁也不知道新来的部长要干什么,刚才会上部长的批评没有任何掩饰,指的就是这批材料写得太浮夸,言过其实。

让庄同高和张敬原不服气的是,西臾市市委组织部这么多年来从来都是这样的。

考察干部怎么找人谈话,材料怎么写从来都是付带徒式的,没有老师,没有教材,许多东西都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

或者说那些外单位调来的外行组织部长根本不知道考察干部的具体程序,当然也不知道考察材料是怎么写的。

像贾士贞这样的内行组织部长也不少,但是没有哪一个像他那样。

从省委宣传部、省妇联、团省委下来当市委组织部长的也大有人在,市委组织部长一职只是他们升官的一个台阶,他们哪里管得了考察干部的考察材料是如何写的,干了几年后他们不都照样提拔了吗?其实,考察材料对于提拔一个领导干部究竟起到多大作用,那只有天知道!不仅庄同高和张敬原,就连组织部的其他人,也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新来的贾部长怎么就拿考察材料说事了呢? 庄同高的心中更是觉得好笑,笑贾部长这个愣头青,他在市委组织部算起来有六、七年了,写过的考察材料不比贾部长少,可是那些考察材料写就写了,还从来没有哪一个部长看过。

那些考察材料确实把许多干部推到一定的领导岗位,有的人早当上省里的厅局长、市委书记、市长什么的了。

可那些材料不能装进个人档案又不能当废纸卖,贾部长要拿它们做文章,他不信还能去出版发表! 县区干部科长庄同高是一个已经四十好几的人了,两鬓日渐斑白,他对自己的去向本来就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根据他自己的分析,在这批即将调整的干部当中,一定有他的席位,他也顾不得位置的好坏,只要能到副县处级,也就心满意足了。

虽然在组织部那么多年,眼睁睁看着一批又一批科级干部提拔到副县处级领导岗位上,有时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不仅那些科级干部见了他恭恭敬敬,连一些县处级领导也不敢怠慢他这个干部科长;但是在他心里,也常常感到不平衡,干部科长固然有权,但那毕竟只是个正科级,官场上的人谁不想升官,又有谁嫌官大了呢?其实他在三年前就已经瞄准了县委组织部长的位置,谁不知道县委组织部长的前途在副县级中是前程最为广阔的一个。

只要当上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下一步就是政工副书记、县长、县委书记。

到了县委书记,那市厅级干部就已经唾手可得了,到了县委副书记,就是当不上县委书记,回到市直机关,按惯例也是稳稳当当当上大局局长。

而到市直机关当个副局长,升官的机会相对的就少多了,也许到退休时也转不了正。

庄同高看着一个又一个大好机会自己都没有把握住,一直后悔不已。

可是今天,贾部长的这个会一开,新部长的一番话,让他没了底,顿时有一种危机四伏的感觉,他看着手里的这些考察材料,特别是下臾县那么多等待提拔的干部,那种感觉更加强烈。

本来作为一把手科长,是不会亲自到考察第一线的,可是当时高副部长一定叫他亲自坐镇下臾指挥,他只好服从领导。

他心里十分清楚,作为县区干部科一把手科长的他亲临县里考察干部,从县委书记到那些乡镇党委书记、部委办局一把手,简直视他如上大人一般,所到之处好烟好酒不说,行动都是前呼后拥的。

那些考察对象都是领导事先定好名单交到他手上的,他记得非常清楚,在内定的名单中,下臾准备提拔的乡镇党委书记有四人,部委办局一把手多达八人。

一个县一下子提拔那么多科级干部到副县处级位置上,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对于这批人的考察,他也是按领导的意思,绝对保证考察材料过硬,只要考察材料过硬,提拔只不过是时间和程序问题。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在那关键时刻,组织部长调走了。

