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一回少小相逢客 何人知玉声(1/3)

秦岭山高路险,白山碧水,唐宁正行了一日,到得凤州地界的红花铺留宿。

五月已是初夏,山上依然凉爽,此地乃嘉陵江源头,山高沟深,清江如带,杨柳夹道,这小镇不大,不过百十来户,客栈却不下三十家。

夜凉如水,唐宁难以入眠,与父母团聚后,心情畅快,不去多想他事,而今夜独处,却不知怎的竟想起阿元来了,心里郁闷排遣不开。

一合上眼,便是阿元欲言又止的神情,想及自此一别,永无相见之时,更是黯然神伤。

已是初更时分,客栈外却有人打门,只听那店家开了门,惊呼道:“原来是位姑娘,快快进来,这一带山里猛兽很多,姑娘怎敢半夜里一人走路。

” 那人笑道:“不妨事的。

”听声音是个年轻女子。

那声音似曾相识,唐宁原以为是凤儿,细听却又不是,心中将认识的女子阿元、崔氏姐妹、袁聪、华山及太乙门下相识的女弟子甚至郑奇的姐姐、学宫的女同窗一一想过,皆不是的,但这声音确实有几分耳熟。

第二日唐宁早早赶路,远远的见前面有一白衣女子独自行走。

唐宁一向自负脚力,满拟不多久便会超过,哪知走了一个时辰,才将距离拉近,官道之上,总不成运轻功,想不到这女子背影看来娇弱,脚下却甚矫健,显然是身具功夫。

将近午间,唐宁与那女子相隔不过两三丈远,一前一后进了凤州城。

那女子到了一处酒店打尖,唐宁听她声音,果然便是昨夜投宿的女子,只是那女子一直不曾回头,更戴着帷帽,看不到面庞。

那女子分明感到有人跟随,便坐向一个暗角,要了两个小菜。

唐宁听她讲话斯文,声音确然是自己从前听过的,偏偏又想不起是谁,愈加想寻个究竟。

那女子吃饭慢条斯理,唐宁早已吃过,要一碗茶坐等。

急匆匆进门一名中年道姑,怒容满面,朝唐宁喝道:“小子,给我站起来。

” 唐宁道:“道长是唤在下么?” 那道姑怒道:“不是你,会是谁?年轻人不学正经,一路跟着人家姑娘想做什么?” 唐宁拱手道:“道长误会了,在下只因听这位姑娘的声音甚是耳熟,恐是旧时相识之人,才想问个究竟。

” 那道姑怒道:“放屁,你若要问早就问了,先前一路怎不问来。

”她见唐宁一身打扮,只道是个纨绔子弟,骂道:“你分明见她孤身一人,动了歹意,你道老道没看见么?老道今天要教训你这小子。

”也不待唐宁解释,扬手便打。

唐宁一晃躲了开去,那道姑也吃一惊,想不到这小子武功不差,手上加劲,连扇五个耳光,唐宁脚下灵活,一一闪避开。

那道姑住手不打,冷笑道:“好小子,还有几分本领。

” 唐宁欲待解释,那道姑挥手阻止道:“少来,老道要是十招之下拿不住你小子,便放你过去。

” 唐宁道:“这位道长,在下实在无意冒犯这位姑娘,更不敢与道长动手。

” 那道姑冷笑道:“小子原来是个软骨头,早知如此,当初何必要做登徒子。

” 唐宁听那道姑居然称他登徒子,不觉也怒道:“道长莫要羞辱人。

” 那道姑啐道:“辱你便辱你,如何?”便要动手。

那女子忽道:“师父且慢。

”将唐宁上下打量一番,问道:“公子可姓唐?” 唐宁喜道:“在下正是唐宁。

”抬头见那女子依然带着面幕,看不清面容。

那女子点点头,将那道姑拉到一旁嘀咕几声。

那道姑转身回来,脸上寒色更重,喝道:“姓唐的,你到底是什么人?为何闯入翠华山中,又跟踪这位姑娘?” 唐宁听得“翠华山”三字,猛然想起这女子原是三年前在翠华山冰洞前偶遇的弹琴女子,怪不得声音耳熟又想不起来,恍然笑道:“原来是这位姑娘。

