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西岳华山,千尺幢下,一块数万斤重的峥嵘巨石,行人上山至此,已是疲惫不堪,待见到千尺幢之险,往往心生惧意,便有人掉头下山,是以名为“回心”。
一位十六七岁的白衣少年背负一只长形包袱,身材中等,略显瘦削,头系青巾,长脸微黑,相貌也是寻常,身上一袭白衣更是普通,通身上下实无些许过人之处,此刻便在回心石前,站定观看那“回心”二字,笑道:“回心,回心,既敢来华山,又岂会半途而返?” 话音未落,抬头向上一望,心下只叫“唉呀”。
只见危崖高耸,一条石缝宽不足二尺,高却有千尺,直上直下,看那石阶,只容一只脚尖踏去。
那少年不禁有些后悔适才的话说得太满了,忙调匀呼吸,小心翼翼一步一步循阶而上。
眼见再有数丈便到幢顶,正想松一口气,猛听得一阵“哗啦啦”的声音,忙抬头时只见一块拳头般大小石块顺石阶滚下,转眼已至头顶。
那少年此时身处石缝,毫无回旋之地,眼见石块飞来,相距不过五尺。
那少年忙纵身避开,双臂紧撑悬崖,石块堪堪从面前掠过,相距不及一寸,实是险之又险,饶是如此,几粒碎屑仍是刮脸生痛。
那少年一身惊汗,双臂兀自发酸,禁不住自言自语道:“怪道人人皆传华山天下险,今日一见,更胜过所传百倍。
” 只听得头顶上一阵娇笑,石阶尽头转出一位红衣少女,背插长剑,拍着手笑道:“好玩,好玩。
”原来那石块是她所投。
那少年气不打一处来,手脚并用,转眼已冲上千尺幢,怒道:“你……”满面是汗,手臂不住颤动,狼狈不堪,显见适才吓得不轻。
红衣少女更觉畅快,银铃般笑声不绝。
那少年怒气更盛,两只眼睛便似要喷出火来。
红衣少女陡地触到他的目光,心中一惊,笑声嘎然而止,想要张口,却又讪讪地不知说什么,只是两眼连眨,舌头一吐,尴尬一笑。
那少年见她神情竟如少儿,当真是哭笑不得,摇摇头自往山上攀去。
红衣少女连声喊道:“喂,站住。
你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也向上攀过百尺峡,追上前去,急跨一步,挡在那少年面前道:“你为什么不理我?”那少年瞪她一眼,不愿置答,鼻中轻哼,侧身向山上走去。
红衣少女伸臂拦住去路,笑道:“原来你的名字叫做‘哼’。
”那少年没想到她混赖一至于斯,眉头微微一皱,没好气地应道:“我叫甚么名字,却为何要告诉你?” 红衣少女道:“不告诉我,你就莫想过去。
”她本来讲话乃是华阴一带土音,这句却学着说官话,只是发音不正,甚是滑稽。
那少年不觉笑将出来:“怎么,姑娘缺银子使用,要收在下的买路钱么?” 红衣少女一瞪眼挥拳便打,那少年见她来得卤莽,脚步一错,伸手轻轻一带,看他出手居然身有武功。
红衣少女只当他是一位乡下少年,不曾提防,一时收脚不住,趔趄几步,一拳差点便砸在山石上,心中大怒,从背上拔出长剑,叫道:“小贼看剑!”那少年见剑光直奔面门,急侧身让过剑锋,一时被逼得手忙脚乱,忙取下包袱一抖,露出一柄长剑。
红衣少女停手欢呼道:“好啊,好啊。
” 那少年莫名其妙,不由得问道:“有甚么好?” 红衣少女乐道:“原来小贼也使剑,好啊,好啊,让我今日好好教训教训你。
”她居然为此兴奋之极,口中“小贼”“小贼”的叫个不休。
那少年却不敢大意,使剑小心翼翼,见对手剑尖指向自己的膻中大穴,便取守势,脚走坤位,将剑自下而上斜削那少女手腕。
几招下来,将红衣少女的攻势一一化解,却也颇为不易,迭遇险情。
红衣少女见那少年忙于东接西挡,毫无还手之力,不禁得意洋洋,笑道:“怎么样,小贼,现在知道厉害了么?哎哟,这一招还没打倒你,再接一招看看。
”一剑斜斜削向那少年的肩胛。
