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四回 绝谷中(2/3)

里一阵响声,仿佛那怪物从水里跳出来似的。

董子宁更是吓得六神无主,只有闭目等死。

心想:既然是怪物,自己是怎么也逃不了它的利爪的。

良久,既听不见怪物走近自己的声音,也听不到怪叫,连水响声也没有了。

董子宁感到奇怪,难道这怪物发了善心,不来吃我?还是这怪物根本不会害人,悄悄地走了?他睁大眼睛,朝岩洞里望去。

只见岩洞里黑沉沉的,什么也看不见,更听不到什么响动。

董子宁又暗想:难道不是怪物?他胆子渐渐地壮起来,举着火把,想到潭边看看是什么作怪。

不弄清楚,自己怎么能在这岩洞里住下来?他在火光下向潭中望去,只见几双眼睛在水中定定地望着火光,动也不动。

董子宁初时吓了一跳:“呵呀!果然是怪物,还不只一个呢!”手中的火把险些跌落下来。

他定定神再看,不由哑然失笑:“噢!哪里是什么怪物,是几只娃娃鱼。

这种怪鱼,在武夷山的溪边小石洞里也有。

怪不得它们见火光骤亮,吓得在平里乱爬乱跑,我还以为是怪物跳出来吃自己哩!这真是世上本无事,庸人自忧之。

”董子宁这才放心地转回上面岩洞里。

两天后,董子宁发现自己浑身的鞭伤和荆棘划破的伤痕完全好了,奇异的竟没半点伤疤留下,浑身肌肉更光滑,坚实和富于弹性。

他以为是甘氏老夫人那“追命还魂金丹”的功效。

董子宁暗想:韦妈妈的九转金创还魂丹,是治内外伤的特效神药;而甘氏老夫人的追命还魂金丹,便是医治外伤灵药了,竟能使人半点也不留疤痕,身体比以前更光滑、坚实。

他哪里知道,医好他浑身疤痕的是那岩洞里的深潭水。

这潭水不知含了什么矿物质,董子宁早晚在那里洗面,同时还曾跳下潭水中将一身汗、血痕和污垢洗得干干净净,感到浑身舒服。

第三天,董子宁自问自己的体力已恢复了。

所谓恢复,也不过如常人一般的体力罢了,毫无半点内劲。

他想:现在我可以去推动那块石头了吧?他点燃火把,满怀希望地爬到那小洞口,双手出尽全力,以为准一推而开,谁知那块大石半点也不动。

他咬着牙推了几次,简直如蚍蜉撼树似的。

他绝望了,看来,我董子宁不饿死,也必老死在这岩洞里了。

他凄然绝望地转回山谷的洞口,呆呆地坐着,失神地望着深谷中乱石草丛。

突然,从他怀中滚出一件小小的黄澄澄有东西,“叮当”一声,碰在地面的岩石上。

他一看,原来是铜制的马铃铛。

他一下又怔住了,这是小魔女那一天在山道上将它当暗器向他发射,给他开了个玩笑。

他从地上拾起,喜欢这马铃制作精细有趣,便带在身上。

以后,与小魔女接触多了。

特别是小魔女离开后,这个马铃更有纪念意义了,更是日夜随身,不时拿出来观赏。

现在这个小小的铜马铃,却引起了他千般感触,万般愁思,他本想这一次去云南探望小魔女,了却了这一段缘份,现在却不可能了!不禁长叹一声说:“白小姐呵白小姐,我董子宁再也不能去看你了!辜负了你一片情意。

