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五十八章 靖难之役(1/3)

宁王醉了一夜,次日振作精神,上疏朝廷,表中自旌其忠,声言说降燕王、平息战祸之功,至于先前怠慢之举,也愿受朝廷惩戒。

又说大宁塞外荒城,襟山连海,扼守辽东咽喉,乃是鞑虏南下必经之地。

宁王身为藩王,不惧风霜,愿受苦寒,希望朝廷不念旧恶,使其继续帅军守城、将功赎罪云云。

宁王文采丰茂,一封奏章写得恳切动人,自觉足以打动朱允炆,使其逃脱削藩大网。

而后又写一封书信送给李景隆,述说燕王愿降,劝其暂缓进攻北平。

宁王一边表奏邀功,一边不忘软禁妹子。

朱微困在王府,终日弹琴,消解愁苦,宁王夫妇前来,她也闭门不见。

宁王知她心怀怨恨,可也并不放在心上,只对妻子说道:“她少不更事,终有一日会明白我的苦衷。

等这一阵子过去,我再好好教导她,当初先帝将她许给耿璇,重修前约固然是好,倘若不谐,我启禀圣上、再谋良配,公侯子弟多的是,我就不信没有一个能入她的法眼。

” 燕王仿佛认命,素服便帽,骑马挟弓,令人提着酒壶骑马跟从,日日前往城郊射猎取乐。

他箭术神准,上落飞雁,下殛狡兔,所得猎物,就地烧烤,饮酒吃肉,甚是粗犷豪迈。

大宁守军,既有北方汉军,也有朵颜三卫。

三卫出自辽东蒙古诸部,原本追随蒙元大汗,后因蓝玉北伐,击破蒙元汗庭,诸部无所归依,为朱元璋收服,以夷制夷,拱卫大宁。

若干年下来,反而成抗击蒙元的屏障。

宁王得知燕王出城射猎,面子上不好阻拦,下令三卫之一的朵颜部派遣精骑环伺尾随,名为护卫,实为监视。

三卫铁骑万余,蛮夷风气犹存,精于骑射,崇尚勇士。

起初奉命监视,但见燕王身手,将帅以下无不佩服。

燕王射中猎物,众军尽皆喝彩,燕王趁势邀请骑兵头目,幕天席地,燃起篝火,一同饮酒吃肉,殊无上下之分,喝到痛快处,放歌起舞,欢笑喧天。

众骑士回到部落,无不称赞燕王英雄了得。

各部男女闻言好奇,各寻借口前来探看,但见燕王雄武豪迈,无不心生佩服,好事之辈私下里将他与宁王比较。

宁王雅好音乐诗文,常以名士自居,打心眼里瞧不上这些蒙古骑士。

有时高兴起来,当众弹琴鼓瑟,所奏中土雅乐,不合蒙古风俗,好比对蛮牛而鼓清角之操,众将士面上不说,心里不以为然。

宁王不知众人心思,反而以此为傲,心想:“古有大舜舞干戚而服三苗,如今本王用中土之乐教化你们这些塞外蛮夷,大可比美先贤,成就一段佳话。

” 朱鉴老成持重,见燕王与三卫骑兵厮混,心中生出疑虑,暗中禀告宁王:“燕王每日狩猎,常与朵颜骑士交游,饮酒欢歌,亲密无间;若不加以制止,恐怕生出异变。

” 宁王不以为意,说道:“君子之道,正心守性,田猎滥饮,本是堕落之道。

燕王前途无望,所以放浪形骸、不知廉耻;若他一本正经,深居简出,反要多加提防。

” “王爷言之成理。

”朱鉴说道,“可是朵颜三卫野性未驯,倘若受了燕王的挑拨如何是好?”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宁王说道,“我在大宁经营多年,尚且难以将朵颜三卫驯服,燕王才来几天,人单式微,又岂能招纳三卫替他出力?” 朱鉴叹道:“燕王雄才大略,绝非甘心蛰伏之辈。