那少年见来剑甚急,一时无法拆解,忙横剑在胸,向后用力纵出,堪堪让过剑锋,只听“叮叮叮”三声连响,红衣少女的剑尖全点在那少年的剑脊上。
那少年奋力躲过一劫,心惊之余却更是不敢大意,稳守不攻,见红衣少女剑法使得虽不甚圆熟,却狠辣凶险,不由得猜测道:“莫非这竟是名动天下的‘华山剑法’?” 那少年所猜不错,这少女正是华山派掌门之女袁聪。
这一招名为“三公竞秀”,原是依照三公山的山势而创,剑势飘忽,自左肩斜向右腰,连点三处要穴,状如三座奇峰。
此招乃是华山剑法中的精妙招数,要旨在于剑意连绵不绝,缓急收发自如,行剑不求快而求稳,看准机会后闪电般连环三击,教对手避无可避。
这一招使将起来,姿势优美潇洒,袁聪最是喜欢,平常练得最多,自然也最为纯熟,却未能领会剑法中的精髓,行剑惟恐不快,姿势惟恐不美,以至功败垂成。
这时山下上来一名精干汉子,见二人相斗,远远的缩身在一块大石后观战。
袁聪见有人旁观,精神更长,又过得数招,袁聪眼见又可将那少年制服,却再次差之毫厘,被那少年躲过,不由得焦躁起来,口中喝道:“小贼,一门心思东躲西逃,做缩头乌龟么?” 江湖对阵,往往是性命相拼,也有一等人物,口中絮絮叨叨,或称赞,或讥嘲,或挑逗,或唉声叹气,或不知所云,凡此种种,只为扰乱对手心神,借机取胜。
袁聪在山上受师兄师姊捧爱惯了,兼之自幼丧母,其父未免放纵些,便有些无法无天。
何况少年心性,终究好动,袁聪整日呆在华山上,甚感气闷无聊,每见有人上山,便想找他玩耍。
方才投石也只为好玩,至于会不会伤到人,压根就未曾想过。
她性情顽劣,见那少年狼狈,便要讨些嘴上便宜,至于“扰乱对手心神,借机取胜”之类,却是不懂,更兼有人观战,还不多多表现。
堪堪三十招过去,袁聪已现疲态,出剑威势大不如前,见那少年只守不攻,姿式难看无比,偏偏她就是不能取胜,照此下去打到头发白了也分不出胜败,只怕人没累死,也老死了,由不得气急败坏叫嚷道:“小贼,这是什么打法?有你这般赖皮的吗?有本事来和我对打,你能赢了我,我就放过你,不然我和你没完。
” 那少年闻言喜道:“此话当真?”袁聪哼道:“自然当真,你当我说话是放屁吗?不过,谅你这小贼也无此本领。
” 那精干汉子远远站立,闻言忙将双眼擦一擦,向前走得数步,倒要看清这少年有何高妙功夫。
那少年道声:“好。
姑娘可不许反悔。
”忽然反攻,袁聪没想到他说攻便攻,忙乱之下使出一招化解,这一招正是袁聪平素使熟了的招数,适才已经使过两次。
那少年早已想好了破解之法,适才反攻正是引她使出这一招,见她中计,一剑刺向她右肩。
袁聪平素与同门练剑,这一招下面你如何破,我如何挡,你来我往,日久已成定规,袁聪依样学样惯了,其实根本不曾用心。
适才她只是进攻,那少年抵挡,看上去象模象样,若就此下去岂不最好?偏偏那少年经不起几句言语,却要反攻。
袁聪不及变招,再者也不知该变何招,见那少年长剑直指肩井穴而来,忙举剑一挡。
哪知那少年剑光一闪,剑尖已指向袁聪咽喉。
袁聪心中一凉,只道这下完了,“华山剑法”连一个小子都打不过,闭目等死吧,呼吸也自停了。
只觉过了许久许久,袁聪喉咙发痒,原来屏气太久,咳了起来,睁眼一看,见那少年已收剑在背,望着自己淡淡一笑道:“姑娘现在可以放在下上山了吧?” 袁聪面色通红,恨恨地道:“小贼你有本事就别走,在这里等着。
”一跺脚,扭头跑上山去。
那少年笑着摇摇头,向山上走去。
那精干汉子追上前来,恭维道:“这位少侠,好高明的剑术,不知是哪门的高足?”那少年笑道:“在下微末功夫,何来高明?” 精干汉子不舍道:“敢问少侠门派。
”那少年道:“在下无门无派。
”精干汉子不信,继续追问。
那少年道:“在下又非江湖人物,何来门派?”看那汉子身背一大包袱,手中还有几柱香烛,便不再与那汉子夹缠,向山上攀去。