其实领导变动也不要紧,组织部长都是异地为官,干部调整的实权依然是常务副部长高兴明,高副部长在市委组织部仍是说了算的人物。

然而,更让让他始料不及的是新来的贾部长所有思路都与众不同。

现在他看着这些资料发呆,觉得自己未来的命运已经和这些材料联系在一起了。

庄同高怎么也没有想到,新部长一上任就对干部考察材料认真起来,他在市委组织部那么多年,写过的材料,堆起来比他人还高。

不过他确实知道那些考察材料有多少说的是真实情况,多少说的是假话、大话、空话,有的简直是屁话。

提拔那么多县处级领导干部,谁去翻过考察材料了?考察干部不过是一种形式、程序,故弄玄虚罢了,到常委会上,市委书记一句话就把组织部辛辛苦苦写的那些考察材料全都扔进垃圾堆!就说市委组织部历年来提拔的那么多干部,谁来考察了,又有谁写过考察材料了,还不是部长凭自己的印象给他们一顶乌纱帽?现在来了这么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组织部长,还真认起真来了,居然要亲自看什么考察材料,还要他们签字。

他的心里不禁有点担心,他真的不愿意签这个字。

散会之后,高兴明刚进办公室,贾士贞就进来了,高兴明忙着让座,要去给他拿茶杯。

贾士贞说:“家不叙常礼,何必如此客气呢!”在这种情况下,都是领导先开口,领导不先讲话,下级只能满脸赔笑。

高兴明自觉有些尴尬,他也不知道为什么。

对于他来说,他在市委组织部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常务副部长,前两位部长对他都是信任有余的,许多重要的干部问题都依靠他,他对当时的部长从没有过现在这种感觉。

而此刻在比他小十三岁的年轻部长面前,他倒有点像学生惧怕老师那样,没了风度,没了气质;他也感到从没有过的委琐和尴尬。

贾士贞站在高兴明面前,微笑着说:“高副部长,关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请你多动动脑子。

在会议之前,我没有和你通气,但是,我想你作为组织部门的老领导,对这项工作一定不止一次思考过,也许比我的想法更成熟、更可行。

组织部的那几个文件上我看你都签过字了,看来你对组织部的文件认真研究过,但是我们的干部人事制度不改革是不行了,靠组织部门那几页考察材料来用人,太片面、太主观、太不能反映群众意愿了。

况且组织部派出的两个人就是公平公正的表率?我看未必。

他们也会主观,也会臆断,他们也有人际关系,他们也有七情六欲。

谁能保证他们就不会歪曲事实,就不会有私心?我自己考察过干部,坦率地说,我也干过些不公正的事,夸大被考察人的成绩,为他掩饰缺点。

组织部门甚至还有人为被考察人改年龄,提高学历,以至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

虽然在群众心目中,组织部门是神圣的,是让人望而生畏的地方,但是组织部门并不是生活在真空当中,那些工作人员也是人,不是神,有的省委组织部长都腐败了,何况一般工作人员?因此,考察材料就不一定如同放在天平上衡量一样准确了。

人们在谈到职业道德时,只强调服务行业要注重职业道德,可从没有人敢提出组织部门也要讲究职业道德,是组织部门没有职业道德可谈,还是什么原因呢?难道一个人进了组织部门,思想、道德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吗?恐怕不一定。

这些问题,是没有人注意到,还是组织部内部的人麻木了,或者说不愿意去揭自己的痛处,暴露自己的阴暗面?组织部历来受人尊重、让人惧害,有谁真的不怕死,敢提出组织部的人也存在着职业道德?我不相信,能有徐国健、韩桂芝那样的省委组织部长,各级组织部就都是高素质、没有半点私欲的人?”贾士贞显然有些激动,好像刚才开会时没有讲的话,要在此时补上似的。

但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一口气讲得太多了,不得不强行刹车,马上又说,“对不起,我讲得太啰唆了。

总之,希望你多动动脑筋,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做好基础性的、理论上的准备工作。

” 高兴明觉得自己一下子还没有适应贾部长的工作方法。

这些年来,在西臾市委组织部,许多县处级干部的提拔实际权力掌握在他手里,各个县区和市直机关,如果谁想提拔到县处级的岗位上,上面没关系无所谓,只要能打通高副部长的关系,提拔就有望了。