” “他雄才大略,本王就是才识浅薄?”宁王甚感不快,“当初先帝如何评断我和燕王?” “这个……”朱鉴额头见汗,“先帝常说,燕王善战、宁王善谋。

” 宁王道:“先帝法眼如炬。

临阵决胜,燕王高我一筹,至于谋算深长,本王略胜三分。

燕王真要对我不利,当初就该纵兵来攻,何苦单人匹马将我妹子送来,他就不怕我当场翻脸,将他扣下押送朝廷?” “王爷谋虑深远,属下拍马不及。

”朱鉴犹不死心,“我才得到消息,燕军已然退回松亭关,军中首脑也随使臣来了大宁,其中便有燕王的谋主道衍和尚、燕王的次子朱高煦。

依我之见,为防万一,不可让他们进城,不然燕王君臣相会、如鱼得水……” “道衍是我师兄,高煦是我侄儿,至大宁而不入,传出去成何体统。

”宁王渐感不耐,“朱将军,你为人审慎,本是好的,不过小心太过,有失气度,如此处处设防,倒像是本王容不下燕王。

燕王纵有千般不是,到底是我兄长,如今落魄来投,我连他都容纳不下,如何能容天下之士?” 朱鉴知他清高自许,不愿沾染污名,再劝下去也是枉然,只好黯然退下,私下安排人手监视燕王不提。

次日道衍等人抵达大宁,宁王派人恭迎,并在王府设宴接风。

朱微、燕王与道衍同门之谊,也都前来与会。

酒过三巡,宁王说道:“老神仙近来可有消息?” 道衍摇头道:“京城一别,仙踪渺渺。

” “可惜!”宁王叹道,“本王曾有夙愿,想接老神仙来大宁住上几日、以敬孝道,如今看来是不成了。

道衍师兄,你难得来一趟,不要急着离开,住上一年半载,本王长居塞外,难得知己,弹琴无人听、作诗无人赏,若有师兄再侧,谈玄论道、吟赏风月,一定不会寂寞。

” 此话一出,殿中寂然无声,道衍是燕王谋主,世人皆知。

宁王明知如此,却要道衍留下,分明吃定了燕王败局已定,公然引诱道衍更换门庭。

道衍固然不知所措;燕王则是面无神情,手拎酒壶,杯杯见底。

朱高煦怒涌眉梢,猛地将桌一拍,厉声叫道:“他妈的,朱权,你不要逼人太甚?” 宁王一挑眉毛,微感诧异,朱高煦早已连珠炮骂开:“父王待你不薄,你不帮他就罢了,落井下石,天诛地灭;从前我还当你是个君子,如今看起来,你就是一个忘恩负义的无耻小人!” 宁王脸色阴沉,嘴角透出冷笑。

朱棣面皮涨紫,抓起酒壶猛地掷出,正中朱高煦额角,登时酒壶粉碎,血流满面。

朱高煦痛叫一声,捂着伤口叫道:“干吗打我?” “畜生!”朱棣怒道,“你还敢问我?长幼有序,你算什么东西,胆敢辱骂叔父?看我不撕烂你的嘴,敲掉你的牙……”纵身上前,一掌扫中儿子左颊。

朱高煦摔倒在地,气势不衰,满地乱滚,大声嚷嚷:“你打死我好了,反正打朝廷是死,投降朝廷也是死;以前你跺一跺脚,大宁都要抖三下,现在什么阿猫阿狗都敢爬到你头上拉屎……反正是死,你打死我好了,踢死我好了,就当没我这个儿子,我死了,跟皇祖爷告状去,让他大发神威,咒死这一帮不肖子孙……” 他骂不绝口,气得朱棣两眼血红,连骂畜生,作势要踢,不想朱高煦滚到桌子下方。

