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七章完(3/3)

了。

带上收据,乔不群就随检察部门和银监会的人下了楼。

政府大楼里进进出出的人不少,却没谁怎么在意银监会和检察人员,这段时间他们常在大楼里转悠,已带走了好些人。

小车已经启动。

前面是高大的政府大门,乔不群想起当年主持建设这道门楼时的情形,不免暗生感慨。

这道门楼也算是自己的政绩工程吧?可它除装点了人民政府门面,又给人民带来过什么好处呢?看来这次大水过后,不少单位又有了现成的重修门楼的借口。

出了政府大院,绕一个弯,就到了大街上。

还有几处水毁路段没完全恢复通车,出城必须绕道。

快经过市委时,只见好几部检察方面的车子鸣着警笛,呼啸而过,尔后往右一拐,大摇大摆进了市委大门。

不知检察部门又掌握了谁的线索。

乔不群不自觉地摸摸上衣口袋,那张收据还在。

忽又想起李雨潺来,当初不是她出主意,让那两笔钱适得其所,从而换得这纸收据,此时自己恐怕就没这么从容不迫气定神闲了。

也不知李雨潺在广东那边过得怎么样,她母亲和哥嫂是否都好。

想打个电话,才意识到她走后的大半年时间里,桃林频频出事,谁都未曾闲过,也就没跟她联系。

不用说,李雨潺的手机肯定已经换了号码,想联系怕也不是那么好联系的。

让乔不群不解的是,她也不来个电话,分手时间并不长,难道就把桃林和故人忘了个一干二净? 检察部门和银监会在桃林设了个临时联合办公室,地点在城边一家不大的宾馆里。

办案人员任务繁重,乔不群不想让人家为自己的事劳神,走进联合办就掏出那纸收据,给他们作了说明。

收下收据,做好笔录,办案人员表示立即赶赴省城,跟省纪委的人见面,对收据进行认真核实。

不过此前乔不群不能离开宾馆,必须随时接受调查。

在宾馆里住了两个晚上,第三天中午办案人员就回到了桃林。

乔不群的收据已得到确认,他可以离开宾馆了。

乔不群的仕途就此打住。

据说是要就地免职的,还是袁明清找到省委侯副书记说情,侯副书记出面力保,才只抹去乔不群代理市长,仍留着他的常务副市长帽子。

不过不能再待在桃林,得挪往一个比桃林小得多的地方去任职。

大地方的代理市长,被弄到小地方去做常务副市长,已是一降再降,如果不是当事人出了状况,组织上是绝对不可能做这样的安排的。

降职外调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乔不群离开桃林时,也就低调行事,尾巴夹得紧紧的。

那是周六上午,大院里很安静,不像上班之日,人来车往,熙熙攘攘。

坐的还是小左的车,另有秘书小白作陪,此外再没其他任何人。

赵小勇倒是说过,要来送行,只是乔不群没告诉他具体出行时间。

朝阳正在升起,乔不群望一眼阳光下的办公大楼,心内五味俱全,感慨万千。

二十年的时间,自己一直待在这栋大楼里,如今人到中年,却要与它告别,背井离乡,到外地去就职,还真有些舍不得。

可舍不得也要舍得,人在官场,身不由己,谁也不可能摆脱命运的安排,只能按照命里注定的人生轨迹一路前行。

又莫名地想起那年政府研究室快撤销时秦淮河说过的话:做事靠智商,做人靠情商,做官靠政商,在政界上行走,不好好自我改造,努力提高政商,绝对不可能有所作为。

这么多年下来,在不断的自我改造过程中,自己的政商似乎也跟着得到一定提高,才一步步做到政府领导高位,多少算是有了些造化。

又因这政商还没提高到应有的高度,总欠那么点火候,眼看就要修成正果,又功亏一篑,败走麦城。

这么感慨着,乔不群挪开步子,朝已发动的小车走去。

忽听市级楼那边响起鞭炮声,震耳欲聋。

炮响不见得就是喜事,桃林人爱热闹,逢喜遇丧都喜欢放鞭炮,禁炮禁了好多回也没禁成。

当然不可能是欢送你乔不群的,你又不是荣升,恐怕没谁愿意花鞭炮钱。

征得乔不群同意,小左开了车里的音响。

正好是那首《中华民谣》: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我在风雨之后。

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大雁飞过菊花插满头。

时光的背影如此悠悠,往日的岁月又上心头。

朝来夕去的人海中,远方的人向你挥挥手。

南北的路你要走一走,千万条路你千万莫回头…… 这让乔不群一下子联想起多年前,在一家音乐茶座里与李雨潺同听此曲时的情形,心头又是一番喟叹。

是啊,人生如旅,朝来夕去,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这是随便什么人都逃不掉的铁律,无论你大贵大富,还是卑微如蚁。