” 那道姑喝道:“小子,老道问你到底是什么身份,为何闯入翠华山?” 唐宁笑道:“在下唐宁乃是读书人,因父母隐居终南山,寻亲时误入姑娘府上。

” 那道姑冷笑道:“小子,你身有武功,还想欺瞒哪个?我问你是何门何派,师父是谁?” 唐宁道:“在下确实是读书人,也学过武,只是无门无派,也不曾拜师。

” 他讲的自然是实话,那道姑听来却毫无道理,冷笑道:“你小子不说,老道自然可以让你说。

”她使的是柄拂尘,便朝唐宁腰间扫来。

唐宁不愿与人轻易动武,只来回闪避,那道姑道:“小子还不动手。

” 唐宁道:“道长是这位姑娘的师父,在下是晚辈,不敢动手。

” 那道姑只道他又出言轻薄,呸了一口,拂尘加紧将唐宁四下罩住。

唐宁只得道声得罪,展开拳脚,他拳脚怪异,那道姑自然不识,几乎着了道儿,脸上寒气更重,手中拂尘使上内力,呼呼作响。

唐宁空手接不得,将箫作剑,格开拂尘。

拂尘一卷,唐宁几乎持箫不住,这道姑的内力甚高。

唐宁左手一旋,剑刃出鞘。

他出剑又快又出人意外,那女子轻呼一声。

那道姑的功力更非圆通孟三可比,处变不惊,却似轻描淡写,将唐宁剑招化解。

不单如此,唐宁每出一剑,那道姑却似料敌机先,早早等在那里,只去应付铜箫。

唐宁从未遇见这等情形,处处拿手拿脚,施展不开,心中不禁发毛。

眼见白云剑法遇见克星,唐宁不得已变作青云剑法。

那道姑一脸怒气,忽然出手加重,唐宁手忙脚乱,不得已又使出太乙门剑法。

亏他内力不弱,脚步奇异,左手箫怪,右手剑利,渐渐将局面向回扳转。

那道姑看来对太乙剑法熟识,根本不看唐宁右手之剑,却只盯向唐宁左手。

约莫已过了二十招,早过了道姑所限十招之数,唐宁仍无败相。

那道姑心中明白,制服唐宁总须三五十招,适才倒是小觑了他,她非但不怒,反有几分笑意。

一支羽箭飞来,那道姑原本脸色方霁,立时又变作冰。

唐宁心知是凤儿来了,回头看她果然在不远处,恶狠狠瞪了唐宁一眼。

那道姑拂尘将羽箭卷住,喝道:“武灵门的野丫头,找死么?” 凤儿冷冷的道:“我便是找死又怎么着?” 唐宁道:“凤儿姑娘,不得对前辈无礼。

” 凤儿抢白道:“你又凭什么管我,我是你什么人?”唐宁一时语塞。

那道姑转头喝道:“她是你什么人?” 唐宁道:“一位朋友。

” 那道姑道:“你居然与武灵门交朋友?” 凤儿冷笑道:“你又是唐宁的什么人?管的那么多。

” 那道姑道:“老道自然管得,你既是太乙师兄的徒儿,怎么不承认,我太乙门说出来会丢你小子的脸么?” 唐宁听她口气,这道姑居然是胖大道士的师妹,忙行礼道:“晚辈不识前辈,望前辈宽恕。