朱棣怒不可遏,折断一根桌腿,没头没脑地要下杀手。

朱微慌忙上前,使出“拂云手”勾住桌腿,一挽一挥,朱棣猝不及防,桌腿登时脱手,他骂了一声,抬脚踢向儿子脑门,朱微脚尖翘起,点向他膝后“跳环穴”。

朱棣无奈收脚跳开,作色道:“十三妹,你干吗拦我?” “高煦一时愤激、罪不至死。

”朱微目光一转,盯着宁王说道,“他话糙理不糙,哥哥你真是落井下石、忘恩负义。

” 宁王血冲面颊,拍案怒道:“你说什么胡话?” “我没说胡话。

”朱微冷冷说道,“我实话实说,四哥走投无路,前来求你,你不帮忙不说,还要夺走他的心腹谋士。

身为兄弟,如论如何也说不过去。

” 宁王按捺怒气,说道:“我何时要夺走他的谋士,留下道衍师兄,不过想要跟他切磋诗文、钻研佛法……”说到这儿,忽见朱微面露嘲讽,只好打住,挥了挥手,悻悻道,“你女孩儿家,我不跟你一般见识。

” 道衍起身,合十笑道:“宁王殿下才高学博,道衍早就有心请教,既然殿下有请,逗留数月也无不可。

正如殿下所说,此乃求学问道,并无其他意思,公主和二王子都多虑了。

” “道衍!”朱高煦大骂,“我看错你了,见风使舵、卖主求荣,说得就是你这样的贼秃。

” 朱棣大怒,又要动手。

宁王起身上前,笑着挽住兄长,说道:“我看高煦是醉了,来人啊,将他扶出去。

” “不成!”朱棣厉声道,“黄口孺子,出言无状,张玉……” 张玉应声,朱棣说道:“将他绑起来,带到王府门前大街,当着众人打他一百马鞭。

” 张玉迟疑一下,招呼诸将,把朱高煦拖出大殿。

一路上,朱高煦骂不绝口,直到消失不见。

朱棣脸色阴沉,退回原座,拎起酒壶一饮而尽。

突然间,他趴在桌上,失声痛哭,哭声撕心裂肺、摧人肝肠。

众人无不动容,朱棣边哭边说:“十七啊十七,我一心一意,只想当个藩王,守土戍边,驱逐鞑虏,将来战死沙场、马革裹尸,名垂青史,也算一代名王。

谁知道,朝廷恨我,你也怕我,人人恨不得我死,人生一世,草长一秋,死在鞑子手里我认了,死在自家人手里,我不甘心、不甘心啊!” 他边说边哭,捶桌顿足,痛不欲生。

朱权默不作声,脸色苍白,过了半晌,方才说道:“四哥,你也醉了,今晚就留在府里……” “我没醉!”朱棣摇摇晃晃、站起身来,“我要呆在这儿,一定又有人说我图谋不轨,我这就离开大宁,省得碍你的眼。

我要回北平,即便是死,也跟妻子儿子死在一块儿。

”说着步履跄踉,就往外走。

朱权面皮发红,慌忙上前,扶住燕王道:“四哥,你当真醉了……”朱棣挣扎向前,大声嚷嚷:“我没醉,我要回北平,仪华、仪华,我死活跟你一块儿……” 朱权不胜狼狈,回头喝道:“呆着干么?还不来扶燕王……”两个太监上前,朱棣一掌一个,全都打翻。

道衍上前劝说,朱棣充耳不闻,宁王想要使劲,他便瞪眼大喝:“你要扣押我么?来、来、来,为兄这条命都是你的……” 宁王本意搀扶,反被他纠缠得无法脱身,扶也不是,放也不是。