不觉间,小车已经出城,上了一条国道。

乔不群前去就任的地方在桃林西北方向,是省内最偏远的地市,没通高速公路,只有国道可行。

说是国道,其实逼仄狭窄,勉强够省道的规格。

好在车子不多,路面也平坦,跑起来还舒服。

很快就要出桃林地界了,车过一处狭长山谷,两旁林木茂密,溪水潺潺。

西出阳关无故人。

乔不群脑袋里冒出王维的阳关三叠,略觉有些伤感,让小左停车,走了下去。

如今已非千多年前的唐朝,交通发达,通讯先进,你伤感得也太没道理了。

乔不群自嘲着,面对绿水青山,踢踢腿,阔阔胸,做几个深呼吸,果然很快将阳关三叠置于脑后。

忽然一阵风至,乔不群翕翕鼻翼,闻到一阵浓郁的香味。

那是乔不群熟悉而久违的桅子花香。

循着风向望去,对面溪岸上方摇曳着半坡桅子树,黄花正艳。

坡下隐约有条石板小路,蜿蜓而上,直入桅子花开之处。

闻着花香,乔不群举步上前,跨过溪间木桥,沿幽幽石板路,朝坡上走去。

小白留下小左守车,快步追上乔不群。

来到桅子树下,花香更浓。

闻香忆故人,乔不群默念着李雨潺,只恨见花不见人,心头怅惘。

茫然四顾,桅子深处似有檐角翘立。

一路寻过去,原来是一座凉亭。

抬步入亭,发现亭后还有一处高坡,坡上古木森森,半掩着数座青砖碧瓦建筑。

乔不群知道到了哪里,没有犹豫,躬身往坡上走去。

到得近前,正是古色古香的寺庙,大门上方写着碧崖寺三个字。

抬步迈入寺内,宽宽阔阔的院落,菩提悄立,墨竹轻摇,蝉声如缕。

也许是地处偏僻,寺里香客寥寥,略显清寂。

乔不群不信佛,却还是从身上掏出一张百元钞票,投进功德箱里。

又买了香蜡,供到香案上,给堂上的佛像鞠了三个躬,愿佛祖庇护,前程无碍。

同时也请佛祖大慈大悲,保佑养育了自己四十多年的桃林百姓,丰衣足食,平安万福。

乔不群又烧香又拜佛,煞有介事的样子,闲着的小白开始还觉得好笑,后来也受感染,购香点蜡,上前敬过菩萨。

两位正在礼佛祷告,忽有婀娜身影自一旁飘然而过。

出售香蜡的小师傅朝那身影跟过去,一边唤了一声愚禅师傅。

小师傅的声音很轻,轻得就像蚊虫叫一样。

可寺里安静,乔不群耳又尖,以为小师傅叫的是雨潺师傅,心头一动,忙掉过头去。

可那婀娜身影只在厅柱旁晃了晃,便绰绰约约,向后堂飘然而去。

乔不群很是惊异,那身段,那侧影,明明就是李雨潺无疑,尽管缁衣缁帽,尼服于身。

只是李雨潺分明下了广东,怎么又会出家为尼,突然出现在这碧崖寺里呢?乔不群往前迈了两步,欲追上去,倏忽间,那身影已隐入后堂,杳然无迹。

乔不群不甘心,低首问旁边的老和尚:“刚才那女师傅经过此处,小师傅叫了她一声雨潺师傅,她也是寺里的师傅吗?”老和尚说:“那不是雨潺师傅,是愚禅师傅,愚顽的愚,禅宗的禅。

”乔不群哦一声,说:“您这不是寺庙吗?怎么有僧又有尼?”老和尚笑笑说:“施主到咱碧崖寺来得不多吧?您有所不知,这就是碧崖寺不同于别处的地方,寺旁有庵,庵与寺连,僧住寺,尼住庵,又可共同打理佛事,以侍奉山下来的善男信女。