”他更想起了自己再也不能北上寻亲。

一想到那渺茫不知音讯下落的父母,可能还在世上四处找寻自己,他们哪里知道我困在这绝谷中?既然我迟早都要死在这里,不如现在早点了结算了。

想罢,董子宁一头朝石壁撞击,“咚”地一声,他给石壁反震开来,跌在地上,感到眼前金星乱飞,痛彻入心,再也无力爬起来。

等到他再次想向石壁撞去时,蓦然看见自己刚才用头撞去的地方,有一块如拳头大的小石块从石壁上掉了下来,露出一个黑黝黝的小洞孔。

他不由一怔,心想:难道这里又是一处岩洞的洞口?叫自己无意中撞开了?要是洞口,说不定它可以通到深谷外的一个岩洞哩!这真是天无绝人之路。

董子宁登时大喜,竟忘掉了自己头上还在发痛,急急伸手到小洞孔里,去搬开其他封住洞口的石块。

他用力一抽,果然一块小石头又给他抽了下来。

显然是有人用石块封闭这一洞口的,用灰土糊起来,做得与四周石壁一模一样,叫人不易发现。

不久,洞口越撬越大,摸到二尺宽,一尺高时,再也撬不大了,四周尽是坚硬如铁的岩石。

董子宁伸手到里面探了一下,碰到一个小小的木箱子,便将它拿了出来,丢在脚下,再伸手进去试探这小洞口有多深,谁知触手处尽是坚硬的岩石。

原来这根本不是什么岩洞口,只是石壁上的一个石龛罢了,深不到二尺,显然是专门为藏这个小木箱而凿的,然后用碎石、灰土将它封闭起来。

这个小木箱子,也不知是哪一位古人在哪一个朝代收藏起来的,年久日深,灰土已失去了粘性,给董子宁用头一撞,就撞落了一块石头,暴露了这一秘密。

董子宁又一次陷入绝望,无力支撑身体,颓丧地坐下,看着小木箱子怔怔地发呆。

这个小木箱制作异常精致,用名贵坚硬的柚木制成,上下四角用白银包角,一把生满了铜绿的小锁,将箱子锁起来。

显然它里面藏有什么希世珍宝。

董子宁心想:就算里面藏有价值连城的希世奇宝,我在这里不能出去,又有何用?倒不如有一箱干粮来得实用。

虽然这样,董子宁还是想看看里面装的什么宝贝。

他扭开那把小铜锁,这把小铜锁因年久日深,应手而落,不费吹灰之力。

董子宁打开箱子一看,更是愕异,它里面装的根本不是什么稀世珍宝,只不过是两部线装的古书罢了,绢质的书面已起霉点、变质,看来收藏的年代很久很久了。

董子宁奇异:这两部是什么书呢?它值得这般地珍藏?藏在这绝谷的岩洞里还不算,还要把它密封在石龛里?不禁拿起一部来看,翻开绢皮书面,第一页写着四个篆体字:《剑术精髓》。

董子宁不禁苦笑一下,自语说,“我内力全无,这书对别人来说,可以说是无价之宝,对我来说,又有什么用?看了叫人伤感。

”他丢下《剑术精髓》,又拿起第二部看,封面端端正正也写着四个篆体字:《神功秘笈》。

董子宁暗想:什么神功秘笈?便略略翻了一下,书里有字有画,其中还有二十幅人体经脉的走向图。

原来这是一部练气功的书。

董子宁又苦笑道:“练气功,各家各派都会,只不过各家各门所练的方式不同罢了!这书对我更没用,除非是松月禅师所说的《九阳真经》,才可以使我在短期内完全恢复内力。

要练气功,我何不练玄武派的‘玄冥太极内功’?又何必去练其它的?”当他看到扉页上的一行楷书时,上面写着:“此乃武林盖世神功,千万不可外泄,以免招来横祸,慎之!”下面落款是:“甘修竹书。

” 董子宁疑惑:甘修竹是什么人?武林中可从来也没有人提到,要是他有盖世神功,江湖中还不流传下来?如少林寺的达摩禅师,武当山的开山祖师张三峰,终南山的全真教主王重阳,他们才具有深奥莫测的盖世神功,哪有甘修竹的?再说上乘内功,当今为武林人士之所推崇的只有三种:一是少林寺“易筋经”,二是武林中传闻的“太乙真经”;再一种便是已经失传三百年的“九阳真经”了。

哪有这“神功秘笈”的?这不过是炫耀本门的内功,以为别派所不及罢了!当今武林各门派,又何尝不称自己本门派的武功为上乘武功?象峨嵋派的玉清道长,称自己的剑术为“神剑”哩!这“神剑”招式,半点也伤害不了小魔女的姑姑,反而败在小魔女姑姑的流云飞袖之下,别说比不上凤女恢的剑术。