燕王身份贵重,他人不敢用强,眼看二人拉拉扯扯,走向王府大门,只好一窝蜂跟了上去。

宁王性子严谨,府中埋伏许多精锐甲士,燕军诸将稍有异动,当可一鼓拿下。

如今二王拧成一团,众甲士不知所措,纷纷从暗中现身,遥遥跟随在后。

来到王府门前,鞭声传来,清脆刺耳。

出门一瞧,朱高煦跪在街边,四人摁住他的手脚,张玉挥舞马鞭用力抽落,皮鞭所及,绸衫破碎,皮开肉绽。

街上百姓多多,围成一圈,笑嘻嘻大瞧热闹,另有若干闲散军汉,抄着双手冷眼旁观。

宁王忽觉有些不妙,喝道:“够了,张指挥使,别打了!”张玉应声收鞭,回头看来。

宁王目光闪烁,说道:“四哥,我就送你到这儿……”话没说完,“大椎穴”突然一麻,身子瘫软,气力全无,耳边传来燕王的轻笑:“老十七,比谋略,你还是嫩了点儿。

” 宁王转眼望去,燕王目光清澈,醉意全无,眉宇之间透出一股嘲弄。

“哥哥!”朱微相隔最近,燕王突然发难,她看得一清二楚,正要纵身上前,冷不防后心一痛,“至阳”穴已被人拿住,扭头一看,正是道衍,和尚叹气道:“公主得罪……” 变故接二连三,朱微不明所以,惶恐之极,耳听燕王一声大喝:“动手!” 嗖嗖嗖,数支羽箭从围观人群里飞出,正中王府卫兵咽喉。

紧跟着,人群中蹿出十余道人影,均是百姓装束,个个手挽角弓,箭矢在弦。

一眨眼的工夫,燕王揪着宁王,道衍扯着朱微,两个箭步蹿到街上。

朱高煦躺在地上,原本半死不活,这时一跃而起,大叫:“拿刀来!”几个伪装男子抢上前来,掀开下摆,摘下刀剑,当啷丢了过来。

朱高煦挨了一顿鞭子,满腔怒火无以宣泄,手持双刀,跳到王府门前,两个甲士正好迎面冲来,他大吼一声,一刀一个,将二人砍翻在地。

这时宁王一方都还过神来,朱鉴一声令下,甲士蜂拥而出。

朱高煦抵挡不住,节节后退,燕军诸将各持兵器,上前相助,伪装男子也张弓怒射,箭矢所向,王府甲士无不应弦而倒。

一时门前大街,双方杀成一团。

燕王毕竟人少,不过几个照面,已然落了下风。

燕王抓过一口长剑,横在宁王颈上,厉声高叫:“全都住手。

” 王府甲士投鼠忌器,攻势应声一缓,朱鉴也是犹豫不决。

燕王使个眼色,诸将环绕四周,退如疾风,上了街边一座阁楼。

诸将弯弓注矢,居高临下,朱鉴召集人马,将阁楼团团围住。

到了楼上,张玉找来绳索,将宁王、朱微捆绑起来。

朱微脸色苍白,一声不吭,宁王气得浑身发抖,厉声叫道:“四哥,你疯了不成?” “你看我疯了么?”燕王笑嘻嘻说道,“老十七,只怪你不够意思,当日若肯出兵助我,你我兄弟,何必闹到这个地步?” 宁王沉默一下,涩声道:“你们一直在做戏?” “是啊,做戏!”燕王大笑,楼头的人都笑了起来。

朱高煦也笑,笑了两声,牵扯伤口,痛得倒吸冷气,冲着张玉怨怪道:“老张,你就不能轻一点儿?哎,痛死老子了!” “殿下勿怪。

”张玉歉然道,“轻轻地打,露出了马脚,这一场戏可就唱不下去了。

” 朱高煦气恨恨犹有欲怒。

宁王神气恍惚,喃喃说道:“四哥,看样子,你谋划已久了?” “没法子!”燕王笑道,“你天天躲在王府,不用点儿手段,怎么诓骗你出来?” “这也没用。

”宁王悻悻说道,“先帝留下军法,主帅被杀被擒,副帅接任其职,不可因一人而乱三军。

我若被杀被擒,自有朱鉴统帅全军。

” “这个好说!”燕王笑了笑,“你既未被杀,也未被擒,而是心甘情愿地听我号令。

” 宁王一愣,苦笑道:“四哥,你说笑么?” “说笑?”燕王脸色一沉,眼神乖戾起来,“我敢孤身前来,就没想活着回去。

坏了说,你一意孤行,咱俩同归于尽;倘若你肯助我,将来打下江山,你我一字并肩、平分天下!” 宁王见他目光凶狠,登时心虚胆怯,低头沉吟。

燕王又道:“我若回不去,北平一破,妻子必死无疑,你若执迷不悟,将来娇妻弱子,又能依靠何人?还有令妹,只你一个胞兄,你若死了,她岂不伤心?” “四哥……”朱微想哭,眼里却是一片干涩,“别说了……” “十三妹!”燕王叹一口气,“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若是挨过这一关,为兄一定负荆请罪。