这些年来,由他提名提拔起来的县处级领导,到底有多少,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

高兴明的威望实际上并不比常委、组织部长差,在全市官场上受到很大程度的重视。

他到哪里都是前呼后拥,小车没到,早有一班人候在那里,连开门都是争先恐后的,有人抢着去干,上厕所都有人等在外面,洗完手后就有人递上热毛巾,有的人恨不得替他脱裤子,替他去蹲茅坑。

可是这位比他小十多岁的年轻部长刚到任,就似乎给了他个下马威,让他感觉到,他手中的权力一下子被收得光光的。

刚才贾部长的一番话,他看似在听,实则早已心不在焉。

贾部长匆匆结束长篇大论后,他只好装出一副谦恭的样子,不停地点着头,说:“我能力有限啊!”这种态度过去他是从没有过的,也许是做给贾部长看的,也许是静观形势的变化。

也许贾士贞并没留心高兴明的情绪变化,但他知道高兴明对他刚才的一番话未必能听得进去,不过贾士贞对高兴明也在观察、了解之中,他希望高兴明能够跟上他的脚步,不管他过去是什么样的人,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怎么样,只要他能正确领会他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的意图,他还会一样重用他的。

贾部长一走,高兴明心事重重地坐到那张高背羊皮椅子上,一眼瞥见压在公文包下面的《臾山晚报》,随手拿过报纸,仔细琢磨起那几幅漫画来,看着看着,他把刚才那些烦恼和不快全都忘到九霄云外去了,眼前的漫画成了一幕幕电视镜头,仿佛有一个年轻人活动在群众当中,老百姓向他倾诉,有的侃侃而谈,有的义愤填膺,突然几个身穿制服的人把这个年轻人带走了,然后是侯永文的连夜审讯,乔柏明和他赶到现场时,却不见那个年轻人。

一阵思绪之后,高兴明对这几幅漫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拿起电话,说:“臾山晚报社吗?是老肖吗?” “是,我是肖一鸣。

” “老肖啊,我是市委组织部高兴明。

” “哟,是领导呀!您有什么指示?” “老肖啊……”高兴明慢慢吞吞地说,“你……最近忙啊?这样,老肖,我马上过来看看你。

” “不,不,不,高部长,哪能劳您大驾呢,有什么指示需要我去一趟的,我马上到您办公室去。

”肖一鸣不知是激动还是什么原因,居然不知所措。

高兴明根本不理他,坚持马上到他办公室来,不容他多说就放下了电话,这让肖一鸣有些受宠若惊了。

他怎么也不明白,高副部长对他从没有过这样的态度,今天却显得特别礼贤下士。

他的手久久拿着电话,愣了半天才放下来。

肖一鸣在办公室里愣了半天,无论如何也捉摸不出高部长要干什么。

说起他和高兴明的关系,两人不仅是一个乡的同乡,还是一个村的,两家之间只隔两家人,从小两人就在一起玩,可以说穿开挡裤的事都一清二楚。

肖一鸣写一手好文章,二十多岁时就是省报小有名气的报道员。

改革开放后,西臾日报社要组建一份小报,就是现在的《臾山晚报》,肖一鸣被调进报社。

后来小报社升为正处级单位,肖一鸣升任副主编,两年后主编调到市委宣传部任副部长,他就想把屁股坐正。

当时高兴明已经当上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想到他们是儿时的朋友,肖一鸣鼓足勇气带上两条中华烟和两瓶高挡酒,在一个周六晚上登门拜访高副部长。

可是当他说明来意时,高兴明却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临走还坚决让他把香烟和酒拿走。

让肖一鸣恼火的是,没过多久,市委居然派了一个副县长来当主编,让一个外行处处管着他。

没过多久,那个主编嫌报社没权又调走了,就这样肖一鸣的副主编一直副到今天。

在这一瞬间,肖一鸣想,难道高兴明会主动把主编送上门?关心他的职务,让他转正吗?正在他茫无头绪时,高兴明已经出现在他的门口了,他激动得有些热血沸腾,又是让座又是倒茶。