恐怕连自已的大师伯也不及,这算什么“神剑”了? 董子宁没心思再看书中内容,翻到最后一页。

只见最后一页的页头上写着几行蝇头般的小字,这么写着:“欲达神功佳境,必须心似白纸,胸如深渊,身若空谷。

有内力者,切忌强练,否则走火入魔,终身残废。

戒之!慎之!” 董子宁愕然不解,心似白纸,胸如深渊,身若空谷,怎样理会?有内力之人,还不可强练?难道没内力之人,倒可练了?这本练气功之书,别不是左道旁门吧?他再继续看下去:“欲神功告成,需在密不透风之密室中,不使真气外泄,而能全部回到体内,反复多次。

此着凶险异常,尤其慎之。

”下面落款是“甘维琪字”。

董子宁看了更是疑惑不解。

在密不透风的密室中练,那不把自己闷死了?还练什么气功的?这落款怎么又不是甘修竹了?变成了甘维琪?这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看字迹不同,显然是两个人。

他们是什么关系?是兄弟达是父子?这甘维琪,也从来没有人说过。

董子宁不再看了。

将书丢进木箱里,起身踱出洞口,他幻想能在这绝谷中意外发现有一条可以走出去的道路。

可是这狭长的绝谷四周,依然是石壁千仞,除非是神仙,能腾云驾雾,才可以飞出去。

他想到自己不久死在这里,身躯为虫蚁所噬,变成森森白骨一副,不禁怆然。

一声长叹,他又转回岩洞依壁坐下。

往往一个人自杀不死,便不想再自尽了,董子宁也是如此。

他一眼又看见那一部《神功秘笈》,心想:甘维淇说,有内力者,切忌强练,我没内力,是不是可以练练呢?我既然无事可做,何不练此气功?这总比无聊地坐着等死的强。

我迟早都要死在这里了,管它旁门左道和什么走火入魔,终身残废,以它来打发日子吧! 董子宁又重新拿起《神功秘笈》,翻开第一页看。

第一页是一幅手太阴肺经的走向图。

有这一经脉的各处穴位,自中焦而出,从胸走手,左右共二十二穴。

董子宁对这些穴位太熟悉了,闭目也可以知道在手臂的什么部位。

图旁有说明和注解,是调气运息之法,说练此人阴肺经,应寅时而练,朝南盘腿而坐,屏弃一切杂念,心如静水,闭气不息七遍,引颈咽气顺之,使意到、气到,力随气生。

此外还有练这经脉的口诀和凝神聚气的方法方式。

原来《神功秘笈》的二十幅图,每一幅便是一路经脉图,从十二经脉到奇经八脉,都有注解、口诀和练气的方法。

董子宁依书而练,练了两天后,便感到一股寒气从手指的少商穴位侵入,沿着经脉经云门到中府,而转入肺部,直至中焦,通体顿生凉意。

精神为之一震:显然是练成了。

董子宁又翻开第二页来看,心下愕然:咦!怎么不是手阳明大肠经了?而是奇经八脉中的阳跷脉?是不是弄错了?这是练气功的一道最难练的奇脉。

一般练气功的人,都是从十二经脉练起,一阴一阳,循环渐进,阴阳相辅。

等到十二经脉练成后,再练奇经八脉。

不然,便会走火入魔,变成终身残废。

看来这《神功秘笈》真是异乎寻常,不同一般,是一部旁门左道的练功书。

董子宁转而想,所谓旁门左道,不外乎不按常规,另辟专径练功,为武林中人士视为异物罢了。

正象中原武林人士视碧云峰人为邪教一样,我又何必以世俗的目光去看这部《神功秘笈》?我既然迟早都要死在这里,管它什么走火入魔、终身残废的?为练功而死,不强于自杀?于是董子宁将自己的生死置于度外,依《神功秘笈》的次序而练。

这阳跷经脉足足练了两个多月,才稍有成效,董子宁感到一股热炎之气,从脚后跟的仆参穴流遍浑身,直冲面部各穴位沿头顶而到脑后,这时,外面已是初冬,北风呼呼,绝谷岩洞里比外面更为寒冷。