” 朱微闭上双眼,涩然道:“不必了……” 这时楼下发一声喊,有人叫道:“王妃来了,王妃来了!” 宁王脸色惨变,燕王使个眼色,张玉推着宁王走到窗边。

宁王注目望去,军士挤满长街,妻子挽着儿子,站在人群之中,正与朱鉴交谈。

她一面说话,一面看向阁楼,神情焦急,满面泪痕。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是百年身。

”道衍合十说道,“无数生死成败,只在殿下一念之间。

” 宁王呆呆望了妻子一会儿,又回头看一看朱微,蓦地闭上双眼,脸色煞白如死,过了一会儿,睁眼说道:“四哥,我听你的。

不过,我身为统帅,不能绑着见人!” 燕王皱了皱眉,看向道衍,和尚笑道:“这个不难。

”掣出数枚金针,扎入宁王“丹田”、“凤尾”、“大椎”三穴,而后运掌一挥,绳索断绝,纷纷落地。

宁王一提真气,小腹绞痛如裂,不由蹙眉咬牙,额头上冷汗迸出。

道衍笑道:“王爷若不运气,痛苦自会少些!” 宁王瞪他一眼,举步要走,忽觉腰上一痛,多了一把匕首,耳边传来燕王的笑语:“十七弟,对不住。

形势危急,小心为上。

” 宁王垂头丧气,走到栏杆边上高叫:“朱指挥使何在?” 朱鉴听见叫声,忙道:“下官在此。

”宁王妃也悲呼:“王爷!” “这是干吗?”宁王手指街上人马。

朱鉴诧异道:“这个,王爷你为燕王挟持……” “谁说我为燕王挟持?”宁王声色俱厉,“我们兄弟好端端的,你来胡搅什么?” 下方将士无不诧异,朱鉴目不转睛地望着楼头,徐徐说道:“王爷,你一定受了燕王的胁迫。

” “胡说!”宁王厉声叫道,“本王未受任何胁迫。

朱鉴,你让王妃抛头露面、作何道理?还不快快撤军,将她送回王府。

” 宁王妃将信将疑,锐声叫道:“王爷,你、你真没事么?” “本王一切安好!”宁王答道。

朱鉴冷笑一声,说道:“王爷,你若当真安好,能否只身下楼,来与下官一会。

” “放肆!”宁王怒道,“本王何去何从,何须听你支使?” 朱鉴道:“王爷不敢只身下来,就是受了燕王的胁迫。

”宁王妃急道:“指挥使……”朱鉴打断她道:“王妃不必多说,下官自有分寸。

” 在场军士议论纷纷、心意不定。

朱鉴手持盾牌,站到高处,高声大呼:“燕王悖逆无道,残杀命官,反叛朝廷,如今不念兄弟之情,悍然绑架宁王,想要挟裹诸军、背叛君父。

可谓不仁不孝、不忠不义。

依照军法,主帅被擒,副帅替之,宁王受制于人,而今由我继任大宁主帅,诸军听我号令,歼灭叛党,报效国恩。

” 军士面面相对,疑惑不定,宁王妃忍不住叫道:“朱鉴,你这样做了,置宁王于何地?” “王妃见谅。

”朱鉴说道,“下官受命于朝廷,危难之时,自当为朝廷效力。

来人,将王妃、世子带回府中,好生看管。

” 几个甲士上前,不顾宁王妃挣扎,将其母子拽进王府大门,宁王妃边走边叫:“王爷,王爷……” 叫声凄厉酸楚,直如钢针扎在宁王心头,他嗓子哽咽,叫道:“朱鉴,你、你……”心中百感交集,一时说不出话来。