” 乔不群想起那次在庐山,论到桃林城外的青云寺,李雨潺也说过寺旁有庵的话。

莫非她早有出家念头,去广东陪伴母亲只是个幌子,真正目的则是虔心向佛,寄身于这方外世界?果真如此,刚才那位女师傅应该就是她了,只不过是谐雨潺之音,取了个愚禅法号。

正心存疑虑,要问个明白,刚好有香客进来,老和尚已别转头去。

乔不群不再纠缠老和尚,悻悻然低头退下。

可他心里没法放下愚禅师傅。

恍惚间总觉得愚禅师傅就是李雨潺,尽管只瞟见侧影,没看清正面。

还有她那轻盈的步伐,也是乔不群再熟悉不过的。

若是李雨潺,她为什么又不理睬你呢?你和小白就站在堂前,她还能认不出来? 当然感觉仅仅是感觉,也许是你太想念李雨潺了,见了个与李雨潺气质有些相似的愚禅师傅,以为就是李雨潺本人。

只是你记念着李雨潺,就有与她相似的愚禅师傅飘然出现在面前,这也太巧了点吧? 还有那愚禅的法号,也挺有意思的。

禅是智慧和觉悟的意思,前面冠以愚字,彼此似乎矛盾,实则深意存焉。

想世间之人,也实在太聪明了,总自以为多了不起,什么都敢想,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做,连上天都不放在眼里,说什么人定胜天。

其实这不过是自作聪明,往往从聪明出发,最后只能抵达愚蠢,误人又误己。

假如反过来,大家都愚一点,笨一点,傻一点,不要太过聪明,凡事有所顾忌,有所收敛,有所为,有所不为,也许我们就不会自鸣得意,自以为是,自作自受,自食其果。

怪不得圣人要说大智若愚,还说智可及,愚不可及,原来愚才是最高的智慧和觉悟。

想到这里,乔不群又暗笑起自己来。

从一个法号,又生出这么多的感慨,你这是不是也是自作聪明?还是少自作聪明,甘做愚人好。

至于愚禅二字到底是不是乔不群所理解的这个意思,恐怕只有愚禅师傅本人才有解释权。

这么无声地慨叹着,抬腿要出寺门时,又发现门旁的菩提树后还有条小门。

乔不群掉过头,走了进去。

里面是一片不大的空地,有小路逶迤通向后山。

山上绿竹成林,竹林背后则是壁立高崖,紫云如袂。

乔不群正徜徉之际,猛然间,云崖上似有婀娜身影晃悠,仿佛就是刚才见过的愚禅师傅。

乔不群又惊又喜,恨不得身生双翼,立刻飞上高崖,靠近那妙曼身影。

然而乔不群刚闪过此念,再定睛细瞧,那身影已消失得了无踪迹,不知去向。

境由心生,是不是自己花了眼,起了幻觉?乔不群疑惑着,不由自主迈步上前,穿过空地,走进竹林,往崖上攀去。

好不容易上得高崖,才发觉路尽崖断,断崖另一边竟是刀削斧劈般的绝壁。

绝壁下有万丈深渊,令人目眩,不寒而栗。

好在绝壁前围了石栏,不会有什么危险。

手扶石栏,极目望去,远近高低的山峦层层叠叠,宛若汹涌的波涛般,很是壮观。

乔不群惊奇不已,想不到能在碧崖寺后山上,收获到这份意外风景。

怪不得毛泽东要说,无限风光在险峰。

在石栏旁伫立良久,面对浩瀚无边的大自然,乔不群变得异常坦然平静,竟然可以不思不想,已然忘记自身的存在,仿佛自己已变成一座山峰,一块青崖,一棵树木,或是一抹似有似无的雾岚。

甚至什么都不是,早已完完全全融化在大自然里,就像一滴水融入大海,消失得无声无息,不留任何痕迹。

直到身上被风吹得发凉,猛然打一个冷战,乔不群这才意识到该下山了。

转过身去,只见不远处的石壁上刻有凌云崖三个字,笔锋雄健,入木三分。

更有意思的还是旁边两句话: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下山回到车上,这两句话仍在乔不群脑袋里萦绕着,挥之不去。

人生在世,又有谁不在发上等愿?发上等愿,能结中等缘,享下等福,已经很不错了,只怕种的西瓜,结的芝麻,甚至什么都不结,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至于想处身于高处平处宽处,更不好说了,芸芸众生,大部分人都只能容身低处窄处凸凹不平处,难有太大作为。