而董子宁因练了阳跷脉,不但不感到寒冷,反而感到炎热难禁。

而这时,绝谷中的山稔子早已吃完,他只好到那深潭中捕捉娃娃鱼当粮食。

山稔子能补血旺气,而娃娃鱼更是滋阴补阳的上品,这两样对董子宁练《神功秘笈》更有益处。

董子宁练了半年时光,渐渐感到自己身体起了明显的变化,精神倍添,内力也凝聚了,不象以往行动一下就感到软弱无力,略略到谷底搬动一些枯枝、柴草,便感到上气不接下气。

有一次,他试从一株树上攀折一支较粗的枯枝,这手腕粗的树枝居然叫他一折而断。

这明显地告诉他:他内力恢复了。

董子宁又惊讶又兴奋,暗说:“我真的恢复了内力么?”他又去搬动一块石头,一运气,石头应手而起。

他顿时大喜过望,原来我真的恢复内力了。

不用等四、五十年。

这《神功秘笈》真是一部奇书。

有了它,我又何必去盼那失传了几百年的《九阳真经》?一心一意地练神功不更好?他回到岩洞,虔诚地朝《神功秘笈》拜了三拜,心无旁念,全神贯注日夜苦练。

董子宁怎么也不会想到,他所练的《神功秘笈》,正是松月禅师所说的《九阳真经》。

三百多年前,甘氏的祖先是甘修竹,在金兵入侵中原的混乱中,凭自己的轻功和机敏,从少林寺窃取了这部《九阳真经》后,一直深藏隐居在深山老林中,将这部真经一字不漏地背诵下来,铭刻在心,然后又默写出来,对照一下,全无错漏,然后将《九阳真经》撕成碎片,烧成灰烬,抛落大海中,将自己默写出的《九阳真经》,添上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取名为《神功秘笈》,所以少林寺历代高僧,四处寻找《九阳真经》,全无下落,原因在此。

甘修竹又秘密地迁来人迹罕到的桂黔边上的荒山峻岭中,在沉崖落魂山找到了这一秘密岩洞,化装为当地山民,结庐而居,安家立业,娶妻生子。

繁衍下来。

由于甘修竹本身已具深厚的内功,再练九阳真经上的气功,本身的真气与练来的九阳真气相抵触,弄得他气息不顺。

而他又急于求成,一下走火入魔,造成半身不遂,虽有绝世神功,人已残废,行动不得,抱恨不已,临终前他诚戒后人,有内力者,切忌强练,练到神功中的三、四成,感到气息不顺,便不能再练下去了。

谁知第二代又重蹈复辙,功没练成,又成了残废。

第三代甘维琪,凭自己的天聪和毅力,练到了神功的六成,这六成九阳真功,已使他能摘叶飞花伤人,挥绸成刀取人性命,武功罕世少有。

由于他遵循祖父的教导,既不与武林人士来往,更不轻易显露武功。

一旦显示出来,必杀人灭口,不容对方有一人逃生,泄露自己的真相。

正所谓学武之人,绝无止境。

他练到神功的六成后,并不心满意足,仍日夜苦练,一时不慎,又走火入魔,烧断了三焦,因此在《神功秘笈》的最后,写上了自己的教训,连同他甘家的《剑术精髓》,一并藏入这小木箱子里,深藏在这洞中之洞的石龛上,再不轻易传示后人。

同时将自己的武功,绘成图形,刻在石洞的石壁上,口传身授,只有在自己临终之前,才将洞中之洞的秘密告诉后人,甘氏后人凭前人口传身授的武功(其实是九阳真经中的四、五成功夫),足以傲视武林,横行江湖了。

由于甘氏后人遵循祖训,不与中原武林人士交往,所以在武林中,极少有人知道甘家的武功。

他们要采取行动,住往蒙了面孔,一旦交手,绝不容情,令黑道上的人物闻风丧胆。

到了甘氏的第五代祖先甘震宇,突遭横死,这洞中之洞和这两部奇书的秘密,便再无人知道了。

从此以后,甘氏后人只知前洞石壁上的武功,而不知洞中有洞,更不知道后洞绝谷岩洞口的石壁上,秘密藏着这两部武功秘笈。

董子宁为甘骥所逼,无意中撞开了这洞中之洞的小洞口。

在自杀时,又无意撞在这秘藏奇书的石龛封闭处,发现了这两部武林中的珍宝,恰恰董子宁的武功为化功丹化去,内力全无,武功全废,正象甘维琪所要求的:“心似白纸,胸如深渊,身若空谷”。