坐定之后,高兴明慢条斯理地说:“怎么样,一鸣,我们两人既是邻居又是从小耳鬓厮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周收藏榜25本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给校草冲喜的日日夜夜

这一片校区有两大传说。 一是附中校霸裴允,一挑十毫发无损的事迹流传甚广。 二是三中校草秦昼,家境贫寒,体弱多病,一学期有半学期请病假。 高二开学的时候,裴允转学了,两大传说成了同桌。 刚开始,同班同学都害怕裴允欺负校草,后来,他们眼睁睁看着裴允不知哪来的自信,非要教秦昼学习。 秦昼:你的月考才考了250分。 裴允:分数并不能衡量一切,我要传授给你的是人生经验。 *** 裴允在高二那年被安排/

地府大佬在娱乐圈

文案: 为了汲取信仰,给地府供电,鬼王林璇投身娱乐圈努力吸粉。 然而贵圈不好混,鬼王殿下奋斗两年,混成了娱乐圈毒瘤,走投无路只好去抱圈内第一霸总的金大腿 霸总掏出了又粗又长的桃木剑 「烛光晚餐」 林璇:不是要请我吃大餐吗?带我来这儿干嘛? 宋天师:所以你不吃 林璇:我不吃厉鬼也不在凶宅进餐谢谢! 「片场」 导演:你对角色的理解有问题 林璇:不会啊,我咨询过作者 导演:作者死了五十年了 林璇/

来我怀里躲躲

文理分科后,林窕的同桌是十中赫赫有名的大佬江延。 十中人人皆知,大佬江延乖戾嚣张,视女生如洪水猛兽。 林窕深谙此理,对大佬避之不及。 谁知道过了不久,还是有人暗地里传出江延喜欢她的传闻。 林窕为证清白,彻查传闻之人,可惜无功而返。 迫于无奈,她只好当着江延的面痛斥此人:这太不像话了!要是让我抓到这人!我一定 话还未说完,江延突然打断她:一定怎样? 林窕义愤填膺:我一定弄死他!!! 江延听完/

手撕系统后,我穿回来了!

在系统的逼迫下,夏安战战兢兢的艹着种?马文男主角该有的人设,在修真界打脸逆袭,手撕天才修二代,各种妹子收进宫的搞天搞地的种马生涯。短短几百年内就成了渡劫期大佬,成了修真界万年以来绝无仅有的一个传说。 可是系统还嫌他做的不够好,居然逼他跟后宫的那些女修酱酱酿酿! 眼看贞操就要不保,夏安终于实在忍不了了,手撕了系统,然后发现他居然又穿了回来。 再然后,华夏娱乐圈跟玄学圈多了一个惹不起的大佬。 /

冷剑烈女

金仆姑是箭名。以鹫翎为翼,箭身特长,射程特远,剑敌力特强第一次出现于文字记载是左传-庄公十一年,公以金仆姑射南宫长万。然而在一般江湖武林健雄豪士们的心目中,这三个字所代表的意义却不如此简单它象征着死亡,代表着正义。它!也是一个难解的谜。金仆姑惊传江湖只是两年来的事,从没有一个人,一件事,能像它一样,在短短的岁月中,造成如许的轰动。总共有十六个人丧生于这支长箭之下!其中十二个是闻名江湖绿林巨/

总有人追着我要芥川奖

日本有一位常年霸占畅销书榜首的现代文学作家。他的故事充满想象,却也讽刺着人性的黑暗。 为了鼓励更多有想法的年轻人踊跃创作,文学界用那位作家的名字创办了一个新的文学奖项,芥川奖 芥川从小就有一个特殊的超能力,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陷入沉睡,在睡梦中他会穿越到不同的世界。 他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身边的人,可是没有一个人相信是真的 然后 芥川就把穿越的事情写成书告诉了全世界的人 再然后 他的书火了。 芥/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