” 那道姑听他只称前辈,依然脸色不豫,哼一声道:“怎么,叫声师叔也委屈了你么?” 唐宁道:“在下确曾受太乙道长教授剑法,只是不曾入门,望前辈见谅。

” 那道姑更加不悦道:“我太乙门在江湖中声名赫赫,多少人想进还进不来,你甚么来头,好大的架子。

” 唐宁忙道:“前辈莫要误会,太乙门是名门,晚辈自然敬重。

不过晚辈是读书人,虽然有缘得太乙前辈和其他几位前辈垂青传授武功,却不想弃了书卷。

” 那道姑皱眉道:“原来如此,怪不得你的武功这么杂,不使剑法,我还真一时看不出来。

太乙师兄的徒弟都是太乙门道士中选出来的,怎会教你一个俗家人?还不拜师,真正奇怪。

” 唐宁道:“实是几位前辈错爱。

” 那道姑见他态度谦恭,脸色方缓道:“错不错爱,再说吧。

唐师侄,你又怎么遇见了筝儿。

” 唐宁道:“是这位姑娘么?昨日夜宿红花铺,听这位姑娘投宿,声音耳熟,今晨便顺路跟到凤州。

晚辈与这位姑娘只见过一面,事隔三年,一时想不起,才一路跟随,请前辈和姑娘见谅。

” 凤儿见唐宁姑娘长姑娘短,一路追着人家,脸色发青。

那道姑道:“好了,别姑娘长姑娘短的了,她也算是你师妹,你们师兄妹相称便是。

” 唐宁道:“是。

不知师妹贵姓?” 那道姑笑道:“啊?连姓都不知道。

老道告诉你,她姓韦,名玉筝,老道便是华阳道人。

” 那女子顿脚道:“师父,你怎么连名字都告诉,告诉唐师兄。

” 那道姑华阳道人笑道:“师兄妹么,总会知道的,我们江湖中人没有那么多讲究,又不是做官家小姐。

” 韦玉筝低头低声道:“是。

” 华阳道人道:“你也将帽子取下吧,多熟悉熟悉,今后同门也好相互照应。

” 韦玉筝依言将帷帽摘下。

唐宁见她相隔三年,已经长大及笄,依然面白如玉,如蒙神光,心中又有一种异样,似乎很久之前曾经认识的。

韦玉筝也见唐宁头上束了冠,衣着虽不华贵,却已非当年的白衣少年。

凤儿凉在一旁,看韦玉筝面容可人,那唐宁又看个不停,愤然而去。

华阳道人笑道:“好了,不打不相识,你们师兄妹也认识了。

唐师侄,你因何事到凤州来?” 唐宁到四下无人处,道:“不瞒前辈,晚辈是受凉国公李愬所托,前往甘陇一带察看吐蕃军情。

” 华阳道人皱眉道:“唐师侄怎么参预官府中事?”韦玉筝却是眼睛一亮,有几分跃跃欲试。

唐宁道:“晚辈曾任军职,李凉公乃是旧识,所以受他之托。

” 华阳道人摇头道:“江湖中人还是少参预官府的事为妙,你没拜师入门倒是正好。

” 唐宁道:“前辈放心,晚辈此去也不会牵连江湖。

” 华阳道人冷笑道:“好大口气,万一有人与你动武,还看不出你是太乙门功夫?” 唐宁一时语塞,江湖中胜过自己的人何止成百上千,恐怕真会连累太乙门。

华阳道人正色道:“唐师侄,师叔还是劝你今后莫再管这等事情。

你若想作官呢,便好好读书,考个举人进士什么的;若想做江湖人呢,便莫与官府瓜葛。

” 唐宁沉吟不语,这次来甘陇他只想到是为国尽忠、为友尽义,并不曾想那么多。

华阳道人又道:“譬如你的师叔终南道人,武功胜过你多少,十几年前他与朝廷官员来往,差点便毁了太乙门,最后只有他自己退出太乙门,浪迹天涯,前车之鉴,望师侄你好好想想。

” 韦玉筝道:“终南师伯。

”眼色放光,终南道人是江湖中传言神仙一般的人物,虽是韦玉筝的师伯,她却不认识。

华阳道人又问道:“唐师侄准备走哪条路?” 唐宁道:“原定两条路相机而行,一条向西直到成县,另一条经阳平关到利州,沿白水江西去,走阴平古道。

向西路近,但恐吐蕃重兵屯扎,盘查甚严,尚未定夺。

” 华阳道人道:“我看你还是走远路合适。

西去有吐蕃大雪山的和尚驻守,这些和尚功夫了得,你还是避开为是。

” 唐宁道:“多谢前辈指点。

” 华阳道人道:“我怎么听着这前辈两个字这么不顺耳,也罢,就不难为你了。

再有,你还是少与武灵门这样的交朋友,尤其还是个姑娘。

”与韦玉筝告辞去了。

这话却也莫名其妙,人在江湖,广结朋友,武灵门如何又结识不得?便是武灵门的少掌门田布,也率军参与平淮西,与唐宁相识。

“姑娘”就更莫名其妙了,莫非武灵门的姑娘都是蛇蝎猛兽? 唐宁也自往利州而来,沿白水江到达碧口留宿,但见一条清江夹在两岸青山之间,一泻东去,岸边乱石成堆,却有一群人立在水中淘金。

那些人衣裳各异,胡汉杂处,十分和睦,其中不仅有汉人、吐蕃人,也有羌人打扮的,相互谈笑,也是各种语言混杂。

中原百姓多有视吐蕃为敌的,唐蕃近四十年也屡有战事,但亲到这交界之地,才知百姓之间本是和睦共处,亲如一家。

唐宁坐在岸边,看着江中急流,水流一去不返,那个个浪花却永不改变,或旋或翻,姿态各异,随江中地形生成。

唐宁不觉又胡乱痴想一阵,想起孔子感叹时光流逝的“逝者如斯夫”,又想起兵法中的“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想来想去,一会又想到剑法,一会不知为何又想到了阿元,叹道:“无那清江水,一泻似人泪”。