心似白纸,可以任意练什么武功,不受限制;胸如深渊,可汇集大地百川之水;身若空谷,可容纳天地之气。

所以董子宁练起九阳真经来,九阳真气在他体内不受原有内力的阻挡,源源而入,当九阳真气充溢十二经脉后,又流溢到奇经八脉中储存起来。

十二经脉如河涌,奇经八脉似湖泊,它可以储存容纳源源不断的真气涌入。

所以《九阳真经》中的第二页便练奇经八脉中阳跷脉,以便打开这一湖泊。

好储存、容纳其气的涌入。

目前董子宁只练了半年。

九阳真气不算充裕。

但这半年,足以使甘氏子孙相形见拙了。

这是董子宁的巧合,也是他的奇缘,非人力所为,更是甘氏祖先所想不到的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我在古代开书铺(穿书)

【佛系种田文,轻松日常暖向,感情流,美食出没】 【温文尔雅美人受x高冷腹黑醋精攻,修罗场预警】 厨师长苏遥穿成了在京待考的同名文弱举子。 面对书中即将到来的谋反宫变政斗,手握炮灰剧本的苏遥果断收拾铺盖:考什么考?继承家产不香么? 苏家有祖传小书铺一间,经史典籍并传奇话本一起卖,苏遥从此过上收收稿,卖卖书,赚赚钱,喝喝茶,发发呆的养生日常。 只有一名最赚钱的写手大大十分难缠,高冷刻薄,刁钻尖/

我家爱豆的马甲又掉了

时飞在完美的完成多个穿越任务后,凑足积分带着一堆穿越时学习的技能回到自己的世界了。 回来后时飞的目标就是每天吃喝睡做个躺赢的人生,无聊时就画个画,弄个设计,写个书,当个黑客又或者给哪个得了绝症的人治个病。 兴趣来了就去参加一下选秀比赛,再去娱乐圈拿个最佳新人表演奖之类。 一不小心好像马甲就越来越多了,本来对这样的人生非常的满意。 直到有一天,时飞在给粉丝签名时一不小心把笔名签出来了。 粉丝/

听说月光找到了海洋

在海边长大,美得像海妖一样的姑娘苏眉,从第一眼见到陆海洋,就被他吸引。他家境贫寒却有骨气、他对她冷冰冰却对一只流浪猫倾注所有感情,他的种种让她一往情深。为了引起他的注意,她用尽万般心思。只是她的万般心思在家境贫寒的陆海洋眼里成了挑衅和羞辱,为了自己可怜的自尊,陆海洋制造了一场意外。究竟是一场怎样的意外让两人从此天各一方,甚至让陆海洋换了脸,换了身分? 对苏眉来说,如果陆海洋像一阵捕捉不到的/

我靠美颜稳住天下

1. 顾元白穿成了耽美文中存在感稀薄的病弱皇帝,皇帝是个背景板,全文都在讲着摄政王和京城第一美人的掌权史和相恋。 顾野心勃勃元白:我笑了。 他都是皇帝了,怎么可以不掌权天下,不去开疆扩土名留青史呢? 2. 这一日,暗藏熊熊野心的当今大将军之子、未来摄政王薛远,头次随着父亲进了宫。在人之后抬头一看,却瞥见了这年轻天子的容颜。 天生反骨的薛远唇角一勾,轻蔑地想,这小皇帝怎么长得比娘们还漂亮? /

偏执boss全都是我男朋友(快穿)

原名:《黑化boss全都是我男朋友》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倘若我不曾见过太阳)。] 苏镜言是n本恐怖小说里的npc,所扮演的每一个角色,都是万人迷,集万千宠爱于一生。 就像是人间的皎月,上帝的宠儿,所有人都恨不得捧上自己的心,博他一笑。 穿越者爱他,重生者爱他,轮回者爱他,就连隐藏在黑暗里的撒旦都爱他。 他人即地狱,而你,是我的人间。 苏镜言是个万人迷,而他对自己的男朋友很满意,但是奇怪的/

重生之网红侦探

程慕瑾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带着系统穿回来了,回来后她发现自己重生到了好友被拐卖的那一天,为了改变好友后来悲惨的命运,她只能带着系统成为一名侦探。于是她成为了网络上有名的侦探,别的网红都在带货,她却在给网友科普安全知识。 微博账号侦探老少女发布了XXX系列案件告破,逝者安息的消息。众人对于这条信息都是不相信的,这个案子已经十几年了,还没有找到凶手,现在一个微博博主说这个案子已经破了?呵,又是一个/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