嗖,朱高煦弯起角弓,对准朱鉴,抽冷子发出一箭。

朱鉴将手一抬,羽箭笃地扎入盾牌。

朱高煦顿足怒叫:“老滑头!真该死!” 忽听朱鉴又叫道:“围住四面,断绝出入,无水无粮,看他们撑得了多久?” “这一计好毒!”宁王变了脸色,“四哥,指挥使一意孤行,不肯听我号令,如他所言,待在此间,迟早饿死渴死。

” “急什么?”燕王漫不经意地道,“富贵险中求,要成就大事,难免艰难险阻。

比起北平之时,这点儿凶险算不得什么。

朱鉴围而不攻,还是狠不下心肠杀害主公,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围棋之中,这叫缓着,可谓大大的失算。

” 宁王心中纳闷,盯着燕王:“这么说,四哥还有后手?” “稍安勿躁。

”燕王挽着宁王并排坐下,“戏台已经搭好,就等角儿登场。

” “角儿?”宁王奇道,“谁啊?” 燕王呵呵一笑,住口不言,宁王揣测不透,越发灰心沮丧,寻思:“父皇说燕王善战,宁王善谋,可是他心中所想,我这善谋的一点儿也猜测不透……” 忽听远处一阵呼喊,势如大漠长风,由远及近,冲决而来。

“来了!”道衍张开双眼,燕王也腾身站起,双目如虎如狼,发出幽幽冷光。

宁王只觉诧异,凝神细听,突然身子一颤,失声叫道:“朵颜三卫!” 朱鉴听见呼声,也觉惊诧,正向发声处张望,忽见一骑人马飞驰而来,到了近前,骑士翻身下马,急声禀报:“朵颜三卫数千人马逼近城门。

” “胡闹!”朱鉴惊怒交集,“他们来干什么?” 骑士犹豫一下,说道:“他们自称勤王,拯救王爷,铲除奸佞。

” “原来如此。

”朱鉴转怒为喜,“莫非他们知道了燕王叛乱的消息……”说到这儿,又觉疑惑,“不对,这点儿工夫,他们如何知道的?” “指挥使!”骑士急切问道,“还请示下!” 朱鉴还过神来,沉吟道:“谨慎为上,传我将令,让他们立刻退回本部,胆敢违抗者,此间事了,我当亲自问罪。

” “是!”骑士起身上马,刚刚消失,又有一骑仓皇奔来,尚有一箭之地,马上骑士便叫道:“有人开了北门,朵颜骑兵冲进来了。

” 朱鉴雷震一惊,忙问:“谁开的门?” “不知道!”传令兵话音未落,远处蹄声如雷,烟尘腾空,一转眼的工夫,数百精骑转过街头,横冲过来。

朱鉴心知不妙,厉声叫道:“列阵、列阵!” 甲士匆忙列阵,阵脚未稳,一支箭破空飞来,掠过朱鉴额角。

他大叫一声,血流满面,迷糊双眼,仓皇勒马后退,抹去血水,忽见一人骑马冲来,只一愣,脱口叫道:“邱福!” 邱福回头高喊:“叛逆朱鉴就在前面!”不由分说,挥刀直指。

朱鉴摸不着头脑,怒叫:“胡说什么?谁敢上前,都是死罪!” 他素有积威,朵颜骑兵应声勒马,神气犹豫,这时宁王从楼头探出头来,高叫:“朱鉴悖逆,谋害本王,斩其头者,赏金千两!” 燕王后面出声,宁王前面说话,可是朵颜骑兵身在楼下,只见宁王、不见燕王,听到号令,更无迟疑,举刀拉弓,齐声狂叫。