那精干汉子亦步亦趋,不一时,来到“老君犁沟”,也是极险要的所在,只听山头上有人叫道:“小贼你有本事就上来,我师兄要教训你。
” 那少年抬头,见山头上袁聪身旁立着一位少年道士,想来便是这姑娘的援兵了。
袁聪见那少年行走甚慢,心中焦急难耐,叫道:“喂,小贼,你害怕了吗?怎么走得这么慢,果然象缩头乌龟。
别怕呀,本姑娘不高兴扔石头了。
”其实那少年走得并不慢,只是山道蜿蜒崎岖,相距尚远,看上去走路甚慢。
直有一柱香时分,那少年与精干汉子方走上北峰,来到二人所立之处,原是一块大石,广有数丈。
袁聪坐在石上,早已等得不耐,见那少年尚有数丈远,便跳将起来大呼小叫道:“哎哟,二师兄,你看有只乌龟爬到华山顶上来了。
” 那道士生得方面大耳,二十出头年纪,看起来颇为和气,听袁聪这样讲,皱眉道:“师妹,来者是客,莫出恶语。
” 袁聪白他一眼,道:“二师兄,这小贼欺负我们华山派,你反来教训我。
你到底是来帮他还是帮我?”那道士温言道:“师妹,我当然是帮你。
” 袁聪轻笑道:“那好。
这小贼自称要来踏平我们华山派,你就让他见识我们华山派的厉害,好好教训他一番。
” 那道士见那少年相貌虽然寻常,却满脸坦然,适才听师妹讲什么“扔石头”,八成又是师妹贪玩惹事,便走前一步,拱手与那少年见礼。
袁聪不耐烦地道:“二师兄,我们华山派的声名,全看你的了,你还在这里与这小贼罗嗦什么?快点打呀。
”她句句抬出华山派来,那少年道士只得道声得罪,拔出长剑,剑尖朝下,不愿失了礼数。
那少年见那道士和善有礼,仍不敢大意,道:“道兄先请。
”也摆一个姿势,脸色依旧凝重。
那道士识得这招乃是青云剑法中的起手式,名唤“礼迎四宾”,看来这少年用意颇为恭敬,“踏平华山派”之类的话不消说也定是师妹的“杰作”。
只是今日所在乃是华山,自己是主,那少年是客,使出这招用意虽好,却并不恰当,倒似反客为主一般。
这青云剑法当时流传甚广,寻常江湖人物大都会使,虽然招数变幻繁杂,却并不是什么高明剑法,可以说是入不得流,师妹也是认识的,何以却敌他不过? 果然袁聪见那少年使出这一招,大叫道:“二师兄,你看这小贼好生无礼,现在他还没赢了华山的二弟子,就自以为已经占了华山,做起了主人一般。
” 那少年苦笑一声,心知今日倒了八辈子的大霉,碰上这么一位无赖的祖宗,多说无益,先打了再说吧,看这道士倒是有礼,我总则输给了他,还给他们面子便是。
待得二人一交上手,那道士不禁“咦”的一声。
原来二人剑意颇有几分相似之处,其实那少年使的招数依旧是青云剑法,运剑倒有几分象是华山派的心法。
那道士心中存了相让之意,便不使险招,饶是如此,那少年已是支持不住,想那华山剑法威名赫赫,又岂是寻常的青云剑法可比?那道士用剑灵动,对剑法的领悟又远高于袁聪,那少年如何又是对手?眼见抵挡不住,那道士剑光一变,竟使出青云剑法来。
原来那道士兀自不肯在剑法上占便宜,却要在同一剑法上比个高低。
那少年使这青云剑法已有两年,见招拆招,却也熟练,只是那道士变招极快,常出人意料之外,那少年这才晓得许多招式竟可以这般衔接变化。
同是青云剑法,只因那道士领悟更上一层,使将出来威势大不相同。
那精干汉子看着二人相斗,一声不出。
袁聪却在拍手大乐,不住为师兄呐喊助威,后见二人你来我往,神态轻松,倒似同门练剑,哪里又是替她教训这小贼?想不通二师兄平素对自己最好,今日却和这小贼串通一气,合伙来欺负我,心中一酸,顿脚道:“好,好,二师兄,连你也欺负我,我找爹爹去。
”眼中含泪,转身便走。
那相斗的二人见袁聪已去,会意一笑,各自收剑跳开。
那道士这才仔细打量那少年,见他一身打扮象是读书人,却又有三分象是江湖少年,颇有些不伦不类,问道:“敢问兄台仙乡何处?” 袁聪本已走出一段路去,这时听到那道士这句话,好奇心起,脚步也慢了。