一连几日,唐宁经阴平、武都,翻越米仓山到了成县,这一路汉蕃杂处,地方官吏仍奉唐朝廷命令,由此向西很远也无吐蕃驻军。

倒是成县已为吐蕃兵占,也不过上百名士兵驻守,防卫也不严。

唐宁留心身后,知道一路不远处有人跟踪,猜得那是凤儿。

此去凶险莫测,唐宁自不愿牵连她,便故意向东,将她甩开。

唐宁再向北去,经麦积山边,却见有吐蕃兵设卡盘查甚严。

唐宁四下望去,两旁尽是山林荆棘,没有道路,唐宁自然无所谓,斜斜插上西面山峰,寻得条小路下山。

刚刚转上大路,两边长草中呼呼飞出几条人影,将唐宁围在核心。

唐宁见是几名番僧,大约便是华阳道人讲的大雪山的和尚。

当先一名番僧叽里咕噜说得一阵,唐宁一字不懂,只小心戒备。

那番僧转而用生硬的汉话道:“你是大唐汉人?” 唐宁点头称是。

那番僧道:“大唐汉人,来吐蕃,就是奸细。

”呼喝其他番僧上前捉拿唐宁。

唐宁瞅准空当,一错身便冲出包围,那几名番僧呼喝追赶。

一连跑出二三十里,大山之上,竟无岔路,眼见前面又是一处关卡,唐宁进退两难,只得返身应战。

这些番僧内功不弱,招式也怪异,唐宁以箫作剑,不多时已着了两下。

这些番僧的武器也怪,竟是一双铙钹,边缘极是锋利,唐宁胸前、右肩接连挂彩。

凭唐宁的功夫,只能对付一两名番僧,如何能对付这六七人?忙抽出箫剑,将一名番僧的一双铙钹劈成四半。

那领头的番僧见识却广,呼道:“太乙门。

”他虽不是成心讲汉话,这三个字却是一样的,那些番僧见唐宁宝剑厉害,更是加紧进攻。

唐宁左冲右突,始终冲不出去,那失去铙钹的番僧躲在外围,专发暗器。

唐宁本已左支右绌,又须提防暗器,若不是尽取守势,仗着手中剑利,早已丧命,饶是如此,也已伤痕累累,内力耗费极大,手中剑明显缓慢。

眼见无幸,猛听得一声怒吼,有一人从来路如飞扑来,一剑便将五名番僧逼退,一名番僧稍慢一点,胸口已经着剑毙命。

唐宁正支持不住,一见来人,立即精神大振。

有四名番僧围攻那人,对付唐宁的便只二人,唐宁虽受伤不轻,但手中剑利,生死危急之下,将自身潜能激发,一手白云剑法使发了,逼得两名番僧急急后退,手中铙钹已为箫剑削得不成形状。