一连串变故快得离奇,朱鉴老谋深算,也是应对不及。

一愣神的工夫,精骑疾如狂风,卷入阵内,马蹄腾空,乱刀齐下,甲士非死即倒,血光四溅。

邱福挥舞长刀,直冲阵心。

朱鉴后退不及,跟他遇个正着,刚要呵斥,眼前白光闪过,邱福手起刀落,斩下他的头颅。

主帅一合殒命,诸军无不丧胆。

幸存者纷纷丢弃兵刃,跪伏于地。

朵颜精骑杀透长街,呼啸转回,跃马挥刀,发出嗬嗬吼叫。

宁王看着楼下情形,只觉双腿发软,心中愧恨交迸,恨不得一死了之。

忽听燕王笑道:“十七,下去吧!”不由分说,将他搀扶起来,两人并肩携手,走下阁楼。

骑兵看见二人,纷纷下马叩拜。

燕王大声说道:“我与宁王谈妥,从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周收藏榜25本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奸妃洗白指南[穿书]

有这么一个奸妃,她把持朝政,残害忠良,秽乱后宫,惹得朝野沸腾,人神共愤。 最后当然被主角一刀两断,大快人心。 袁萝好死不死,穿成了这个作天作地堪比苏妲己的奸妃。 醒来的第一个念头,是洗白自己。 但是 狗腿一:娘娘,弹劾您的朱御史全家已经被我们屠灭,连他家阿猫阿狗小鸡小鸭都没放过 狗腿二:娘娘,东海王安排勾引皇上的小贱人已经毁容,就是东海王不太好对付,我们准备下毒。 狗腿三:娘娘,敌人收到咱/

佟娘娘的养崽日常

末世生存两年,在如愿为自己儿子报仇后,童瑶意外来到了历史上的大清朝,成为康熙皇帝的贵妃佟佳氏。 没有求生欲的童瑶对这锦衣玉食的生活提不起任何兴趣,宫斗是什么?没兴趣!皇帝的宠爱又是什么?能吃吗? 直到见到原身的养子后童瑶爆发了,谁敢动老娘的儿子?不就是宫斗?谁怕谁啊!不斗的你们哭爹喊娘,你们不知道老娘的厉害。至于皇帝的宠爱?分分钟手到擒来。 童瑶:儿子在手,天下我有,至于宫斗和男人,那不过/

相泽家的猫

A班的班主任有一只茶杯猫。 他纵容这只猫出入教室,办公室,趴在他头顶睡觉。 某一天,在他即将被敌人暴揍的时候,猫忽然巨大化,一爪掀飞敌人:揍你个乌龟王八蛋,老子的奴才也是你能打的? 被猫卷在尾巴上渺小至极的他:喵喵喵? 喜欢看美少年的猫妖x并不是美少年的A班班主任 ps:无脑小甜饼,猫妖会变人的恋爱文,私设如山,请勿较真。 /

表妹万福

女主角是商户之女,重生之后,为了躲过前世厄运,不择手段千方百计想要嫁给本文男主裴石安。裴石安是国公府长子,增经少年卿相,名动京城,十六岁时却背负污名,远走西南。裴君子瑞方,律己正身,终还是载在了小表妹的手上,被迫娶她为妻。身世之困,父子君臣,随着小表妹这个小福妻的强行到来,男主角的人生也就此改变。本文女主重生,但没有多少金手指,非爽文。写男女情爱,痴云腻雨,也写父子君臣,相爱相杀。借用一读/

老婆是顶级Alpha,我该怎么办

努力做个学渣 清冷蔫坏攻 你混我也混 疯批美人受 容时从小就是学神,俊美人狠,战功赫赫,不到三十岁就晋升少将,公认的顶级Alpha,却意外卷入权利斗争中,因拒绝强|制匹配而身陷囹圄。 再次醒来,他回到了十八岁。 看着刚到的入学通知书,他决定隐藏锋芒,调查真相。 开学典礼上,容时一句我是来混日子的。引发轩然大波。 作弊入学、废物点心、逃兵之子的话题在军校里热议。 他以为这样就足够低调,却还是/

彗星与夜行动物

长夜漫漫,我曾是只身一人的夜行动物。 爱上你,我却甘做最后一次赌徒。 献世系列之三,太子爷回头追妻金不换的故事,这一次由嘉爷和小沐为你们述说。 有甜有纠葛有狗粮有帅哥,富二代X主持人X天才画手,全文存稿、日更到完结。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