那道士听得袁聪脚步声停,却只作不知,笑道:“在下姓韦,道号玄中。
”袁聪干脆转回身,背着手,笑嘻嘻站定,脸上兀自挂着泪珠。
那少年见礼道:“在下长安唐宁,久慕华山险绝天下,前来游玩,不想得罪了令师妹,还请道兄海涵。
” 那道士韦玄中心道:“师妹顽皮成性,不去欺负人已是难得,别人哪会去惹她。
”便道:“远来是客,兄台便到敝观小栖若何?” 那唐宁也不推辞:“如此,告扰了。
” 韦玄中转向精干汉子道:“这位兄台可是与唐兄同路?” 那唐宁摇摇头,精干汉子走前一步道:“小人是渭南人,姓王,排行第六,做一份磨镜营生,人称磨镜王六,今天到华山来为老娘还愿。
” 袁聪呆呆地看三人走过去,忽然眼珠一转,三跳两蹦地赶上唐宁道:“你家住在长安城吗?长安城好不好玩?” 那唐宁虽然恼她混赖无礼,但当着韦玄中之面,倒也不好不理她,淡淡地道:“长安城很大,人很多,很热闹。
” 袁聪想了一想道:“那长安城有没有华阴城大?” 唐宁失笑道:“比一百个华阴城也大多了。
”心道这女子也有十六七岁了,原来却是不通世情,只知贪玩,天真的倒似小孩子一般,这一笑之间,适才的过节也便消解了。
四人走过擦耳崖,来到云台峰上一处道观坐定。
袁聪抢着道:“我叫袁聪,聪明的聪。
”韦玄中道:“天色将晚,山上无甚住处,唐兄王兄若不嫌敝处简陋,便在此委屈一晚吧。
” 磨镜王六忙没口子称谢,取出香烛,打探镇岳宫位置,末后道:“多谢韦道爷留宿,免了我风餐露宿,小人也没什么可报答,只会磨镜,贵处有铜镜需要磨么?” 袁聪乐道:“有,有呀。
”忙回房取了铜镜来,那磨镜王六一套家什自带在身上,低头自顾自干活了。
袁聪便问唐宁道:“喂,长安真的有那么热闹吗?”见唐宁点点头,又问道:“那长安有集会吗?” 唐宁道:“长安没有集会。
长安有东市和西市,卖甚么的都有。
除了东市和西市,大街小巷的酒肆店铺一个连一个,数也数不清,想买甚么便有甚么。
” 袁聪高兴地道:“那长安城有没有香粉铺子?” 唐宁愣了一下方道:“西市里想必是有的。
”那磨镜王六也抬头道:“有的,有的。
两年前我去过一次。
” 袁聪拍手笑道:“那一定是有玫瑰胭脂的了?”唐宁笑道:“这在下可不知道。
” 袁聪急道:“那你带我去好不好?”未等唐宁答话,又失望地摇摇头:“爹爹不让去的。
”低着头坐了回去,小小的身子缩在座位里,一言不发,让人甚是怜惜。
韦玄中这才有机会插话道:“唐兄好剑法。
” 唐宁淡淡一笑道:“韦兄取笑了,在下早已一败涂地。
” 韦玄中摇头道:“唐兄所使青云剑法,在下已是熟知,唐兄在剑招上要吃亏许多,若是唐兄使出真功夫,在下恐怕不是对手。
”唐宁笑道:“在下所学也仅有这青云剑法。
” 韦玄中与他比试一番,自然看出他内力不弱,显然是名家子弟,怎会只使一套江湖不入流的青云剑法?心中那里肯信,也不去多问。
次晨唐宁睡意正浓,窗户上一阵悉索之声,登时惊醒。
天色尚暗,只看见一条黑影晃得两晃。
唐宁喝道:“甚么人?” 那黑影一闪而去,唐宁急追出门,见那黑影顺苍龙岭奔金锁关而去。
这苍龙岭乃华山极险之处,两面悬空,深百数丈。
其时天色尚黑,看不太清楚,依稀星光之下,黑色的山峰便如一堵高墙危立,一条石脊不过二三尺宽阔,只有一串石窝可踩,唐宁见那黑影如履平地,不禁雄心陡起,提气向前追去。
两条人影快如流星,片刻之间已过了苍龙岭,两人相距几乎不曾拉开。
道路见平,唐宁这才缓得一口气,喝道:“甚么人?” 那黑影忽然停脚,唐宁差些撞将上去,硬生生收步。
那黑影道:“唐兄原来轻功如此了得。
”听声音便是韦玄中,华山内功当世不输与任何门派,韦玄中练功十多年居然拉不开唐宁,不由得惊奇。
其实江湖中出一个功夫了得的少年,却也寻常,只是那唐宁轻功姿势不佳,似乎不得其法,却能紧追不舍。