那来人一身道袍,五十开外,怒目圆睁,须髯剑立,怒吼声中已将两名番僧刺死,另两名边打边逃。

关卡中冲来两名番僧,这两名番僧年纪已老,从来势看内功远在这小一些的番僧之上。

道人见状,加紧两剑,将面前两名番僧刺死,迎前抵住两名老僧。

唐宁浑身浴血,犹自奋战。

那两名番僧见他伤口流血不断,只两边缠斗,不与他正面交锋,存心使他失血过多,不战自败。

那道人被两名老僧缠住,虽然略占上风,一时也抽不出手援救唐宁。

那两名老僧会讲汉话,更认得那道人,相互边打边骂,原来是夙敌。

双方势均力敌,若唐宁先支持不住,自然是番僧胜,若那道人先一步解决那两名老僧,余下两名小僧自然跑不脱。

关卡中吐蕃兵出动十几名前来增援,若放在平常,莫说那道人,便是唐宁,也不在乎十几名寻常兵士。

但如今双方势均力敌之时,多上一两人便能左右胜负,何况那道人此时已经弃剑正与两名老僧对掌比拼内力,便是一个小儿也能制他性命。

唐宁眼见危急,只想尽快将面前两名番僧抢先解决。

那两名番僧见形势有利,更加采用拖延战术,唐宁急躁冒进,反而更遭重创,右臂被铙钹扫过,使剑不便。

此时形势更加危急,那十几名吐蕃兵已冲上前来,一名兵士举枪直刺那道人后背。

那道人正与两名老僧比拼内功,性命相搏之时,所有内力都集于手掌,后背门户大开。

眼见长枪及背,唐宁大吼一声,奋起最后之力,飞身扑向那兵士,一剑将他从头向下劈成两半。

两名番僧见唐宁不顾自身去救那道人,双双发力将已被唐宁削破的铙钹砸向他后背后脑,满拟将他砸个脑袋开花,却见打横里一鞭扫来,将四只破铙钹打落在地。

两名番僧急忙回头,劈面便只看见白花花的一片打来,一名番僧登时满脸开花,立时气绝。

另一名番僧侥幸看清是柄拂尘,当胸便挨一掌,也是一声未吭便呜呼哀哉。

两名老僧正与那道人对掌,却见对头来了援兵,将吐蕃兵打得死伤无几,心下一慌,便有脱逃之意。

内力生死相拼之时,哪能松懈?那两名老僧心只一慌,内力便接不上,登时被那道人的内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奸妃洗白指南[穿书]

有这么一个奸妃,她把持朝政,残害忠良,秽乱后宫,惹得朝野沸腾,人神共愤。 最后当然被主角一刀两断,大快人心。 袁萝好死不死,穿成了这个作天作地堪比苏妲己的奸妃。 醒来的第一个念头,是洗白自己。 但是 狗腿一:娘娘,弹劾您的朱御史全家已经被我们屠灭,连他家阿猫阿狗小鸡小鸭都没放过 狗腿二:娘娘,东海王安排勾引皇上的小贱人已经毁容,就是东海王不太好对付,我们准备下毒。 狗腿三:娘娘,敌人收到咱/

旁白它和谐词过分多[穿书]

褚珀穿进一篇修仙文里,成了百般虐待男主的炮灰小师姐,好巧不巧,她穿书后一睁眼,正好是将男主踩在脚下欺辱的剧情。 面前的宴师弟一脸恭顺,乖巧听话,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小师姐让往东,就绝不往西。 旁白里的宴师弟血腥暴力,睚眦必报,满脑袋都是屏蔽词。 穿书即面临谋杀的褚珀QAQ:好和谐一师弟,她玩不起 褚珀决定改邪归正,重新做人!她不能一下子性情大变,她要一点一点悄悄变好,然后惊艳所有人。 * 只/

我真的不想继承家业

顾倾酒是顾氏集团总裁走失多年的小儿子, 受尽千辛万苦,终于被接回了顾家。 只可惜他听信小人谗言,费尽心思和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争夺家产, 又被小人陷害,最后落得个惨死街头的下场。 好在老天爷给了他一次机会,他重生了! 顾倾酒重生到了刚刚被亲生父亲接回顾家的那一天, 这一次他没有再和亲哥哥亲姐姐耍脾气, 而是乖乖叫了声哥哥好,姐姐好, 从此他多了两个弟控哥哥和一个弟控姐姐。 霸总大哥顾倾雷:倾酒/

斗罗大陆3:龙王传说

伴随着魂导科技的进步,斗罗大陆上的人类征服了海洋,又发现了两片大陆。魂兽也随着人类魂师的猎杀无度走向灭亡,沉睡无数年的魂兽之王在星斗大森林最后的净土苏醒,它要带领仅存的族人,向人类复仇! 唐舞麟立志要成为一名强大的魂师,可当武魂觉醒时,苏醒的,却是 旷世之才,龙王之争,我们的龙王传说,将由此开始。 /

豪门前夫痛哭流涕求我复婚

阮甜对沈赦爱慕已久,年少时就对他穷追猛打,为他的爱而疯狂。 阮甜知道沈赦有个放在心尖上的白月光,也还是心甘情愿在他身边当个可有可无的替身。 可无论她怎么努力,依然是沈赦眼中那个不受待见的白莲心机女。 是个娱乐圈十八线徘徊的声名狼藉的女明星。 婚后第二年,阮甜被砸了一次脑袋,惊觉自己原来只是一本豪门总裁文里的替身女配。 是沈赦和白月光故事中一个无足轻重的垫脚石,是个一直被利用的工具,最后的下/

揣着豪门崽崽C位出道

苏新渝穿书了,正好穿到原主喝了加料酒的时候。 苏新渝当机立断,借口上厕所,出门随便拉了个宽肩窄腰的男人。 第二天一大早,苏新渝穿上男人衣服,扔下五百块,跑了。 一个星期后,苏新渝在节目里看到那张熟悉的脸,这才知道那天晚上的男人是全国首富陆郅陆爸爸,嗯,他在那事后还没忘丢了五百块。 三个月后,苏新渝c位出道,同时检查得到了出自己怀孕的消息。 苏新渝:一次中标?这么厉害?不对,男人怎么怀孕??/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