小车已出桃林地界好远,行驶在邻市地面上。

车前的路越发狭窄,让乔不群不禁想起自己的仕途,本来越走越宽阔,忽然一个转折,又到了窄处。

看来人想向宽处行,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世间路千条万条,别说选择起来困难,更多的时候还由不得你去选择,命运似乎早就给你安排好了,你想走宽处,等着你的却是窄处。

脚下的路由不得自己,可你心头还有一条路,那则是你的自由了,你可以走出一条宽宽阔阔的心路来。

乔不群想起宽心一词,心都可以宽,心路自然亦可越走越宽。

这么想着,乔不群心头豁然开朗,连眼前的路似乎也不再那么狭窄了。

&lt完&gt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绯闻恋人

十八线女星秦郁绝接下一个恋爱综艺,经纪人替她挑选了位素人扮演假男友。 签合同那天,她来到办公室,推门看见位男人慵懒地靠桌而立,指尖一点猩红映亮漆黑的眼底。 气质放浪不羁,眼梢带着些散漫与恣意。 看样子,应该是自己那位假男友。 秦郁绝放下合同:综艺结束之后就分手,没意见的话就签吧。 男人稍顿,接着掐灭指尖的烟,慢条斯理地捏起那份恋爱合同,扫了一眼后突地低笑着道:好。 名字刚签下,经纪人带着真/

咬痕

1. 秦楼从小就像个疯子,人人畏怕。只有一个人不怕,还帮他关住了心底的魔鬼。 后来女孩儿成了秦楼的初恋。 再后来,女孩儿死了。 秦楼更疯得无法无天。 直到一个和初恋神似的女人出现。 2. 秦情自从做了秦楼助理,每天工作以外还要应付嘲讽三千遍: 秦总只是把你当替身。 你根本不知道秦楼有多爱宋书,比起宋书,你什么都不算! 给别人当替身啊,你真可怜。 秦情配合得很,每每低垂着眼,泫然欲泣。 没关/

离婚前我失忆了

董桑被一场车祸送进了医院,醒来后发现自己不仅失忆了,还多了个帅气的特警老公谢亦,全方位多方面地照顾着她,让她很是过了一段美滋滋的日子 但是很快,她就发现自己曾经向谢亦提出过离婚申请,两人婚后感情不和,婚前也毫无缘分,全凭她一人苦追 对方之所以到现在还陪伴着她,完全是因为她失忆了,责任心让他不能在这种时候离开 得知了这一点,自觉善解人意的董桑立刻对谢亦提出了二度离婚申请,并且贴心地把理由从你/

皇后妩媚动人

穆温烟自幼生的娇妍粉润,长大后更是妩媚妖娆,十四岁入宫为后,深得皇帝宠爱,有关妖后的传言肆起。 然而 这一切只是假象。 一天,穆温烟一脚路滑,不小心撞坏了脑袋,一觉醒来,只有三岁半孩子的神智。 于是,后宫的画风变成了这样: 皇后可怜巴巴的揪着帝王龙袍,嘤嘤嘤,淑妃不让我吃桂花糕,她坏! 以前的皇后稳重冷静,对待后宫妃嫔表面上大度容忍,与皇帝相敬如宾。 现在的皇后娇娇滴滴,每晚都抱着皇帝不撒/

皇妾

文案: 田甜名字虽然甜,却是个命苦的。 十岁死了亲娘,爹讨了个后老婆,还生了个弟弟。 家里后娘明的暗的故意给她使绊子,她忍气吞声埋头做活,却换来个被发卖的下场 她的买主是个结巴,她嫁给他做了个小妾。 后来他成了每个人口中的万岁爷 小甜文呀~ 内容标签:励志人生 甜文 主角:田甜 ┃ 配角:叶知秋 ┃ 其它:甜文、齁人 /

七零真千金五岁半

苏沁沁从小生长在乡下,白棉布裙,脚踝纤细伶仃,一双眼睛顾盼生辉。 她十二岁时救下从城里来的那位少爷,盛祈傲慢地上了车,让她等着他接她,会给她滔天富贵。 然而,人没等来,苏沁沁却被卖到山里,被迫嫁给了老光棍,不出一年,被虐待致死。要嫁给盛祈的反而成了堂姐童芷, 死后的苏沁沁才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是《八零娇娇女》中的土著女主,而堂姐童芷是个穿书者,夺走了自己所有气运。 重生回到五岁这一年,/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