韦玄中行走江湖多年,却看不出唐宁的身法门派,这才奇怪。
唐宁淡淡一笑道:“韦兄更胜一筹。
” 韦玄中道:“唐兄不必客气,你是生路,我是熟路,唐兄却要吃亏些。
自然是唐兄胜了。
” 唐宁只一笑。
韦玄中又道:“此番便算平手如何?”暗想我既然已经讲你胜了,又改口平手,你自然不肯了。
唐宁只道一声:“是”。
韦玄中心下更加暗暗吃惊:“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怎的此人对胜负竟毫不在意?” 江湖人物最重然诺,许多时候争执不下,便要在武功上见高低,而一旦技不如人,便等于将自己的一条命交在别人手上。
所以江湖人物最重胜负,得一点便宜那是决不会饶人,岂有先认输后改作平手之理?实同侮辱人一般。
唐宁却混不在意,似乎与己无干。
韦玄中心道:“此人难道是身负绝技、深藏不露,那他来到华山又有何居心?”暗自留上了神。
唐宁笑道:“韦兄,这里可是观日台了?原来韦兄是带在下看日出来了,在下多谢了。
” 韦玄中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姿容绝艳、宠冠后宫的宜妃娘娘做了个预示未来的噩梦。 太子被废,老四登基,死对头德妃成了太后;她生的老五不得重用,小九幽禁致死,小十一幼年病逝; 连甜言蜜语宠她万分的康熙,晚年也一个接一个纳汉女,把她抛到了脑后去。 驾崩前,他还特意叮嘱新帝,若是宜妃跋扈不敬,不必顾及朕之心意! 最后她忧郁而死,下场凄凉。 梦醒之后 宜妃:本宫不干了。 这宠妃,谁爱当谁当! . 皇帝嘴上不说,心中有数, 三宫/
今朝修仙不为仙,只为春色花满园:来日九星冲牛斗,且看天刑开纪元。 /
褚珀穿进一篇修仙文里,成了百般虐待男主的炮灰小师姐,好巧不巧,她穿书后一睁眼,正好是将男主踩在脚下欺辱的剧情。 面前的宴师弟一脸恭顺,乖巧听话,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小师姐让往东,就绝不往西。 旁白里的宴师弟血腥暴力,睚眦必报,满脑袋都是屏蔽词。 穿书即面临谋杀的褚珀QAQ:好和谐一师弟,她玩不起 褚珀决定改邪归正,重新做人!她不能一下子性情大变,她要一点一点悄悄变好,然后惊艳所有人。 * 只/
褚晴高三最后悔的事,就是身为学渣,跟学神戚未晨他谈了恋爱,导致整个上半学期都被逼着学习 忍了半年,她终于提了分手,结果下一秒双双穿到23年后,跟刚满18岁的儿子成了同班同学 嗯,儿子是他们俩亲生的 褚晴看着眼前五分像自己、五分像戚未晨的少年,崩溃了 更崩溃的是儿子随她,也是学渣 更更崩溃的是,两个人在几次考试都倒数后,被戚未晨强押着开始补课,学不好就挨罚的那种 一连被罚多次,学渣儿子愤而反/
季烟穿越到一本玛丽苏文里面,成了男主的恶毒妹妹,还是个没灵根的弱鸡废材。 别人练辟谷,她要吃三顿;别人刀光剑影,她爬楼喘气;别人飞檐走壁,她翻个墙要命。 正派:她与魔族勾结,专拖我们后腿! 为了对付魔头,正派把这个废材献给了终极反派殷雪灼。 许久之后,正派和魔族都惊奇地发现,杀人如麻的大反派不管走到哪里,身上都挂着一个小姑娘,还一边抱着她,一边细心地投喂她,一边嫌弃她。 季烟:殷雪灼,我饿/
努力做个学渣 清冷蔫坏攻 你混我也混 疯批美人受 容时从小就是学神,俊美人狠,战功赫赫,不到三十岁就晋升少将,公认的顶级Alpha,却意外卷入权利斗争中,因拒绝强|制匹配而身陷囹圄。 再次醒来,他回到了十八岁。 看着刚到的入学通知书,他决定隐藏锋芒,调查真相。 开学典礼上,容时一句我是来混日子的。引发轩然大波。 作弊入学、废物点心、逃兵之子的话题在军校里热议。 他以为这样就足够低调,却还是/